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關燈
王重榮 諸葛爽 李罕之 王敬武 孟方立 王重榮,太原祁人。

    父縱,大和末為河中騎將,從石雄破回鶻,終鹽州刺史。

    重榮以父任為列校,與兄重盈皆以毅武冠軍擢河中牙將,主何察。

    時兩軍士幹夜禁,捕而鞭之。

    士還,訴於中尉楊玄寔,玄寔怒,執重榮讓曰:「天子爪士,而藩校辱之!」荅曰:「夜半執者姦盜,孰知天子爪士?」具言其狀。

    玄寔嘆曰:「非爾明辨,孰由知之?」更諉於府,擢右署。

    重榮多權詭,衆所嚴憚,雖主帥莫不下之。

    稍遷行軍司馬。

     黃巢陷長安,分兵略蒲,節度使李都不能支,乃臣賊,然內憚重榮,表以自副。

    地邇京師,賊調取橫數,使者至百輩,坐傳舍,益發兵,吏不堪命。

    重榮脅說都曰:「我所詭謀紓難,以外援未至。

    今賊裒責日急,又收吾兵以困我,則亡無日矣。

    請絕橋,嬰城自守,不然,變生何以制之?」都曰:「吾兵寡,謀不足,絕之,禍且至,願以節假公。

    」遂奔行在。

    重榮乃悉驅出賊使斬之,因大掠居人以悅其下。

    天子使前京兆尹竇潏間道慰其軍,因詔代都。

    重榮率官屬奉迎。

    潏至,大饗士,倡言曰:「天子以大臣守土,誰得逐之?為我疏首惡者。

    」衆無敢對。

    重榮佩刀歷階曰:「首謀者,我也,尚誰索?」目潏吏,趣具騎,潏即奔還。

    重榮遂主留後。

     賊使健將朱溫以舟師下馮翊,黃鄴率衆自華陰合攻重榮。

    重榮感勵士衆,大戰,敗之,賊棄糧仗四十餘艘。

    即拜檢校工部尚書,為節度使。

    會忠武監軍楊復光率陳、蔡兵萬人屯武功,重榮與連和,擊賊將李詳於華州,執以徇。

    賊使尚讓來攻,而朱溫將勁兵居前,敗重榮兵於西關門,於是出兵夏陽,掠河中漕米數十艘。

    重榮選兵三萬攻溫,溫懼,悉鑿舟沈于河,遂舉同州降。

    復光欲斬之,重榮曰:「今招賊,一切釋罪。

    且溫武銳可用,殺之不祥。

    」表為同華節度使。

    有詔即副河中行營招討,賜名全忠。

     巢喪二州,怒甚,自將精兵數萬壁梁田。

    重榮軍華陰,復光軍渭北,掎角攻之,賊大敗,執其將趙璋,巢中流矢走。

    重榮兵亦死耗相當。

    懼巢復振,憂之,與復光計,復光曰:「我世與李克用共憂患,其人忠不顧難,死義如己。

    若乞師焉,事蔑不濟。

    」乃遣使者約連和。

    克用使陳景斯總兵自嵐、石赴河中,親率師從之,遂平巢,復京師。

    以功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邪郡王。

    累加檢校太傅。

     中人田令孜怒重榮據鹽池之饒。

    于時巨盜甫定,國用大覂,諸軍無所仰,而令孜為神策軍使,建請二池領屬鹽鐵,佐軍食。

    重榮不許,奏言:「故事,歲輸鹽三千乘于有司,則斥所餘以澹軍。

    」天子遣使者諭旨,不聽。

    令孜徙重榮兗海節度使,以王處存代之,詔克用將兵援河中。

    重榮上書劾令孜離間方鎮。

    令孜遣邠寧朱玫進討,壁沙苑。

    重榮詒克用書,且言:「奉密詔,須公到,使我圖公。

    此令孜、朱全忠、朱玫之惑上也。

    」因示偽詔。

    克用方與全忠有隙,信之,請討全忠及玫。

    帝數詔和解。

    克用合河中兵戰沙苑,玫大敗,奔邠州。

    神策軍潰還京師,遂大掠。

    克用乘勝西,天子走鳳翔。

     俄嗣襄王熅僭位,重榮不受命,與克用謀定王室。

    楊復恭代令孜領神策,故與克用善,遣諫議大夫劉崇望齎詔諭天子意,兩人聽命,即獻縑十萬,願討玫自贖。

    崇望還,羣臣皆賀。

    重榮遂斬熅,長安復平。

    然性悍酷,多殺戮,少縱舍。

    嘗植大木河上,內設機軸,有忤意者,輒置其上,機發皆溺。

    嘗辱部將常行儒,行儒怨之,光啟三年,引兵夜攻府,重榮亡出外,詰旦殺之,推立重盈。

     重盈前此已歷汾州刺史。

    黃巢度淮,擢陝虢觀察使,重榮據河中,三遷檢校尚書右僕射,即拜節度使。

    未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及代重榮,留長子珙領節度事,入殺行儒,軍復安。

    昭宗立,進太傅、兼中書令,封琅邪郡王。

    父子兄弟相繼帥守,而從子薀亦為忠武節度使。

     乾寧二年,重盈死,軍中以其兄重簡子珂出繼重榮,故推為留後。

    珙與弟絳州刺史瑤爭河中,上言:「珂本家蒼頭,請選大臣鎮河中。

    」又與朱全忠書言之。

    珂急,乃遣使請婚於李克用。

    克用薦之天子,許嗣鎮,然猶以崔胤為河中節度使。

    珙復構珂於王行瑜、李茂貞,曰:「珂不受代,且晉親也,將不利於公。

    」行瑜等約韓建共薦珙。

    詔曰:「吾重已授珂矣。

    重榮有大功,不可廢。

    」行瑜怒,使其弟行約攻珂,克用遣李嗣昭援之,敗珙於猗氏,獲其將李璠。

     三鎮銜帝之卻其請也,連兵犯京師,謀廢帝、誅執政而立吉王,固請授珙河中。

    克用聞之怒,以師討三鎮,瑤、珙兵引去。

    克用拔絳州,斬瑤而屯渭北,敗行約於朝邑。

     行約走京師。

    弟行實在左軍,共說樞密使駱全瓘,謀挾帝幸邠。

    右軍李繼鵬以告中尉劉景宣,二人,茂貞黨也,欲以兵劫全瓘等,請帝幸鳳翔。

    兩軍合譟承天門街,帝登樓喻和之,繼鵬怒,輒射帝,縱火焚門,帝率諸王及衛兵戰,繼鵬矢及帝冑,軍乃退。

    帝出幸定州將李筠軍,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以鹽州六都兵從帝出啟夏門,次于郊。

    兩軍憚鹽州兵銳,各走其軍。

    帝次莎城,百官繼至,士民從者亦數萬。

    帝欲入谷中自固,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