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0七

關燈
李固言 李玨 崔珙 蕭鄴 鄭肅 盧鈞 韋琮 周墀 裴休 劉瑑 趙隱 裴坦 鄭延昌 王溥 盧光啟 李固言字仲樞,其先趙人。

    擢進士甲科,江西裴堪、劍南王播皆表署幕府。

    累官戶部郎中。

    溫造為禦史中丞,表知雜事,進給事中。

    將作監王堪坐治太廟不謹,改太子賔客,固言上還制書曰:「陛下當以名臣左右太子,堪以慢官斥,處調護地非所宜。

    」詔改它王傅。

    固言再遷尚書右丞。

     李德裕輔政,出固言華州刺史。

    俄而李宗閔復用,召為吏部侍郎。

    州大豪何延慶橫猾,譁衆遮道,使不得去,固言怒,捕取杖殺之,屍諸道。

    旣領選,按籍自擬,先收寒素,柅吏姦。

    進禦史大夫。

     大和九年,宗閔得罪。

    李訓、鄭注用事,訓欲自取宰相,乃先以固言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旋坐黨人,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訓自代其處。

    訓敗,文宗頗思之,復召為平章事,仍判戶部。

     羣臣請上徽號,帝曰:「今治道猶鬱,羣臣之請謂何?比州縣多不治,信乎?」固言因白鄧州刺史王堪、隋州刺史鄭襄尤無狀。

    帝曰:「貞元時禦史,獨王堪爾。

    」鄭覃本舉堪,疑固言抵己,即曰「臣知堪,故用為刺史。

    舉天下不職,何獨二人?」帝識其意,不主前語,因稱:「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聞德宗時多闕官,寧乏才邪?」固言曰:「用人之道,隨所保任,觀稱與否而升黜之,無乏才矣。

    」帝曰:「宰相用人毋計親疏。

    竇易直為宰相,未嘗用姻戚。

    使己才不足任天下重,自宜引去;苟公舉,雖親何嫌?用所長耳!」帝不欲大臣有黨,故語兩與之。

     俄以門下侍郎平章事為西川節度使,詔雲韶雅樂即臨皐館送之。

    讓還門下侍郎,乃檢校尚書左僕射。

    始置騾軍千匹,又募銳士三千,武備雄完。

     武宗立,召授右僕射。

    會崔珙、陳夷行以僕射為宰相,改檢校司空兼太子少師,領河中節度使。

    蒲津歲河水壞梁,吏撤笮用舟,邀丐行人。

    固言至,悉除之。

    帝伐回鶻,詔方鎮獻財助軍,上疏固諫,不從。

    以疾復為少師,遷東都留守。

    宣宗初,還右僕射。

    後以太子太傅分司東都。

    卒,年七十八,贈太尉。

     固言吃,接賔客頗謇緩,然每議論人主前,乃更詳辯。

     李玨字待價,其先出趙郡,客居淮陰。

    幼孤,事母以孝聞。

    甫冠,舉明經,李絳為華州刺史,見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經碌碌,非子所宜。

    」乃更舉進士高第。

    河陽烏重胤表置幕府。

    以拔萃補渭南尉,擢右拾遺。

     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復土,即召李光顏于邠寧,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羣臣。

    玨與宇文鼎、溫畬、韋瓘、馮約同進曰:「道路皆言陛下追光顏等,將與百官高會。

    且元朔未改,陵土新復,三年之制,天下通喪。

    今同軌之會適去,遠夷之使未還,遏密弛禁,本為齊人,鐘鼓合饗,不施禁內。

    夫王者之舉,為天下法,不可不慎。

    且光顏、愬忠勞之臣,方盛秋屯邊,如今訪謀猷,付疆事,召之可也,豈以酒食之歡為厚邪?」帝雖置其言,然厚加勞遣。

     鹽鐵使王播增茶稅十之五以佐用度。

    玨上疏謂:「榷率本濟軍興,而稅茶自貞元以來有之。

    方天下無事,忽厚斂以傷國體,一不可。

    茗為人飲,與鹽粟同資,若重稅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貧下,二不可。

    山澤之產無定數,程斤諭稅,以售多為利,若價騰踴,則市者稀,其稅幾何?三不可。

    陛下初即位,詔懲聚斂,今反增茶賦,必失人心。

    」帝不納。

    方是時,禁中造百尺樓,土木費鉅萬,故播亟斂,陰中帝欲。

    玨以數諫不得留,出為下邽令。

    武昌牛僧孺辟署掌書記。

    還為殿中侍禦史。

    宰相韋處厚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除禮部員外郎。

    僧孺還相,以司勳員外郎知制誥為翰林學士,加戶部侍郎。

     始,鄭注以醫進,文宗一日語玨曰:「卿亦知有鄭注乎?宜與之言。

    」玨曰:「臣知之,姦回人也。

    」帝愕然曰:「朕疾愈,注力也,可不一見之?」注由是怨玨。

    及李宗閔以罪去,玨為申辨,貶江州刺史。

    徙河南尹,復為戶部侍郎。

     開成中,楊嗣復得君,引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固言皆善。

    三人者居中秉權,乃與鄭覃、陳夷行等更持議,一好惡,相影和,朋黨益熾矣。

    玨數辭位,不許。

    帝嘗自謂:「臨天下十四年,雖未至治,然視今日承平亦希矣!」玨曰:「為國者如治身,及身康寧,調適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則疾生。

    天下當無事,思所闕,禍亂可至哉?」 杜悰領度支有勞,帝欲拜戶部尚書,以問宰相,陳夷行荅曰「恩權予奪,願陛下自斷。

    」玨曰:「祖宗倚宰相,天下事皆先平章,故官曰平章事。

    君臣相須,所以緻太平也。

    苟用一吏、處一事皆決於上,將焉用彼相哉?隋文帝勞於小務,以疑待下,故二世而亡。

    陛下嘗謂臣曰:『竇易直勸我,凡宰相啟擬,五取三,二取一。

    彼宜勸我擇宰相,不容勸我疑宰相。

    』」帝曰:「易直此言殊可鄙。

    」帝又語:「貞元初政事誠善。

    」玨曰:「德宗晚喜聚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