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關燈
忠義下 程千裡 龐堅 張興 蔡廷玉 符令奇 劉迺 孟華 張伾 周曾 張名振 石演芬 吳漵 高沐 賈直言 辛讜 黃碣 程千裡,京兆萬年人。

    長七尺,魁岸有力,應募磧西,累官安西副都護。

    天寶末,兼北庭都護、安西北庭節度使。

    突厥首領阿布思內附,本隸朔方,賜氏李,名獻忠,度屬幽州,素與安祿山有怨,內懼,故叛還磧外,數盜邊。

    玄宗患之,詔千裡將兵討捕。

    千裡諭葛邏祿,陰令掎角。

    獻忠果以窮歸葛邏祿,縛之,并妻子帳下數千人送千裡所,乃獻俘勤政樓,詔斬以徇。

    擢千裡右金吾衛大將軍,留宿衛。

     祿山反,詔募兵河東,即拜節度副使、雲中太守,遷上黨長史。

    賊來攻,鏖馘多,累加開府儀同三司、禮部尚書。

    至德二載,賊將蔡希德圍上黨,輕騎挑戰。

    千裡恃勇開縣門,率百騎欲直禽希德,幾得而救至,乃退。

    會橋壞,馬顛,為賊執,仰首敕諸騎使還,曰:「為我報諸將,可失帥,不可失城。

    」軍中皆為泣下,增備固守。

    賊不能下,乃還。

    囚千裡至東都,安慶緒偽署特進,囚客省。

    慶緒敗,為嚴莊所害。

    後赦令數下,追褒死難者,惟千裡生見執,不及雲。

     初,祿山構難,西北戍兵悉入援,故河、隴郡縣皆陷吐蕃,惟河西戍將袁光廷為伊州刺史,固守歷年,雖遊說百緒,終不降,諸下同心無攜畔者。

    及糧竭,手殺妻子,自焚死。

    建中初,贈工部尚書。

     龐堅,京兆涇陽人。

    四世祖玉,事隋為監門直閤。

    李密據洛口,玉以關中銳兵屬王世充擊之,百戰不衄。

    世充歸東都,秦王東徇洛,玉率萬騎降,高祖以隋舊臣,禮之。

    玉魁梧有力,明軍法,久宿衛,習知朝廷制度。

    帝顧諸將多不閑儀檢,故授玉領軍、武衛二大將軍,使衆觀以為模矱。

    出為梁州總管。

    巴山獠叛,玉梟其首,餘黨四奔,屬縣獠與反者州裡親戚為賊遊說,言不可窮躡,玉不聽,下令軍中曰:「穀熟,吾盡收以饋軍。

    非盡賊,吾不反。

    」聞者懼,相謂曰「軍不止,吾穀盡,且餓死。

    」乃共入賊營,與所親相結,斬渠長以降,衆遂潰。

    徙越州都督。

    召為監門大將軍。

    太宗以耆厚,令主東宮兵。

    雖老不怠,小大之務無不親。

    卒,帝為廢朝,贈幽州都督、工部尚書。

     堅歷潁川太守。

    安祿山反,南陽節度使魯炅表堅為長史兼防禦副使,以薛願為潁川太守,共守潁川。

    時陳留、滎陽已陷賊,南陽被圍,而潁川當往來劇。

    賊將阿史那承慶悉銳攻之,傅城百裡,樹木皆刊。

    城中士單寡,糧少,而願、堅晝夜戰,諸郡兵無援者,自正月盡十一月。

    賊設木鵝、衝車、飛梯薄城,矢如雨,士皆雷譟,夜半踰城入,二人不肯降。

    賊縛緻東京,將磔解之,有說祿山曰:「義士也,彼為其主,殺之不祥。

    」乃縛于樹。

    比且死,見者哭之。

     願,汾陰人。

    父縚,太常卿。

    兄崇一,娶惠宣太子女,其女弟為太子瑛妃。

    瑛廢,貶願嶺外,久乃得還。

     張興者,束鹿人。

    長七尺,一飯至鬥米,肉十斤。

    悍趫而辯,為饒陽裨將。

    祿山反,攻饒陽。

    興開張禍福,譬曉敵人,而嬰城彌年,衆心遂固。

    滄、趙已陷,史思明引衆傅城,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

    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

    城破,思明縛之馬前,好謂曰:「將軍壯士,能屈節,當受高爵。

    」對曰:「昔嚴顏一巴郡將,猶不降張飛。

    我大郡將,安能委身逆虜?今日幸得死,然願以一言為誡。

    」思明曰:「雲何?」興曰:「天子遇祿山如父子,今乃反。

    大丈夫不能為國掃除,反為其下,何哉?」思明曰:「將軍不觀天道邪?吾上起兵二十萬,直趣洛陽,天下大定。

    以偏師叩函谷,守將面縛,唐亡固矣。

    」興曰:「桀、紂、秦、隋窮人力,舉四海與為怨,故商、周、漢、唐因得代之而有神器。

    皇帝無違德,祿山非數帝賢,是苟延歲月,終即禽耳。

    」思明怒,鋸解之。

    且死,罵曰:「吾能裒彊死兵敗賊衆!」軍中凜然為改容。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

    事安祿山,未有聞。

    與朱泚同裡閈,少相狎近。

    泚為幽州節度使,奏署幕府。

     廷玉有沈略,善與人交,內外愛附。

    泚多所叩咨,數遣至京師。

    當是時,幽州兵最彊,財雄,士驕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禮法。

    廷玉間語泚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及子孫者。

    公南聯趙、魏,北奚虜,兵多地險,然非永安計,一日趙、魏反噬,公乃沸鼎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