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關燈
,別為節度,汭數請之,宰相徐彥若不許。

    及彥若罷,道江陵,汭出怨言,彥若曰:「公專一面,自視桓、文,一賊不能取,而怨朝廷乎?」汭大慙。

    晚喜術士,餌藥濱死而蘇。

     天復三年,帝詔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圍鄂州,朱全忠使韓勍救之,諷汭與馬殷、雷彥威掎角。

    汭身自將而行,下知汭不足亢行密,無敢諫,唯親吏楊師厚勸之。

    汭為巨艦,堂皇悉備,行至公安,蔔不吉,欲還,師厚曰:「公舉全軍,中道還,何以見百姓?」汭乃行。

    彥威潛師略江陵,汭諸將念私,無鬬志。

    淮南將李神福壁沙橋,望汭軍曰:「戰艦雖盛,首尾斷絕,可取也。

    」擊汭君山,敗之,火其船,衆大潰,汭投江死,士民皆為彥威所劫。

    韓勍走還。

    王建遂取夔、施、忠、萬四州。

    天祐中,全忠表汭死國事,請與杜洪皆立廟雲。

     杜洪,鄂州人。

    為裡俳兒。

    乾符末,黃巢亂江南,永興民皆亡為盜,刺史崔紹募民彊雄者為土團軍,賊不敢侵,於是人人知兵。

    杭州刺史路審中為董昌所拒,走客黃州。

    中和末,聞紹卒,募士三千入鄂州以守。

    洪為州將,有功,亦逐嶽州刺史居之。

    光啟二年,安陸賊周通率兵攻審中,審中亡去,洪乘虛入鄂,自為節度留後,僖宗即拜本軍節度使。

     是時,永興民吳討據黃州,駱殷據永興,二人皆隸土團者也,故軍剽甚。

    洪雖得節制,而附朱全忠,絕東南貢路。

    乾寧初,身自將擊討,乞師淮南,楊行密遣朱延壽助之。

    洪引還,延壽拔黃州,俘討獻京師。

    駱殷棄永興走,行密取其地。

    洪得駱殷,倚為腹心,間取永興守之。

     全忠方圍鳳翔,昭宗遣使者東出,道武昌,洪皆殺之。

    時行密略光州,詔洪出兵,與忠義趙匡凝、武安馬殷襲安州。

    行密使李神福、劉存率舟師萬人討洪,駱殷棄永興走,縣民方詔守以待命。

    神福已得詔,大喜,以永興壯縣,饋餫所仰,旣得鄂半矣,遂進圍鄂州。

     洪嬰城請救於汴,全忠率兵五萬營霍丘。

    行密禦之,汴兵不利,引還,使別將吳章以三千兵解圍,神福迎破之。

    時全忠方與河東軍薄戰,故不能救洪。

    洪乃求助於馬殷,殷不荅。

    洪計窮,復走全忠,全忠遣曹延祚合吳章兵萬三千救洪。

    淮南將劉存濬坎傅城。

    殷為洪謀曰:「淮兵深入,仰永興以濟,若奇兵取之,賊不戰而潰。

    」洪以精兵合汴人間道掩永興,三十裡而舍。

    存以方詔、苗璘當之。

    汴亡卒走淮壁,言軍虛實曰:「鄆軍懦,可取,開道軍不可當也。

    」璘曰:「殺彊則弱者橈矣。

    」乃自擊開道軍,敗之,禽汴士三百人,徇城下。

    洪軍氣沮,存使辯士臨說,洪恃汴方彊,無降意。

    或勸存急擊援兵,則城自下,存曰:「擊之,賊入,則城固矣;若縱其遁,城可取也。

    」俄而汴軍走,是日城陷,執洪及曹延祚,窮斬其餘。

    行密見洪,責曰:「爾同逆賊弒主,與孤為仇,吾軍還,而復為賊後拒,今定何如?」洪謝曰:「不忍負朱公。

    」與延祚皆斬揚州市。

    以劉存守鄂州。

    行密死,馬殷遂取其地。

     鍾傳,洪州高安人。

    以負販自業,或勸其為盜必大顯。

    時王仙芝猖狂,江南大亂,衆推傳為長,乃鳩夷獠,依山為壁,至萬人,自稱高安鎮撫使。

    仙芝遣柳彥璋掠撫州,不能守,傳入據之,言諸朝,詔即拜刺史。

    中和二年,逐江西觀察使高茂卿,遂有洪州。

    撫民危全諷間傳之去,竊州以叛,使弟仔昌據信州。

    僖宗擢傳江西團練使,俄拜鎮南節度使、檢校太保、中書令,爵潁川郡王,又徙南平。

     傳率兵圍撫州,天火其城,士民讙驚,諸將請急攻之,傳曰「乘人之險,不可。

    」乃祝曰:「全諷罪,無害民者。

    」火即止。

    全諷聞,謝罪聽命,以女女傳子匡時。

    傳以匡時為袁州刺史,擊馬殷。

    又以彭玕為吉州刺史。

    玕,健將也,傳倚以為重。

     廣明後,州縣不鄉貢,惟傳歲薦士,行鄉飲酒禮,率官屬臨觀,資以裝齎,故士不遠千裡走傳府。

    傳少射獵,醉遇虎,與鬬,虎搏其肩,而傳亦持虎不置,會人斬虎,然後免。

    旣貴,悔之,戒諸子曰:「士處世尚智與謀,勿效吾暴虎也。

    」乃畫搏虎狀以示子孫。

    凡出軍攻戰,必禱佛祠,積餌餅為犀象,高數尋。

    晚節重斂,商人至棄其貨去。

    天祐三年卒。

     匡時自立為節度觀察留後。

    次子匡範為江州刺史,怨兄立,挈州附淮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