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0八
關燈
小
中
大
畢諴 崔彥昭 劉鄴 陸扆 鄭綮 朱樸 韓偓
畢諴字存之,黃門監構從孫。
構弟栩生淩,淩生勻,世失官為鹽估。
勻生諴,蚤孤。
夜然薪讀書,母卹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經史,工辭章。
性端愨,不妄與人交。
大和中,舉進士、書判拔萃,連中。
辟忠武杜悰幕府。
悰領度支,表為巡官,又從辟淮南,入拜侍禦史。
李德裕始與悰同輔政,不協,故出悰劍南東川節度使。
故吏惟諴餞訊如平日,德裕忌之,出為慈州刺史。
累官駕部員外郎、倉部郎中。
故事,要家勢人,以倉、駕二曹為辱,諴沛然如處美官,無異言。
宰相知之,以職方郎中兼侍禦史知雜事,召入翰林為學士。
黨項擾河西,宣宗嘗召訪邊事,諴援質古今,條破羌狀甚悉,帝悅曰:「吾將擇能帥者,孰謂頗、牧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諴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為邠寧節度、河西供軍安撫使。
諴到軍,遣吏懷諭,羌人皆順向。
時戍兵常苦調饟乏,諴募士置屯田,歲收穀三十萬斛,以省度支經費,詔書嘉美。
俄徙昭義,又遷河東。
河東尤近胡,復脩杷頭七十烽,謹候虜,寇不敢入。
懿宗立,遷宣武節度使,召為戶部尚書,判度支。
未幾,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再期,固稱疾,改兵部尚書,罷。
旋兼平章事節度河中。
卒,年六十二。
諴於吏術尤所長,旣貴,所得祿奉,養護宗屬之乏,無間然。
始,諴被知於宣宗,嘗許以相。
令狐綯忌之,自邠寧凡三徙,不得還。
諴思有以結綯,至太原,求麗姝盛飾使獻。
綯曰:「太原於我無分,今以是餌,將破吾族矣。
」不受。
使者留于邸,諴亦放之。
太醫李玄伯者,帝所喜,以錢七十萬聘之,夫婦日自進食,得其歡心,乃進之帝,嬖幸冠後宮。
玄伯又治丹劑以進,帝餌之,疽生於背。
懿宗立,收玄伯及方士王嶽、虞紫芝等,俱誅死。
崔彥昭字思文,其先清河人。
淹貫儒術,擢進士第。
數應帥鎮辟奏,於吏治精明,所至課最。
累進戶部侍郎。
繇河陽節度使徙河東。
先是,沙陀諸部多犯法,彥昭撫循有威惠,三年,境內大治,耆老叩闕願留,詔可。
僖宗立,授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
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判度支。
初,楊收、路巖、韋保衡皆坐朋比賄賂得罪死,蕭倣秉政,矯革之,而彥昭協力,故百職脩舉,察不至苛。
不六月,遷門下侍郎。
帝因下詔暴收等過惡,申勵丁寧,以成其美。
彥昭雖宰相,退朝侍母膳,與家人齒,順色柔聲,在左右無違,士人多其孝。
與王凝外昆弟也。
凝大中初先顯,而彥昭未仕,嘗見凝,凝倨不冠帶,嫚言曰:「不若從明經舉。
」彥昭為憾。
至是,凝為兵部侍郎。
母聞彥昭相,敕婢多製履襪,曰:「王氏妹必與子皆逐,吾將共行。
」彥昭聞之,泣且拜,不敢為怨。
而凝竟免。
伶人李可及為懿宗所寵,橫甚,彥昭奏逐,死嶺南。
累拜兼尚書右僕射,以疾去位,授太子太傅,卒。
劉鄴字漢藩,潤州句容人。
父三復,以善文章知名。
少孤,母病廢,三復丐粟以養。
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奇其文,表為掌書記。
德裕三領浙西及劍南、淮南,未嘗不從,會昌時,位宰相,擢三復刑部侍郎、弘文館學士。
鄴六七歲能屬辭,德裕憐之,使與其子共師學。
德裕旣斥,鄴無所依,去客江湖間。
陝虢高元裕表署推官,高少逸又辟鎮國幕府。
鹹通初,擢左拾遺,召為翰林學士,賜進士第。
歷中書舍人,遷承旨。
鄴傷德裕以朋黨抱誣死海上,令狐綯久當國,更數赦,不為還官爵,至懿宗立,綯去位,鄴乃申直其冤,復官爵,世高其義。
進戶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
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度支。
僖宗嗣位,再遷尚書左僕射。
初,韋保衡、路巖與鄴同秉政,為跡親,俄而蕭倣、崔彥昭得相,罷鄴為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
黃巢方熾,詔高駢代之,徙節度鳳翔,固辭,還左僕射。
帝西狩,追乘輿不及,與崔沆、豆盧瑑匿將軍張直方家,賊捕急,三人不肯臣,俱見殺。
豆盧瑑者,字希真,河南人。
仕歷翰林學士、戶部侍郎,與崔沆皆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日,宣告于廷,大風雷雨拔樹。
未幾,及禍。
初,鹹通中,有治歷者工言禍福,或問:「比宰相多不至四五,謂何?」荅曰:「紫微方災,然其人又將不免。
」後楊收、韋保衡、路巖、盧攜、劉鄴、于琮、瑑與沆,皆不得終雲。
陸扆字祥文,宰相贄族孫。
客於陝,遂為陝人。
光啟二年,從僖宗幸山南,擢進士第,累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扆工屬辭,敏速若注射然,一時書命,同僚自以為不及,昭宗優遇之。
帝嘗作賦,詔學士皆和,獨扆最先就,帝覽之,嘆曰:「貞元時,陸贄、吳通玄兄弟善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
」始,其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牓出。
至是,每甚暑,它學士輒戲曰:「造牓天
構弟栩生淩,淩生勻,世失官為鹽估。
勻生諴,蚤孤。
夜然薪讀書,母卹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經史,工辭章。
性端愨,不妄與人交。
大和中,舉進士、書判拔萃,連中。
辟忠武杜悰幕府。
悰領度支,表為巡官,又從辟淮南,入拜侍禦史。
李德裕始與悰同輔政,不協,故出悰劍南東川節度使。
故吏惟諴餞訊如平日,德裕忌之,出為慈州刺史。
累官駕部員外郎、倉部郎中。
故事,要家勢人,以倉、駕二曹為辱,諴沛然如處美官,無異言。
宰相知之,以職方郎中兼侍禦史知雜事,召入翰林為學士。
黨項擾河西,宣宗嘗召訪邊事,諴援質古今,條破羌狀甚悉,帝悅曰:「吾將擇能帥者,孰謂頗、牧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諴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為邠寧節度、河西供軍安撫使。
諴到軍,遣吏懷諭,羌人皆順向。
時戍兵常苦調饟乏,諴募士置屯田,歲收穀三十萬斛,以省度支經費,詔書嘉美。
俄徙昭義,又遷河東。
河東尤近胡,復脩杷頭七十烽,謹候虜,寇不敢入。
懿宗立,遷宣武節度使,召為戶部尚書,判度支。
未幾,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再期,固稱疾,改兵部尚書,罷。
旋兼平章事節度河中。
卒,年六十二。
諴於吏術尤所長,旣貴,所得祿奉,養護宗屬之乏,無間然。
始,諴被知於宣宗,嘗許以相。
令狐綯忌之,自邠寧凡三徙,不得還。
諴思有以結綯,至太原,求麗姝盛飾使獻。
綯曰:「太原於我無分,今以是餌,將破吾族矣。
」不受。
使者留于邸,諴亦放之。
太醫李玄伯者,帝所喜,以錢七十萬聘之,夫婦日自進食,得其歡心,乃進之帝,嬖幸冠後宮。
玄伯又治丹劑以進,帝餌之,疽生於背。
懿宗立,收玄伯及方士王嶽、虞紫芝等,俱誅死。
崔彥昭字思文,其先清河人。
淹貫儒術,擢進士第。
數應帥鎮辟奏,於吏治精明,所至課最。
累進戶部侍郎。
繇河陽節度使徙河東。
先是,沙陀諸部多犯法,彥昭撫循有威惠,三年,境內大治,耆老叩闕願留,詔可。
僖宗立,授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
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判度支。
初,楊收、路巖、韋保衡皆坐朋比賄賂得罪死,蕭倣秉政,矯革之,而彥昭協力,故百職脩舉,察不至苛。
不六月,遷門下侍郎。
帝因下詔暴收等過惡,申勵丁寧,以成其美。
彥昭雖宰相,退朝侍母膳,與家人齒,順色柔聲,在左右無違,士人多其孝。
與王凝外昆弟也。
凝大中初先顯,而彥昭未仕,嘗見凝,凝倨不冠帶,嫚言曰:「不若從明經舉。
」彥昭為憾。
至是,凝為兵部侍郎。
母聞彥昭相,敕婢多製履襪,曰:「王氏妹必與子皆逐,吾將共行。
」彥昭聞之,泣且拜,不敢為怨。
而凝竟免。
伶人李可及為懿宗所寵,橫甚,彥昭奏逐,死嶺南。
累拜兼尚書右僕射,以疾去位,授太子太傅,卒。
劉鄴字漢藩,潤州句容人。
父三復,以善文章知名。
少孤,母病廢,三復丐粟以養。
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奇其文,表為掌書記。
德裕三領浙西及劍南、淮南,未嘗不從,會昌時,位宰相,擢三復刑部侍郎、弘文館學士。
鄴六七歲能屬辭,德裕憐之,使與其子共師學。
德裕旣斥,鄴無所依,去客江湖間。
陝虢高元裕表署推官,高少逸又辟鎮國幕府。
鹹通初,擢左拾遺,召為翰林學士,賜進士第。
歷中書舍人,遷承旨。
鄴傷德裕以朋黨抱誣死海上,令狐綯久當國,更數赦,不為還官爵,至懿宗立,綯去位,鄴乃申直其冤,復官爵,世高其義。
進戶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
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度支。
僖宗嗣位,再遷尚書左僕射。
初,韋保衡、路巖與鄴同秉政,為跡親,俄而蕭倣、崔彥昭得相,罷鄴為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
黃巢方熾,詔高駢代之,徙節度鳳翔,固辭,還左僕射。
帝西狩,追乘輿不及,與崔沆、豆盧瑑匿將軍張直方家,賊捕急,三人不肯臣,俱見殺。
豆盧瑑者,字希真,河南人。
仕歷翰林學士、戶部侍郎,與崔沆皆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日,宣告于廷,大風雷雨拔樹。
未幾,及禍。
初,鹹通中,有治歷者工言禍福,或問:「比宰相多不至四五,謂何?」荅曰:「紫微方災,然其人又將不免。
」後楊收、韋保衡、路巖、盧攜、劉鄴、于琮、瑑與沆,皆不得終雲。
陸扆字祥文,宰相贄族孫。
客於陝,遂為陝人。
光啟二年,從僖宗幸山南,擢進士第,累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扆工屬辭,敏速若注射然,一時書命,同僚自以為不及,昭宗優遇之。
帝嘗作賦,詔學士皆和,獨扆最先就,帝覽之,嘆曰:「貞元時,陸贄、吳通玄兄弟善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
」始,其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牓出。
至是,每甚暑,它學士輒戲曰:「造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