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不忘。
」乃詔觀察使紇幹臮上丹功狀,命刻功于碑。
子宙,推廕累調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玨表河陽幕府。
宣宗謂宰相墀曰:「丹有子否?」以宙對。
帝曰:「與好官。
」乃拜侍禦史,三遷度支郎中。
盧鈞節度太原,表宙為副。
是時,回鶻已破諸部,入塞下,剽殺吏民。
鈞欲得信重吏視邊,宙請往。
自定襄、鴈門、五原,絕武州塞,略雲中,踰句注,遍見酋豪,鐫諭之。
視亭障守卒,增其稟。
約吏不得擅以兵侵諸戎,犯者死,於是三部六蕃諸種皆信悅。
召拜吏部郎中。
出為永州刺史。
州方災歉,乃斥官下什用所以供刺史者,得九十餘萬錢,為市糧餉。
俗不知法,多觸罪,宙為書制律并種植為生之宜,戶給之。
州負嶺,轉餉艱險,每饑,人輒莩死,宙始築常平倉,收穀羨餘以待乏。
罷冗役九百四十四員。
縣舊置吏督賦,宙俾民自輸,家十相保,常先期。
湘源生零陵香,歲市上供,人苦之,宙為奏罷。
民貧無牛,以力耕,宙為置社,二十家月會錢若幹,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為準,久之,牛不乏。
立學官,取仕家子弟十五人充之。
初,俚民婚,出財會賔客,號「破酒」,晝夜集,多至數百人,貧者猶數十;力不足,則不迎,至淫奔者。
宙條約,使略如禮,俗遂改。
邑中少年,常以七月擊鼓,羣入民家,號「行盜」,皆迎為辨具,謂之「起盆」,後為解素,喧呼疻鬬,宙至,一切禁之。
還為大理少卿。
久之,拜江西觀察使,政簡易,南方以為世官。
遷嶺南節度使。
南詔陷交趾,撫兵積備,以幹聞。
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鹹通中卒。
宙弟岫,字伯起,亦有名。
宙在嶺南,以從女妻小校劉謙,或諫止之,岫曰:「吾子孫或當依之。
」謙後以功為封州刺史,生二子,即隱、龔。
盧攜舉進士,陋甚,岫獨謂攜必大用。
攜執政,岫自泗州刺史擢福建觀察使雲。
盧弘宣字子章,元和中,擢進士第。
鄭權帥襄陽,辟署幕府。
李愬代權,又二人交憾。
弘宣始謁愬,愬敕左右謹衛,旣與語,見其沖遠,不覺洗然。
裴度留守東都,表為判官,遷累給事中。
駙馬都尉韋處仁拜虢州刺史,弘宣謂非所任,還詔不下。
開成中,山南、江西大水,詔弘宣與吏部郎中崔瑨分道賑卹,使有指。
還,遷京兆尹、刑部侍郎。
拜劍南東川節度使。
時歲饑,盜贅結,酋豪自王,偽署官吏,發敖廥,招亡命,聯蓬、瀘、嘉、榮諸州,訹蠻落搖亂,根株磐熾。
弘宣下檄脅諭,賊黨稍降,其黠彊者署軍中,孱無能還之農。
魁長逃入峽中,吏捕誅之。
徙義武節度使。
弘宣性寬厚,政目簡省,人便安之,然犯者不甚貸。
河朔故法,偶語軍中則死,弘宣始除之。
初,詔賜其軍粟三十萬斛,貯飛狐,弘宣計輓費不能滿直,敕吏守之。
明年春,大旱,教民隨力往取,時幽、魏饑甚,獨易、定自如。
至秋,悉收所貸,軍食以饒。
歷工部尚書、祕書監,以太子少傅緻仕。
卒年七十七,贈尚書右僕射。
弘宣患士庶人家祭無定儀,乃合十二家法,損益其當,次以為書。
子告,字子有,及進士第,終給事中。
薛元賞,亡裡系所來。
大和初,自司農少卿,出為漢州刺史。
時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會維州降,德裕受之以聞,牛僧孺沮其議,執還之。
元賞上書極言可因撫之,潰虜膺腹,不可失。
不省。
段文昌代德裕,狀元賞治當最。
遷累司農卿、京兆尹。
出為武寧節度使,罷泗口猥稅,人以為便。
俄徙邠寧。
會昌中,德裕當國,復拜京兆尹。
都市多俠少年,以黛墨鑱膚,誇詭力,剽奪坊閭。
元賞到府三日,收惡少,杖死三十餘輩,陳諸市,餘黨懼,爭以火滅其文。
元賞長吏事,能推言時弊,件白之。
禁屯怙勢擾府縣,元賞數與爭,不少縱,由是軍暴折戢,百姓賴安。
就加檢校吏部尚書。
閱歲,進工部尚書,領諸道鹽鐵轉運使。
德裕用元賞弟元龜為京兆少尹,知府事。
宣宗立,罷德裕,而元龜坐貶崖州司戶參軍,元賞下除袁王傅。
久之,復拜昭義節度使,卒。
何易于,不詳何所人及所以進。
為益昌令。
縣距州四十裡,刺史崔樸常乘春與賔屬汎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繂,易于身引舟,樸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蠶,惟令不事,可任其勞。
」樸愧,與賔客疾驅去。
鹽鐵官榷取茶利,詔下,所在毋敢隱。
易于視詔書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賦毒之乎?」命吏閣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竄邪?」對曰:「吾敢愛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爾曹。
」即自焚之。
觀察使素賢之,不劾也。
民有死喪不能具葬者,以俸敕吏為辦。
召高年坐,以問政得失。
凡鬬民在廷,易于丁寧指曉枉直,杖楚遣之,不以付吏,獄三年無囚。
督賦役不忍迫下戶,或以俸代輸。
饋給往來,傳符外一無所進,故無異稱。
以中上考,遷羅江令。
刺史裴休嘗至其邑,導侍不過三人,廉約蓋資性雲。
」乃詔觀察使紇幹臮上丹功狀,命刻功于碑。
子宙,推廕累調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玨表河陽幕府。
宣宗謂宰相墀曰:「丹有子否?」以宙對。
帝曰:「與好官。
」乃拜侍禦史,三遷度支郎中。
盧鈞節度太原,表宙為副。
是時,回鶻已破諸部,入塞下,剽殺吏民。
鈞欲得信重吏視邊,宙請往。
自定襄、鴈門、五原,絕武州塞,略雲中,踰句注,遍見酋豪,鐫諭之。
視亭障守卒,增其稟。
約吏不得擅以兵侵諸戎,犯者死,於是三部六蕃諸種皆信悅。
召拜吏部郎中。
出為永州刺史。
州方災歉,乃斥官下什用所以供刺史者,得九十餘萬錢,為市糧餉。
俗不知法,多觸罪,宙為書制律并種植為生之宜,戶給之。
州負嶺,轉餉艱險,每饑,人輒莩死,宙始築常平倉,收穀羨餘以待乏。
罷冗役九百四十四員。
縣舊置吏督賦,宙俾民自輸,家十相保,常先期。
湘源生零陵香,歲市上供,人苦之,宙為奏罷。
民貧無牛,以力耕,宙為置社,二十家月會錢若幹,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為準,久之,牛不乏。
立學官,取仕家子弟十五人充之。
初,俚民婚,出財會賔客,號「破酒」,晝夜集,多至數百人,貧者猶數十;力不足,則不迎,至淫奔者。
宙條約,使略如禮,俗遂改。
邑中少年,常以七月擊鼓,羣入民家,號「行盜」,皆迎為辨具,謂之「起盆」,後為解素,喧呼疻鬬,宙至,一切禁之。
還為大理少卿。
久之,拜江西觀察使,政簡易,南方以為世官。
遷嶺南節度使。
南詔陷交趾,撫兵積備,以幹聞。
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鹹通中卒。
宙弟岫,字伯起,亦有名。
宙在嶺南,以從女妻小校劉謙,或諫止之,岫曰:「吾子孫或當依之。
」謙後以功為封州刺史,生二子,即隱、龔。
盧攜舉進士,陋甚,岫獨謂攜必大用。
攜執政,岫自泗州刺史擢福建觀察使雲。
盧弘宣字子章,元和中,擢進士第。
鄭權帥襄陽,辟署幕府。
李愬代權,又二人交憾。
弘宣始謁愬,愬敕左右謹衛,旣與語,見其沖遠,不覺洗然。
裴度留守東都,表為判官,遷累給事中。
駙馬都尉韋處仁拜虢州刺史,弘宣謂非所任,還詔不下。
開成中,山南、江西大水,詔弘宣與吏部郎中崔瑨分道賑卹,使有指。
還,遷京兆尹、刑部侍郎。
拜劍南東川節度使。
時歲饑,盜贅結,酋豪自王,偽署官吏,發敖廥,招亡命,聯蓬、瀘、嘉、榮諸州,訹蠻落搖亂,根株磐熾。
弘宣下檄脅諭,賊黨稍降,其黠彊者署軍中,孱無能還之農。
魁長逃入峽中,吏捕誅之。
徙義武節度使。
弘宣性寬厚,政目簡省,人便安之,然犯者不甚貸。
河朔故法,偶語軍中則死,弘宣始除之。
初,詔賜其軍粟三十萬斛,貯飛狐,弘宣計輓費不能滿直,敕吏守之。
明年春,大旱,教民隨力往取,時幽、魏饑甚,獨易、定自如。
至秋,悉收所貸,軍食以饒。
歷工部尚書、祕書監,以太子少傅緻仕。
卒年七十七,贈尚書右僕射。
弘宣患士庶人家祭無定儀,乃合十二家法,損益其當,次以為書。
子告,字子有,及進士第,終給事中。
薛元賞,亡裡系所來。
大和初,自司農少卿,出為漢州刺史。
時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會維州降,德裕受之以聞,牛僧孺沮其議,執還之。
元賞上書極言可因撫之,潰虜膺腹,不可失。
不省。
段文昌代德裕,狀元賞治當最。
遷累司農卿、京兆尹。
出為武寧節度使,罷泗口猥稅,人以為便。
俄徙邠寧。
會昌中,德裕當國,復拜京兆尹。
都市多俠少年,以黛墨鑱膚,誇詭力,剽奪坊閭。
元賞到府三日,收惡少,杖死三十餘輩,陳諸市,餘黨懼,爭以火滅其文。
元賞長吏事,能推言時弊,件白之。
禁屯怙勢擾府縣,元賞數與爭,不少縱,由是軍暴折戢,百姓賴安。
就加檢校吏部尚書。
閱歲,進工部尚書,領諸道鹽鐵轉運使。
德裕用元賞弟元龜為京兆少尹,知府事。
宣宗立,罷德裕,而元龜坐貶崖州司戶參軍,元賞下除袁王傅。
久之,復拜昭義節度使,卒。
何易于,不詳何所人及所以進。
為益昌令。
縣距州四十裡,刺史崔樸常乘春與賔屬汎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繂,易于身引舟,樸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蠶,惟令不事,可任其勞。
」樸愧,與賔客疾驅去。
鹽鐵官榷取茶利,詔下,所在毋敢隱。
易于視詔書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賦毒之乎?」命吏閣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竄邪?」對曰:「吾敢愛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爾曹。
」即自焚之。
觀察使素賢之,不劾也。
民有死喪不能具葬者,以俸敕吏為辦。
召高年坐,以問政得失。
凡鬬民在廷,易于丁寧指曉枉直,杖楚遣之,不以付吏,獄三年無囚。
督賦役不忍迫下戶,或以俸代輸。
饋給往來,傳符外一無所進,故無異稱。
以中上考,遷羅江令。
刺史裴休嘗至其邑,導侍不過三人,廉約蓋資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