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江夢孫 陳陶 史虛白 孟賓于 孟貫 江違
江夢孫,字聿條,九江湓城人。
祖祢不仕,以儒道自高。
夢孫少傳先業,頗蘊藝學,旁貫諸書,籍籍聲譽,遠近崇仰。
諸生弟子不遠數郡而至者百人。
春誦夏弦,以時講聞,鼓箧亟丈,庠序常盈。
先主輔政,欲廣賢良之術。
聞其德業,遂以币帛聘之數四。
不得已,乃起。
既至,為芸閣郎,甚被親禮,委之薦進,時為得人。
迨數年忽自陳曰:"仆少長白屋,頗如民間利病,邑宰之政可以存革深斃。
願效一縣,庶竭愚鄙"。
先主不許,曰:"令長之職徒勞之任,與台閣之資清要不同"。
夢孫曰:"苟獲所請,無憚勒匮"。
先主見其懇追求且不已,遂授近畿天長令。
既至,縣吏告:"不寝大廳,妖怪所憑,前政居之不久而死,請止便室以避其兇"。
夢孫不從,謂曰:"苟如是,吾自當之"。
既夜半果有鬼魅呼嘯而至,漸逼近則掀投床幾,複扣門戶召雲:"令出"。
夢孫卧聞,答之以"喏"。
乃整朝服,秉燭出戶,藝爐奠爵而祝曰:"不知何人,辄敢召令。
吾為民長,必有正廳,以衙群吏。
汝或為神,必當受民祭祀,合聰明正直,與百姓為福,何乃非理與王者之宰争居其地,驚撓正人。
況吾以忠事主,以信示人,所以不貳,甯畏于汝。
汝若不悛其過,乃更為厲,則日月星辰昭晰于天,吾當具奏,請行誅戮。
雖汝後悔亦不晚乎"由是阒然,其怪遂絕。
于是召鄉裡高年存問疾苦,蠲其非征,任其便利,有幹政者必表罷之。
見官槽有馬,因問之,左右對曰:"昔部民競之,窮按道理,各有所據,前政未能區别,遂系于官,且二年矣"。
夢孫曰:"今固亦爾,吾聞管仲之馬識道,王恢之馬知其故第。
"命逐二馬至郊外,放而視之,任其所如。
其馬久縻棧皂,偶解羁束,遂奔數十裡,果入一主之家,其訟遂息。
先主聞之,彌加敦獎。
未幾稱疾而罷。
先主曰:"夢孫果賤,宰邑之卑,不能久居,乃命代還。
有老幼遮道泣留迨十數裡。
至都辭歸鄉裡。
先主固留不止。
既還家,門生弟子複至,乃率身耕稼,躬事繼母。
旦則冠帶入門溫清,親饋飲馔,退更常服,力操耒耜耨耘,暮而歸,易衣視膳畢,然後就庠序集門生弟子說釋經義如故。
時有生徒請之曰:"吾聞詩者經聖人所删,緻遠而泥。
然其間何謂"兄弟阋于牆",如是則聖人使之阋于内而後禦止于外耶"夢孫徐而答曰:"大哉,子之問乎。
所疑為"阒"字,似非為"阋"。
當時竹簡訛缺,傳之者誤,亦猶《春秋》書閏月之義者也"。
又拱而立曰:"夢孫昧學,不敢輕議其旨,諸生宜自取其長焉"。
其為人敦讓謙下有如是者,時号為搢紳先生。
一門百口,敦睦如一。
子孫學業,各授一經。
孝禮兼持,江左稱之為最。
卒時八十,有五葬之日。
自遠方至者幾千人,而服縗绖徒跣者百許。
嗣主聞之,美其才茂德逸,故贈國子司業,優賜葬物。
其後門人弟子仕途強半顯達者。
太平初,夢孫解職而歸,有群盜謂有資镪,遂掠其家,夢孫聞其至,中帶迎候,使烹犬豕,為設飲食于盆盎中,疑其懼鸩不食,乃對之先飲七瓯,及舀數脔,然後與之食畢。
遂罄室所有寒燠、衣襦、攔袍、器皿之類,盡置之。
既行,見一鼎蓋尚在,夢孫曰:"彼若遺此,乃為不具之器"。
遂遣與之。
群盜皆驚歎曰:"吾輩小人實輕渎君子"。
是夜還置其所剽之物于門外而去,夢孫啟戶見之,一無所失焉。
陳陶者,世為嶺表劍浦人。
幼業儒素,長好遊學,善解天文,頗長于雅頌。
自負台铉之器,不為幹托。
既至南昌,謀往建康。
聞宋齊丘秉政,凡所進擢才彥名非顯達,自計與齊丘鑿枘,終不克納,必為所屈。
乃翻然築室居西山以吟詠自資。
會齊丘出鎮南昌,因有蒲安之觊,乃自詠曰:"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疏"。
陶少與水曹任畹相善,又寓之詩雲:"好向明時薦遺逸,莫教千古吊靈均。
"嗣主知而未及辟之。
會彗孛且見,陶乃歎曰:"國家其幾亡乎"遂失淮甸,嗣主南幸以冀苟逸,迨至落星灣,諸将欲往問,然陶所居不與俗接,唯嗜鲊一舀,或至千脔。
遂使衣商賈之服赍鲊往。
既至,陶即時出,乃問:"官家龍舟将抵何處"。
對曰:"已達落星矣"。
因問陶曰:"星可避耶"。
答曰:"落星不還,何俟"嗣主躁桡,不俟返命,已至南都。
既數日,诘旦,殿庭忽見殘獐一腳,視之,乃獸食之餘。
詢宿衛,莫知攸底。
遂往詢之。
陶曰:"昨暮乃狼星所直故爾"。
嗣主歎曰:"真鴻儒矣"。
将召見,會嗣主殂。
後主即位,知其運祚哀替,遂絕缙紳之望
祖祢不仕,以儒道自高。
夢孫少傳先業,頗蘊藝學,旁貫諸書,籍籍聲譽,遠近崇仰。
諸生弟子不遠數郡而至者百人。
春誦夏弦,以時講聞,鼓箧亟丈,庠序常盈。
先主輔政,欲廣賢良之術。
聞其德業,遂以币帛聘之數四。
不得已,乃起。
既至,為芸閣郎,甚被親禮,委之薦進,時為得人。
迨數年忽自陳曰:"仆少長白屋,頗如民間利病,邑宰之政可以存革深斃。
願效一縣,庶竭愚鄙"。
先主不許,曰:"令長之職徒勞之任,與台閣之資清要不同"。
夢孫曰:"苟獲所請,無憚勒匮"。
先主見其懇追求且不已,遂授近畿天長令。
既至,縣吏告:"不寝大廳,妖怪所憑,前政居之不久而死,請止便室以避其兇"。
夢孫不從,謂曰:"苟如是,吾自當之"。
既夜半果有鬼魅呼嘯而至,漸逼近則掀投床幾,複扣門戶召雲:"令出"。
夢孫卧聞,答之以"喏"。
乃整朝服,秉燭出戶,藝爐奠爵而祝曰:"不知何人,辄敢召令。
吾為民長,必有正廳,以衙群吏。
汝或為神,必當受民祭祀,合聰明正直,與百姓為福,何乃非理與王者之宰争居其地,驚撓正人。
況吾以忠事主,以信示人,所以不貳,甯畏于汝。
汝若不悛其過,乃更為厲,則日月星辰昭晰于天,吾當具奏,請行誅戮。
雖汝後悔亦不晚乎"由是阒然,其怪遂絕。
于是召鄉裡高年存問疾苦,蠲其非征,任其便利,有幹政者必表罷之。
見官槽有馬,因問之,左右對曰:"昔部民競之,窮按道理,各有所據,前政未能區别,遂系于官,且二年矣"。
夢孫曰:"今固亦爾,吾聞管仲之馬識道,王恢之馬知其故第。
"命逐二馬至郊外,放而視之,任其所如。
其馬久縻棧皂,偶解羁束,遂奔數十裡,果入一主之家,其訟遂息。
先主聞之,彌加敦獎。
未幾稱疾而罷。
先主曰:"夢孫果賤,宰邑之卑,不能久居,乃命代還。
有老幼遮道泣留迨十數裡。
至都辭歸鄉裡。
先主固留不止。
既還家,門生弟子複至,乃率身耕稼,躬事繼母。
旦則冠帶入門溫清,親饋飲馔,退更常服,力操耒耜耨耘,暮而歸,易衣視膳畢,然後就庠序集門生弟子說釋經義如故。
時有生徒請之曰:"吾聞詩者經聖人所删,緻遠而泥。
然其間何謂"兄弟阋于牆",如是則聖人使之阋于内而後禦止于外耶"夢孫徐而答曰:"大哉,子之問乎。
所疑為"阒"字,似非為"阋"。
當時竹簡訛缺,傳之者誤,亦猶《春秋》書閏月之義者也"。
又拱而立曰:"夢孫昧學,不敢輕議其旨,諸生宜自取其長焉"。
其為人敦讓謙下有如是者,時号為搢紳先生。
一門百口,敦睦如一。
子孫學業,各授一經。
孝禮兼持,江左稱之為最。
卒時八十,有五葬之日。
自遠方至者幾千人,而服縗绖徒跣者百許。
嗣主聞之,美其才茂德逸,故贈國子司業,優賜葬物。
其後門人弟子仕途強半顯達者。
太平初,夢孫解職而歸,有群盜謂有資镪,遂掠其家,夢孫聞其至,中帶迎候,使烹犬豕,為設飲食于盆盎中,疑其懼鸩不食,乃對之先飲七瓯,及舀數脔,然後與之食畢。
遂罄室所有寒燠、衣襦、攔袍、器皿之類,盡置之。
既行,見一鼎蓋尚在,夢孫曰:"彼若遺此,乃為不具之器"。
遂遣與之。
群盜皆驚歎曰:"吾輩小人實輕渎君子"。
是夜還置其所剽之物于門外而去,夢孫啟戶見之,一無所失焉。
陳陶者,世為嶺表劍浦人。
幼業儒素,長好遊學,善解天文,頗長于雅頌。
自負台铉之器,不為幹托。
既至南昌,謀往建康。
聞宋齊丘秉政,凡所進擢才彥名非顯達,自計與齊丘鑿枘,終不克納,必為所屈。
乃翻然築室居西山以吟詠自資。
會齊丘出鎮南昌,因有蒲安之觊,乃自詠曰:"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疏"。
陶少與水曹任畹相善,又寓之詩雲:"好向明時薦遺逸,莫教千古吊靈均。
"嗣主知而未及辟之。
會彗孛且見,陶乃歎曰:"國家其幾亡乎"遂失淮甸,嗣主南幸以冀苟逸,迨至落星灣,諸将欲往問,然陶所居不與俗接,唯嗜鲊一舀,或至千脔。
遂使衣商賈之服赍鲊往。
既至,陶即時出,乃問:"官家龍舟将抵何處"。
對曰:"已達落星矣"。
因問陶曰:"星可避耶"。
答曰:"落星不還,何俟"嗣主躁桡,不俟返命,已至南都。
既數日,诘旦,殿庭忽見殘獐一腳,視之,乃獸食之餘。
詢宿衛,莫知攸底。
遂往詢之。
陶曰:"昨暮乃狼星所直故爾"。
嗣主歎曰:"真鴻儒矣"。
将召見,會嗣主殂。
後主即位,知其運祚哀替,遂絕缙紳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