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
關燈
小
中
大
曾為女巫,居突厥中,至軋荦山禱子,山上有戰鬥神,禱後果即懷娠,及産,光照穹廬,野獸盡鳴,母以為得自神佑,遂取名軋荦山,一作阿荦山,戾氣所鐘,亦呈異兆。
遠近傳為瑞兆。
範陽節度使張仁願,曾遣人搜他廬帳,被匿不獲。
荦山父未幾身死,母再嫁番目安延偃。
荦山随母至安家,因冒姓為安,改名祿山。
嗣因部落離散,乃與安氏子思順逃至幽州,投入張守珪麾下。
叙祿山履曆,補前回所未及。
守珪應誅不誅,解送京師,玄宗特加赦宥,仍令歸守珪調遣。
應前回。
祿山感守珪恩,格外效力。
珪因令為養子,且擢為副将,嗣是薦為平盧兵馬使。
至守珪被貶,禦史中丞張利貞,采訪河北,祿山百計谀媚,兼多饋賂,利貞還朝,遂盛稱祿山材能,玄宗乃累次加擢,竟拜方面。
李林甫素無學術,猜忌儒将,因勸玄宗信任祿山。
祿山亦陰結林甫,自固兵權。
玄宗内倚林甫,外倚祿山,自以為天下無患,益啟幸心。
先是汾晉間有一方士,須發垂白,神氣清癯,常踯躅道旁,能數日不食。
自言姓張名果,生唐堯時,曾為侍中,堯時無侍中位号,顯見有詐。
嗣後隐居中條山上,約閱數千年。
相州刺史韋濟,聞張果名,探驗屬實,因上表奏聞。
玄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征,至恒山得見張果,促令入都。
果仆地竟死,死後複蘇,再仆再起。
晤乃不敢催逼,還白玄宗。
玄宗更遣中書舍人徐峤,赍奉玺書,優禮往迎,乃偕至都中,乘肩輿入宮。
玄宗問神仙術,果答語多半詭秘,大旨在“息心養氣”四字,乃令留居集賢院,累日辟谷,進以美酒,飲酣乃寝,鼾睡數晝夜。
時有術士邢和璞師夜光二人,一能知人殀壽,一能伺鬼起居。
玄宗令和璞推算張果,茫然莫辨。
再令果密坐,令夜光視察蹤迹,竟不見果所在。
玄宗益以為奇,密語高力士道:“朕聞飲堇無苦,方為奇士。
”乃召果入見,令力士取堇漉酒,持飲張果。
果飲了三大杯,頹然道:“這非佳酒。
”語畢即卧。
頃見果齒皆燋縮,又複瞋目回顧,令左右取過鐵如意,将齒擊堕,收藏囊中,又從囊内取藥敷龂,不到一時,齒竟重生,粲然骈潔。
玄宗驚歎不置,意欲以玉真公主嫁果,尚未明言,玉真公主即四十一回中之崇昌公主,系睿宗女,因賜居玉真觀,故改号玉真。
果退宿集賢院,與秘書少監王迴質,太常少卿蕭莘道:“俗語有言,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呢。
”兩人聽他語出不倫,正在暗笑,忽由中使到院,傳達禦敕道:“朕妹玉真公主,願适先生,幸先生勿卻!”果不禁大噱道:“皇上以果為仙,果實非仙,若視果為塵俗中人,也可不必。
果從此辭,請為轉奏!”中使還報,玄宗尚欲挽留,果一再懇辭還山,乃命圖形集賢院,授銀青光祿大夫,号通玄先生,賜帛三百匹,給扶侍二人,送至恒山蒲吾縣,未幾遂殁,相傳以為屍解,後世稱為張果老,列入八仙,這也不必細表。
張果也可謂奇人。
單說玄宗自遣歸張果,遂未免迷信神仙,且雲夢見玄元皇帝,即老子,高宗時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謂:“遺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裡。
”因遣使求訪,至盩厔樓觀山間,果得遺像,迎至興慶宮。
嗣由參軍田同秀上言,亦說:“玄元皇帝夢示,曾在尹喜故宅,藏置靈符。
”玄宗又遣使往求。
看官試想!這尹喜系周朝人,曾為函谷關令,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雖有此事,究竟留符與否,史冊上未曾載及。
況且年湮代遠,即有符箓,亦早毀滅,哪裡還肯留着?這可見是同秀行詐,明明是假置靈符,欺君罔上。
至朝使得符還都,李林甫以下諸臣,遂以靈符呈瑞,表上尊号。
玄宗因下诏改元,稱開元三十年為天寶元年,受尊号為開元天寶聖神文武皇帝,且建玄元皇帝新廟,親自祭飨。
又享太廟,祀天地,大赦天下,賜文武官階爵秩,改稱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左右丞相改為仆射,東都北都,皆稱為京,州稱為郡,刺史稱為太守。
長安令韋堅,系太子妃兄,頗工心計,嘗與監察禦史楊慎矜,戶部員外郎王
遠近傳為瑞兆。
範陽節度使張仁願,曾遣人搜他廬帳,被匿不獲。
荦山父未幾身死,母再嫁番目安延偃。
荦山随母至安家,因冒姓為安,改名祿山。
嗣因部落離散,乃與安氏子思順逃至幽州,投入張守珪麾下。
叙祿山履曆,補前回所未及。
守珪應誅不誅,解送京師,玄宗特加赦宥,仍令歸守珪調遣。
應前回。
祿山感守珪恩,格外效力。
珪因令為養子,且擢為副将,嗣是薦為平盧兵馬使。
至守珪被貶,禦史中丞張利貞,采訪河北,祿山百計谀媚,兼多饋賂,利貞還朝,遂盛稱祿山材能,玄宗乃累次加擢,竟拜方面。
李林甫素無學術,猜忌儒将,因勸玄宗信任祿山。
祿山亦陰結林甫,自固兵權。
玄宗内倚林甫,外倚祿山,自以為天下無患,益啟幸心。
先是汾晉間有一方士,須發垂白,神氣清癯,常踯躅道旁,能數日不食。
自言姓張名果,生唐堯時,曾為侍中,堯時無侍中位号,顯見有詐。
嗣後隐居中條山上,約閱數千年。
相州刺史韋濟,聞張果名,探驗屬實,因上表奏聞。
玄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征,至恒山得見張果,促令入都。
果仆地竟死,死後複蘇,再仆再起。
晤乃不敢催逼,還白玄宗。
玄宗更遣中書舍人徐峤,赍奉玺書,優禮往迎,乃偕至都中,乘肩輿入宮。
玄宗問神仙術,果答語多半詭秘,大旨在“息心養氣”四字,乃令留居集賢院,累日辟谷,進以美酒,飲酣乃寝,鼾睡數晝夜。
時有術士邢和璞師夜光二人,一能知人殀壽,一能伺鬼起居。
玄宗令和璞推算張果,茫然莫辨。
再令果密坐,令夜光視察蹤迹,竟不見果所在。
玄宗益以為奇,密語高力士道:“朕聞飲堇無苦,方為奇士。
”乃召果入見,令力士取堇漉酒,持飲張果。
果飲了三大杯,頹然道:“這非佳酒。
”語畢即卧。
頃見果齒皆燋縮,又複瞋目回顧,令左右取過鐵如意,将齒擊堕,收藏囊中,又從囊内取藥敷龂,不到一時,齒竟重生,粲然骈潔。
玄宗驚歎不置,意欲以玉真公主嫁果,尚未明言,玉真公主即四十一回中之崇昌公主,系睿宗女,因賜居玉真觀,故改号玉真。
果退宿集賢院,與秘書少監王迴質,太常少卿蕭莘道:“俗語有言,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呢。
”兩人聽他語出不倫,正在暗笑,忽由中使到院,傳達禦敕道:“朕妹玉真公主,願适先生,幸先生勿卻!”果不禁大噱道:“皇上以果為仙,果實非仙,若視果為塵俗中人,也可不必。
果從此辭,請為轉奏!”中使還報,玄宗尚欲挽留,果一再懇辭還山,乃命圖形集賢院,授銀青光祿大夫,号通玄先生,賜帛三百匹,給扶侍二人,送至恒山蒲吾縣,未幾遂殁,相傳以為屍解,後世稱為張果老,列入八仙,這也不必細表。
張果也可謂奇人。
單說玄宗自遣歸張果,遂未免迷信神仙,且雲夢見玄元皇帝,即老子,高宗時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謂:“遺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裡。
”因遣使求訪,至盩厔樓觀山間,果得遺像,迎至興慶宮。
嗣由參軍田同秀上言,亦說:“玄元皇帝夢示,曾在尹喜故宅,藏置靈符。
”玄宗又遣使往求。
看官試想!這尹喜系周朝人,曾為函谷關令,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雖有此事,究竟留符與否,史冊上未曾載及。
況且年湮代遠,即有符箓,亦早毀滅,哪裡還肯留着?這可見是同秀行詐,明明是假置靈符,欺君罔上。
至朝使得符還都,李林甫以下諸臣,遂以靈符呈瑞,表上尊号。
玄宗因下诏改元,稱開元三十年為天寶元年,受尊号為開元天寶聖神文武皇帝,且建玄元皇帝新廟,親自祭飨。
又享太廟,祀天地,大赦天下,賜文武官階爵秩,改稱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左右丞相改為仆射,東都北都,皆稱為京,州稱為郡,刺史稱為太守。
長安令韋堅,系太子妃兄,頗工心計,嘗與監察禦史楊慎矜,戶部員外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