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魔之決

關燈
大别山西部,地屬神農架支脈交接處,有一處叫“鬼見愁”的地方。

    此峰因奇峰絕壑,怪石嶙峋,連惡鬼都望山愁歎,所以得名“鬼見愁”。

     “鬼見愁”的主峰摩天嶺,萬仞絕壁,頂天立地。

    更蔚為奇觀的是摩天嶺的崖石成殷殷血紅之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放出萬丈紅光。

    山上寸草不生,宛如一把染血之劍埋插雲霄,所以被視為神峰。

     既然連鬼見了都發愁,何況是人? 因此人們在驚歎造物主鬼斧神工之餘,很少有人涉足此處,别說是人,就是飛鳥也會繞道而行的。

     但這并不表示摩天嶺從沒有人光顧過。

     摩天嶺向東的絕壁略有斜度,這時,正有兩個人飛身而上。

     好快的身法,.兩人幾乎是在一同時間到達摩天嶺崖頂,然後身子一個大翻飛,飄然落到崖上。

     崖上有五丈見方的一個小平台。

     這時,旭日東升,光芒萬丈,兩人落在平台上,同時拔出了刀和劍,他們用上乘的内力,在拔出刀和劍時,以深厚的内力震蕩刀鞘和劍鞘,發出龍吟鳳鳴之聲。

     刀厚數寸,在朝陽映射下,發出血紅光芒,劍卻薄如蟬翼,軟如柔絲。

     兩人傲然而立,互相凝視對方,處于一觸即發的全身戒備狀态。

     面向東方的漢子,衣着華貴,身材偉岸魁梧,濃眉大眼,約四十多歲,頗有王者之風範,這就是威震江湖的姜家堡堡主“神州刀尊”姜刀風。

     和姜刀風相對而立的是一個約三十來歲、身材短小精悍的漢子,眼裡射出暴戾乖張的眼神,衣着打扮和 姜刀風相比土氣多了,他就是名動武林黑道的枭雄“中原劍魔”劉孝邁。

     “神州刀尊’’和“中原劍魔”在十年前就是江湖上紅得發紫的人物,隻不過是身份不同,一個是俠,一個是魔。

     後來兩人都隐退江湖,不是厭倦了江湖的風雨,而是因高處不勝寒的寂寥。

     兩人雖然一個以刀成名,一個以劍稱霸,但從未謀面。

     彼此傾慕已久,但從未一較長短,這在兩位武林泰鬥的心裡都覺得是一件憾事。

     于是就有這場十年之約的刀劍決戰。

     兩人之所以選擇摩天嶺,是因為兩人不想讓江湖上的好事之徒為此大做文章。

     兩人久久地凝視對方,誰也不想失去出招的先機,時間在這裡凝固了。

     突然,兩個人同時後退一步,接着同時身子一晃,刀劍齊出。

     姜刀風的血光寶刀當胸平削,劉孝邁人影一晃,青冥劍疾刺姜刀風的咽喉。

     但見劉孝邁衣袖微擺,這一劍刺的快極,且妙到毫巅,姜刀風如果不縮身,立即便會穿喉。

     但在此時,劉孝邁隻覺的左頰微微一痛,跟着手上的長劍一弓,向左蕩開。

     原來姜刀風出手之快,實在不可思議,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刹時間,已回刀掠過劉孝邁的臉龐,跟着又擋 開了這緻命的一劍。

     兩人之所以叫“神州刀尊”和“中原劍魔”,意思就是殺敵制勝,從不用第二招,隻需用一刀和一劍就可取人性命,無需再次出手。

    觀在兩人分别用了一招,都未占到便宜,兩人大驚之下,知道今日遇到了生平從所未見的敵手,隻要一給對方發觀一個小小的漏洞,有隙可乘,就會性命不侏。

     劉孝邁長劍倒轉,圈着姜刀風刷刷刷連刺四劍,都是指向對方的要害。

     姜刀風左一撥,右一撥,上一撥,下一撥,将劉孝邁的四劍擋開。

     劉孝邁凝目看他出手,這血光寶刀四下撥擋真是恰到好處,周身水洩不通,毫無半分破綻。

    觀此形勢,決不容他出手攻招,大喝一聲,長劍向下直砍。

    姜刀風忙将刀向上一舉,擋住來劍。

    長劍便砍不下來,兩人手臂都微感酸麻。

     隻見紅光一耀,姜刀風的血刀向自己左目切來。

     此刻既不及擋架,又不及閃避,百忙之中劉孝邁長劍顫動,如百蛇吐信,也向姜刀風的左目急刺,竟是兩敗俱傷的打法。

     血刀進攻在前,但長劍比血刀長,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姜刀風連忙躍起,血刀一帶,在劉孝邁的眉心拉了一道小口,同時姜刀風的青袍也被割下一塊。

     劉孝邁大叫道:“好刀法,好刀法!” 嘴裡在叫,手上卻刻不容緩,軟劍如疾風驟雨般向姜刀風亂刺亂劈,姜刀風左撥右擋,也是啧啧連贊: “好劍法!好劍法!” 劉孝邁吸了一口氣,回劍直進中宮,劍身不住顫動,劍到中途忽然轉而向上,端是若有若無,變化萬千。

     姜刀風拔地而起,血刀自上而下照着劉孝邁的頭直砍下來,真有石破天驚之勢,招式雖然古拙平常,但聞“呼”的一聲響,從空中疾劈而下,确有開山裂石之威勢。

     劉孝邁側身閃過,斜刺一劍,跟着軟劍自左向右急削過去,但見他手中的軟劍自半空橫過,劍身似曲似直,軟劍如遊龍行空,宛如一件活物一般。

     這時劉孝邁和姜刀風各施展渾身絕技纏鬥在一起,姜刀風的血刀氣象森嚴,似千軍萬馬奔馳而來,長 劍大戟,黃沙千裡;而劉孝邁的軟劍輕靈乖巧,如晴天雙燕飛舞柳間,高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