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戰備工作穩步進行
關燈
小
中
大
而且最後還通過了不辭對美作戰的《帝國國策施行要點》。
帝國國策施行要點 帝國鑒于當前之緊張局勢,特别是美、英、荷等國所采取之對日攻勢與蘇聯情況,以及帝國國力之機動性等等,決定對于《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中有關對南方的對策按照下列各項原則加以執行: 一、帝國為了确保自存自衛,在不辭對美(英、荷)作戰之決心下大體拟以十月下旬為期限,完成戰争準備。
二、與此同時,帝國對美、英采取一切外交手段,努力貫徹帝國之要求。
帝國在對美(英)談判中應達到之最低限度要求事項及與此有關之帝國可以允諾之限度詳見附件。
三、通過上項規定之外交談判,至十月上旬左右倘若仍然沒有希望實現我方要求時,立即下決心對美(英、荷)開戰。
對南方以外之其他地區的對策,則根據既定國策加以執行,應特别努力,不使美蘇結成對日聯合陣線。
這一《帝國國策施行要點》如同前面提到的七月二日禦前會議所決定的《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一樣,并沒有電告我國各駐外使館。
但是,那些密切注視着日本國内形勢的人們,根據&ldquo魔術&rdquo截獲到的電報,确信當時日本政府正在作出非常重大的決定,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
豐田外相在八月二十六日拍發給駐美大使野村的訓電(美國于華盛頓時間八月二十六日破譯)中,有一段電文已不折不扣地把當時的一則消息透露了出來。
這段電文是: &ldquo現在,圍繞着我國的國際形勢如同我國國内形勢一樣非常緊張。
事态已發展到這一地步:我們不得不把最後希望寄托在近衛首相和羅斯福總統的會談上&hellip&hellip&rdquo 另外,禦前會議所讨論的内容之一,即&ldquo帝國在對美(英)談判中應達到之最低限度要求事項及與此有關之帝國可以允諾之限度&rdquo一事,也由野村大使于九月六日親自向赫爾國務卿提出,作為對美國的答複。
更有甚者,在這天會談中,野村大使還對赫爾國務卿說。
&ldquo日本政府不再提出要求,下一步就看美國拿出什麼行動來,這是美國方面的責任。
&rdquo 當時,就美國國内形勢而言,主張對日本采取強硬态度的人多起來了。
例如,從蓋洛普輿論研究所的調查情況來看,主張應該不惜對日作戰以阻止日本擴張的人急劇增多,當時,七月份隻占百分之五十六,而九月份則上升到百分之七十。
要求提供珍珠港的特殊情報 就在這一時期,九月十一日早晨,在從東京山幹線目黑站步行不到五分鐘的那所海軍大學裡,已集中了将近兩百名海軍士官。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學校的學生已全部離校。
單從校園裡沒有學生這一冷冷清清的情況來看,這天的光景就已經非同尋常了。
因為來到這裡的人幾乎都有一張被日光曬得黝黑的臉孔,所以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在艦隊工作的士官。
而且大部分人佩帶着參謀的肩章。
他們是代表日本海軍的首腦人物,他們集中在一起是為了進行圖上作戰演習,同時研究占領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南部地區的龐大計劃。
這次圖上作戰演習是在山本司令長官的主持下,根據聯合艦隊拟訂的計劃進行的。
第一天,即十一日,先是就圖上作戰演習問題進行商量,随後從十二日到十六日,進行為期五天的圖上作戰演習。
至于夏威夷作戰,則作為一次&ldquo夏威夷作戰特别演習&rdquo于十六日和十七日兩天僅由有關人員在極密的情況下進行了研究。
這次演習,是根據計劃方案進行的,它是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于八月二十八日草拟的原作戰計劃基礎上,又作了詳細研究而制定出來的。
參加演習的有:聯合艦隊和第一航空艦隊的各位長官、參謀長、首席參謀、航空參謀;列席參觀這次演習的有:軍令部的第一部部長、第一課課長和軍令部人員。
圖上作戰演習是一種模拟作戰演習。
其目的是要對作戰前景作出估計,檢查一下作戰計劃是否合适,并使有關人員了解這一計劃。
演習分為紅藍兩軍進行。
紅色軍隊為敵方,藍色軍隊為我方。
這一次的假想情況如下: 藍色軍隊是以第一航空艦隊為主力的進行夏威夷作戰的機動部隊,紅色軍隊則是以美國太平洋艦隊為主力的夏威夷地區的美軍部隊。
紅色軍隊的各級指揮官由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成員擔任。
藍色軍隊的作戰要領是,預定于十一月十六日(星期日)開戰,經北方航線駛近珍珠港,對美國主力艦隊進行突然襲擊。
紅色軍隊每天三次(日出前、白天、日落後)在珍珠港周圍四百海裡的海域内進行空中巡邏。
由于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兩天紅色軍隊發現在夏威夷南方似乎有潛艇,因此從十五日開始把巡邏範圍擴大到六百海裡,每天進行兩次空中巡邏。
這天傍晚,正在巡航中的水上飛機在瓦胡島北面發現了藍色軍隊的機動部隊。
(演習到這裡進行了一次評定。
評定結果認為:這架水上飛機在未及拍完&ldquo發現敵軍&rdquo的電報,就被我機動部隊的戰鬥機擊落了。
) 藍色軍隊的機動部隊決定斷然進攻珍珠港,于是将羅盤的磁針撥到正南一百八十度,沿着進擊路線高速南下。
在瓦胡島六十海裡範圍内二十至三十海裡的間隔區域,收到了部署在那裡執行監督任務的藍色軍隊潛艇發出的報告,說是發現紅色軍隊的十艘重型巡洋艦正由珍珠港北上出擊。
十六日早晨,機動部隊從瓦胡島北面二百海裡處出動攻擊部隊: 第一批攻擊部隊的飛機有一百八十九架,其中: 戰鬥機五十四架(掩護攻擊部隊); 轟炸機七十二架(轟炸機場); 攻擊機五十四架(用魚雷攻擊敵戰列艦); 攻擊機九架(用魚雷攻擊敵航空母艦)。
第二批攻擊部隊的飛機有一百七十一架,其中: 戰鬥機三十六架(掩護攻擊部隊); 轟炸機五十四架(攻擊敵航空母艦); 攻擊機五十四架(攻擊敵戰列艦); 攻擊機二十六架(攻擊敵巡洋艦)。
通過評定,藍色軍隊取得的戰果和遭受的損失如下: 戰果: 一、擊沉敵主力艦四艘,重創一艘。
二、擊沉敵航空母艦兩艘,重創一艘。
三、擊沉敵巡洋艦三艘,擊壞三艘(戰鬥力減半)。
四、擊落擊壞敵機一百八十架。
其中: 被戰鬥機擊落的五十架; 被地面炮火擊壞的八十架; 擊落來犯之敵機五十架。
損失: 一、當天遭紅色軍隊飛機的反擊而損失的有: 航空母艦兩艘被沉沒,兩艘輕傷。
損失飛機一百二十六架。
其中: 戰鬥機五十架; 轟炸機三十六架; 攻擊機四十一架。
二、第二天: 評定認為:航空母艦一艘被擊沉,一艘的水上戰鬥力減半;機動部隊的航空母艦幾乎全部被擊沉。
但經重新評定,結果是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減半。
這次關于夏威夷作戰的特别圖上演習結束後,召開會議進行了研究,會上,未讨論是否有必要進行夏威夷作戰的問題。
不過,第一航空艦隊就達到夏威夷作
帝國國策施行要點 帝國鑒于當前之緊張局勢,特别是美、英、荷等國所采取之對日攻勢與蘇聯情況,以及帝國國力之機動性等等,決定對于《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中有關對南方的對策按照下列各項原則加以執行: 一、帝國為了确保自存自衛,在不辭對美(英、荷)作戰之決心下大體拟以十月下旬為期限,完成戰争準備。
二、與此同時,帝國對美、英采取一切外交手段,努力貫徹帝國之要求。
帝國在對美(英)談判中應達到之最低限度要求事項及與此有關之帝國可以允諾之限度詳見附件。
三、通過上項規定之外交談判,至十月上旬左右倘若仍然沒有希望實現我方要求時,立即下決心對美(英、荷)開戰。
對南方以外之其他地區的對策,則根據既定國策加以執行,應特别努力,不使美蘇結成對日聯合陣線。
這一《帝國國策施行要點》如同前面提到的七月二日禦前會議所決定的《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一樣,并沒有電告我國各駐外使館。
但是,那些密切注視着日本國内形勢的人們,根據&ldquo魔術&rdquo截獲到的電報,确信當時日本政府正在作出非常重大的決定,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
豐田外相在八月二十六日拍發給駐美大使野村的訓電(美國于華盛頓時間八月二十六日破譯)中,有一段電文已不折不扣地把當時的一則消息透露了出來。
這段電文是: &ldquo現在,圍繞着我國的國際形勢如同我國國内形勢一樣非常緊張。
事态已發展到這一地步:我們不得不把最後希望寄托在近衛首相和羅斯福總統的會談上&hellip&hellip&rdquo 另外,禦前會議所讨論的内容之一,即&ldquo帝國在對美(英)談判中應達到之最低限度要求事項及與此有關之帝國可以允諾之限度&rdquo一事,也由野村大使于九月六日親自向赫爾國務卿提出,作為對美國的答複。
更有甚者,在這天會談中,野村大使還對赫爾國務卿說。
&ldquo日本政府不再提出要求,下一步就看美國拿出什麼行動來,這是美國方面的責任。
&rdquo 當時,就美國國内形勢而言,主張對日本采取強硬态度的人多起來了。
例如,從蓋洛普輿論研究所的調查情況來看,主張應該不惜對日作戰以阻止日本擴張的人急劇增多,當時,七月份隻占百分之五十六,而九月份則上升到百分之七十。
要求提供珍珠港的特殊情報 就在這一時期,九月十一日早晨,在從東京山幹線目黑站步行不到五分鐘的那所海軍大學裡,已集中了将近兩百名海軍士官。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學校的學生已全部離校。
單從校園裡沒有學生這一冷冷清清的情況來看,這天的光景就已經非同尋常了。
因為來到這裡的人幾乎都有一張被日光曬得黝黑的臉孔,所以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在艦隊工作的士官。
而且大部分人佩帶着參謀的肩章。
他們是代表日本海軍的首腦人物,他們集中在一起是為了進行圖上作戰演習,同時研究占領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南部地區的龐大計劃。
這次圖上作戰演習是在山本司令長官的主持下,根據聯合艦隊拟訂的計劃進行的。
第一天,即十一日,先是就圖上作戰演習問題進行商量,随後從十二日到十六日,進行為期五天的圖上作戰演習。
至于夏威夷作戰,則作為一次&ldquo夏威夷作戰特别演習&rdquo于十六日和十七日兩天僅由有關人員在極密的情況下進行了研究。
這次演習,是根據計劃方案進行的,它是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于八月二十八日草拟的原作戰計劃基礎上,又作了詳細研究而制定出來的。
參加演習的有:聯合艦隊和第一航空艦隊的各位長官、參謀長、首席參謀、航空參謀;列席參觀這次演習的有:軍令部的第一部部長、第一課課長和軍令部人員。
圖上作戰演習是一種模拟作戰演習。
其目的是要對作戰前景作出估計,檢查一下作戰計劃是否合适,并使有關人員了解這一計劃。
演習分為紅藍兩軍進行。
紅色軍隊為敵方,藍色軍隊為我方。
這一次的假想情況如下: 藍色軍隊是以第一航空艦隊為主力的進行夏威夷作戰的機動部隊,紅色軍隊則是以美國太平洋艦隊為主力的夏威夷地區的美軍部隊。
紅色軍隊的各級指揮官由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成員擔任。
藍色軍隊的作戰要領是,預定于十一月十六日(星期日)開戰,經北方航線駛近珍珠港,對美國主力艦隊進行突然襲擊。
紅色軍隊每天三次(日出前、白天、日落後)在珍珠港周圍四百海裡的海域内進行空中巡邏。
由于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兩天紅色軍隊發現在夏威夷南方似乎有潛艇,因此從十五日開始把巡邏範圍擴大到六百海裡,每天進行兩次空中巡邏。
這天傍晚,正在巡航中的水上飛機在瓦胡島北面發現了藍色軍隊的機動部隊。
(演習到這裡進行了一次評定。
評定結果認為:這架水上飛機在未及拍完&ldquo發現敵軍&rdquo的電報,就被我機動部隊的戰鬥機擊落了。
) 藍色軍隊的機動部隊決定斷然進攻珍珠港,于是将羅盤的磁針撥到正南一百八十度,沿着進擊路線高速南下。
在瓦胡島六十海裡範圍内二十至三十海裡的間隔區域,收到了部署在那裡執行監督任務的藍色軍隊潛艇發出的報告,說是發現紅色軍隊的十艘重型巡洋艦正由珍珠港北上出擊。
十六日早晨,機動部隊從瓦胡島北面二百海裡處出動攻擊部隊: 第一批攻擊部隊的飛機有一百八十九架,其中: 戰鬥機五十四架(掩護攻擊部隊); 轟炸機七十二架(轟炸機場); 攻擊機五十四架(用魚雷攻擊敵戰列艦); 攻擊機九架(用魚雷攻擊敵航空母艦)。
第二批攻擊部隊的飛機有一百七十一架,其中: 戰鬥機三十六架(掩護攻擊部隊); 轟炸機五十四架(攻擊敵航空母艦); 攻擊機五十四架(攻擊敵戰列艦); 攻擊機二十六架(攻擊敵巡洋艦)。
通過評定,藍色軍隊取得的戰果和遭受的損失如下: 戰果: 一、擊沉敵主力艦四艘,重創一艘。
二、擊沉敵航空母艦兩艘,重創一艘。
三、擊沉敵巡洋艦三艘,擊壞三艘(戰鬥力減半)。
四、擊落擊壞敵機一百八十架。
其中: 被戰鬥機擊落的五十架; 被地面炮火擊壞的八十架; 擊落來犯之敵機五十架。
損失: 一、當天遭紅色軍隊飛機的反擊而損失的有: 航空母艦兩艘被沉沒,兩艘輕傷。
損失飛機一百二十六架。
其中: 戰鬥機五十架; 轟炸機三十六架; 攻擊機四十一架。
二、第二天: 評定認為:航空母艦一艘被擊沉,一艘的水上戰鬥力減半;機動部隊的航空母艦幾乎全部被擊沉。
但經重新評定,結果是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減半。
這次關于夏威夷作戰的特别圖上演習結束後,召開會議進行了研究,會上,未讨論是否有必要進行夏威夷作戰的問題。
不過,第一航空艦隊就達到夏威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