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三十一回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木蘭一日問于鐵冠曰:“弟子聞仙道長生,必如何而生可長焉?”鐵冠曰:“木蘭,吾謂爾人傑也,何中質之不若耶?夫天道運行,春生秋殺,夏茂冬藏。
人生而壯,衰而死,何異焉?長生者不亦逆天而行,怪于人欤?所謂仙者,則天之道,體之于身,得之于心,死而不愧,奚能長生?子不見古之不死者,終歸于死,今之長生者,終喪其生。
斯豈仙道耶?故曰:氣不可以長保,精不可以長固,神不可以長守。
所可長固、長守、長保者,性也,天賦之命也。
事天者為仙道。
聖人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亦深而遠乎?”木蘭又問曰:“古之修仙,必雲煉丹。
而丹則有玉液、金液、木液之别,其理可得聞乎?”鐵冠曰:“丹者,心也。
煉心即是煉丹。
玉液、金液、木液,則吾不知也。
至若九轉七返之說,愈屬虛空,不過推求卦數之理。
蓋七乃火之成數,九乃金之成數。
取火煉金,曰轉,曰返,學道者緻虛極,守靜笃,聽其自然,豈肯勞心為是耶?”木蘭唯唯而退。
又一日,鐵冠謂木蘭曰:“性命二字,各有天人之别。
欲修天性,先化人性,欲立天命,先立人命。
所謂人性者,氣質之性也。
氣質性化,而天性可全。
人命者,血氣之命也。
血氣堅固,而天命可保。
故曰四大假合。
氣以成形,五常不紊。
理以成性,蓋父母生形即兆,天性已賦,性依命立之謂也。
誠則明,明則着,能變能化,命從性生之謂也。
比如因天地水火氣而生樹,因樹而生花,因花而生果,即是命中有性;因果而又生樹,開花結果,是性中又有命也。
”木蘭曰:“性命原于天,花果原于樹。
性有天氣性、氣質之分,命有天命、血氣之别,花果亦豈有二乎?”鐵冠曰:“有是樹有是花,非樹先而花後,待時而發耳。
有是花必有是果,非花先而果後,氣充而成耳。
萬物各有一太極。
若樹之有心,果之有仁。
知此則知命中有性也;知此則知草木春生秋殺,天命也;春華秋實,天性也。
至若灌溉太過,栽培不及,當生而不生,當華而不華,猶天性為人性所戕,天命為人欲所害,歸之于氣數,豈不哀哉!若夫果者逢春蒙泉,核開仁出,枝葉蔓生,知此則性中有命,可不言而喻也。
花果則黃白者多香,紫赤者多臭,又氣質之性,使之然也。
物之氣質不可變,人之氣質則無不可變,此人之所以靈于物也。
人之終不能變者,是尚未遠于物也。
” 木蘭曰:“草木無土不生,性命雙修,大道非戊已不成。
《易》曰:君子黃中通理。
其說可得聞欤”?鐵冠曰:“聖經第一義,便曰:在止于至善。
非指心地,而言修性之初,下手切處也。
知止而後能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是言心已明,而性已見矣。
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治其國,齊其家,修其身,正其心,誠其意,緻其知,此聖人盡性之事也。
格物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平天下,此聖人至命之事也。
聖人成已成物之功,如斯畢矣。
今子言萬物非土不生,大道非戊己不成,要曉得大學之道,總重在意誠二字。
意者,土也,非戊己而何?《中庸》雲: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字與誠字,雖有表裡之分,至若慎獨,則與意誠無異。
意定則精神日強,而智慧日生;意不定則精神日竭,而智慮日衰。
古人于心明性見之餘,卻注意于規中,溫養元神,陰陽自然妙合,不假一毫人力,由意定之效驗也。
故上古真仙,謂意為黃婆,陰陽為男女,無神出現為産嬰兒,豈有他哉!性命雙修,大道止矣盡矣!”木蘭曰:“弟子今受師命,如瞽目複明。
但真意之妙,素所未知,祈師再委曲詳言,弟子永遠供奉。
”鐵冠曰:“爾要知真意耶?須
人生而壯,衰而死,何異焉?長生者不亦逆天而行,怪于人欤?所謂仙者,則天之道,體之于身,得之于心,死而不愧,奚能長生?子不見古之不死者,終歸于死,今之長生者,終喪其生。
斯豈仙道耶?故曰:氣不可以長保,精不可以長固,神不可以長守。
所可長固、長守、長保者,性也,天賦之命也。
事天者為仙道。
聖人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亦深而遠乎?”木蘭又問曰:“古之修仙,必雲煉丹。
而丹則有玉液、金液、木液之别,其理可得聞乎?”鐵冠曰:“丹者,心也。
煉心即是煉丹。
玉液、金液、木液,則吾不知也。
至若九轉七返之說,愈屬虛空,不過推求卦數之理。
蓋七乃火之成數,九乃金之成數。
取火煉金,曰轉,曰返,學道者緻虛極,守靜笃,聽其自然,豈肯勞心為是耶?”木蘭唯唯而退。
又一日,鐵冠謂木蘭曰:“性命二字,各有天人之别。
欲修天性,先化人性,欲立天命,先立人命。
所謂人性者,氣質之性也。
氣質性化,而天性可全。
人命者,血氣之命也。
血氣堅固,而天命可保。
故曰四大假合。
氣以成形,五常不紊。
理以成性,蓋父母生形即兆,天性已賦,性依命立之謂也。
誠則明,明則着,能變能化,命從性生之謂也。
比如因天地水火氣而生樹,因樹而生花,因花而生果,即是命中有性;因果而又生樹,開花結果,是性中又有命也。
”木蘭曰:“性命原于天,花果原于樹。
性有天氣性、氣質之分,命有天命、血氣之别,花果亦豈有二乎?”鐵冠曰:“有是樹有是花,非樹先而花後,待時而發耳。
有是花必有是果,非花先而果後,氣充而成耳。
萬物各有一太極。
若樹之有心,果之有仁。
知此則知命中有性也;知此則知草木春生秋殺,天命也;春華秋實,天性也。
至若灌溉太過,栽培不及,當生而不生,當華而不華,猶天性為人性所戕,天命為人欲所害,歸之于氣數,豈不哀哉!若夫果者逢春蒙泉,核開仁出,枝葉蔓生,知此則性中有命,可不言而喻也。
花果則黃白者多香,紫赤者多臭,又氣質之性,使之然也。
物之氣質不可變,人之氣質則無不可變,此人之所以靈于物也。
人之終不能變者,是尚未遠于物也。
” 木蘭曰:“草木無土不生,性命雙修,大道非戊已不成。
《易》曰:君子黃中通理。
其說可得聞欤”?鐵冠曰:“聖經第一義,便曰:在止于至善。
非指心地,而言修性之初,下手切處也。
知止而後能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是言心已明,而性已見矣。
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治其國,齊其家,修其身,正其心,誠其意,緻其知,此聖人盡性之事也。
格物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平天下,此聖人至命之事也。
聖人成已成物之功,如斯畢矣。
今子言萬物非土不生,大道非戊己不成,要曉得大學之道,總重在意誠二字。
意者,土也,非戊己而何?《中庸》雲: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字與誠字,雖有表裡之分,至若慎獨,則與意誠無異。
意定則精神日強,而智慧日生;意不定則精神日竭,而智慮日衰。
古人于心明性見之餘,卻注意于規中,溫養元神,陰陽自然妙合,不假一毫人力,由意定之效驗也。
故上古真仙,謂意為黃婆,陰陽為男女,無神出現為産嬰兒,豈有他哉!性命雙修,大道止矣盡矣!”木蘭曰:“弟子今受師命,如瞽目複明。
但真意之妙,素所未知,祈師再委曲詳言,弟子永遠供奉。
”鐵冠曰:“爾要知真意耶?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