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弱齡習武 志訪絕學
關燈
小
中
大
楊露蟬世居冀南廣平府,務農為業,承先人的餘蔭,席豐履厚,家資富有,但卻生而孱弱,從小多病。
他父寵愛弱子,恐其不壽,教楊露蟬讀書之暇,跟從護院的武師李德發,習練武技,藉此強身健體;又買些拳圖劍譜之類,任從露蟬随意觀摩。
他父子那時作夢也沒想到:将來要以武術馳名于一代。
楊露蟬身體單細,天資卻聰明,一年以後,已将李師傅最得意的一趟長拳十段錦學會了。
李師傅不過是一個尋常的教頭,有些力氣,會幾招花拳罷了,并沒有精深獨到的武技。
自教會楊露蟬那套長拳,不料偶因試技,竟鬧出笑話來。
時當初夏,李師傅在場子裡,看着露蟬練拳,一邊解說,一邊比畫,那一招不對,那一招沒有力量;應該這麼發,應該這麼收。
楊露蟬穎悟過人,又讀了些書,一知半解,已竟有點揣摩,随将手放下來,走近幾步,對師傅說:“我練這手‘擺肘逼人’和‘進步撩陰掌’,總覺不對勁。
勁從那裡使,才得意呢?”說時做了個架勢。
李教師拍着小肚子說:“勁全在這裡呢。
勁,全憑丹田一口氣。
露蟬,你太自作聰明,我常說,練武的是内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用力全憑氣,你那個架勢不對……” 露蟬忙笑道:“師傅,照你老這麼練,我總覺别扭!剛才你老說我那兩招發出的力量不對,我再來一趟,你老給我改正。
” 露蟬走了兩招,李教師搖頭,遂自己亮了個“擺肘逼門”和“進步撩陰掌”的架子,道:“露蟬,你把勁用左了,你看我這掌怎麼發?這掌力發出來夠多大力量!” 露蟬道:“師傅這一招怎麼破?” 李教師道:“這要用‘劈拳展步’,這麼一來,不就把這招閃開了麼?” 楊露蟬道:“這麼拆行不行?”身随話轉,右腳往後一滑,右拳突從左腕下一穿,噗的一拳,搗在李師傅的鼻子上,鮮血流出來。
楊露蟬道:“哎呀!弟子走手了。
” 這一招随機應變,李師傅一時按捺不住,勃然大怒道:“好小子,教會了你打師傅!”頓時鼻血流離,發起哼來。
楊露蟬忍笑賠罪,卻不禁露出得意神色。
那李教師越發惱怒,過來要抓打露蟬,卻被露蟬雙手一分,閃身竄開。
早有三兩個長工上來勸解,一個長工向宅跑。
李教師低着頭,拭去鼻血,見勸解的人多了,忽然醒悟過來,臉一紅,對衆人擺手道:“沒事,我們過招,碰了一下……好徒弟,你請吧。
我教不了你這位少爺!” 當天露蟬之父極力賠罪。
李教師自覺難堪,敷衍了幾天,解館而去。
這件事傳揚開了,鄉裡傳為笑談。
露蟬也被老父斥責,不應該侮辱師長。
過了幾個月,又有他父的一位至友,薦來一位武師,姓劉名立功,精長拳,尤以六合鈎享名于時;年紀已經高大了,而豪放不羁之氣掩盡老态。
以前執業镖局十五六年,一帆風順,旋于六旬大慶之年,毅然退出镖局,想以授徒,聊娛暮景。
他被薦到楊宅,那精神談吐果然與李武師不同。
露蟬拜師之後,教師劉立功教露蟬将以前所學的技藝試練之後,這老人背手微笑不言,露蟬遲疑道:“莫非弟子以前所學,已入歧途了麼?” 劉立功搖了搖頭,問道:“你練了幾年了?” 露蟬答道:“四年。
” 劉立功咳了一聲,又問:“你從前的師傅是誰?” 露蟬照實說了,劉立功點頭不語。
沈了沈,正色向露蟬說道:“武門中率多以門戶标榜,自矜所得,嫉視他派,诋毀不遺餘力,所以往往演成門戶之争。
武技不為人看重,大抵由此輩無知的武夫造成的。
所以我練了幾年功夫,絕不敢妄自褒貶他人,輕易炫弄自己;這就是我免禍之訣,弭争之術。
武功這一門,練到老,學到老;一日為師,終身不許忘。
所遇的師傅,功夫有深淺;若說跟這位師傅練了幾年,沒得着一點真功夫,空把年華蹭蹬過去,那你應該自怨擇師不慎。
作師傅的不度德,不量力,固然也有不對,可是他絕沒想到把你的年華耽誤了,他還以為盡其所長,全教給你了。
不過他所得不精,終歸落個誤人誤己。
所以收徒投師都是難事。
” 楊露蟬點了點頭,看着劉立功。
劉立功又道:“我也不是真有驚人的武術,出類拔萃的功夫,隻于當初我師傅教我時,專取其精,不教我好高務博,于拳義口傳心受,隻将一趟長拳十段錦的精義,和六合鈎的訣要,費了十來年的功夫,才得一一領悟。
我劉立功在江湖多年,就仗着一雙肉拳,兩把鋼鈎,圖出一點虛名來。
如今我們湊在一處,我當初怎麼學來的,就怎麼教給你。
多咱把我這點薄技掏弄淨了,你再另投名師。
我今日隻當着你一人,敢說句狂話
他父寵愛弱子,恐其不壽,教楊露蟬讀書之暇,跟從護院的武師李德發,習練武技,藉此強身健體;又買些拳圖劍譜之類,任從露蟬随意觀摩。
他父子那時作夢也沒想到:将來要以武術馳名于一代。
楊露蟬身體單細,天資卻聰明,一年以後,已将李師傅最得意的一趟長拳十段錦學會了。
李師傅不過是一個尋常的教頭,有些力氣,會幾招花拳罷了,并沒有精深獨到的武技。
自教會楊露蟬那套長拳,不料偶因試技,竟鬧出笑話來。
時當初夏,李師傅在場子裡,看着露蟬練拳,一邊解說,一邊比畫,那一招不對,那一招沒有力量;應該這麼發,應該這麼收。
楊露蟬穎悟過人,又讀了些書,一知半解,已竟有點揣摩,随将手放下來,走近幾步,對師傅說:“我練這手‘擺肘逼人’和‘進步撩陰掌’,總覺不對勁。
勁從那裡使,才得意呢?”說時做了個架勢。
李教師拍着小肚子說:“勁全在這裡呢。
勁,全憑丹田一口氣。
露蟬,你太自作聰明,我常說,練武的是内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用力全憑氣,你那個架勢不對……” 露蟬忙笑道:“師傅,照你老這麼練,我總覺别扭!剛才你老說我那兩招發出的力量不對,我再來一趟,你老給我改正。
” 露蟬走了兩招,李教師搖頭,遂自己亮了個“擺肘逼門”和“進步撩陰掌”的架子,道:“露蟬,你把勁用左了,你看我這掌怎麼發?這掌力發出來夠多大力量!” 露蟬道:“師傅這一招怎麼破?” 李教師道:“這要用‘劈拳展步’,這麼一來,不就把這招閃開了麼?” 楊露蟬道:“這麼拆行不行?”身随話轉,右腳往後一滑,右拳突從左腕下一穿,噗的一拳,搗在李師傅的鼻子上,鮮血流出來。
楊露蟬道:“哎呀!弟子走手了。
” 這一招随機應變,李師傅一時按捺不住,勃然大怒道:“好小子,教會了你打師傅!”頓時鼻血流離,發起哼來。
楊露蟬忍笑賠罪,卻不禁露出得意神色。
那李教師越發惱怒,過來要抓打露蟬,卻被露蟬雙手一分,閃身竄開。
早有三兩個長工上來勸解,一個長工向宅跑。
李教師低着頭,拭去鼻血,見勸解的人多了,忽然醒悟過來,臉一紅,對衆人擺手道:“沒事,我們過招,碰了一下……好徒弟,你請吧。
我教不了你這位少爺!” 當天露蟬之父極力賠罪。
李教師自覺難堪,敷衍了幾天,解館而去。
這件事傳揚開了,鄉裡傳為笑談。
露蟬也被老父斥責,不應該侮辱師長。
過了幾個月,又有他父的一位至友,薦來一位武師,姓劉名立功,精長拳,尤以六合鈎享名于時;年紀已經高大了,而豪放不羁之氣掩盡老态。
以前執業镖局十五六年,一帆風順,旋于六旬大慶之年,毅然退出镖局,想以授徒,聊娛暮景。
他被薦到楊宅,那精神談吐果然與李武師不同。
露蟬拜師之後,教師劉立功教露蟬将以前所學的技藝試練之後,這老人背手微笑不言,露蟬遲疑道:“莫非弟子以前所學,已入歧途了麼?” 劉立功搖了搖頭,問道:“你練了幾年了?” 露蟬答道:“四年。
” 劉立功咳了一聲,又問:“你從前的師傅是誰?” 露蟬照實說了,劉立功點頭不語。
沈了沈,正色向露蟬說道:“武門中率多以門戶标榜,自矜所得,嫉視他派,诋毀不遺餘力,所以往往演成門戶之争。
武技不為人看重,大抵由此輩無知的武夫造成的。
所以我練了幾年功夫,絕不敢妄自褒貶他人,輕易炫弄自己;這就是我免禍之訣,弭争之術。
武功這一門,練到老,學到老;一日為師,終身不許忘。
所遇的師傅,功夫有深淺;若說跟這位師傅練了幾年,沒得着一點真功夫,空把年華蹭蹬過去,那你應該自怨擇師不慎。
作師傅的不度德,不量力,固然也有不對,可是他絕沒想到把你的年華耽誤了,他還以為盡其所長,全教給你了。
不過他所得不精,終歸落個誤人誤己。
所以收徒投師都是難事。
” 楊露蟬點了點頭,看着劉立功。
劉立功又道:“我也不是真有驚人的武術,出類拔萃的功夫,隻于當初我師傅教我時,專取其精,不教我好高務博,于拳義口傳心受,隻将一趟長拳十段錦的精義,和六合鈎的訣要,費了十來年的功夫,才得一一領悟。
我劉立功在江湖多年,就仗着一雙肉拳,兩把鋼鈎,圖出一點虛名來。
如今我們湊在一處,我當初怎麼學來的,就怎麼教給你。
多咱把我這點薄技掏弄淨了,你再另投名師。
我今日隻當着你一人,敢說句狂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