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回 冥殿

關燈
的嶙峋怪石,有些稍小的石塊隐在大石塊的陰影裡,看上去就好似趴伏在暗處的洪荒怪獸。

    衆人走在此間時常驚疑不定,遇到稍微古怪點的黑影,便非得用手電筒照個清楚才能放心。

     七人提心吊膽地走了幾百米,忽見前方有個轉折的路口,衆人慢慢行将上去,順着路口拐了個彎,峰回路轉,竟見前方出現了一條極深的寬闊通道。

    這條通道明顯就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寬度足足有三丈以上,傾斜着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

     錢掌櫃見狀,頓時大惑不解,這個形勢錯亂的洞窟盡頭,怎麼會莫名其妙出現一條如此寬闊的直道?這條通道的大小明顯過了墓道的規格,既然不是墓道,又會是什麼通道,又會通向哪個去處? 想來想去他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便轉頭去看鹞子,從鹞子的眼神中,看出了鹞子心中同樣非常疑惑。

     不過,鹞子心中卻隐隐有了一個想法,他見錢掌櫃看他,便對錢掌櫃說:“這通道緩緩朝下,莫不是通往此墓的地宮?” 錢掌櫃聞言,忽然如夢方醒:“是了,也該到地宮了!” 說這話,衆人已經走到了通道的入口。

    手電筒的燈下,大夥現,通道口的兩邊分别立着兩個青銅鑄成的燈奴,燈奴是漢代宮女的打扮,跪在地上,雙手上舉,拖着一盞油燈。

    銅人面目祥和謙卑,微微擡着腦袋望着手上的燈盞。

     在此處現了燈奴,大夥心中便有了些底,這條通道的盡頭,多半就是通往此墓的地宮了。

    因為隻有古墓裡的地宮冥殿,才會配上青銅燈奴。

    而看這兩個燈奴的衣着,便能斷定這座古墓的年代果真是漢代墓葬。

    奇怪的是,在漢代,即使是王侯貴胄,下葬的規格也多是在丘陵上挖個墓穴,然後再在上邊蓋個封土堆,這座鬼火焚屍墓既是漢墓,又為何會用如此大的手筆,開山建陵? 曆史上,開山為陵的古墓多在唐代,因為唐代的國力最為強盛,統治者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建造這樣浩大的工程,其餘朝代的陵墓多是以封土堆的形式來建造。

    這座墓裡也不知葬了什麼人,如此規模的陵墓在漢代恐怕是非常罕見的,至少在場的七人以前從沒聽說過有這樣的漢墓。

     鹞子當時的震驚可想而知,從他述說的語氣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們這夥人當年的疑惑。

    不過,這對我和張繼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從三世血屍墓到黑龍困屍墓,那規模是一個比一個大,除了那座南蠻鬼宮是唐墓之外,其餘的都是漢代墓葬,而且都和知更女這個人物有關。

    如若這些漢墓真是知更女的手筆,那她當時究竟是如何有能力建造這些墓穴的?這個問題不僅張繼想不通,我想不通,恐怕隻要是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想不通。

    三世血屍墓還能認為是知更女離開王昭君的時候,都統給她留下的那隊官兵幫他建造的墓穴,可這其餘的古墓,知更女又是從哪得到那麼多财力人力來建造的?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好久,知道現在還弄不出個所以然。

     此話題暫且不說,卻說鹞子一夥盜衆順着那條寬敞的通道一路前行,還沒走下多遠,就已經到了盡頭。

     衆人的前方是一道高大的門,這個門沒有門扇,隻有一個門框。

    門框底下是高高的門檻,衆人邁過去,就進入了一座大殿中。

    鹞子等人竟猜對了,此處當真是鬼火焚屍墓的地宮。

    這個大殿有一道石階筆直往上,接着就到了一處很廣闊的殿堂,這個殿堂兩側分别立着十六根大柱,柱子底下擺着矮桌,香爐等物。

     鹞子看了看這大殿,暗道此處定是冥殿的前殿,安放棺椁的寝殿估計還在後邊。

    想罷他急于證實自己的猜測,便舉起手電照向前方。

     這一照,就照到了大殿頂端的一個王座,隻是,在那昏黃的燈光下,衆人猛然間看清了那處王座上,赫然坐着一個衣冠楚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