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玉昆假充南極子 忠良一劍定石平
關燈
小
中
大
”細說了一遍。
吳恩吩咐下去。
次日,有人來報穆将軍進取石平州,神力王兵發雲南府。
吳恩請過白少将軍,大家商議有何高明之策,堵擋大清國的人馬。
白少将軍哈哈大笑,說:“明日我山人下山到石平州,前去與他開兵打仗。
”吳恩說:“好,祖師爺帶幾員戰将?多少人馬?”白少将軍說:“就帶吳铎、吳峰,五百名馬人足矣!”吳恩這才到外面把吳铎、吳峰叫過來:“挑選五百名精兵,明日送祖師爺起程。
”吳恩、蔡文增今日是大擺筵宴,給祖師爺送行。
大家開懷暢飲,直樂了一天,大家安歇睡覺。
次日,白少将軍點兵,坐着大船,飄蕩蕩撲奔石平州去了。
這一日,到了豐丘山,船隻靠岸,衆人下船,先派下人到石平州報與鐵掌道馬陵知道。
馬陵趕緊率衆迎接。
吳铎、吳峰往兩旁一閃,馬陵跪倒行禮。
白少将軍在轎内一擺手,說:“免!”馬陵頭前帶路,白少将軍坐轎來到石平州南關。
三聲大炮,城門已開。
鐵掌道馬陵進了石平州,升坐帥府,打掃幹淨。
白少将軍大轎已到,方才一下轎,隻見馬成龍、馬夢太、高傑、巴德哩四人被捆在大廳之下。
白少将軍不敢與他等說話,恐怕露出自己形迹來。
到了大廳升座,吳铎、吳峰在兩旁伺候。
白少将軍故意問馬陵說:“在下面捆着這四個人,哪裡來的?”鐵掌道馬陵在下面連連行禮,說:“祖師爺要問這四個人,是我在兩軍陣前捉拿大清國的首将,一個是臨敵無懼、勇冠三軍的馬成龍,與咱們天地會為仇,我今正要将他開膛摘心,不想祖師爺仙駕光臨,弟子前去迎接,未能将他等殺死。
”白少将軍說:“将他等給我押起來,等今天我到了兩軍陣前,見了大清國的戰将,再拿着三個五個,一同解往大竹子山。
”馬陵答應說:“押下去!”立時手下人答應,把馬成龍、馬夢太、巴德哩、高傑四人押在空房之内。
馬陵吩咐:“擺酒,與祖師爺接風。
”手下人答應。
不多一時,把酒席擺上,諸戰将兩旁列坐相陪。
衆人開懷暢飲,直樂了一天。
晚半天白少将軍查了查城,見這一座石平州城池堅固,戰濠險峻,有無數天地會八卦教的賊兵,個個都是手執刀槍器械。
見正北大清營殺氣騰騰。
白少将軍看罷,回歸帥府,天色已晚,安歇睡覺。
一夜晚景無話。
次日,天明起來,用完早戰飯,升坐大廳,把一幹諸戰将調齊。
鐵掌道馬陵把赤虎嵌金缺尖卧龍刀給祖師爺佩帶,白少将軍接過這口刀來,知道是巴德哩所用之刀,自己佩于肋下。
馬陵問:“祖師爺,今日在兩軍陣前用何妙法破敵?”白少将軍說:“今日在兩軍陣前打仗之時,全不可帶兵刃。
山人施展妙法,管保将大清國的人馬俱皆拿住,斷不能叫逃走一兵一将!”馬陵說:“既是祖師爺這樣妙法,就吩咐吳铎、吳峰調齊了三千大隊,出石平州的北門,要與他等決一死戰。
”鐵掌道馬陵自己佩帶着大環金絲寶刀,連雲南三勇士姚興也收拾利落,點了三聲大炮,石平州北門大開,賊隊越過了城河吊橋,在空寬之所列成隊伍。
馬陵問道:“祖師爺,你掐算掐算,大清營出來幾員戰将?”白少将軍說:“今日我捉大清營戰将回石平州,先殺他一個下馬威。
”馬陵說:“甚好!”正在說話之際,聽大清營内金鼓齊鳴,三聲大炮驚天,由正營門雙龍出水勢,出來了五千馬隊,當中一萬步隊,旗纛刀标,甚是鮮明。
當中正是提調官參贊大臣汪平,兩旁邊三四十号都是大清營五虎上将。
書中交待,穆将軍今日為何不親臨大敵?隻因那日穆将軍正在中軍帳議事,外面營門官來報:“有一個是盛京住的旗人玉昆,前來禀見,說有機密事要面見将軍。
”穆将軍吩咐:“傳他進來。
”不多一時,玉昆來至在中軍大帳,給将軍叩頭。
穆将軍與兩旁諸戰将一看,此人身高八尺,年有四旬,面皮微黑,黑中透紫,兩道長眉,一雙朗目,鼻直口方;頭載青泥得勝盔,拉起高提梁通紅的纓兒,雙岔尾,身穿灰色布單箭袖袍,腰系涼帶,足下青緞薄底快靴,外罩犴皮的巴圖魯坎。
跪倒給穆将軍叩頭,說:“旗人玉昆參見大帥!”将軍問:“玉昆,你要見本帥,有什麼機密事,說來!”玉昆先把文書履曆呈上,然後說:“旗人到大竹子山,遇見大清營的白少将軍在那裡假裝神仙,他給我一封書,叫我至大清營面見将軍投遞。
”穆将軍一聞此言,說:“把文書呈上來。
”玉昆把書信遞給差官,差官遞給老将軍。
老将軍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張禀帖,上面寫的是:世襲建威将軍白勝祖叩禀大帥台前金安。
前奉命出探湖耳山,知道天地會賊勢猖狂,職員改扮道裝,哨探賊穴。
今在竹子山,仰仗聖主洪福,大帥的虎威,幸尚平安。
今有旗人玉昆,乃當世英雄,肋生雙翅,在竹子山幫助職員哄信賊人。
今遣玉昆至大清營,望将軍收錄,此人定非池中之物,必要顯達雲程,乃國家柱石之臣也。
書不盡言,并請台安。
将軍看罷,知道過海銀龍白勝祖并未遇害,給玉昆記大功一次,吩咐在将軍帳前聽差。
這日,将軍聽探馬來報:“鐵掌道馬陵率帶賊兵在北關口亮隊。
”穆将軍請副帥汪平帶一幹諸戰将、馬步軍隊,前去捉拿鐵掌道馬陵。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吳恩吩咐下去。
次日,有人來報穆将軍進取石平州,神力王兵發雲南府。
吳恩請過白少将軍,大家商議有何高明之策,堵擋大清國的人馬。
白少将軍哈哈大笑,說:“明日我山人下山到石平州,前去與他開兵打仗。
”吳恩說:“好,祖師爺帶幾員戰将?多少人馬?”白少将軍說:“就帶吳铎、吳峰,五百名馬人足矣!”吳恩這才到外面把吳铎、吳峰叫過來:“挑選五百名精兵,明日送祖師爺起程。
”吳恩、蔡文增今日是大擺筵宴,給祖師爺送行。
大家開懷暢飲,直樂了一天,大家安歇睡覺。
次日,白少将軍點兵,坐着大船,飄蕩蕩撲奔石平州去了。
這一日,到了豐丘山,船隻靠岸,衆人下船,先派下人到石平州報與鐵掌道馬陵知道。
馬陵趕緊率衆迎接。
吳铎、吳峰往兩旁一閃,馬陵跪倒行禮。
白少将軍在轎内一擺手,說:“免!”馬陵頭前帶路,白少将軍坐轎來到石平州南關。
三聲大炮,城門已開。
鐵掌道馬陵進了石平州,升坐帥府,打掃幹淨。
白少将軍大轎已到,方才一下轎,隻見馬成龍、馬夢太、高傑、巴德哩四人被捆在大廳之下。
白少将軍不敢與他等說話,恐怕露出自己形迹來。
到了大廳升座,吳铎、吳峰在兩旁伺候。
白少将軍故意問馬陵說:“在下面捆着這四個人,哪裡來的?”鐵掌道馬陵在下面連連行禮,說:“祖師爺要問這四個人,是我在兩軍陣前捉拿大清國的首将,一個是臨敵無懼、勇冠三軍的馬成龍,與咱們天地會為仇,我今正要将他開膛摘心,不想祖師爺仙駕光臨,弟子前去迎接,未能将他等殺死。
”白少将軍說:“将他等給我押起來,等今天我到了兩軍陣前,見了大清國的戰将,再拿着三個五個,一同解往大竹子山。
”馬陵答應說:“押下去!”立時手下人答應,把馬成龍、馬夢太、巴德哩、高傑四人押在空房之内。
馬陵吩咐:“擺酒,與祖師爺接風。
”手下人答應。
不多一時,把酒席擺上,諸戰将兩旁列坐相陪。
衆人開懷暢飲,直樂了一天。
晚半天白少将軍查了查城,見這一座石平州城池堅固,戰濠險峻,有無數天地會八卦教的賊兵,個個都是手執刀槍器械。
見正北大清營殺氣騰騰。
白少将軍看罷,回歸帥府,天色已晚,安歇睡覺。
一夜晚景無話。
次日,天明起來,用完早戰飯,升坐大廳,把一幹諸戰将調齊。
鐵掌道馬陵把赤虎嵌金缺尖卧龍刀給祖師爺佩帶,白少将軍接過這口刀來,知道是巴德哩所用之刀,自己佩于肋下。
馬陵問:“祖師爺,今日在兩軍陣前用何妙法破敵?”白少将軍說:“今日在兩軍陣前打仗之時,全不可帶兵刃。
山人施展妙法,管保将大清國的人馬俱皆拿住,斷不能叫逃走一兵一将!”馬陵說:“既是祖師爺這樣妙法,就吩咐吳铎、吳峰調齊了三千大隊,出石平州的北門,要與他等決一死戰。
”鐵掌道馬陵自己佩帶着大環金絲寶刀,連雲南三勇士姚興也收拾利落,點了三聲大炮,石平州北門大開,賊隊越過了城河吊橋,在空寬之所列成隊伍。
馬陵問道:“祖師爺,你掐算掐算,大清營出來幾員戰将?”白少将軍說:“今日我捉大清營戰将回石平州,先殺他一個下馬威。
”馬陵說:“甚好!”正在說話之際,聽大清營内金鼓齊鳴,三聲大炮驚天,由正營門雙龍出水勢,出來了五千馬隊,當中一萬步隊,旗纛刀标,甚是鮮明。
當中正是提調官參贊大臣汪平,兩旁邊三四十号都是大清營五虎上将。
書中交待,穆将軍今日為何不親臨大敵?隻因那日穆将軍正在中軍帳議事,外面營門官來報:“有一個是盛京住的旗人玉昆,前來禀見,說有機密事要面見将軍。
”穆将軍吩咐:“傳他進來。
”不多一時,玉昆來至在中軍大帳,給将軍叩頭。
穆将軍與兩旁諸戰将一看,此人身高八尺,年有四旬,面皮微黑,黑中透紫,兩道長眉,一雙朗目,鼻直口方;頭載青泥得勝盔,拉起高提梁通紅的纓兒,雙岔尾,身穿灰色布單箭袖袍,腰系涼帶,足下青緞薄底快靴,外罩犴皮的巴圖魯坎。
跪倒給穆将軍叩頭,說:“旗人玉昆參見大帥!”将軍問:“玉昆,你要見本帥,有什麼機密事,說來!”玉昆先把文書履曆呈上,然後說:“旗人到大竹子山,遇見大清營的白少将軍在那裡假裝神仙,他給我一封書,叫我至大清營面見将軍投遞。
”穆将軍一聞此言,說:“把文書呈上來。
”玉昆把書信遞給差官,差官遞給老将軍。
老将軍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張禀帖,上面寫的是:世襲建威将軍白勝祖叩禀大帥台前金安。
前奉命出探湖耳山,知道天地會賊勢猖狂,職員改扮道裝,哨探賊穴。
今在竹子山,仰仗聖主洪福,大帥的虎威,幸尚平安。
今有旗人玉昆,乃當世英雄,肋生雙翅,在竹子山幫助職員哄信賊人。
今遣玉昆至大清營,望将軍收錄,此人定非池中之物,必要顯達雲程,乃國家柱石之臣也。
書不盡言,并請台安。
将軍看罷,知道過海銀龍白勝祖并未遇害,給玉昆記大功一次,吩咐在将軍帳前聽差。
這日,将軍聽探馬來報:“鐵掌道馬陵率帶賊兵在北關口亮隊。
”穆将軍請副帥汪平帶一幹諸戰将、馬步軍隊,前去捉拿鐵掌道馬陵。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