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觀燈景豪傑護嬌娃 設盛筵良朋修祖餞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吉慶和領了鄉薦,在家忙碌了個把月,諸事辦畢,因念着趙鼎銘不知曾中與否,這日偶然進城,買了本江南題名錄,翻開一看,隻見三十二名舉人是江甯府江甯縣學附生趙鼎銘,心中好不歡喜,回到家中告訴了母親。
那柳氏也是歡喜無限,因道:“天理昭彰,一定是不錯的,我兒你不虧趙家,焉能有此日,所以世界上的事都是這樣,帶人好就是帶自己好,你以後就是發達上去,不可學韓宏那豬狗忘恩負義,都要學趙家父子這個樣子,不可把他的恩德忘卻了,要重重的報答人家。
”吉慶和聽說了一遍,便道:“母親,孩兒雖然中了舉,還要進京會試,這宗盤費那裡有呢?現在卻好想法了,趙老二既已高中,孩兒就與他同年,他必定是要進京的,孩兒也可向他商量,與他同去。
但是年内就要往南京的,母親仍然住在此地,等過了一年半載,孩兒再中上了,就好另想别法,即使不中也要想個法子安頓你老人家。
”柳氏道:“我兒功名事大,難得有此機會,自然年内就去,我在此間亦不甚苦,李大亦很照應的,來安亦知勤慎,不要你挂念著,你去趕你的功名就是了。
” 母子商議定了,吉慶和就預備動身,卻好這日接到趙鼎銳的信,信中是先言賀喜并述及他兄弟也中了的話,秋後就約他即日到甯,一俟新正即便同行北上。
吉慶和把來意又告訴他母親,柳氏更加歡喜。
吉慶和過了兩日,就雇了船隻動身。
在路行有十日的光景,至十一月半後已到南京,當下就把行李等件挑到趙家,趙弼父子見了面,彼此先道了喜,又叙了些闊别的話,不必細說。
吉慶和過了一日,又往妙相寺去了一趟,法真是因趙弼說起已知他是中的,故見着面不過道喜暢談而已,顧全自暗暗的罵了韓宏,以後過了兩三年已是去了,也不知他現在那裡,故吉慶和不去尋他,杜海秋、李亦仙是至好的朋友,不得不去往拜一趟,他二人也來回拜,又給吉慶和備酒接風,一連鬧了十多日。
看看又要過年,到了新年,大家沒得事,無非酒食徵逐,尋些歡樂之事而已。
這日正是元宵佳節,六街三市齊放花燈,釣魚巷十數家勾攔,也各家湊了些錢,紮了許多燈彩,遍請狎客前去觀燈,故此杜海秋、李亦仙就約了周夢梅并趙氏弟兄吉慶和等人,一起到那裡吃酒。
大家到了韓小六子家,見他廳上果然紮得好燈,光怪陸離,維妙維肖。
正看之間,那楚芷香、陸月舫、王韻秋、金佩蘭、朱素琴一班歌妓也到了廳上,各人就認着各人客,拉到自己房内。
趙鼎銘也去到王喜風家,将林小四子叫了來,坐在那裡談笑了一會,便有男班子來請赴席,大家又回到廳上開懷暢飲,隻吃到二鼓将盡方才席散。
出得門來,隻見皓月當空,燈光匝地,真是銀花火樹,照耀通衢,大家便信步閑遊,賞看燈月。
剛走到夫子廟,隻見廟前牌樓上紮就一座龜山,高聳天半,上堆着人物花木、走獸飛禽,各種燈彩玲珑精緻,巧奪天工,那些來看的亦複人山人海,擁擠異常。
杜海秋等人正是觀望徘徊,忽聽一片喧阗,人聲鼎沸,大家掉轉頭來一看,見是東牌樓面前擁着一堆人,在那裡吵鬧。
吉慶和便道:“我們何不前去看看,卻是何事?”大家即走到那裡,但見有個二十歲左右的人,生得一表堂堂,也是書生打扮,卻不是本地口音,是山陝一帶的人物,抓着本地的流屍,按在地上亂打,又聽他嘴裡說道:“這聖廟的地界,怎容得你這雜種調戲人家婦女,不是沒有王法了嗎?咱老子把你這雜種打死了,也算給地方上除了一害!”說着,舉起拳頭又望下打,隻打得那流屍哀哀求告,仍不撒手。
吉慶和便上前解勸道:“壯士且請息怒,暫釋貴手,這所打的究系何人,所為何事,敢請一言,待小弟叫他服罪便了。
”那人正打得高興,聽有人同他說話,便停着不打,仍然抓着那個流屍,立起身來将吉慶和一看,見是個公子模樣,豐姿潇灑,品格清奇,卻非那些濁世的惡少可比
那柳氏也是歡喜無限,因道:“天理昭彰,一定是不錯的,我兒你不虧趙家,焉能有此日,所以世界上的事都是這樣,帶人好就是帶自己好,你以後就是發達上去,不可學韓宏那豬狗忘恩負義,都要學趙家父子這個樣子,不可把他的恩德忘卻了,要重重的報答人家。
”吉慶和聽說了一遍,便道:“母親,孩兒雖然中了舉,還要進京會試,這宗盤費那裡有呢?現在卻好想法了,趙老二既已高中,孩兒就與他同年,他必定是要進京的,孩兒也可向他商量,與他同去。
但是年内就要往南京的,母親仍然住在此地,等過了一年半載,孩兒再中上了,就好另想别法,即使不中也要想個法子安頓你老人家。
”柳氏道:“我兒功名事大,難得有此機會,自然年内就去,我在此間亦不甚苦,李大亦很照應的,來安亦知勤慎,不要你挂念著,你去趕你的功名就是了。
” 母子商議定了,吉慶和就預備動身,卻好這日接到趙鼎銳的信,信中是先言賀喜并述及他兄弟也中了的話,秋後就約他即日到甯,一俟新正即便同行北上。
吉慶和把來意又告訴他母親,柳氏更加歡喜。
吉慶和過了兩日,就雇了船隻動身。
在路行有十日的光景,至十一月半後已到南京,當下就把行李等件挑到趙家,趙弼父子見了面,彼此先道了喜,又叙了些闊别的話,不必細說。
吉慶和過了一日,又往妙相寺去了一趟,法真是因趙弼說起已知他是中的,故見着面不過道喜暢談而已,顧全自暗暗的罵了韓宏,以後過了兩三年已是去了,也不知他現在那裡,故吉慶和不去尋他,杜海秋、李亦仙是至好的朋友,不得不去往拜一趟,他二人也來回拜,又給吉慶和備酒接風,一連鬧了十多日。
看看又要過年,到了新年,大家沒得事,無非酒食徵逐,尋些歡樂之事而已。
這日正是元宵佳節,六街三市齊放花燈,釣魚巷十數家勾攔,也各家湊了些錢,紮了許多燈彩,遍請狎客前去觀燈,故此杜海秋、李亦仙就約了周夢梅并趙氏弟兄吉慶和等人,一起到那裡吃酒。
大家到了韓小六子家,見他廳上果然紮得好燈,光怪陸離,維妙維肖。
正看之間,那楚芷香、陸月舫、王韻秋、金佩蘭、朱素琴一班歌妓也到了廳上,各人就認着各人客,拉到自己房内。
趙鼎銘也去到王喜風家,将林小四子叫了來,坐在那裡談笑了一會,便有男班子來請赴席,大家又回到廳上開懷暢飲,隻吃到二鼓将盡方才席散。
出得門來,隻見皓月當空,燈光匝地,真是銀花火樹,照耀通衢,大家便信步閑遊,賞看燈月。
剛走到夫子廟,隻見廟前牌樓上紮就一座龜山,高聳天半,上堆着人物花木、走獸飛禽,各種燈彩玲珑精緻,巧奪天工,那些來看的亦複人山人海,擁擠異常。
杜海秋等人正是觀望徘徊,忽聽一片喧阗,人聲鼎沸,大家掉轉頭來一看,見是東牌樓面前擁着一堆人,在那裡吵鬧。
吉慶和便道:“我們何不前去看看,卻是何事?”大家即走到那裡,但見有個二十歲左右的人,生得一表堂堂,也是書生打扮,卻不是本地口音,是山陝一帶的人物,抓着本地的流屍,按在地上亂打,又聽他嘴裡說道:“這聖廟的地界,怎容得你這雜種調戲人家婦女,不是沒有王法了嗎?咱老子把你這雜種打死了,也算給地方上除了一害!”說着,舉起拳頭又望下打,隻打得那流屍哀哀求告,仍不撒手。
吉慶和便上前解勸道:“壯士且請息怒,暫釋貴手,這所打的究系何人,所為何事,敢請一言,待小弟叫他服罪便了。
”那人正打得高興,聽有人同他說話,便停着不打,仍然抓着那個流屍,立起身來将吉慶和一看,見是個公子模樣,豐姿潇灑,品格清奇,卻非那些濁世的惡少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