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順承親志僦屋移家 冀蓋前愆求榮反辱

關燈
奉了聖旨一樣,趕着下轎跟了進來,走到客座子裡面,剛欲坐下,隻見吉慶和從外面走進,韓宏又趕着行了禮,這才分賓主坐下。

    有人獻了茶。

    韓宏便開口喊了一聲“來”,隻見有個家人走進,站在旁邊,韓宏道:“你進去代我給老太太請安。

    ”家人答應着走了出去。

    一會子來安又走了進來,拿着世愚侄帖子,站在韓宏面前說道:“老太太請老爺先同主人談談,一會子就出來,因多年不見,還有話問老爺呢!”說罷,也走了出去。

    韓宏心下便有點難受起來,卻不能現于形色,隻得勉強向吉慶和道:“與老世兄闊别有二十年了,曾記當日承老伯母老伯的栽培,與老世兄同學讀書,那時老世兄不過才八九歲,一轉眼間如今是高入詞林的了。

    ”吉慶和道:“連年飄泊,颠沛流離,以窮秀才仰面求人,尚難苟延殘喘,不料皇恩浩大,選入詞林,未免慚愧已極。

    閣下政聲卓著,治績昭彰,上遊疊委優差,皆謂老兄辦事認真,不避嫌怨,較目今貪婪之輩竟不可多得,小弟不才,此中秘術尚可指教一二否?”韓宏聽說,覺得句句刺心,頗為難受,便又說道:“小弟自從老世兄出京的時節,就要趨前奉候,一則道喜,二來叙叙闊别之情,不期感冒秋邪,幾乎一病不起,還算托老世兄宏福,未曾永别。

    等到弟的病才好,各處探聽貴寓,方知已回襄陽,昨日在友人處聽說,方知老伯母已移寓來陵,故趕着到此請安,還望老世兄恕罪。

    ” 吉慶和道:“本可不勞,何罪之有。

    ”正說之間,又見來安走了進來,說道:“老太太來了。

    ”韓宏聽說,趕忙站起身來,又将衣帽整了一整,在那裡伺候。

    隻見老安人慢慢的走到裡面,開口說道:“這就是韓相公麼?”韓宏又趕着磕幾個頭站起來,但見老安人坐在那裡,直受無辭,隻說一句:“老身受了。

    ”韓宏才告坐,老安人道:“你那韓老兒夫婦現在多大歲數了,曾死沒有?你的老婆養了幾個畜生了。

    ”韓宏才聽了這兩句話,已經氣過不能開口,隻得忍耐着答道:“小侄的父母是已經過世,你老人家侄媳婦已生過好兩個了。

    ”老安人又道:“你從前做了官,發了财,是認不得我的兒子。

    今日到我這裡來,難道你是被參了官,又窮了下來,找我的兒子給你說個情兒,或周濟你些麼?如果是真被參了官,窮得連飯都沒吃處,不妨還學你那死鬼老子與你老鬼老奶奶把你帶到我家來的那個樣子,你也把你這—起小畜生領了來,我還可以叫我的兒子再養你們一家,卻不算什麼大事。

    ”吉慶和便擱着他母親說道:“你老人家可省一句罷,我們韓大哥因為孩兒點了翰林,特地來要好的,你老人家反說他參了官又窮下來,這是什麼話,不要叫人家道怪。

    當日你孩兒流落的時候去找他,他不認前情,是怪他無見識;今日你孩兒發達了,他來恭維,又怪他不好,這不是裡外難做了嗎?況且韓大哥當此之時,正是烈烈烘烘一位同知太老爺,誰人不曉得他有本領,不必說督撫是器重他的,就是他那年辦了大河口的厘金,連那些販雞子的至今還頌聲載道,說他實在精明,真能替皇上辦事。

    如這樣的好官都要被參,那些貪贓枉法剝削小民的,豈不是要殺頭絕後代麼?”韓宏聽了他母子這一番話,又聽得那些家人都是唧唧哝哝的私相議論,直羞得面如紙色,連半句話都答不出來,隻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如死人一樣。

    正在難解難分之際,卻好來安進來,說道:“趙大人過來了。

    ”老安人聽說,便走了出來。

    吉慶和就叫來安去請趙鼎銳到了裡面,先同韓宏作了揖坐下,又問了姓名,彼此謙遜一番,趙鼎銳道:“原來是韓老父台,久仰久仰,吉年兄時常道及,累欲往拜,争奈俗事太多,未能如願,今日得見足慰平生了。

    ”韓宏亦強顔說道:“小弟尚未過去道喜,抱歉之至。

    ”彼此又略談了一刻,韓宏便起身告辭。

    吉慶和送他上了轎,就轉身回來,才到客房門首,忽聽趙鼎銳說:“壽人我告訴你件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