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勇先鋒誘敵克黃安 僞軍師退兵屯白廟

關燈
兵來,攔住去路,當首一員大将,手執金背大砍刀,騎在馬上大聲喝道:“狂賊休走,咱老爺奉提督之命,在此等候多時了!”說著掄起刀來迎面就砍,缪電趕著接住。

    奮力厮殺,戰有十數合,缪電因走得困乏,漸漸抵敵不住,缪雙珠看見,恐怕哥哥有失,便舞動雙刀殺上前來。

    章昭武見來了一名女賊,更自抖撒精神,力戰兩個,毫不畏怯,缪雙珠見仍戰不下,忙把飛刀放出,向章昭武砍來,章昭武躲避不及,左背上著了一刀,負痛不敢再戰,撥馬仍回山凹去了。

    賊衆被截殺一陣,又傷了許多。

     缪瑞麟更自悔恨不已、赫達道:“東煙既有埋伏,是官軍料定我等必回德安,前面必仍有伏兵,萬萬不可從此前進。

    據某愚見,宜從三裡城繞道而行,或可避其埋伏。

    ”缪瑞麟即令賊衆繞三裡城過去,走不多時已至三裡城,但見前面一帶土山之上,多種著松樹,黑叢叢林木交雜,松林裡面雖藏千萬人馬,外面亦看不出來,缪瑞麟大喜道:“若果貪官在這裡伏一枝兵,我等便無歸路矣。

    ”話猶未了,猛聽一聲炮響,從松林裡殺出一枝兵來,五百校刀手攔住去路,當首一員大将手端大刀喝道:“逆賊往那裡走,看刀!”說著一刀砍了過來,朱保趕著來迎,缪瑞麟亦提刀助戰,三匹馬三把刀戰在一處,那五百校刀手隻顧趕那些賊目亂殺,賊衆亦死命抵敵。

    缪瑞麟終是膽怯,不敢戀戰,王立仁抖撤神威,力戰二賊,又鬥了好幾十回合,猛見狂風大作,走石飛沙,王立仁情知有異,即撒了缪瑞麟朱保,率領兵卒退回松林,賊衆才得逃走。

    及至到了白廟,已至午牌時分,那些敗殘的賊兵個個腹中饑餓,且走得困乏已極,不能前進,赫達即命就此屯兵,立下營寨,大家埋鍋造飯。

     缪瑞麟便望赫達道:“三裡城那枝伏兵幸虧不多,不然如何是好。

    但不知那陣狂風從何處來的,那樣巧法?”赫達道:“某見大王力戰那員将士,不能取勝,恐怕時刻久了,又有官軍接應到來,更為不美,某故聊煎小術,稍藉風威,吓退官軍,以便我軍前進。

    ”缪瑞麟道:“若非軍師妙術,我等兵卒又須折損多矣。

    ”赫達道:“今日雖大敗一陣,失了黃安,幸喜将士折傷未多,尚可複養銳氣,以備複戰。

    但所可慮者,德安兵力甚薄,萬一官軍分兵前往,此城必不可保。

    德安一失,不獨應山随州連類而下,即大王根本之地亦岌岌可危,急宜設法保護德安,方為上策。

    ”缪瑞麟道:“此間大兵亦不過五六千人,若再分兵去保德安,旦暮官軍來攻,如何抵敵?軍師有何妙計,即請明白示知。

    ”赫達道:“依某之意,紫金山離此不遠,一面請朱大王趱趕回山,盡半月以内再招五千人馬,馳回白廟,以固兵力,一面就此挑撥二千精銳,星夜馳往,以保德安。

    此間兵力雖不甚厚,若官兵到此,某尚可以術助之。

    ”缪瑞麟大喜,當下即請朱保仍回紫金山招集人馬,一面挑撥精銳令次子缪電前往德安。

    原來紫金山即在河南信陽州界,由黃安分水嶺過去,不過兩日的路程就到山上,此話慢表。

     再說褚飛熊克複了黃安,洪提督即将大兵紮在城外,親自入城安撫百姓已畢,章昭武、王立仁亦回城繳令,洪提督當即論功授賞,勞軍三日,又拜了報捷的表章,合營将士無不歡呼暢飲。

    這日探子又報來說道:“賊首缪瑞麟與僞軍師赫達,現在屯兵白廟,因折損賊衆甚夥,複遣朱保往河南招兵,又恐德安官兵進剿,更送精銳前往保護。

    ”說罷仍出營再探去了。

    洪提督聽罷,便與諸将議道:“現在賊衆退守白廟,大隊全屯在此,其德安應山随州三處兵力,必不堅厚,據報賊首缪瑞麟分兵保護,因德安為應州随州兩縣的要隘,若德安一失,應山随州必順流而下,且棗陽為賊之巢穴,精華悉在彼處。

    為今之計,莫若分兵進剿德安應山随州,俟其克複以後,即合兵直搗巢穴,使賊衆無家可歸,一面統率大兵攻取白廟,賊兵雖衆,必不能首尾相顧,如此則剿滅較速,賊首易擒矣。

    不然逐此則竄彼,剿除固非易易,甚且複入巢穴,堅守不出,作以逸待勞之計,必緻我等曠日持久,空糜饷項,攻之不克,罷之不能。

    再不然賊衆聚精蓄銳,待我疲憊,一旦猝出,作背城一戰,那時以疲備之衆當精銳之兵,我軍雖多,亦難保其必獲全勝。

    其臨事掣肘,不若先發制人。

    兵書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又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掃除逆賊即在此時,但不知本提督之言諸君以為然否?”諸将聽說齊聲答道:“軍門之論,末将等深自佩服,應如何差遣之處,雖赴湯投火亦所不辭,惟期逆賊早除,上慰朝廷,下免荼毒。

    ”洪提督聞言大喜道:“諸君公忠體國,深自可嘉,一俟逆賊肅清,本提督當論功請賞,斷不負諸君征戰之勞。

    但此舉利在速行,不宜遲緩,諸君且自回營,集蓄銳氣,明早齊集大帳,聽候發令便了。

    ”諸将唯唯而退。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