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順承親志僦屋移家 冀蓋前愆求榮反辱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吉慶和的母親柳氏安人,自接着他的喜信,已經喜不自勝。
這日見了兒子衣錦榮歸,更加悲喜交集,喜的是兒子點了翰林,一時榮耀起來,悲的是想起從前那樣光景,好不可慘,于是母子兩個痛談了兩日。
吉慶和又将讨了王娟娟的話細細告訴了一遍,老安人道:“你也這大歲數,如果從前不是遭了橫事,早已給你娶了親,現在你的兒子到要好大的了。
今日既讨了人,隻要他能孝順,能持家,管他什麼貧賤富貴,若是娶了富貴不賢惠的,動辄倚着娘家的勢利忤逆公婆,欺侮丈夫,這又有什麼好處,但是這王娟娟是什麼個樣兒,人品性格究竟如何?”慶和道:“孩兒看來,雖曾入過青樓,卻還端莊賢淑,毫無下賤的氣習,卻不知母親見了如何?”老安人道:“我兒你此話到呆了,我不過為你想着,賢惠的是你終身的内助,不賢惠的也是你終身吃虧,我還有幾年活在世上,還怕媳婦不伏伺我?隻要你看得中了就罷了。
” 吉慶和道:“母親隻管放心,孩兒同媳婦自然孝順你老人家,好好的給你老人家過兩年舒服日子,才償得起前十年的苦。
但是孩兒有句話同母親商量,不知母親可願意不原意,孩兒不敢自主,要請了母親的示,然後方敢行。
” 老安人道:“我兒有何話說,能行則行,隻要理上無礙,有什麼不能說。
”吉慶和道:“孩兒的意思,因家中的産業全行變盡,急切難于重置,家鄉又無親戚可靠,如搬往南京,權且住個十年八年,待孩兒氣候圓了,複了産業,再行搬回原籍。
況且孩兒雖點了翰林,還要進京供職,不能常在家中,若把母親抛在家中,實在難于兼顧。
南京趙家的人是極長厚的,平時也可請他家照應,孩兒在京裡也可放心,就是書信來往也比這家鄉便當幾倍,所以孩兒想把母親接到那裡去。
”老安人道:“我兒,為娘的久有此意,因為你外間的光景不知是什麼樣兒,故我不曾向你說,我兒既有此意,這是好極了,家鄉有什麼戀頭,我也這麼大年紀了,自從到了你家,終日在八鄉底裡過日子,什麼頑意總未見過,落得兒子接了出去,各處遊玩遊玩,也不枉過一世,這有什麼不願意呢?”吉慶和道:“母親既能體貼孩兒同去,好在此間也無甚料理,略一收拾,就可動身,孩兒還想趕到南京過年,明年二三月孩兒就要進京供職的了。
”老安人道:“去南京過年,這又有何不可,我就料理着,你擇了日子就可動身的。
” 老安人又道:“我兒,還有一件要緊的事,為娘幾乎忘卻,前兩個月有個姓顧的來問你可中沒有,他說離此不遠,住在什麼顧家莊,是同你在南京會過的,我兒你可認得這個人麼?”吉慶和道:“怎麼不認得,孩兒從前不是同母親說的嗎,就是那畜生韓宏家的老管家,孩兒若不虧此人,安有今日呢。
明日就要去尋著他,着實的要謝謝他去,我還用過他二兩多銀子,孩兒的意思要加十倍去還他。
”老安人道:“這個理當,你明日就去。
”吉慶和次日就帶了五十兩銀子,跑到顧家莊,尋着顧全家内,不期顧全已于前月到了安徽,吉慶和隻得說明來曆,把銀子丢了下去,顧家的人卻不敢收。
吉慶和又說:“是從前向他借的,今日來還他的。
”顧家人才敢收下去。
吉慶和又将南京的住處說明,恐怕顧全随後找他,便有處詢問,顧家的人一一記清楚了。
然後吉慶和才轉身回來,一連收拾了幾日,又備了許多祭品,祭祀祖宗,并他父母墳上祭掃了一回。
諸事已畢,擇定冬月十五動身。
到了十三就雇了一隻三官艙大船,十五一早吉慶和同著老安人,并帶了來安仆婦等衆,一齊下船。
李大送到船上,吉慶和又賞了他幾十兩銀子,李大又說了好些不忍離别的話,然後才灑淚而别。
船家就祭了神福,鳴鑼開船,直望南京而來。
在路行了半個多月才到南京,吉慶和招呼将船開到通濟門,進城較為靈便,抵了碼頭等船泊定,吉慶和便命家人先進城去通報,并雇兩乘小轎子來接。
洪一鹗得了信,即刻饬傳家
這日見了兒子衣錦榮歸,更加悲喜交集,喜的是兒子點了翰林,一時榮耀起來,悲的是想起從前那樣光景,好不可慘,于是母子兩個痛談了兩日。
吉慶和又将讨了王娟娟的話細細告訴了一遍,老安人道:“你也這大歲數,如果從前不是遭了橫事,早已給你娶了親,現在你的兒子到要好大的了。
今日既讨了人,隻要他能孝順,能持家,管他什麼貧賤富貴,若是娶了富貴不賢惠的,動辄倚着娘家的勢利忤逆公婆,欺侮丈夫,這又有什麼好處,但是這王娟娟是什麼個樣兒,人品性格究竟如何?”慶和道:“孩兒看來,雖曾入過青樓,卻還端莊賢淑,毫無下賤的氣習,卻不知母親見了如何?”老安人道:“我兒你此話到呆了,我不過為你想着,賢惠的是你終身的内助,不賢惠的也是你終身吃虧,我還有幾年活在世上,還怕媳婦不伏伺我?隻要你看得中了就罷了。
” 吉慶和道:“母親隻管放心,孩兒同媳婦自然孝順你老人家,好好的給你老人家過兩年舒服日子,才償得起前十年的苦。
但是孩兒有句話同母親商量,不知母親可願意不原意,孩兒不敢自主,要請了母親的示,然後方敢行。
” 老安人道:“我兒有何話說,能行則行,隻要理上無礙,有什麼不能說。
”吉慶和道:“孩兒的意思,因家中的産業全行變盡,急切難于重置,家鄉又無親戚可靠,如搬往南京,權且住個十年八年,待孩兒氣候圓了,複了産業,再行搬回原籍。
況且孩兒雖點了翰林,還要進京供職,不能常在家中,若把母親抛在家中,實在難于兼顧。
南京趙家的人是極長厚的,平時也可請他家照應,孩兒在京裡也可放心,就是書信來往也比這家鄉便當幾倍,所以孩兒想把母親接到那裡去。
”老安人道:“我兒,為娘的久有此意,因為你外間的光景不知是什麼樣兒,故我不曾向你說,我兒既有此意,這是好極了,家鄉有什麼戀頭,我也這麼大年紀了,自從到了你家,終日在八鄉底裡過日子,什麼頑意總未見過,落得兒子接了出去,各處遊玩遊玩,也不枉過一世,這有什麼不願意呢?”吉慶和道:“母親既能體貼孩兒同去,好在此間也無甚料理,略一收拾,就可動身,孩兒還想趕到南京過年,明年二三月孩兒就要進京供職的了。
”老安人道:“去南京過年,這又有何不可,我就料理着,你擇了日子就可動身的。
” 老安人又道:“我兒,還有一件要緊的事,為娘幾乎忘卻,前兩個月有個姓顧的來問你可中沒有,他說離此不遠,住在什麼顧家莊,是同你在南京會過的,我兒你可認得這個人麼?”吉慶和道:“怎麼不認得,孩兒從前不是同母親說的嗎,就是那畜生韓宏家的老管家,孩兒若不虧此人,安有今日呢。
明日就要去尋著他,着實的要謝謝他去,我還用過他二兩多銀子,孩兒的意思要加十倍去還他。
”老安人道:“這個理當,你明日就去。
”吉慶和次日就帶了五十兩銀子,跑到顧家莊,尋着顧全家内,不期顧全已于前月到了安徽,吉慶和隻得說明來曆,把銀子丢了下去,顧家的人卻不敢收。
吉慶和又說:“是從前向他借的,今日來還他的。
”顧家人才敢收下去。
吉慶和又将南京的住處說明,恐怕顧全随後找他,便有處詢問,顧家的人一一記清楚了。
然後吉慶和才轉身回來,一連收拾了幾日,又備了許多祭品,祭祀祖宗,并他父母墳上祭掃了一回。
諸事已畢,擇定冬月十五動身。
到了十三就雇了一隻三官艙大船,十五一早吉慶和同著老安人,并帶了來安仆婦等衆,一齊下船。
李大送到船上,吉慶和又賞了他幾十兩銀子,李大又說了好些不忍離别的話,然後才灑淚而别。
船家就祭了神福,鳴鑼開船,直望南京而來。
在路行了半個多月才到南京,吉慶和招呼将船開到通濟門,進城較為靈便,抵了碼頭等船泊定,吉慶和便命家人先進城去通報,并雇兩乘小轎子來接。
洪一鹗得了信,即刻饬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