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困囹圄毀家纾難 悲世态負義忘恩

關燈
,聞得現在南京做了官了,不免前去尋着他借些銀兩,或托他謀個館以為生計。

    主意想定,仍将他生母并家僮來安寄住李大家,好容易借了些盤程,搭了個船,直望南京而來。

     不一日到了南京,尋定客寓,又各處打聽了韓宏的住處,帶了個鄉愚弟的帖子,走到石霸街尋着他的公館,就将帖子遞進去,管門的人問明來曆,吉慶和又把失火遭官司的話細述一遍。

    那管門的這才進去回禀。

    停了一會,見那管門的拿著帖子出來。

    說道:“我家老爺說,從來不認得這個同鄉的,敢是你問錯了,請你再到别處去問罷。

    ”吉慶和聞說大為疑惑,便又問道:“你家老爺可是姓韓名宏,湖北襄陽府永善村的人麼?”那人道:“正是。

    ”吉慶和道:“既然不錯,我與他是世交,他十幾歲就在我家上學,與我同窗,那時我隻七八歲。

    事隔十幾年,恐他忘了,記不起來,我先父的諱是個德字,号樂餘,煩你再去回明白了,你家老爺自然知道。

    ”那人沒法,隻得又進去回禀去。

    未多時見那人氣哺哺的走出來,發話道:“你這人好不明白,那有打抽豐這樣打的,我家老爺說認不得你,偏要在此胡纏,我家老爺反說我說得不清楚,倒被他罵了一頓,可不是好端端的帶累我們受氣。

    請你快些走罷!少時我家老爺就要出門拜客,若見你還在這裡,又要罵我們了。

    少年人什麼事不可做,偏要學這不長進的事,向人家亂打抽豐,我看你也還體體面面的個人。

    ”還要望下說,隻氣得吉慶和怒發沖冠,舉起手來就把那人劈面一掌,便大罵道:“好大膽的狗才!你敢仗着你主人勢,出口傷人,你不知道你主人是個負義忘恩的賊子,你想他的富貴是從那裡來的,靠着何人才有今日?若不虧着我家太老爺救他,連他那一對老畜生都餓死了,今日老爺落難下來到此找他,他應該知恩報恩,才是道理,他到反說認不得我,真個是衣冠禽獸,畜類不如。

    再加你們隻一班狗才,狐假虎威,倚官仗勢,真正豈有此理!” 正罵之際,隻見裡面走出一個五十來歲的家人。

    趕忙上前望吉慶和說道:“先生且請息怒,有話慢慢商量。

    ”吉慶和聽他也是襄陽口音,便道:“鄉親你不知道,此中的情節多著呢!”那老者道:“此事我是知道的,先生不必怒,且請到外面茶坊裡,我與先生泡碗茶,叙一會子罷。

    ”于是吉慶和便同那老者出來,走到文德橋下一個茶坊裡,那老者又讓他上首坐了。

    堂館泡了茶來,那老者又敬了一碗放在他面前,然後那老者才說道:“這件事的情節我是盡知的,今日卻怪不得先生發怒,我老頭子也是襄陽北門外人,離永善村有五十多裡。

    在中年一邊,嘗聞人說,永善村吉太公家專行好事,這年襄陽大水,村中有個窮鬼韓老兒,父子夫妻一家三口,看看要餓死了,後來吉家看見人說,就叫他三口兒去。

    吉太公見韓老兒的兒子生的頗俊,又代他攻書上學,末後還代他讨了老婆,成就他一家團聚。

    後來隔了幾年,又聞得人說韓老兒的兒子做了官了,我也不過相信。

    及至我進了他的門,見他姓名籍貫與傳說的一樣,心中就有些疑惑,又想天下同名姓的人多著呢,何以見得就是他呢,也就算了。

    不想令日才明白,确确的就是他。

    ” 說著,又歎了口氣,說道:“先生不必傷感,目下的人那能比得先生的太公,待人那種仁慈寬厚。

    都是隻知有己不知有人。

    在貧苦的時候,隻要有人救他,任你叫他怎樣都是沒得說的;一到了得意的時候,就過橋拆橋了,還說什麼知恩報恩的話呢!雖然如此,手掌看不見手背,現放著繁華富貴,一朝時運遇了也就敗壞下來,就便保得自己,子孫必不會昌盛的。

    你看世間上負義忘恩損人利己的人有幾個好子孫的?不是嫖賭,就是吃鴉片煙不長進,把上人刻薄下來的銀錢花消盡了,依舊是仰面求人。

    實在弄到沒法想,雖叫他把妻子兒女與人家也是肯的,進就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了。

    非是我老頭子吃主人的飯,還要說主人的短處,實在是看不下去,就是他聽見了不過拼著趕我出去,也算不了什麼要緊。

    先生這麼樣個好人,忽然遭了大難,旁人見了也要幫襯幫襯,何況他是受過先生大恩的,如此負心真是不如牛馬。

    ” 這一席話說得吉慶和氣已平了,這才問他的姓名,才知那老者姓顧名全。

    顧全又道:“先生且請今日回寓,明日老朽定到尊寓商量個安頓的法子。

    ”吉慶和沒法,隻得答應顧全。

    又細細問明住處後,吉慶和才出門而去。

    欲知顧全如何安頓,如何商量,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