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倪生賞銀包興進縣 金令贈馬九如來京
關燈
小
中
大
客人的侄兒,寄在小老兒鋪中的。
倘若此人回來,小老兒拿什麼還他的侄兒?望大叔開一線之恩,容小老兒将此子領回。
緩至三日,小老兒将鋪内折變,歸還大叔的銀子就是了。
”說罷,連連叩頭。
隻見那漢子将眼一瞪道:“誰耐煩這些。
你隻管折變你的去,等三日後到莊取贖此子。
” 忽見那邊老仆過來,對着那漢子道:“尊客,我家相公要來領教。
”那漢子将眼皮兒一撩道:“你家相公是誰?素不相識,見我則甚?”說至此,早有位相公來到面前道:“尊公請了。
學生姓倪名叫繼祖。
你與老丈為着何事?請道其詳。
”那漢子道:“他拖欠我的銀兩,總未歸還。
如今要将此子帶去,見我們莊主,作個當頭。
相公,你不要管這閑事。
”倪繼祖道:“如此說來,主管是替主索賬了。
但不知老丈欠你莊主多少銀兩?”那漢子道:“他原借過銀子五兩,三年未還,每年應加利息銀五兩,共欠紋銀二十兩。
”那老者道:“小老兒曾歸還過二兩銀,如何欠的了許多?”那漢子道:“你縱然歸還過二兩銀,利息是照舊的。
豈不聞,‘歸本不抽利’麼?”隻這一句話,早惹起那邊兩個英雄豪俠,連忙過來,道:“他除歸過的,還欠你多少?”那漢子道:“尚欠十八兩。
”倪繼祖見他二人滿面怒氣,惟恐生出事來,急忙攔道:“些須小事,二兄不要計較于他。
”回頭向老仆道:“倪忠,取紋銀十八兩來。
”隻見老仆向那邊桌上打開包裹,拿出銀來,連整帶碎,約有十八兩之數,遞與相公。
倪繼祖接來,才待要遞給惡奴,卻是丁兆蘭問道:“且慢。
當初借銀兩時,可有借券?”惡奴道:“有。
在這裡。
”回手掏出,遞給相公。
相公将銀兩付給。
那人接了銀兩下樓去了。
此時,包興見相公代還銀兩,料着惡奴不能帶去小兒,便過來将小兒帶至自己桌上,哄着吃點心去了。
這邊老者起來,又給倪繼祖叩頭。
倪繼祖連忙攙起問道:“老丈貴姓?”老者道:“小老兒姓張,在這鎮市之上開個湯圓鋪生理。
三年前曾借這太歲莊馬二員外銀五兩,是托此人的說合。
他名叫馬祿。
當初不多幾月就歸還他二兩,誰知他仍按五兩算了利息,生生的詐去許多,反累得相公妄費去銀兩,小老兒何以答報。
請問相公意欲何往?”倪相公道:“些須小事,何足挂齒。
學生原是欲上東京預備明年科考,路過此處打尖,不想遇見此事。
這也是事之偶然耳。
”又見丁兆蘭道:“老丈,你不吃酒麼?相公既已耗去銀兩,難道我二人連個東道也不能麼?”說罷大家執手道了個“請”字,各自歸座。
張老兒已瞧見鄧九如在包興那邊吃點心呢,他也放了心了,就在這邊同定歐陽春三人坐了。
丁大爺一邊吃酒,一邊盤問太歲莊。
張老兒便說起馬剛如何倚仗總管馬朝賢的威勢,強梁霸道,無所不為,每每竟有造反之心。
丁大爺隻管盤诘,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
此時,倪繼祖主仆業已用畢酒飯,會了錢鈔,又過來謙讓。
北俠二人,各不相擾。
彼此執手,主仆下樓去了。
這裡張老兒也就辭了二人,向包興這張桌上而來。
誰知包興早已問明了鄧九如的原委,隻樂得心花俱開,暗道:“我臨起身時,三公子諄諄囑咐于我,叫我在鄧家窪訪查鄧九如,務必帶至京師,偏偏的再也訪不着。
不想卻在此處相逢。
若非失馬,焉能到了這裡。
可見凡事自有一定的。
”正思想時,見張老過來道謝。
包興連忙讓座,一同吃畢飯,會鈔下樓,随至湯圓鋪内。
包興悄悄将來曆說明。
“如今要把鄧九如帶往開封,意欲叫老人家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要知張老兒說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倘若此人回來,小老兒拿什麼還他的侄兒?望大叔開一線之恩,容小老兒将此子領回。
緩至三日,小老兒将鋪内折變,歸還大叔的銀子就是了。
”說罷,連連叩頭。
隻見那漢子将眼一瞪道:“誰耐煩這些。
你隻管折變你的去,等三日後到莊取贖此子。
” 忽見那邊老仆過來,對着那漢子道:“尊客,我家相公要來領教。
”那漢子将眼皮兒一撩道:“你家相公是誰?素不相識,見我則甚?”說至此,早有位相公來到面前道:“尊公請了。
學生姓倪名叫繼祖。
你與老丈為着何事?請道其詳。
”那漢子道:“他拖欠我的銀兩,總未歸還。
如今要将此子帶去,見我們莊主,作個當頭。
相公,你不要管這閑事。
”倪繼祖道:“如此說來,主管是替主索賬了。
但不知老丈欠你莊主多少銀兩?”那漢子道:“他原借過銀子五兩,三年未還,每年應加利息銀五兩,共欠紋銀二十兩。
”那老者道:“小老兒曾歸還過二兩銀,如何欠的了許多?”那漢子道:“你縱然歸還過二兩銀,利息是照舊的。
豈不聞,‘歸本不抽利’麼?”隻這一句話,早惹起那邊兩個英雄豪俠,連忙過來,道:“他除歸過的,還欠你多少?”那漢子道:“尚欠十八兩。
”倪繼祖見他二人滿面怒氣,惟恐生出事來,急忙攔道:“些須小事,二兄不要計較于他。
”回頭向老仆道:“倪忠,取紋銀十八兩來。
”隻見老仆向那邊桌上打開包裹,拿出銀來,連整帶碎,約有十八兩之數,遞與相公。
倪繼祖接來,才待要遞給惡奴,卻是丁兆蘭問道:“且慢。
當初借銀兩時,可有借券?”惡奴道:“有。
在這裡。
”回手掏出,遞給相公。
相公将銀兩付給。
那人接了銀兩下樓去了。
此時,包興見相公代還銀兩,料着惡奴不能帶去小兒,便過來将小兒帶至自己桌上,哄着吃點心去了。
這邊老者起來,又給倪繼祖叩頭。
倪繼祖連忙攙起問道:“老丈貴姓?”老者道:“小老兒姓張,在這鎮市之上開個湯圓鋪生理。
三年前曾借這太歲莊馬二員外銀五兩,是托此人的說合。
他名叫馬祿。
當初不多幾月就歸還他二兩,誰知他仍按五兩算了利息,生生的詐去許多,反累得相公妄費去銀兩,小老兒何以答報。
請問相公意欲何往?”倪相公道:“些須小事,何足挂齒。
學生原是欲上東京預備明年科考,路過此處打尖,不想遇見此事。
這也是事之偶然耳。
”又見丁兆蘭道:“老丈,你不吃酒麼?相公既已耗去銀兩,難道我二人連個東道也不能麼?”說罷大家執手道了個“請”字,各自歸座。
張老兒已瞧見鄧九如在包興那邊吃點心呢,他也放了心了,就在這邊同定歐陽春三人坐了。
丁大爺一邊吃酒,一邊盤問太歲莊。
張老兒便說起馬剛如何倚仗總管馬朝賢的威勢,強梁霸道,無所不為,每每竟有造反之心。
丁大爺隻管盤诘,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
此時,倪繼祖主仆業已用畢酒飯,會了錢鈔,又過來謙讓。
北俠二人,各不相擾。
彼此執手,主仆下樓去了。
這裡張老兒也就辭了二人,向包興這張桌上而來。
誰知包興早已問明了鄧九如的原委,隻樂得心花俱開,暗道:“我臨起身時,三公子諄諄囑咐于我,叫我在鄧家窪訪查鄧九如,務必帶至京師,偏偏的再也訪不着。
不想卻在此處相逢。
若非失馬,焉能到了這裡。
可見凡事自有一定的。
”正思想時,見張老過來道謝。
包興連忙讓座,一同吃畢飯,會鈔下樓,随至湯圓鋪内。
包興悄悄将來曆說明。
“如今要把鄧九如帶往開封,意欲叫老人家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要知張老兒說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