铫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铫期 王霸 祭遵 從弟肜
铫期字次況,颍川郏人也。
長八尺二寸,容貌絕異,矜嚴有威。
父猛,為桂陽太守,卒,期服喪三年,鄉裡稱之。
光武略地颍川,聞期志義,召署賊曹掾,從徇薊。
時,王郎檄書到薊,薊中起兵應郎。
光武趨駕出,百姓聚觀,喧呼滿道,遮路不得行,期騎馬奮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衆皆披靡。
及至城門,門已閉,攻之得出。
行至信都,以期為裨将,與傅寬、呂晏俱屬鄧禹。
徇傍縣,又發房子兵。
禹以期為能,獨拜偏将軍,授兵二千人,寬、晏各數百人。
還言其狀,光武甚善之。
使期别徇真定宋子,攻拔樂陽、槁、肥累。
從擊王郎将?宏、劉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陳,手殺五十餘人,被創中額,攝帻複戰,遂大破之。
王郎滅,拜期虎牙大将軍。
乃因間說光武曰:「河北之地,界接邊塞,人習兵戰,号為精勇。
今更始失政,大統危殆,海内無所歸往。
明公據河山之固,擁精銳之衆,以順萬人思漢之心,則天下誰敢不從?」光武笑曰:「卿欲遂前跸邪?」時,銅馬數十萬衆入清陽、博平,期與諸将迎擊之,連戰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戰,所殺傷甚多。
會光武救至,遂大破之,追至館陶,皆降之。
從擊青犢、赤眉于射犬,賊襲期辎重,期還擊之,手殺傷數十人,身被三創,而戰方力,遂破走之。
光武即位,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戶。
時,檀鄉、五樓賊入繁陽、内黃,又魏郡大姓數反複,而更始将卓京謀欲相率反邺城。
帝以期為魏郡太守,行大将軍事。
期發郡兵擊卓京,破之,斬首六百餘級。
京亡入山,追斬其将校數十人,獲京妻子。
進擊繁陽、内黃,複斬數百級,群界清平。
督盜賊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陸謀欲反城迎檀鄉。
或以告期,期不應,告者三四,期乃召問熊。
熊叩頭首服,願與老母俱就死。
期曰:「為吏傥不若為賊樂者,可歸與老母往就陸也。
」使吏送出城。
熊行求得陸,将詣邺城西門。
陸不勝愧感,自殺以謝期。
期嗟歎,以禮葬之,而還熊故職。
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行幸魏郡,以期為太中大夫。
從還洛陽,又拜衛尉。
期重于信義,自為将,有所降下,未嘗虜掠。
及在朝廷,憂國愛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顔谏诤。
帝嘗輕與期門近出,期頓首車前曰:「臣聞古今之戒,變生不意,誠不願陛下微行數出。
」帝為之回輿而還。
十年卒,帝親臨E831斂,贈以衛尉、安成侯印绶,谥曰忠侯。
子丹嗣。
複封丹弟統為建平侯。
後徒封丹葛陵侯。
丹卒,子舒嗣。
舒卒,子羽嗣。
羽卒,子蔡嗣。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陽人也。
世好文法,父為郡決曹掾,霸亦少為獄吏。
常慷慨不樂吏職,其父奇之,遣西學長安。
漢兵起,光武過颍陽,霸率賓客上谒,曰:「将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願充行伍。
」光武曰:「夢想賢士,共成功業,豈有二哉!」遂從擊破王尋、王邑于昆陽,還休鄉裡。
及光武為司隸校尉,道過颍陽,霸請其父,願從。
父曰:「吾老矣,不任軍旅,汝往,勉之!」霸從至洛陽。
及光武為大司馬,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
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謂霸曰:「颍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
努力!疾風知勁草。
」 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
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擊郎。
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DE71而還。
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
傳聞王郎兵在後,從者皆恐。
及至C664沱河,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
官屬大懼。
光武令霸往視之。
霸恐驚衆,欲且前,阻水,還即跪曰:「冰堅可度。
」官屬皆喜。
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語也。
」遂前。
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護度,未畢數騎而冰解。
光武謂霸曰:「安吾衆得濟免者,卿之力也。
」霸謝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
」光武謂官屬曰:「王霸權以濟事,殆天瑞也。
」以為軍正,爵關内侯。
既至信都,發兵攻拔邯鄲。
霸追斬王郎,得其玺绶。
封王鄉侯。
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之。
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将軍,并将臧宮、傅俊兵,而以宮、俊為騎都尉。
建武二年,更封富波侯。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與捕虜将軍馬武東讨周建于垂惠。
蘇茂将五校兵四千餘人救建,而先遣精騎遮擊馬武軍糧,武往救之。
建從城中出兵夾擊武,武恃霸之援,戰不甚力,為茂、建所敗。
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
霸曰:「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
」乃閉營堅壁。
軍吏皆争之。
霸曰:「茂兵精銳,其衆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
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
如此,茂衆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茂、建果悉出攻武。
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發請戰。
霸知士心銳,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
茂、建前後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
賊複聚衆挑戰,霸堅卧不出,方飨士作倡樂。
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
軍吏皆曰:
長八尺二寸,容貌絕異,矜嚴有威。
父猛,為桂陽太守,卒,期服喪三年,鄉裡稱之。
光武略地颍川,聞期志義,召署賊曹掾,從徇薊。
時,王郎檄書到薊,薊中起兵應郎。
光武趨駕出,百姓聚觀,喧呼滿道,遮路不得行,期騎馬奮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衆皆披靡。
及至城門,門已閉,攻之得出。
行至信都,以期為裨将,與傅寬、呂晏俱屬鄧禹。
徇傍縣,又發房子兵。
禹以期為能,獨拜偏将軍,授兵二千人,寬、晏各數百人。
還言其狀,光武甚善之。
使期别徇真定宋子,攻拔樂陽、槁、肥累。
從擊王郎将?宏、劉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陳,手殺五十餘人,被創中額,攝帻複戰,遂大破之。
王郎滅,拜期虎牙大将軍。
乃因間說光武曰:「河北之地,界接邊塞,人習兵戰,号為精勇。
今更始失政,大統危殆,海内無所歸往。
明公據河山之固,擁精銳之衆,以順萬人思漢之心,則天下誰敢不從?」光武笑曰:「卿欲遂前跸邪?」時,銅馬數十萬衆入清陽、博平,期與諸将迎擊之,連戰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戰,所殺傷甚多。
會光武救至,遂大破之,追至館陶,皆降之。
從擊青犢、赤眉于射犬,賊襲期辎重,期還擊之,手殺傷數十人,身被三創,而戰方力,遂破走之。
光武即位,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戶。
時,檀鄉、五樓賊入繁陽、内黃,又魏郡大姓數反複,而更始将卓京謀欲相率反邺城。
帝以期為魏郡太守,行大将軍事。
期發郡兵擊卓京,破之,斬首六百餘級。
京亡入山,追斬其将校數十人,獲京妻子。
進擊繁陽、内黃,複斬數百級,群界清平。
督盜賊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陸謀欲反城迎檀鄉。
或以告期,期不應,告者三四,期乃召問熊。
熊叩頭首服,願與老母俱就死。
期曰:「為吏傥不若為賊樂者,可歸與老母往就陸也。
」使吏送出城。
熊行求得陸,将詣邺城西門。
陸不勝愧感,自殺以謝期。
期嗟歎,以禮葬之,而還熊故職。
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行幸魏郡,以期為太中大夫。
從還洛陽,又拜衛尉。
期重于信義,自為将,有所降下,未嘗虜掠。
及在朝廷,憂國愛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顔谏诤。
帝嘗輕與期門近出,期頓首車前曰:「臣聞古今之戒,變生不意,誠不願陛下微行數出。
」帝為之回輿而還。
十年卒,帝親臨E831斂,贈以衛尉、安成侯印绶,谥曰忠侯。
子丹嗣。
複封丹弟統為建平侯。
後徒封丹葛陵侯。
丹卒,子舒嗣。
舒卒,子羽嗣。
羽卒,子蔡嗣。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陽人也。
世好文法,父為郡決曹掾,霸亦少為獄吏。
常慷慨不樂吏職,其父奇之,遣西學長安。
漢兵起,光武過颍陽,霸率賓客上谒,曰:「将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願充行伍。
」光武曰:「夢想賢士,共成功業,豈有二哉!」遂從擊破王尋、王邑于昆陽,還休鄉裡。
及光武為司隸校尉,道過颍陽,霸請其父,願從。
父曰:「吾老矣,不任軍旅,汝往,勉之!」霸從至洛陽。
及光武為大司馬,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
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謂霸曰:「颍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
努力!疾風知勁草。
」 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
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擊郎。
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DE71而還。
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
傳聞王郎兵在後,從者皆恐。
及至C664沱河,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
官屬大懼。
光武令霸往視之。
霸恐驚衆,欲且前,阻水,還即跪曰:「冰堅可度。
」官屬皆喜。
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語也。
」遂前。
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護度,未畢數騎而冰解。
光武謂霸曰:「安吾衆得濟免者,卿之力也。
」霸謝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
」光武謂官屬曰:「王霸權以濟事,殆天瑞也。
」以為軍正,爵關内侯。
既至信都,發兵攻拔邯鄲。
霸追斬王郎,得其玺绶。
封王鄉侯。
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之。
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将軍,并将臧宮、傅俊兵,而以宮、俊為騎都尉。
建武二年,更封富波侯。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與捕虜将軍馬武東讨周建于垂惠。
蘇茂将五校兵四千餘人救建,而先遣精騎遮擊馬武軍糧,武往救之。
建從城中出兵夾擊武,武恃霸之援,戰不甚力,為茂、建所敗。
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
霸曰:「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
」乃閉營堅壁。
軍吏皆争之。
霸曰:「茂兵精銳,其衆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
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
如此,茂衆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茂、建果悉出攻武。
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發請戰。
霸知士心銳,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
茂、建前後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
賊複聚衆挑戰,霸堅卧不出,方飨士作倡樂。
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
軍吏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