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陳省躬 周彬 孫鲂 鄧洵美 李家明 穎川陳省躬者,南昌人。

    少負辭學。

    與徐铉兄弟友善。

    先主輔政,射策入仕。

    累官至廬陵永新令。

    在任明察體理,吏不敢欺。

    敏于判部,部民交訟,不下吏議,面訊其由。

    省躬情素,立分當否,不勞按驗。

    兩造甘惬,其訟自弭。

    複恃其才幹往往判返郡符。

    時彬衡之盜入境暴掠,民有防戍健卒禦扡,多為所殺,省躬遂給府緍,市棺殡葬郡下。

    符讓其專辄俾認愆疑,省躬怒,遂判符後雲:"開官庫使官缗買棺木葬官軍何過之有" 于是緘而遣之,郡守覽而不能屈。

    部有教人者引及知見,郡吏贽符命之,其人竄逐遂。

    恐迫其婦,婦懼乃自經。

    省躬械系郡吏,仍緻辭于上曰:"一夫抱恨,六月降霜。

    一婦聲冤,三年大旱。

    本為教人,卻緻殺人,情加明罰"。

    由是抵罪。

    然有過設陷刑者,理有可憫,嘗哀而出之。

    其佐有蕭某者執法不同,捐牍不署,蹈禮不迨。

    而與令争,令欲驅之,大罵曰:"臭下輩。

    "簿對曰:"啞義手者既是下輩,行拳卻是上輩。

    "令慚謝。

    時太守武士也聞之,怒其佻慢,乃使召之。

    既至,下吏按驗。

    省躬乃寫籀文答之。

    吏稱不辨,省躬背曰:"何不使倅拭瞎讀之。

    "吏示倅,亦不辯。

    于是遣還。

    省躬謂人曰:"今朝廷識字唯仆與徐家兄弟爾。

    餘奚足算哉"初,南越王劉隐之子跨據交廣,絕朝貢之禮。

    李太保使諷,後主俾以書檄,谕以禍福。

    朝議以省躬才辯遂任為價。

    既逾嶺,至韶廣。

    後主使水道而進。

    既登舟,遂以重幕幂之。

    舟中之人略可相視。

    逾數日,又重幕圍之。

    使登岸,屣步才十許裡,至館中,供帳頗異于常。

     主使勞慰燕飲累日,忽且舁饋赆之物并報函,複圍而遣至水濱,登前所幂舟,日夕唯聞牽駕之聲,然不知其沿沂,七八日複至韶而還,死于舟中者數人。

    省躬在治産一子,逾月将名之,問廳吏蕭德之曰:"汝育幾子"對曰:"有男五人"。

    省躬小名之曰:"蕭六"。

    省躬為人雖醜疾邪惡,然利于貨賂。

    邑豪龍氏誘殺郴衡歸明人戶迨百口,取其貨并婦女。

    事露,後主遣尚書郎張佖就按之。

    私使詢于省躬,驗其謬實。

    龍竊知之,饋白金迨千。

    省躬受而僞諾之,乃報佖曰:"彼殺之矣"。

    故時不多其為人。

    入中朝位不顯達者良此之由也。

    故參政彭年乃其子"蕭六"焉。

    彭年大中祥符初與内翰晁公、今相王君四人同知貢舉,省榜将出,入奏試卷。

    天下舉人壅衢而觀,其出省諸公皆蹙額其容,獨彭年揚鞭肆目,有驕矜賈炫之色。

    榜出,其甥不在選中,遂怒入其第。

    會彭年未來,于幾上得黃敕,乃題其背雲:"彭年頭腦太東烘,眼似朱砂鬓似逢,纰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預四人中。

    放他權勢欺明主,落卻親情賣至公,千百孤寒齊灑淚,欺言無路達堯聰"。

    彭年一見,怒不獲已。

    遂抱敕入奏,真宗見而不悅,因釋其罪。

    彭年好勢附寵,嘗與丁相樹黨不顧已。

    因人釋褐,複更利場體式,妄立法制,老覆程試,結怨士人。

    後雖數月而卒,時人謂之耕田手而非鼎鼐之器也。

     周彬世為廬陵禾川人,自少不治産業,伏膺儒學,刻苦修進,俾晝作夜,其婦嘗讓之曰:"汝徒自如是,卒有益乎汝家兄弟皆能力稼穑營己。

    囊箱豐益。

    汝之不調而無思,悔畢向何如"答曰:"卿嘗與吾市油數金,是亦力穑營己而已,但歲晚 必得力"。

    及聞先主鎮金陵囊文而往,未幾,會禅代歸姓,制度草創,無取士之科,将有事于圓丘,募四方英秀,各為祝史之文。

    彬之所著特加選用,遂署諸衛巡官。

    嗣主與太弟景達贻書交辟,置之門下,錫赉頗厚,得遷省拜。

    以所賜缯帛金币陳列于庭,謂婦曰:"吾昔與卿同營己者,今日一成矣。

    比諸伯叔何個為勝耶尚能讓于吾乎"妻答曰:"斯男子之事,非婦人女子所能知"。

    時邑人有侮慢之色,彬數歎曰:"昔魯人俚,孔子謂之東家丘者"。

    果然,入金陵待選,授大理司考。

    滿以母憂歸葬。

    谒禾川令,直造其廳,署令诘之曰:"公雖朝省直寮,其如桑梓之禮何"彬怒,因自誓曰:"吾不歸令于茲,有如白日"。

    及複建康數月,如前官歸,宰本邑令,慚謝而去。

     鄉裡相慶,榮其晝錦,然為政廉平,恩仇不錄,将解。

    邑中耆艾缁黃輩數百人詣郡,上疏舉留,遂連任七考。

    有相訟者,以理和解之而無适莫,既而複選。

    嗣主錫以銀章茜绶,以本官居職,持法平直,不阿權要,朝廷憚之。

    累遷尚書郎,出授武昌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