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援安吉大敗梅溪 棄杭州重奔甯國
關燈
小
中
大
剛剛離嘴,陡然聽得坍天塌地,轟隆隆的幾聲炮響,夾着街上老百姓的一片哭聲,使人聞之,心膽俱碎。
臬司段光清,運司缪梓傑,杭府何紹祺一齊說道:“事已危急,司裡卑府等等,就去各自調兵,守城應敵再說。
”羅撫台雙手亂拱的答道:“很好很好。
今天的事情,隻有仗諸位同寅費一費心的了。
諸位走後,兄弟就去和将軍商量,請他統将旗兵調出。
” 及至三司一府兩縣,以及都司姚發科等人,統統上城之後,适有甯紹台道仲孫懋率領興勇二百名,來省助防。
因被天國軍隊圍攻,幸由旗兵開城,方得進來。
這樣的一連死守兩天,曾國藩那邊的援浙軍張玉良率部五千,首先趕到。
副将向奎,率前鋒兵士一幹五百人,由平望取道海甯,也已到來。
李定太因恐省垣失守,究竟說不過去,又與趙景賢一同來援。
三路人馬一齊到達,劄在清波門外。
敵軍素懼張國梁的威名,一見張字旗号還當張國梁到了,于是稍退。
羅撫台忙又召集所屬會議,臬司段光清主戰,運司缪梓傑主守。
正在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時候,天國的軍隊,已将清波門外的西竺庵掘通地道,拟用炸藥炸毀杭城。
丁憂紹興府照磨陳奉彜,已聞其事,急去面禀缪運司,請開城内地道,以應敵人。
缪運司大為贊賞,立撥經費三千,即命陳奉彜承辦其事。
無奈連天大雨,平地水浮二尺,不能動工。
延至六月二十七的那天卯刻,西竺庵的地雷陡然炸發,清波城門,立塌三丈有餘,天國軍隊,一擁而入。
那時缪運司正在城上防禦,首被擊斃,杭州城池,即于是日陷落。
浙江巡撫羅遵殿、布政使王友端、杭嘉湖道葉堃、甯紹台道仲孫懋、新任杭府馬昂宵、仁和縣李福謙等人,于是一同遇害。
臬司段光清、候補道陳炳元、撫标中軍羅丹忱,巷戰半日,方始殉難。
當天晚上,天國将弁兵士,還防城中有狀,仍退城外住宿。
第二天即是二十八日,全部重又入城。
将軍瑞昌,副都統來存,佐領傑純,竟率旗丁,死守滿營。
所有滿洲婦女,盡将旗袍厚底鞋子,統統摔在路旁,各持長矛短劍,守城禦敵,甚至火燃發髻,邊拂邊戰,毫沒懼色。
天國兵将,恨得咬牙切齒的叫罵道,老子們既得杭城,不見得讓你們這班滿賊。
再守旗營。
但是盡管叫罵,一時不能攻入。
張玉良乃于七月初二的拂曉,率兵士乘坐小船六百艘,直至民山門外,又将戰時雲梯架在民房屋頂,攀登上城,張玉良立即手刃天國将弁一十八人。
敵軍陡見張字大旗,仍舊當是張國梁到了,無不大駭。
便在撫台衙門,召集會議,以定去守。
會議結果是,一因滿城未下,二因業已飽掠,三因官兵大至,四因金陵空虛,即于初三大早棄城,出湧金、清波二門,向平窯、獨松關、孝豐一帶,竄回甯國府、廣德州而去。
張玉良、李定太、趙景賢三人,一面會同紳矜,資雇民夫,掩埋屍首。
一面飛禀曾國藩那兒報捷。
曾國藩奏知朝廷,朝廷便以蘇州布政司王有齡補授浙江巡撫。
并令将死難官紳将士,查明請恤。
王有齡奉到上谕,直至次年的三月,方始到任。
到任之日,查知紳士趙景賢很有大功,首先給予令箭一支,命他督守湖州。
其時适值江南大營潰散,副欽差張國梁戰死丹陽,蘇常既陷,浙中複震。
張玉良那時已經駐軍蘇州,聞風自潰,單身乘坐腳劃船,以十幾個親兵護衛,漏夜駛至杭州。
手下将弁連同兵士,竟至潰散二萬餘人。
浙西一帶,擾亂得不成模樣。
趙景賢飛禀王撫台請示,王撫台急命旗牌官四人,各将大令一支,趕赴湖州,禁止潰兵,不準越過湖州,倘若違令,即以土匪辦理。
潰兵至此,紛紛竄入江西。
直到四月初上,浙境始無潰兵蹤迹。
豈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侍王李世賢,又率大軍十五六萬,由金壇一帶,進攻嘉興。
浙江提督江長貴,未曾接戰,潰于平望、震澤等處。
李世賢跟蹤追擊,二十六的那天,嘉興複又失守。
府教授蔡兆辂、訓導張園等等,同時殉難。
浙撫王有齡聞報,隻好複請張玉良招集流亡散卒,以便保守省垣。
那時張玉良正是進退維谷的當口,一請即出。
沒有多久,已經招得潰卒一萬二千人,自願擔任克複嘉興之責。
隻是兵燹之餘,大宗軍饷,無處可籌。
王有齡有位姓高的幕友,首倡十倍紹捐之議。
怎麼叫做十倍紹捐,原來浙江第一次被陷的時候,紹興一帶,幸未糜爛,所有軍饷,都是取挹于甯紹的。
十倍的一句說話,乃是比較平時的捐項增高十倍其數。
王有齡既沒他法可籌軍饷,隻好不管民間疾苦,采取此議。
姓高的幕友,且任籌捐局總辦之職。
張玉良既已有兵,又已有饷,于是軍容複盛,所有經過之處,不免有所騷擾,百姓紛紛控于王有齡那裡,王有齡如何敢去顧問。
隻有湖州一帶,因是趙景賢督守,城中又有團練五千多名,主強客弱,總算未被騷擾。
趙景賢并與張玉良相約,張軍如能克複嘉興,他願籌措犒賞費三萬以贈。
其時曾國藩限令張玉良克日克複嘉興的公事,适值又到,張玉良無奈,隻好率兵前進,及到嘉興,即在三塔灣、白衣庵一帶駐軍。
正是:焊将驕兵無異賊忠臣義士可成神不知張玉良能否将那嘉興克複,且閱下文。
臬司段光清,運司缪梓傑,杭府何紹祺一齊說道:“事已危急,司裡卑府等等,就去各自調兵,守城應敵再說。
”羅撫台雙手亂拱的答道:“很好很好。
今天的事情,隻有仗諸位同寅費一費心的了。
諸位走後,兄弟就去和将軍商量,請他統将旗兵調出。
” 及至三司一府兩縣,以及都司姚發科等人,統統上城之後,适有甯紹台道仲孫懋率領興勇二百名,來省助防。
因被天國軍隊圍攻,幸由旗兵開城,方得進來。
這樣的一連死守兩天,曾國藩那邊的援浙軍張玉良率部五千,首先趕到。
副将向奎,率前鋒兵士一幹五百人,由平望取道海甯,也已到來。
李定太因恐省垣失守,究竟說不過去,又與趙景賢一同來援。
三路人馬一齊到達,劄在清波門外。
敵軍素懼張國梁的威名,一見張字旗号還當張國梁到了,于是稍退。
羅撫台忙又召集所屬會議,臬司段光清主戰,運司缪梓傑主守。
正在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時候,天國的軍隊,已将清波門外的西竺庵掘通地道,拟用炸藥炸毀杭城。
丁憂紹興府照磨陳奉彜,已聞其事,急去面禀缪運司,請開城内地道,以應敵人。
缪運司大為贊賞,立撥經費三千,即命陳奉彜承辦其事。
無奈連天大雨,平地水浮二尺,不能動工。
延至六月二十七的那天卯刻,西竺庵的地雷陡然炸發,清波城門,立塌三丈有餘,天國軍隊,一擁而入。
那時缪運司正在城上防禦,首被擊斃,杭州城池,即于是日陷落。
浙江巡撫羅遵殿、布政使王友端、杭嘉湖道葉堃、甯紹台道仲孫懋、新任杭府馬昂宵、仁和縣李福謙等人,于是一同遇害。
臬司段光清、候補道陳炳元、撫标中軍羅丹忱,巷戰半日,方始殉難。
當天晚上,天國将弁兵士,還防城中有狀,仍退城外住宿。
第二天即是二十八日,全部重又入城。
将軍瑞昌,副都統來存,佐領傑純,竟率旗丁,死守滿營。
所有滿洲婦女,盡将旗袍厚底鞋子,統統摔在路旁,各持長矛短劍,守城禦敵,甚至火燃發髻,邊拂邊戰,毫沒懼色。
天國兵将,恨得咬牙切齒的叫罵道,老子們既得杭城,不見得讓你們這班滿賊。
再守旗營。
但是盡管叫罵,一時不能攻入。
張玉良乃于七月初二的拂曉,率兵士乘坐小船六百艘,直至民山門外,又将戰時雲梯架在民房屋頂,攀登上城,張玉良立即手刃天國将弁一十八人。
敵軍陡見張字大旗,仍舊當是張國梁到了,無不大駭。
便在撫台衙門,召集會議,以定去守。
會議結果是,一因滿城未下,二因業已飽掠,三因官兵大至,四因金陵空虛,即于初三大早棄城,出湧金、清波二門,向平窯、獨松關、孝豐一帶,竄回甯國府、廣德州而去。
張玉良、李定太、趙景賢三人,一面會同紳矜,資雇民夫,掩埋屍首。
一面飛禀曾國藩那兒報捷。
曾國藩奏知朝廷,朝廷便以蘇州布政司王有齡補授浙江巡撫。
并令将死難官紳将士,查明請恤。
王有齡奉到上谕,直至次年的三月,方始到任。
到任之日,查知紳士趙景賢很有大功,首先給予令箭一支,命他督守湖州。
其時适值江南大營潰散,副欽差張國梁戰死丹陽,蘇常既陷,浙中複震。
張玉良那時已經駐軍蘇州,聞風自潰,單身乘坐腳劃船,以十幾個親兵護衛,漏夜駛至杭州。
手下将弁連同兵士,竟至潰散二萬餘人。
浙西一帶,擾亂得不成模樣。
趙景賢飛禀王撫台請示,王撫台急命旗牌官四人,各将大令一支,趕赴湖州,禁止潰兵,不準越過湖州,倘若違令,即以土匪辦理。
潰兵至此,紛紛竄入江西。
直到四月初上,浙境始無潰兵蹤迹。
豈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侍王李世賢,又率大軍十五六萬,由金壇一帶,進攻嘉興。
浙江提督江長貴,未曾接戰,潰于平望、震澤等處。
李世賢跟蹤追擊,二十六的那天,嘉興複又失守。
府教授蔡兆辂、訓導張園等等,同時殉難。
浙撫王有齡聞報,隻好複請張玉良招集流亡散卒,以便保守省垣。
那時張玉良正是進退維谷的當口,一請即出。
沒有多久,已經招得潰卒一萬二千人,自願擔任克複嘉興之責。
隻是兵燹之餘,大宗軍饷,無處可籌。
王有齡有位姓高的幕友,首倡十倍紹捐之議。
怎麼叫做十倍紹捐,原來浙江第一次被陷的時候,紹興一帶,幸未糜爛,所有軍饷,都是取挹于甯紹的。
十倍的一句說話,乃是比較平時的捐項增高十倍其數。
王有齡既沒他法可籌軍饷,隻好不管民間疾苦,采取此議。
姓高的幕友,且任籌捐局總辦之職。
張玉良既已有兵,又已有饷,于是軍容複盛,所有經過之處,不免有所騷擾,百姓紛紛控于王有齡那裡,王有齡如何敢去顧問。
隻有湖州一帶,因是趙景賢督守,城中又有團練五千多名,主強客弱,總算未被騷擾。
趙景賢并與張玉良相約,張軍如能克複嘉興,他願籌措犒賞費三萬以贈。
其時曾國藩限令張玉良克日克複嘉興的公事,适值又到,張玉良無奈,隻好率兵前進,及到嘉興,即在三塔灣、白衣庵一帶駐軍。
正是:焊将驕兵無異賊忠臣義士可成神不知張玉良能否将那嘉興克複,且閱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