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作者記事真實可靠——他出版本書的計劃——他譴責那些歪曲事實的旅行家——作者表明自己寫作并無任何險惡目的——有人反對,作者答辯——開拓殖民地的方法——作者對祖國贊美——他認為國王有權占領他描述的那幾個國家——征服那些國家的難處——作者向讀者作最後告别;談到他将來的生活方式;提出忠告;遊記結束。
尊敬的讀者,我這裡已經把我十六年又七個多月來旅行的曆史老老實實地講給你們聽了。
我着重叙述的是事實。
我也許也可以像别的人那樣說一些荒誕不經的故事來使你們大吃一驚,可是我還是願意用最簡樸的方式和文體叙述一些平凡的事實,因為我主要的目的是向你們報道而不是給你們消遣。
英國人或者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是很難得到一些遙遠的國家去旅行的,像我們這種去過那些地方的人,要來寫點什麼海上陸上的奇異動物那是很容易的。
但是,一個旅行家的主要目的應當是使人變得越聰明越好,應當用異國他鄉的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來改善人們的思想。
我衷心希望能制定一項法律,即,每一位旅行家必須向大法官宣誓,保證他想要發表的東西全部完全屬實,然後才準許他出版自己的遊記,這樣世人就不會像平常那樣受到欺騙了。
有些作家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博得大衆的歡心,硬是撒一些彌天大謊來欺騙缺乏警惕性的讀者。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以極大的興趣仔細閱讀過幾本遊記,但自從我走遍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反駁那些不符合事實的叙述以後,我對這一部分讀物就非常厭惡了,同時對人類那麼輕易地就相信了這些東西也感到有些生氣。
所以,既然熟悉我的人都認為我辛辛苦苦努力寫出來的這本書還可以為國内所接受,我就堅決要求自己永遠遵守一條準則:嚴格遵守事實。
實際上我也永遠不會受任何誘惑偏離事實,因為我心中一直牢記着我那高貴的主人和其他優秀的“慧骃”的教誨和榜樣;我曾經有幸在那麼長的時間裡聆聽它們的教導。
“……雖然惡運使西農落難,卻不能強使他诳語欺人。
”(引自維吉爾《伊尼德》第二卷第七九一八○行) 我非常清楚,寫這類作品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學問,隻要記憶力好、記錄精确,用不着别的能力,寫出來也成不了什麼大名。
我也知道,遊記作家也同編字典的人一樣,将來一定是湮沒無聞,因為後來者居上,以後的人無論在分量和篇幅上都會超過他們。
那些讀了我這部作品的旅行家如果日後去我描述過的那些國家旅遊,就會發現我的文章的缺陷(如果有錯誤的話),還會添加不少他們自己的新發現,這樣就會把我擠出流行作家的圈子,自己取而代之,使世人忘記我曾經也是個作家,這樣的事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我寫作是為了求名,這确實是屈辱了我;然而我著書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大衆的利益,這樣我就根本不可能感到失望。
因為既然自認為是統治本國的理性動物,誰讀到我提到的那些光榮的“慧骃”的各種美德,不會為自己的罪惡感到羞恥呢?關于由“野胡”統治的那些遙遠的國家我一點也不想多說了;在那些國家當中,布羅蔔丁奈格人腐敗的程度最輕,所以他們在道德和統治方面的英明準則應該是我們所樂于遵從的。
可是我不想再繼續說下去了,怎麼評價怎麼做,都留給賢明的讀者自己去想吧。
我非常高興我的這部作品不會受到什麼責難。
一個作家,他隻叙述發生在那麼遙遠的國度裡的一些平凡的事實,我們既沒有半點興趣同這些國家做生意,又不想同它們談判,對于這樣的一個作家,還有什麼能反對的呢?我曾十分謹慎地避免了一般遊記作家所出現的毛病,他們因為這些毛病常常受到指責也是罪有應得,另外,我不插手幹涉任何政黨的事。
我寫作不動怒,不帶偏見,對任何人或者任何
尊敬的讀者,我這裡已經把我十六年又七個多月來旅行的曆史老老實實地講給你們聽了。
我着重叙述的是事實。
我也許也可以像别的人那樣說一些荒誕不經的故事來使你們大吃一驚,可是我還是願意用最簡樸的方式和文體叙述一些平凡的事實,因為我主要的目的是向你們報道而不是給你們消遣。
英國人或者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是很難得到一些遙遠的國家去旅行的,像我們這種去過那些地方的人,要來寫點什麼海上陸上的奇異動物那是很容易的。
但是,一個旅行家的主要目的應當是使人變得越聰明越好,應當用異國他鄉的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來改善人們的思想。
我衷心希望能制定一項法律,即,每一位旅行家必須向大法官宣誓,保證他想要發表的東西全部完全屬實,然後才準許他出版自己的遊記,這樣世人就不會像平常那樣受到欺騙了。
有些作家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博得大衆的歡心,硬是撒一些彌天大謊來欺騙缺乏警惕性的讀者。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以極大的興趣仔細閱讀過幾本遊記,但自從我走遍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反駁那些不符合事實的叙述以後,我對這一部分讀物就非常厭惡了,同時對人類那麼輕易地就相信了這些東西也感到有些生氣。
所以,既然熟悉我的人都認為我辛辛苦苦努力寫出來的這本書還可以為國内所接受,我就堅決要求自己永遠遵守一條準則:嚴格遵守事實。
實際上我也永遠不會受任何誘惑偏離事實,因為我心中一直牢記着我那高貴的主人和其他優秀的“慧骃”的教誨和榜樣;我曾經有幸在那麼長的時間裡聆聽它們的教導。
“……雖然惡運使西農落難,卻不能強使他诳語欺人。
”(引自維吉爾《伊尼德》第二卷第七九一八○行) 我非常清楚,寫這類作品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學問,隻要記憶力好、記錄精确,用不着别的能力,寫出來也成不了什麼大名。
我也知道,遊記作家也同編字典的人一樣,将來一定是湮沒無聞,因為後來者居上,以後的人無論在分量和篇幅上都會超過他們。
那些讀了我這部作品的旅行家如果日後去我描述過的那些國家旅遊,就會發現我的文章的缺陷(如果有錯誤的話),還會添加不少他們自己的新發現,這樣就會把我擠出流行作家的圈子,自己取而代之,使世人忘記我曾經也是個作家,這樣的事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我寫作是為了求名,這确實是屈辱了我;然而我著書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大衆的利益,這樣我就根本不可能感到失望。
因為既然自認為是統治本國的理性動物,誰讀到我提到的那些光榮的“慧骃”的各種美德,不會為自己的罪惡感到羞恥呢?關于由“野胡”統治的那些遙遠的國家我一點也不想多說了;在那些國家當中,布羅蔔丁奈格人腐敗的程度最輕,所以他們在道德和統治方面的英明準則應該是我們所樂于遵從的。
可是我不想再繼續說下去了,怎麼評價怎麼做,都留給賢明的讀者自己去想吧。
我非常高興我的這部作品不會受到什麼責難。
一個作家,他隻叙述發生在那麼遙遠的國度裡的一些平凡的事實,我們既沒有半點興趣同這些國家做生意,又不想同它們談判,對于這樣的一個作家,還有什麼能反對的呢?我曾十分謹慎地避免了一般遊記作家所出現的毛病,他們因為這些毛病常常受到指責也是罪有應得,另外,我不插手幹涉任何政黨的事。
我寫作不動怒,不帶偏見,對任何人或者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