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餘半仙祭煉招魂法 霓裳子全殿顯奇能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九回餘半仙祭煉招魂法霓裳子全殿顯奇能
卻說趙王莊自從一塵子、霓裳子到來,鹪寄生便把兵事讓與一塵子執掌。
将莊前土城改為石城,居中架着九節烘天紅衣大炮。
西山一帶,連造墩煌營壘,一路梅花樁、鐵藜蒺、鹿角之類,密密層層。
莊上豎起招聚義兵的大旗,厚給饷銀。
一面命徐鳴臯、一枝梅二人同往馬家村,囑托馬金标暗招各路民兵。
莊上建造十三層的瞭遠台。
那劉家莊上,劉佐玉、鄭良才來告:焦大鵬的屍首,用上号桫枋成殓,已送往張家堡去。
現下共招本莊義兵一千五百,還有外來的也不少。
不數日,馬金标處指引來的民兵,陸續到了二千餘人,各有金标信票為憑。
一塵子便命趙文、趙武、楊挺、殷壽,從莊前石城南首,直接劉家莊十裡外,連絡八座營壘,十二所墩煌。
過了幾日,默存子、山中子也到,衆英雄設宴大會,兩莊之人,無不興高十倍。
一塵子命劉佐玉鑄造軍裝,一切刀槍、弓箭、旗幟、攻守器具。
看那莊南一帶,十裡路的營壘、墩煌,聯成一氣。
又過幾日,忽有探子報說:“二千餘人馬,各執軍器,整隊而來,在莊前紮住。
有一個婦人,滿身缟素,口稱要見狄、徐二位大爺。
”鳴臯與洪道到石城上答話。
狄洪道一見,大喜道:“這是焦大鵬的妻子孫大娘到來,必定要替丈夫報仇。
”忙即開城,接孫氏與衆英雄見過了,大哭悲傷,誓報夫仇,今帶二千義兵,特來相助。
一塵子吩咐狄洪道将人馬檢點,編入隊伍。
自此趙王莊上軍威日甚,與前大不相同,共有一萬人馬。
而且莊上極富,各處遠近村莊義助糧飽,因此兵多将廣,糧草堆積如山,與劉家莊連成一氣。
鳴臯每每想起楊小舫等,要一塵子設法相救。
一塵子道:“且等大哥玄貞子或傀儡生到來,方可進得王宮。
” 且說那甯王如何不來攻打?内中有個緣故:自從那日李自然、邱天慶等回轉城中,檢點人馬,少了七百餘人。
雖則殺了焦大鵬,卻傷去一個鐵背道人,并這尊九節烘天紅衣大炮。
甯王十分可惜,埋怨李、邺二人。
餘半仙道:“千歲休怪他們,隻因趙王莊究竟不知有多少劍俠在彼,先生法力無邊,此等人實難力敵。
”甯王道:“相煩先生帶兵前去,将村莊掃成平地,殺他個雞犬不留。
”餘半仙道:“不必如此。
目今他們将大炮鎮守南方,那西面山路險峻,他又重重營壘、墩煌,層層鹿角、梅花樁。
我軍若去,反中奸計。
若向莊前,勢必開放大炮。
我有一計,隻消百日工夫,管教他們死得一個無存。
” 甯王問用何計,餘半仙道:“此乃我師傳授,極利害的妙法,名為‘招魂就戮大法’。
隻消命雕刻匠用柳木刻成一寸三分長的小木人一萬餘個,在禦教場内,結一個極大的金頂蓮花的茅篷,周圍做成三百六十個門戶,外用鹿角埋伏之類,中間設立法壇,将木人一齊放在壇内。
我便日日作法,隻要百日完滿,将這些木人丢在水中,他們合莊之人,同時淹死;或抛入火内,他們個個滿身焦爛而死;或将木人的頭切下,他們應時頭斷。
任你劍仙,也不中用了。
如非脫了凡胎的死他不得,若是血肉之軀,終難活命。
”甯王聽了大喜,道:“妙極妙極!隻是須要兵馬保護。
恐怕他們得了風聲,前來搶劫。
”餘半仙笑道:“不必保護,諒他也不敢來。
他若來時,卻最妙了。
我這妙法比八陣圖還妙三分。
看看數百門戶,戶戶通連,人若進去了,休說要到壇内,就是立時退出,也退不出去,今年走到明年,還是仍在門戶内穿來穿去。
況且一進門戶,立時昏迷,還能搶劫麼?”甯王大喜道:“孤得先生,乃天賜我成功大事也!”遂命李自然速傳令雕刻一萬五千個柳樹人,要一寸三分長,限七日完成。
一面命天慶速速建搭金頂蓮花茅篷,餘半仙親自監督。
我且丢過一邊。
再說趙
将莊前土城改為石城,居中架着九節烘天紅衣大炮。
西山一帶,連造墩煌營壘,一路梅花樁、鐵藜蒺、鹿角之類,密密層層。
莊上豎起招聚義兵的大旗,厚給饷銀。
一面命徐鳴臯、一枝梅二人同往馬家村,囑托馬金标暗招各路民兵。
莊上建造十三層的瞭遠台。
那劉家莊上,劉佐玉、鄭良才來告:焦大鵬的屍首,用上号桫枋成殓,已送往張家堡去。
現下共招本莊義兵一千五百,還有外來的也不少。
不數日,馬金标處指引來的民兵,陸續到了二千餘人,各有金标信票為憑。
一塵子便命趙文、趙武、楊挺、殷壽,從莊前石城南首,直接劉家莊十裡外,連絡八座營壘,十二所墩煌。
過了幾日,默存子、山中子也到,衆英雄設宴大會,兩莊之人,無不興高十倍。
一塵子命劉佐玉鑄造軍裝,一切刀槍、弓箭、旗幟、攻守器具。
看那莊南一帶,十裡路的營壘、墩煌,聯成一氣。
又過幾日,忽有探子報說:“二千餘人馬,各執軍器,整隊而來,在莊前紮住。
有一個婦人,滿身缟素,口稱要見狄、徐二位大爺。
”鳴臯與洪道到石城上答話。
狄洪道一見,大喜道:“這是焦大鵬的妻子孫大娘到來,必定要替丈夫報仇。
”忙即開城,接孫氏與衆英雄見過了,大哭悲傷,誓報夫仇,今帶二千義兵,特來相助。
一塵子吩咐狄洪道将人馬檢點,編入隊伍。
自此趙王莊上軍威日甚,與前大不相同,共有一萬人馬。
而且莊上極富,各處遠近村莊義助糧飽,因此兵多将廣,糧草堆積如山,與劉家莊連成一氣。
鳴臯每每想起楊小舫等,要一塵子設法相救。
一塵子道:“且等大哥玄貞子或傀儡生到來,方可進得王宮。
” 且說那甯王如何不來攻打?内中有個緣故:自從那日李自然、邱天慶等回轉城中,檢點人馬,少了七百餘人。
雖則殺了焦大鵬,卻傷去一個鐵背道人,并這尊九節烘天紅衣大炮。
甯王十分可惜,埋怨李、邺二人。
餘半仙道:“千歲休怪他們,隻因趙王莊究竟不知有多少劍俠在彼,先生法力無邊,此等人實難力敵。
”甯王道:“相煩先生帶兵前去,将村莊掃成平地,殺他個雞犬不留。
”餘半仙道:“不必如此。
目今他們将大炮鎮守南方,那西面山路險峻,他又重重營壘、墩煌,層層鹿角、梅花樁。
我軍若去,反中奸計。
若向莊前,勢必開放大炮。
我有一計,隻消百日工夫,管教他們死得一個無存。
” 甯王問用何計,餘半仙道:“此乃我師傳授,極利害的妙法,名為‘招魂就戮大法’。
隻消命雕刻匠用柳木刻成一寸三分長的小木人一萬餘個,在禦教場内,結一個極大的金頂蓮花的茅篷,周圍做成三百六十個門戶,外用鹿角埋伏之類,中間設立法壇,将木人一齊放在壇内。
我便日日作法,隻要百日完滿,将這些木人丢在水中,他們合莊之人,同時淹死;或抛入火内,他們個個滿身焦爛而死;或将木人的頭切下,他們應時頭斷。
任你劍仙,也不中用了。
如非脫了凡胎的死他不得,若是血肉之軀,終難活命。
”甯王聽了大喜,道:“妙極妙極!隻是須要兵馬保護。
恐怕他們得了風聲,前來搶劫。
”餘半仙笑道:“不必保護,諒他也不敢來。
他若來時,卻最妙了。
我這妙法比八陣圖還妙三分。
看看數百門戶,戶戶通連,人若進去了,休說要到壇内,就是立時退出,也退不出去,今年走到明年,還是仍在門戶内穿來穿去。
況且一進門戶,立時昏迷,還能搶劫麼?”甯王大喜道:“孤得先生,乃天賜我成功大事也!”遂命李自然速傳令雕刻一萬五千個柳樹人,要一寸三分長,限七日完成。
一面命天慶速速建搭金頂蓮花茅篷,餘半仙親自監督。
我且丢過一邊。
再說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