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吳夫人命仆購美女 屈師魯奉诏查邊庭
關燈
小
中
大
廷寄不上十日,已到陝西。
那時已值屈生商議遣仆南下之日,晏公接了廷寄,忙請屈生上院,親将廷寄面交。
屈生道:“三日後一準動身。
”晏公遂吩咐首縣,預備人夫轎馬。
首縣忙出傳單,曉谕沿途州縣,備公館辦差,迎接伺候。
中軍參将又發信通知甘肅大小各營,靜候欽差查閱。
屈生别過晏公,回到家中,将此事禀告母親丈母,說此乃君命,不能辭也,大約往返年餘。
吳小姐道:“官人此番前去查營伍去,不知随帶多少人員?”屈生道:“此番奉旨查閱營伍,止須文武兩員足矣。
至于至了一處,須暗地采訪,才得實情,那可不能拘定時日。
若希圖了事,甚非朝廷欽派之意也。
” 吳小姐聞言,點頭欽佩,說:“足見官人心細,盡力王家,無微不至。
”屈生道:“為臣當忠,分所宜然。
家中之事,全仗吾妻照料,不用拙夫多囑。
但是二叔二嬸處,須要用好言安慰他。
說立嗣定是他那二子,非此不能激勵他們用心讀書。
隻要能進一學,怕不是享受家産,眼前不過暫為做作,騙他讀書而已。
如此說法,那吳二夫婦必然放心,不生别故。
”小姐點頭:“不為錯,但官人此去,一路須要保重。
時寄書家中,安慰老母,至家鄉之事,既托母舅料理,大要無錯。
但願此間妙計一成,吳門有後,我等歸家,即可放心,兼不負爹爹遺言所托也。
” 屈生道:“萬事自有一定,隻好聽天而已。
”于是收擡行李,忙亂了二日。
接着撫台各官餞行請酒,各鄉紳亦然,屈生一概辭謝不赴。
到了長行前一夜,吳小姐擺了一席餞行酒筵,是晚隻有夫妻母子丈母女婿四人入坐。
席間無非是些叮囑屈生一路保重的話,屈生是安慰母親丈母不用牽挂的話,酒完席散,歸房安息。
次早天明起來,梳洗已畢。
人夫轎馬,早已齊備。
各大憲都親來送行,屈生先拜辭了母親丈母,揖别夫人,又喚乳母抱了孩兒來視看了看,少不得吩咐一番上下人等,出來升轎動身,說不盡的儀注。
欽差是體面不過的。
出了城,到了十裡郵亭,衆紳士人等早已恭候。
屈生忙住轎下來,與衆人相見,少不得領了三杯餞酒,别謝了大衆,告辭起身。
一路浩浩蕩蕩而去,官紳等衆遂後各自回城,也不必細表。
屈生此去,先到陝南閱視營伍,背地裡改換服色,到處私訪。
這且按下不表。
再說劉升老喬二人奉了主人之命,往南方購買佳人。
兩人乘坐了車輛,從大道前進。
一路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話休煩叙。
那一天已到了清江浦,此地是南北通衢,舟車并行之地,十分鬧熱。
二人到後,即住在客店,打聽離揚州路程。
店主人道:“此地往揚州,水旱皆便。
若走旱路,從淮安一路進發,有三百五十餘裡程途。
不能坐車,要用轎子或小車二把手者,大約六日可到。
若坐船,水路有三百八十餘裡,搭船包艙,不過每人花上三四兩銀子,至遲走六七天,快則三四天即到,要看風順逆。
總而言之,走旱路盤費須十金之外,人又辛苦。
走水路,又省又不辛苦。
客人自己斟酌。
”劉喬二人道:“水旱兩路到底那路平靜?隻要安穩,倒不在乎省費。
”店主道:“如今天下太平,年谷順成,盜賊稀少,不論舟行陸路,都是千安萬妥,決不至有搶劫之事。
”劉喬二人聽了店主一番話說,二人商議道:“還是搭船包艙較之旱路省事,人亦安逸。
”議定後,即托店主人帶領到河下看船,當時看定了一隻貨船,可以搭,店主忙替他包了一個中艙,講好了船價,銀二兩八錢,每頓飯加銀五分,不過一樣蔬菜,要吃好菜,須自己添買,船上有會弄炒炸烹調,無一不會。
劉喬聽了大喜,二人
那時已值屈生商議遣仆南下之日,晏公接了廷寄,忙請屈生上院,親将廷寄面交。
屈生道:“三日後一準動身。
”晏公遂吩咐首縣,預備人夫轎馬。
首縣忙出傳單,曉谕沿途州縣,備公館辦差,迎接伺候。
中軍參将又發信通知甘肅大小各營,靜候欽差查閱。
屈生别過晏公,回到家中,将此事禀告母親丈母,說此乃君命,不能辭也,大約往返年餘。
吳小姐道:“官人此番前去查營伍去,不知随帶多少人員?”屈生道:“此番奉旨查閱營伍,止須文武兩員足矣。
至于至了一處,須暗地采訪,才得實情,那可不能拘定時日。
若希圖了事,甚非朝廷欽派之意也。
” 吳小姐聞言,點頭欽佩,說:“足見官人心細,盡力王家,無微不至。
”屈生道:“為臣當忠,分所宜然。
家中之事,全仗吾妻照料,不用拙夫多囑。
但是二叔二嬸處,須要用好言安慰他。
說立嗣定是他那二子,非此不能激勵他們用心讀書。
隻要能進一學,怕不是享受家産,眼前不過暫為做作,騙他讀書而已。
如此說法,那吳二夫婦必然放心,不生别故。
”小姐點頭:“不為錯,但官人此去,一路須要保重。
時寄書家中,安慰老母,至家鄉之事,既托母舅料理,大要無錯。
但願此間妙計一成,吳門有後,我等歸家,即可放心,兼不負爹爹遺言所托也。
” 屈生道:“萬事自有一定,隻好聽天而已。
”于是收擡行李,忙亂了二日。
接着撫台各官餞行請酒,各鄉紳亦然,屈生一概辭謝不赴。
到了長行前一夜,吳小姐擺了一席餞行酒筵,是晚隻有夫妻母子丈母女婿四人入坐。
席間無非是些叮囑屈生一路保重的話,屈生是安慰母親丈母不用牽挂的話,酒完席散,歸房安息。
次早天明起來,梳洗已畢。
人夫轎馬,早已齊備。
各大憲都親來送行,屈生先拜辭了母親丈母,揖别夫人,又喚乳母抱了孩兒來視看了看,少不得吩咐一番上下人等,出來升轎動身,說不盡的儀注。
欽差是體面不過的。
出了城,到了十裡郵亭,衆紳士人等早已恭候。
屈生忙住轎下來,與衆人相見,少不得領了三杯餞酒,别謝了大衆,告辭起身。
一路浩浩蕩蕩而去,官紳等衆遂後各自回城,也不必細表。
屈生此去,先到陝南閱視營伍,背地裡改換服色,到處私訪。
這且按下不表。
再說劉升老喬二人奉了主人之命,往南方購買佳人。
兩人乘坐了車輛,從大道前進。
一路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話休煩叙。
那一天已到了清江浦,此地是南北通衢,舟車并行之地,十分鬧熱。
二人到後,即住在客店,打聽離揚州路程。
店主人道:“此地往揚州,水旱皆便。
若走旱路,從淮安一路進發,有三百五十餘裡程途。
不能坐車,要用轎子或小車二把手者,大約六日可到。
若坐船,水路有三百八十餘裡,搭船包艙,不過每人花上三四兩銀子,至遲走六七天,快則三四天即到,要看風順逆。
總而言之,走旱路盤費須十金之外,人又辛苦。
走水路,又省又不辛苦。
客人自己斟酌。
”劉喬二人道:“水旱兩路到底那路平靜?隻要安穩,倒不在乎省費。
”店主道:“如今天下太平,年谷順成,盜賊稀少,不論舟行陸路,都是千安萬妥,決不至有搶劫之事。
”劉喬二人聽了店主一番話說,二人商議道:“還是搭船包艙較之旱路省事,人亦安逸。
”議定後,即托店主人帶領到河下看船,當時看定了一隻貨船,可以搭,店主忙替他包了一個中艙,講好了船價,銀二兩八錢,每頓飯加銀五分,不過一樣蔬菜,要吃好菜,須自己添買,船上有會弄炒炸烹調,無一不會。
劉喬聽了大喜,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