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一家團聚征厚福 兩美相逢述舊緣

關燈
還當報效。

    當日吳二夫婦已來道喜,晚間大開筵宴,翁婿叔嶽吳二之子五人一席暢飲,内面婆媳母女吳二太太四人一席暢飲。

    屈小公子時已過周歲,也會笑了,乳母抱至席前,那小孩也會要吃要喝,引得兩位老夫人歡喜無限。

     當夜席散,屈生歸房,至母親房中細說此番出征,全虧夏恩師遣人幫助,才成大功。

    又将宋梓從前在京娶白秀英一事細說出來,如今宋梓蒙恩補授陝安總兵,此次一路同來,大料白秀英一定要來拜見。

    他那容貌,競與小姐不差上下,乍看竟無分别。

    此女雖出身青樓,頗知自愛。

    胸中有才,非尋常女子可比。

     屈母聽了這一番話,說道:“那夏恩師真是神仙,我兒得他指教,今日得五等之封,那宋梓并不認得夏恩師,何以岑仙長肯收他做徒弟?藉此也封男爵官,居總鎮不用說,那白秀英也是一品夫人。

    大約是白秀英前世修積得好,才有今日。

    宋梓功名。

    一半還是白秀英的福氣,這個人倒要看看。

    ”說罷老母分付早早安歇,明日先焚香謝天地神佛,出門去拜晏中丞舉薦之恩。

    屈生一一答應,去歸婦房。

    又問了孩子結實否,乳母道:“孩子久已睡著了,孩子結實得很,才過了周歲,就會吃東西。

    如今兩周歲快了,明年一定會走。

    ”乳母去後,夫婦安寝。

     久别之後,自然相親相愛,勝過新婚。

    次日一早起來,焚香點燭。

    屈母穿了公服,屈生夫婦亦然,叩謝天地神佛祖宗。

    早飯後,屈生出門拜晏中丞。

    見面道謝,中丞道:“愚弟保舉先生出征,半是令嶽授意,何功之有?如今蒙恩,因薦舉得人,賞了官銜,弟還要道謝才是。

    ”彼此謙讓,旋即拜同城各官,不必細表。

     下午回府,宋梓已來在客廳久候。

    屈生下轎進内,宋梓接著,以門生禮叩見。

    千恩萬謝,一定要求見吳公與老夫人。

    吳公出見,談了半時,老母辭而不見,宋梓禀道:“門生媳婦意欲來府叩見老夫人與師母,請示恩師大人準其來見否?”屈生道:“尊夫人肯降光,這又何妨?隻管請來。

    ”宋梓聞言,打恭告退。

    回衙告訴秀英,那秀英忙備了幾樣針線,幾色禮物,次日遣人挑了禮物,自己帶了婢女,乘轎來吳府叩見屈老夫人。

     門上傳進去,屈母分付請會,命仆婦出來迎接。

    秀英下轎,婢女扶了,一直往裡行走。

    迎著仆婦引路,前行來至西院堂前,早已望見老夫人與少夫人。

    秀英進得堂中,口尊:“老太太師母在上,賤妾小門生媳婦特來叩見,請老人家上坐,容我恭參。

    ”屈母聞言,舉目細看,不覺大驚。

    隻見那秀英容顔與吳小姐分毫不差,不惟身體之長短相同,那聲音也是一樣,心中想道:怪不得我兒說是差不多少,據我看來,真是分不出來。

    若不說明,定要誤認也。

    屈母道:“宋夫人休要如此太謙,隻行常禮罷,老身不能回拜,千萬休行大禮。

    :“白秀英那裡肯昕,登時跪下,四禮八拜叩拜老母。

    拜罷,請吳小姐受禮。

    吳小姐看了秀英,早已出神,越看越愛。

    秀英看了吳小姐心中詫異:怎麼這夫人面貌同我仿佛。

     秀英連稱:“師母大人,門生媳婦叩見。

    ”也是四禮八拜,吳小姐拉他也拉不住。

    拜罷,老母讓坐,秀英謝了又謝,才敢坐下。

    随即要請見吳太夫人,婢女去禀告吳夫人說:“那宋太太與咱們小姐生的一般模樣,分不出來。

    ”吳夫人聞言不信,忙換了衣裳,竟過西院而來。

    到得堂中,秀英連忙拜見。

    吳夫人一面受禮回禮,一邊細瞧秀容,果然活是一個女兒。

    心中驚異道;天下竟有如此相似之人,真正奇極了。

    大家坐下細談,吳夫人聽他聲音也與女兒不差,愈覺稀奇。

     那吳小姐與秀英二人你看我,十分愛慕;我看你,無限憐惜。

    細談往事,秀英直言不諱。

    從被人拐賣起,直說到屈宋二公贈金贖身,嫁與宋梓止。

    大家聞言,歎息連聲。

    問他家中之人還記得否,秀英道:“不能全記,但記得有個長兄務農為生,娶的嫂嫂施氏是山東人而己。

    ” 他四人說的十分投機,吳夫人分付廚房備飯,留秀英吃飯了去,屈母亦然。

    命仆婦傳話,命轎夫晚上來接。

    秀英見二位老夫人美意留他,也不推辭,就在此吃晚飯。

     這一來,兩美相遇,彼此往還。

    還有醜小姐途中打虎,晏公子郊外打圍,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