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青魚精戲弄小塘 獨角龍水淹泗州

關燈
祖的門徒,姓柳名是垂青,今奉老祖法旨,來解你的危難。

    ”小塘聞言雙膝跪倒,說:“仙長,不知此水幾時可退,救這一城生靈。

    ”柳仙将小塘扶起,如此這般說了一遍,将絨條、葫蘆交與小塘,一縱金光忽然不見。

    小塘收了寶貝,差人去請任爺,任知州來在城上說:“濟先生,可知這是什麼怪物了嗎?”小塘說:“這原是一條野龍,老爺可速差人捉燕子數十隻,鍋竈柴薪、香油等物一齊送上城來,我自有捉他的法術。

    ”任爺聽了,立時着人将應用之物一齊治辦了來,下城回衙而去。

    小塘親自動手,支鍋燒火,把燕子與香油倒在鍋内,不多一時,香氣撲鼻,原來蝦龍魚鼈之類好吃這件東西,獨角龍正然興波作浪,忽聞見這股香氣,饞得他順口流沫,張牙舞爪出離水面。

    小塘一見,滿心歡喜,忙念咒語,把手一張,就是一個掌雷。

    野龍正聞香氣,聽的一聲雷響,擡頭一看,見小塘在城頭站立,不由得心中大怒,把頸項上的金鱗一乍,那水往上就漲。

    柳仙一見,解下虎皮戰裙,迎着金光一叫,收去一片金鱗。

     書以簡短為妙,不可重叙。

    濟小塘發了七次掌雷,野龍把那金鱗乍了七乍,柳仙就收去七片金鱗,野龍隻急的怒發如雷,咬牙切齒說:“窮酸,你怎敢破我的七片金鱗!今日不生吞你,誓不再居水府。

    ”言罷出離水面,飛奔小塘,小塘忙把柳仙給他的葫蘆、絨條一齊撇去,自己隐在敵樓之中。

    那葫蘆迎風就變,變的與小塘一般,在那裡端然站立。

    野龍不辨真假,撲到跟前把個假小塘吞在腹内,回頭就走。

    柳仙看的明白,忙現法像,騎在野龍背上,說:“野畜哪裡走!”野龍此時怒氣未患,把身子一滾,想把柳仙翻下水去,柳仙念動真言,那個如意葫蘆在野龍腹中變成五把鋼鈎,抓住心肝。

    那絨條變成一條鐵索直到咽喉,野龍覺着有件東西在嗓子之内,不由的把口一張,那索子從口內掉出半截。

    柳仙一見,把野龍頭上獨角用手抓住,往懷裡一扳,伸手抓住索子,提了一提,疼的個野龍聲如牛吼,隻叫放生。

    柳仙說:“野畜,還不與我退水,等到幾時?”野龍不敢不從,吩咐水卒将水退去,柳仙請了四位揭地神來,把野龍拉到東門以外,推入塔下枯井内,這且不表。

     再說柳仙走入敵樓之中,把擒龍之事與小塘說了,小塘千恩萬謝,說:“仙長,弟子在這泗州不能久住,欲同大仙前去叩見祖師一面,不知可否?”柳仙說:“如今還不是叩見之時,你若不欲在此,可去告辭官長,我帶你到長安罷!”小塘說:“若去告辭,恐怕他們留戀,不如在此粉壁留詩一首,咱快走罷!”言罷,取出随身帶的筆硯,在那敵樓牆上寫道: 四海雲遊濟小塘,柳仙護庇把龍降。

     臨行留下詩一首,水患永除保吉祥。

     小塘寫完,方要下城,柳仙說:“不可,你既然怕大家留戀,不必下城,待我傳你駕雲的法術,咱二人騰空去罷!”遂将咒語念與小塘,小塘學會,二人駕起雲來,不多時到了陝西交界,收落雲頭。

    柳仙說:“以後若要駕雲就是依此咒語,我還有個柬帖,上面俱是仙家的妙術,你可緊緊收藏。

    ”言罷遞與小塘,轉眼不見。

    小塘望空拜謝了一番,竟奔西安大道。

     一路上化齋充饑,夜宿古廟。

    那日到了西安城中,正遇着王府大放花燈,小塘随着衆人去看了一看,果然熱鬧。

    原來這座王府是嘉靖爺的禦弟,封在西安,名為秦王。

    小塘貪看花燈,不覺天晚,就在街上一座小店投宿,睡到五更醒吋,想着要化秦王一些銀錢,在西安行些好事,卻又無門可入。

    想了一回,想出個主意。

    天明起床租了店家一張桌子,借了一方大硯,煩店小二送到十字路口。

    自己又買了筆墨、紅紙。

     将紅紙裁了幾付對子,寫春對出賣,誰知從早至午,并沒人上前問問。

    小塘無事,把柳仙給他的柬帖取出觀看,原來上邊俱是變戲法的法術,小塘暗暗記熟,找了幾根幹草截成節兒,擺在桌上,來往行人就有好事的,說“今已是正月十七,為何還賣春對,這些草節有何使用?”小塘說:“學生路過貴處,缺少路用,無奈寫些對子賣,這些草節善能變化,列位要我幾付對子,待我變個戲法你們瞧瞧。

    ”衆人聽說要變戲法,大家把些對子盡情買去,小塘見對子已賣,拿起草節用手巾蓋上說:“那位吹口法氣?”過來一個後生吹了幾口。

    小塘念完咒語,把手巾一掀,隻見螞蚱坦張一齊亂跳,對對蝴蝶上下翻飛,衆人大喜,你撲我奪,奪到手中卻是長尾大蛆,及至摔在地下,仍舊還是草節,一齊拍手大笑,稱妙不絕。

    适趕着有王府太監從此經過,見小塘的戲法巧妙,勒馬觀看,看罷大喜,說:千歲正然悶倦,何不叫他進府玩玩,叫千歲喜歡。

    想罷,吩咐小厮:“你去與玩戲法的說知,叫他跟到府裡邊玩去。

    ”小子領命,上前與小塘說了。

    小塘大喜,當下收拾了收拾,跟着小子往王府而來。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