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良緣狐作合 伉俪草能偕

關燈
女交與他,好時再賠嫁送便是。

    ” 韋梅軒道:“待我們與他計議。

    ” 那蔣日休正在那裡等好消息,隻見他兩個笑來,對着蔣日休道:“恭喜!一口應承,就送來。

    好了再贈妝奁。

    ” 蔣日休道:“這等待我租間房,着人擡去。

    我自日逐醫她罷了。

    ” 韋梅軒道:“日休,這要三思!他今日‘死馬做活馬醫’,醫不好,料不要你償命。

    但是不好,不過賠他一口材,倒也作事爽快。

    若是一個死不就死,活不就活,半年三個月耽延起來,那時丢了去不是;不丢她不得,怎麼處?終不然我你做客的,撇了生意,倒在這裡服侍病人。

    日休,老婆不曾得,惹得個白虱子頭上撓?故此我們見他說送與你包醫,便說再計較,都是開的後門。

    你要自做主意,不要後邊懊悔。

    ” 日休見前邊靈驗,竟呆着膽道:“不妨,我這是經驗良方,隻須三日,可以脫體。

    隻怕二位行期速,吃不我喜酒着。

    ” 季東池道:“隻怕我再來時,足下還在我裡做郎中不了。

    ” 蔣日休道:“我就去尋房子移她出去,好歹三日見功。

    ”兩個冷笑,複了熊漢江。

     可可裡對門一間小房子出招了,他去租下。

    先去鋪了床帳,放下行李,來對熊漢江道:“我一面叫轎來請令愛過去。

    ” 熊漢江道:“苦我小女,若走得動,坐得轎。

    可也還有人醫。

    蔣客人,且到我樓上看一看。

    ”兩個走到樓上,熊漢江夫婦先掩了個鼻子。

    蔣日休擡頭一看,也吃了一驚: 滿房穢氣,遍地痰涎。

    黃點點四體流膿;赤瀝瀝,一身血迹。

    柔肌何處是?滿布了蟻壘、蜂窠;肢體是癡□(般),□□(盡成)了左癱、右瘓。

    卻也垂頭落頸,勢恹恹,怕扁鵲蒼公難措手。

     蔣日休心裡想道:“我倒不知已這光景了,怎麼是好?叫聲一個醫不得,卻應了他們言語。

    ” 文姬母親道:“蔣客人,扶是扶不起,不若連着席兒扛去罷。

    ” 蔣日休道:“罷!借一床被,待我裹了駝去便是。

    ”店主婆果然把一床布被與他,他将來裹了,背在肩上。

    下邊東池與梅軒也立在那廂,看他做作。

    隻見背着一個人下樓,熏得這些人掩鼻的,唾唾的,都走開去。

    他隻憑着這束草,徑背了這人去。

    熊漢江夫妻似送喪般,哭送到門前。

     病入膏肓未易攻,阿誰妙藥起疲癃? 笑看紅粉歸吾手,泣送明珠離掌中。

     蔣日休駝了文姬過來。

    隻見季東池也與韋梅軒過來。

    東池道:“蔣日休,賠材是實了。

    ” 韋梅軒道:“日休,隻是應得你兩日急買材,譬如出嫖錢,如今幹折。

    ” 蔣日休道:“且醫起來看。

    ”送了兩個去。

     他把第三束草煎起湯來,把絹帕兒揩上她身上去。

    洗了一回,又洗一遍,這女子沉沉的憑他洗滌。

    卻可煞作怪!這一洗,早已膿血都不出了。

     紅顔無死法,寸草著奇功。

     蔣日休喜得不要,道:“有此效驗!”他父母來望,見膿血少了,倒暗暗稱奇。

     到第二日,略可聲音,可以着得手。

    他又煎些湯,輕輕的扶她在浴盆裡,先把湯淋了一會,然後與她細洗。

    隻見原先因膿血完,瘡靥幹燥,這番得湯一潤,都趫起靥來。

    蔣日休又與她拭淨了,換了潔淨被褥,等她歇宿。

    一夜,瘡靥落上一床似雪般。

    果然身體瑩然,似脫換一個,仍舊是一花枝樣女子: 雲開疑月朗,雨過覺花新。

     試向昭陽問,應稱第一人。

     真是隻得三日,表病都去。

    隻是身體因瘡累,覺神氣不足。

    她父母見了,都道蔣日休是個神仙。

    因日休不便伏侍,要接女子回去。

     女子卻有氣沒力的說道:“這番接我出來,爹娘也無惡念。

    隻怎生病時在他家,一□□□□□(好就去?且已)許為夫婦。

    我當在此,以報他恩。

    ” 倒是蔣日休道:“既是姐姐不背前言,不妨暫回。

    待我回家與父說知行聘,然後與姐姐畢姻。

    ”文姬因他說,回到家中。

     這漢陽縣人聽得蔣日休醫好了熊漢江女兒,都來問他乞方、求藥,每日盈門。

    有什與他?隻得推原得奇藥,今已用盡。

    那不信的還纏個不了。

     他自别了熊漢江,發米起身。

    一路到家。

    拜見父母,就說起親事。

     蔣譽夫婦嫌遠,蔣日休道:“是奇緣,決要娶她。

    ” 這邊熊漢江因無子,不肯将女遠嫁,文姬道:“我當日雖未曾與他同宿,但我既為他背,又為他撫摸、洗濯,豈有更辱身他人之理?況且背約不信,不肯适人。

    ” 恰好蔣日休已央舅子柳長茂來為媒行聘,季韋兩人複來,道盟不可背。

     熊漢江依言允諾,文姬竟歸了蔣日休。

     自此日休後來武昌、漢陽間,成一富戶。

    文姬亦與偕老,生二子,俱入國學。

     人都稱他奇偶,虧大别狐之聯合。

    我又道:“若非早覺,未免不死狐手,猶是好色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