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顯證鑰匙經上

關燈
破邪顯證鑰匙經上 目錄 破不論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 破四生受苦品第二 破悟道末後一着品第三 破覽方便修三十三天諸天品第四 破三寶神通品第五 破禅定威儀白蓮無相天品第六 破十樣仙品第七 破覽集金剛經科儀布施鹹悟菩提重辯重征豈識覺性品第八 破受戒品第九 破無修證傀儡金剛經四果羅漢人天()()輪王多寶三邈菩提品第十一 破邪顯證鑰經上 邪法亂混雜,虛空無縫鎖; 不着鑰匙開,生死何處躲。

     利己利他,為出家在家菩薩,破邪顯證。

     倚托 皇王、水土、五谷稻糧,護國公臣,文武大将護法,以此我得安穩參道,總報恩情。

     倚托我王江山穩,二托公臣護持恩。

     不是皇王文武護,誰敢發心普度人。

     倚托我王洪福大,二托文武護法恩。

     普度諸佛歸家去,報答護法出苦輪。

     取經不是聖者護,誰敢西天去取經。

     取得經來度衆生,護法功德永無窮。

     不是唐王牒文去,誰敢西天去取經。

     經卷不是龍牌護,誰敢發心普度人。

     唐僧護法成佛去,今是古來古是今。

     國王大臣護佛法,成佛功德永無窮。

     大藏覽集流通品雲 要不傳法度衆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這炷香,灌滿十方,諸佛菩薩,一體同觀。

    這炷信香,報答天地蓋載之恩,日月照臨之恩。

    這炷信香,報答皇王水土之恩,父母養育之恩。

    信心即功德道源,信心具擇法眼,信解受持者,洞明真性鹹悟菩提。

     大乘金剛寶卷雲: 這柱信香入爐心,本是和尚度萬人; 度得萬人歸空去,清風明月玄中尋。

     香在乾坤本現前,非法亦來了真玄。

     此香能超三界外,無有回轉駕鐵舡。

     說破明心無生話,決定無礙是西方。

     本性彌陀佛國土,永劫不壞般若香。

     破不論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 金剛經雲:供養三四五佛,遇不着正法,供養恒沙諸佛,得聞正法。

     圓覺經雲:供養三四五佛,遇不着正法,供養恒沙諸佛,得聞正法。

     科儀雲:休别在家出家,不拘僧俗,而隻要辦心。

    本無男女,而何須着相。

    未明人,妄分三教。

    了得同悟一心。

    若能返照回光,個個圓成。

     隻為你,有分别,便有生死;但回光,肯返照,個個圓成。

     心是佛,佛是心,本來無二;愚癡人,信不及,向外追尋。

     在家人,出家人,個個都有;男和女,女和男,個個圓成。

     自為你,有分别,不明大道;但分别,必有二,永堕沉淪。

     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透長安。

     八百餘家呈妙首,大家依樣畫葫蘆。

     金剛本體路堂堂,本性就是法中王。

     願今合會諸男女,同證金剛大道場。

     在家菩薩智非常,鬧市叢中有道場。

     西方淨土人人有,高山平地總西方。

     轉輪王,多寶王,成佛去了。

     阿育王,唐肅宗,徑往西方。

     梁武帝,妙莊王,成佛去了。

     老維摩,龐居士,徑往西方。

     一僧一道一儒然,同入心空及第禅; 是水源流滄溟瀇,日月星辰共一天。

     本來大道原無二,奈緣偏執别談(玄)。

     了心更許诃誰論,三教原來總一般。

     圓覺經作證,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位,不如有人。

    聞無礙法門,一剎那頃。

    圓覺經雲: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及一句妙義。

    圓覺經雲:教百恒河沙數衆生,都得阿羅漢果位,不如有人,聞半句偈。

     金剛經作證,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再說,其福勝彼。

    勝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有福有盡。

    偈曰: 修聖道,辟支佛,千萬果位;也不如,無礙法,傾刻之間。

     七樣寶,滿三千,巳用布施;及不得,一句義,剎那之間。

     百恒沙,沙子數,羅漢果位;跟不上,半句偈,一剎那間。

     圓覺經,二菩薩,請問妙法;圓覺經,作證見,不是虛言。

     天上王,人間主,羅漢果位;跟不上,半句偈,無為真人。

     聲聞佛,辟支佛,神通小果;跟不上,無礙法,無相真人。

     科儀雲:還見四句親且處,真性洞明。

    依般若,不勞彈指功夫,證菩提。

     超過十方無邊際,天上天下獨為尊; 豁開透地通天眼,絕勝僧祗萬倍功。

     金剛經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科儀雲: 有病有危終退堕,不生不滅不輪回。

     西方淨土常安樂,無苦無憂歸去來。

     優昙雲 人間四相難逃死,天上何曾免五衰。

     甯可九蓮居下品,不來浮世受胞胎。

     生死循環那個逃,此心未了慢徒勞。

     時今不做輪回夢,隻走人間這一遭。

     圓通卷雲: 歸去來兮歸去來,永無八難及三災; 誰知淨土無諸苦,盡力相拖不肯來。

     有福有盡還有苦,有生有滅有輪回; 無為福勝永無苦,永無八難和三災。

     破四生受苦品第二 金剛義論雲:文殊菩薩問佛,如何四生之苦,為弟子解說。

    世尊曰:眼令着色者,死後堕入卵生之苦,作一切飛禽鳥獸之地獄。

    耳貪聲者,死後堕入胎生之苦,作一切牛馬豬羊蹄角畜生之地獄。

    鼻貪香者,死後堕入濕生之罪,作江湖魚鼈之地獄。

    舌貪味者,死後堕入化生之罪,作一切蚊蠓蚤虱禽靈之地獄。

    若不尋着出身之路,四生六道,難得脫免。

     輪回苦,是胎生,駝騾象馬。

    輪回苦,是卵生,鳥獸飛禽。

     輪回苦,是濕生,河裡魚鼈。

    輪回苦,是化生,蚊蠓蛆蟲。

     輪回苦,是餓鬼,邪魔外祟。

    陰司裡,是鐵圍,枉死城中。

     這便是,六道裡,生死受苦;呆衆生,不知道,闖在四生。

     我隻說,六道裡,有大有小;誰知道,四生裡,一般靈魂。

     有智人,聽得說,四生受苦;心又驚,膽又戰,眼淚盈盈。

     上等人,聽得說,四生輪轉;手拈香,忙禱告,要辦前程。

     我隻說,無量劫,人道輪轉,誰知道,六道裡,轉到如今。

     想起來,無量劫,生死受苦;鐵石人,知道了,也求出身。

     這一遭,出不得,生死苦海;剎那間,生死到,永劫沉淪。

     有智人,聽得說,心驚膽戰;手拈香,忙禱告,眼淚紛紛。

     十那咤,聽得說,心中煩惱;鐵石人,知道了,他也回心。

     苦勸你,貧富貴,堤防地獄;三藏師,取真經,不是虛言。

     老唐僧,去取經,十萬餘裡;過千山,并萬水,隻為衆生。

     三藏師,往西天,多受辛苦;受苦惱,取真經,救度衆生。

     為衆生,不回頭,沉淪苦海;受辛苦,取真經,度脫衆生。

     為衆生,六道裡,生死受苦;發慈悲,取真經,救度衆生。

     說法師,勸諸人,都要省悟;休等得,大限到,永堕沉淪。

     參大道,明真性,西方去了;到西方,佛國土,好處安身。

     水忏中,三界極尊天王,管四天下。

    飛行自在,七寶具足。

    命終之後,不免惡趣。

    福盡,還作牛領中蟲。

    武帝郗氏國母,尚堕蛇蟲之類。

     覽集第六雲:三十三天,天主福盡,海中作魚,經中說:天上人間,難免四生六道之苦,向今生一切作業之人,怎得脫免。

    想古人,懼怕生死,各訪明師,參道歸家,躲離四生六道之苦。

     地藏科儀雲 三十三,天王主,天福受盡;死堕在,大海中,脫生魚身。

     三十三,天王主,天福受盡;死堕在,毛牛嶺,脫生螢蟲。

     梁武帝,掌正宮,郗氏國母;毀謗佛,不信法,脫生蛇蟲。

     李都尉,參藥山,懼怕地獄。

    白侍郎,參鳥窠,也怕四生。

     張狀元,參喜禅,懼怕地獄。

    李附馬,參石門,也怕四生。

     阿育王,參賓頭,懼怕地獄。

    唐肅宗,參國師,也怕四生。

     轉輪王,燃千燈,懼怕地獄。

    昭陽主,舍皇宮,也怕四生。

     多寶王,舍全身,懼怕地獄。

    龐居士,四口兒,也怕四生。

     梁武帝,拜志公,懼怕地獄。

    張子房,歸山去,也怕四生。

     想妙善,歸香山,懼怕地獄。

    妙莊王,求淨土,也怕四生。

     想古人,參大道,懼怕地獄。

    向今生,愚癡人,不怕四生。

     金剛義論雲:或有執着文字經義,多失人身,多為邪見也。

    執着文字經義,背明投暗,飛蛾投火,談玄說妙,畫餅充饑。

    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

    參道要到佛祖不到處。

    若不到佛祖不到處,盡是一草精靈,超佛越祖之功,豈有文字之義。

     科儀雲:無我無人,衆生自成正覺,不生不滅。

     執文字,自家病,不知不覺;大衆聞,聽字腳,成了病根。

     執字腳,久以後,成了大病;久以後,病重了,退了道心。

     執字文,跟文字,飛蛾投火;執字文,談玄妙,成了病根。

     也無字,也無妙,縱橫自在;颠來倒,倒來颠,自在縱橫。

     好的歹,歹的好,才得自在;白的黑,黑的白,自在縱橫。

     青的黃,黃的青,縱橫自在;把萬法,都掃了,自在縱橫。

     師父說與衆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