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歸去已無家沿街賣蔔 遠來原有意對榻談詩

關燈
番。

    吃到了鮮龍須菜燴腰片,歐勃琳倒說香脆而不堅硬,很是好吃,便回頭問那半中國通的約翰博士:&ldquo這是什麼?&rdquo約翰博士道:&ldquo中國水裡,有一種魚,它的肉豐潤不刺,大概是這個。

    &rdquo他雖是英國人,卻是用法語去答複的。

    黃麗華聽了,就譯給周秀峰聽,他也不覺微笑起來。

    何源博士就老實告訴歐勃琳說:&ldquo這樣菜,是豬身上的。

    &rdquo歐勃琳聽了這話,又叉了一片腰子,放在嘴裡,咀嚼了一會兒,笑道:&ldquo這倒有一點像獸肉,若說是豬身上的,我有些不能相信,請問,這是豬身上哪一部分的呢?&rdquo何源本想直說,這是腰子,隻見坐在對面的張國華不住地以目示意。

    何源是博士,他立刻醒悟了。

    這腰子是内腎,若照字直譯出來,有些不雅。

    讓外國人傳說出去,中國人喜吃内腎,這就未免笑話了。

    而且在座有許多體面的婦女,也不便說出這話,因笑道:&ldquo這的确是豬肉,不過烹饪起來,很費手續罷了。

    &rdquo歐勃琳信以為實,也就一笑而罷。

     劉子厚将盤子敲着響了幾下,然後便站起來演說,歡迎歐勃琳先生。

    劉子厚講完了,歐勃琳站起來緻答詞,由何源翻譯。

    他說:&ldquo沒有到過中國之前,所聽到說中國的情形和自己現在看見的完全不同,尤其是中國的美術與文學,自有獨立的精神。

    很願在座的中國人給我一點文學或美術有關的東西,作為紀念。

    我也另有一點東西奉答。

    &rdquo他演說之後,大家一緻贊成,有要送他瓷器的,有要送他一幅畫的,有要送他雕刻品的。

    到了黃麗華面前,劉子厚的比國太太就問她送什麼,黃麗華笑道,&ldquo論文學也罷,論美術也罷,我全不懂,叫我送什麼呢,舍下收藏好版子的書倒也不少,我現在找出一部乾隆版印的大字唐詩,就很好,我把那個奉送吧。

    &rdquo比國太太當時解釋給歐勃琳聽,他很是滿意。

     劉子厚笑向周秀峰道:&ldquo你的書法甚好,何妨寫一軸小中堂送歐勃琳先生?&rdquo周秀峰還未答言,黃麗華便說道:&ldquo密斯脫周,還精于書法嗎?我倒不知道,一定要請教的。

    &rdquo劉子厚笑道:&ldquo能寫字不算奇,西洋留學生會寫字,那才算奇。

    &rdquo說畢,便将這意思告訴了歐勃琳。

    他和約翰博士都說中國的字是一樁美術,很歡迎周秀峰寫字相送。

    周秀峰笑道:&ldquo其實我不會寫字,既然大家都願意我獻醜,我就隻好勉強寫一副對聯湊數了。

    &rdquo何源道:&ldquo說到寫對聯送人,我又想起一樁佳話,從前英國女皇維多利亞要李鴻章送他一副對聯,而且要是中國書上有的話,李鴻章這一想,可難了,一來要頌揚得體,二來也不要失自己的身份,想來想去,居然讓他在唐詩上找到兩句。

    &rdquo黃麗華道:&ldquo在唐詩上找到兩句嗎?這很不容易了。

    &rdquo說時,用一隻手撐着下颏作沉吟之狀,笑道:&ldquo唐詩上有恭維維多利亞的句子,這實在出人意料了。

    &rdquo何源道:&ldquo我們猜不出,他卻用的是極熟的十四個字,乃是&lsquo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rsquo。

    &rdquo他一說,在座的中國人都同聲贊好。

    劉子厚笑道:&ldquo秀峰兄,也可集一副對聯試試看。

    &rdquo周秀峰道:&ldquo這個怕不能如意,我就不懂得作詩呢!&rdquo黃麗華道:&ldquo我想倒不一定要集句,運典貼切,自撰也可以的。

    &rdquo周秀峰笑道:&ldquo這樣倒是路寬些,密斯黃對詩學很有研究,給我撰一副吧!&rdquo黃麗華道:&ldquo我越發不懂得什麼,平常不過愛讀詩罷了,作是不會的。

    &rdquo當時大家謙遜一番,這一件事就說過去了。

     一會兒宴席已散,大家随便談話,周秀峰因問黃麗華:&ldquo每日在家,做何消遣?&rdquo黃麗華道:&ldquo是家父的意思,每天讓我讀兩個鐘頭中國書,又請了一位老先生每天到舍下來講些書史,大概每日上午,總是在家的。

    &rdquo周秀峰笑道:&ldquo哪一天得閑,一定到府上去拜訪,不嫌吵鬧嗎?&rdquo黃麗華道:&ldquo那是極端歡迎的,怎樣說起&lsquo吵鬧&rsquo二字來哩?&rdquo周秀峰昂着頭做沉思的樣子,口裡念道:&ldquo明天,後天,再後天星期六,星期六早上沒有功課嗎?那天我去奉訪。

    &rdquo黃麗華點頭微笑道:&ldquo很歡迎,很歡迎。

    &rdquo 後來賓客慢慢地散了,黃麗華還在這兒和劉太太談話,周秀峰也就和劉子厚閑談不斷,沒有打算走,坐了很久,後來還是讓黃麗華先走了。

    周秀峰一看牆上挂的鐘,已經到了五點,人家是一點鐘的宴會,坐到這時還沒走,也就時間不少了。

    又怕馬上就走,劉子厚會見笑,又坐談了十幾分鐘才回去。

    其實他這種感想,還有點兒不脫中國人的舊習氣,那黃女士卻并不怕男子向她表示接近的。

     當她那一天自劉宅宴會之後,便坐了她父親的汽車先到公園裡散散步,然後才回家去。

    他父親黃經仁,已經是等得不耐煩了,黃麗華也知道她父親是要等着汽車坐的,不過一坐了車子出去,就把這事忘了。

    當時回家,用腳輕輕地踏着地毯,走到她父親房門口,輕輕地将門向裡一推,伸着頭在門縫裡一望,屋子裡靜悄悄的,并沒有人,隻有那張背門而設的大沙發上,一陣一陣的濃煙在沙發背以下卷着煙球,直向上冒。

    她輕輕地走過去,扶着背靠,向下一看,她父親正半睡半坐地躺在背靠以下,銜着煙鬥,在極力地抽煙呢。

    黃麗華笑道:&ldquo爸爸,今天劉次長家裡請客,真是别緻,中國菜,用外國法子來吃。

    &rdquo黃經仁躺着抽煙,卻不理她。

     黃麗華由椅子後繞到前面來,便坐在沙發上,把身子直向父親懷裡擠,笑道:&ldquo你又生我的氣不成,我又是什麼事不好呢?&rdquo說時,卻用一個食指,給他抹上嘴唇的胡子,黃經仁皺着眉,将黃麗華的手向下一按,說道:&ldquo這樣大的人,還是這樣頑皮。

    &rdquo黃麗華噘着嘴道:&ldquo值得這樣生氣嗎?我知道,就是不該坐你的車出去,耽誤了你的時間了。

    你要這樣生氣,不會花幾塊錢,租一輛車出去嗎?要不,你就給我買一輛汽車也行。

    你想,誰不要一個面子,這樣的宴會,雇了車去,多麼寒碜呢!&rdquo黃經仁将煙鬥裡的煙灰敲着,落在茶幾上的煙缸裡,在身上掏出一隻橡皮煙絲袋,将煙鬥按上了一鬥煙,又在身上取出銀質的自來火盒,将彈簧一按,蓋子開了,冒出一道火焰,于是從從容容地點着煙鬥,眼睛半開半閉,靠着沙發,靜靜地抽煙。

    黃麗華道:&ldquo喲,你還生氣啦,以後我不坐你的車就是了。

    &rdquo說畢,一揚脖子走了。

     黃麗華的皮鞋踏着地闆,還是咚咚直響,黃經仁道:&ldquo唉,孩子簡直慣得不像樣子。

    &rdquo黃麗華本來是走出房門了,聽了這話,又回轉身來,說道:&ldquo我以為你老人家不和我說話了呢,怎樣又說出來了,左也不理人家,右也不理人家,倒說人家慣得不成個樣子兒了。

    &rdquo黃經仁銜着煙鬥噗嗤一笑。

    黃麗華道:&ldquo人家生氣,你倒樂了,不成,要生氣就大家生氣。

    &rdquo說時又坐到一張沙發上來,奪過他的煙鬥,偏着頭道:&ldquo來,我不讓你抽煙。

    &rdquo黃經仁見女公子一味嬌嗔,真實可愛,越發張口哈哈大笑。

    黃麗華道:&ldquo你瞧人家越氣,他越樂了,不成,你還得生氣。

    &rdquo黃經仁用手拍着黃麗華的頭道:&ldquo不要鬧,你聽我說,你坐了我的車去赴宴會,我是不怪你的。

    據我想,宴會定的是一點鐘時間,無論如何,三點鐘你該回來了,我是四點鐘要出去一趟,老等着車不回來,我隻好雇了汽車去了。

    這也罷,也許是人家留着多談了幾句話,所以回來晚了,我也不來怪你。

    可是我回來之後,你還是沒有回來,你瞧瞧,現在幾點鐘了,一點鐘的宴會,到七點鐘才回來,小姑娘,這樣消磨青春的光陰,不可惜嗎?生在這種時代,交際是不能免的,但是總要有一個時間,适可而止,不能太嬉遊過度。

    &rdquo說時,他又闆起面孔來。

     黃麗華笑道:&ldquo你這樣一說,我就全明白了。

    你不是指着今天這宴會說的,你不願意我晚上出去跳舞,夜深回來呢。

    昨天我告訴你了,說了今天晚上要出去的,你怕到了那時候關我不住,所以就先發氣不理我,好讓我不敢去。

    這就叫先發制人哩,你當我是傻子呢,這一點兒事也不懂嗎?你别冤小孩子,老實說,我猜得對不對?&rdquo說畢,兩隻手環抱着父親的脖子,笑道:&ldquo你實說,你實說,我猜得對不對?&rdquo黃經仁笑道:&ldquo胡說,我不許你晚上出去,就不許你晚上出去,何必還要先管着你。

    不許頑皮,好好地坐着。

    &rdquo黃麗華聽說,便放下手來,取了煙鬥讓父親銜着,又擦了火柴給他點上燈,笑道:&ldquo我老坐你的車,實在耽誤工夫,我瞧還是給我買一輛車子的好,我也不要買特好的,你交三千塊錢給我包辦,準能買一輛好的車子。

    &rdquo黃經仁道:&ldquo小孩子倒會說大話,開口就是三千四千!&rdquo黃麗華道:&ldquo你打算給多少呢?&rdquo黃經仁道:&ldquo給多少?一個子兒也不給,你又不用功念書,也不聽我的話,這樣的孩子,我還買汽車給你嗎?有了汽車,更要亂跑了。

    &rdquo黃麗華笑道:&ldquo你要是給我買了汽車,我就聽你的話,也肯念書。

    &rdquo黃經仁笑道:&ldquo這是你求我,不是我求你,你得先做個樣子我看,我才能夠花那個錢。

    &rdquo黃麗華道:&ldquo好吧,就是那樣辦,可有一層,你老人家不要前言不符後語。

    &rdquo黃經仁笑道:&ldquo你瞧瞧,這倒好像我有什麼要求你似的,總提防着我事後拆台呢。

    &rdquo正說時,黃太太出來了,老遠地就笑道:&ldquo我看你爺兒倆,簡直用得着六個字的批評,就是&lsquo父不父,子不子&rsquo的。

    &rdquo黃經仁父女聽說,都笑了。

     原來這位黃先生,是南洋華僑裡面的一個巨擘,家私總有上千萬,不過中年有兩大缺憾。

    其一,自己是商家出身,僅僅隻有寫普通賬簿的技能,要寫一封八行書,還得查一查尺牍大全,所以雖然有錢,總不能有身價。

    後來在國内請了一位老夫子到新加坡去,講了三年的中國書,才算通點文墨,在商界中的地位,也就增高起來。

    因為他是商人代表,常常就和政界有點往來,并且為了華僑的事,到過北京一次。

    他不來則已,一來之後,才知道商家無論怎樣有錢,萬萬不如做官有威風,于是前後有十年的工夫,想做官而未得。

    其二,生平隻養了黃麗華這一位小姐。

    他雖在南洋多年,究竟是中國人,脫不了中國人這男子傳統觀念,大有&ldquo不孝有三,無後為大&rdquo之感。

    可是到了最近幾年來,這兩種缺憾都已彌補了。

    其一,政府設了一個經濟局,先派了他當海外部長,因為發行公債上,替政府幫了不少的忙,後來又升為經濟局總辦,這是特派的差事,官兒總算不小,雖然經年欠薪,黃先生有的是錢,不在乎此。

    其二,黃先生在南洋時候,本想娶一位如夫人傳宗接代,無如他夫人很慕歐風,不贊成此說。

    後來回國做了官,看見政界中人沒一個沒有姨太太的,黃太太到了北京,實行姨太太化,也就讓黃總辦讨了一房姨太太。

    可也奇怪,隻一年工夫,這姨太太就添了一個又白又胖的少爺。

    到了這時,黃經仁是無所不足。

    可是有一層,這位黃太太又生問題了,她對外表示,她有了兒子,非常高興;在家裡呢,因為姨太太一來,就生了少爺,把她比下去了,非常妒忌。

    就是對這位小少爺,也隻初出世的時候,一陣歡喜,以為有了後了。

    後來覺得有了這孩子,提高了姨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