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回 喜懼參半 委座歡迎魏德邁 悲憤交加 将領痛斥中央社

關燈
&ldquo傅主任,&rdquo蔣介石道:&ldquo到底說些什麼?&rdquo &ldquo是這樣的,&rdquo傅作義道:&ldquo中央社在廣東發出消息說,中共珠江縱隊在香港廣州做土匪,勒索打單,無所不為。

    如果中共真有這種事,中央社的報道未可厚非,但是中央社分明不擇手段才利用這些空洞的東西反共,效果适得其反!因為中共軍隊的紀律,我們關起門來說,是比我們好的。

    一一&rdquo 蔣介石再也忍不住道:&ldquo傅主任,你那份剪報到底說什麼?&rdquo &ldquo是方方在香港報上的啟事。

    &rdquo傅作義道:&ldquo方方是以前軍調部第八小組的中共代表。

    他在香港報上刊登啟事道:&lsquo緊急啟事:近發現土匪假借廣東解放軍珠江縱隊司令林锵雲名義,在港粵勒索打單。

    查珠江縱隊主要人員以及林锵雲司令已于七月一日由軍調部第八小組調處北撤煙台,上述行為,顯系奸特冒名敲詐,特此聲明,庶各界人士免受其欺。

    前軍調部第八小組中共代表方方啟&rsquo。

    &rdquo &ldquo就是這回事?&rdquo蔣介石道:&ldquo這有什麼關系?方方更正,但人家還是相信中央社的。

    &rdquo 傅作義一怔,沉痛地說:&ldquo委座,我們都在反共。

    對中共,誰也沒有同情過!不過中央社這種反共,我們是不敢贊同!據那位朋友說,象這種宣傳,徒然給人讪笑,前方官兵不能贊同!有一次前方失利,我們反而宣傳大捷,中央社的捷報寫得有聲有色。

    可是中共電台廣播時,我們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rdquo 蔣介石倒也愕然道:&ldquo有這樣事嗎?怎麼我不知道。

    &rdquo &ldquo對方在電台上作問答廣播。

    &rdquo傅作義道:&ldquo對方問我們被俘的師長說:&lsquo請你看看,這是中央社的電報,說你們大捷了。

    &rsquo那個被俘的師長說:&lsquo别看了,中央社一向造謠,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還用得着問麼!&rsquo&hellip&hellip&rdquo 蔣介石不悅道:&ldquo好了好了,今天我們不能再談中央社,我們得談談正經的。

    魏德邁特使到達南京之後,你們幾位要同他密切聯系,有好多地方應該注意一下。

    &rdquo但他忽然回頭,問:&ldquo傅主任,你剛才講的,是那一個師?在什麼地方失利?師長是誰?&rdquo 傅作義知道蔣介石鼓勵中央社謊報軍情,既氣且憤,同時也難以盡言,于是欲言又止,不拟細說。

    蔣介石見狀另有主意,笑道:&ldquo傅主任,我們自己檢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說吧。

    &rdquo 傅作義道:&ldquo本來,勝負乃兵家常事,打不了勝仗可以不說,但切忌用&lsquo大捷&rsquo宣傳。

    這一次钜野大戰,根據事後所知,我軍布置不當,指揮胡塗,有以緻之!&rdquo 蔣介石心頭一沉,因這次戰役正好是他的&ldquo得意之舉&rdquo,沒料到給部下當面開銷,但又不能拉下臉來,聽他說下去道: &ldquo我軍把三個整編師莫名其妙地擺在钜野東南與金鄉西北的一條直線上,七十師在北面的六營集,三十二師在中間的獨山集,六十六師在南面的羊山集,彼此相隔約為二十裡到五十裡光景。

    沒料到對方連夜強行軍,在十二日早上六點完成大包圍,把我三個師切成三塊。

    中央社十四日在鄭州發出了一個電報說:劉伯承部渡河以後,忽東忽西流竄無定。

    這正說明了我們對敵情的無知。

    &rdquo &ldquo等到發現已遭包圍以後,太遲了。

    七十師奉令向南,六十六師奉令向北和三十二師靠在一起,以免孤滅,但一來事實上已不可能,二來獨山集地方太小,放不下三個師,糧秣更無辦法,國防部便又改令七十師、三十二師都向南縮,首先解羊山集六十六師之圍,并令三十二師先向北到六營集去接七十師,大家一起走。

    不料三十二師在向北途中給殲滅了一部份,其餘給打散了。

    當他們到達六營集和七十師會合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

    而六營集地方又小,糧秣問題極其嚴重。

    &rdquo &ldquo聽說,王敬久司令又傳令叫他們解羊山集之圍,三十二師和七十師自己也在包圍之中,非突圍不可。

    據被俘去的七十師師長陳頤鼎在電台上說:他們想直接南突,但縱深太長,毫無把握,所以決心向東,企圖先到六營集正東二十裡的紙坊集會合,三十二師在左翼,七十師在右翼,于十四日晚間突圍。

    但對方立即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