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六回 蘇麗君牢籠施妙手 石漱姐舉動露機心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蘇麗君要想秦珍這爿鋪子,你道他是什麼意思?原來,蘇麗君這人最是有深心的。
他姊妹兩個,本是氣同道合,凡事都預先商量妥了,方才照着計劃施行出去,把這兩位纨袴公子玩弄在股掌之中。
他的主意,是要秦珍把些銀派還秦瓊,然後再由蘇愛君把秦瓊的現銀吸收了來,一面既把這爿鋪子給了自己,自然可以拿着鋪子的名義,向錢莊裡去支用款項,等到時機成熟,弄着了幾萬銀子,他兩姊妹便自席卷而去,任他這爿鋪子開着也好,倒閉也好,橫豎不是自己的牌面,少不得有這兩位纨#公子擔着肩子。
這些計劃,都是蘇麗君的深謀老算。
愛君為着自己的利益,自然照計而行,隻可笑秦珍一個四十來歲的人,卻被這兩個女孩子蒙在鼓裡,一些也不曾觑破,心裡還想:“如果麗君養得一個男孩子下來,那便名正言順的可以娶回家去,不怕藕香拈醋拒絕的了。
”卻不知道他的三個月娠,也是子虛烏有。
到得年底,秦府裡正忙着過年,秦珍剛自西正院出來,打算到萬豐裡去,迎面碰着兆貴鬼鬼祟祟上來,低聲道:“爺可往鋪子裡去?”秦珍道:“這會子我哪裡來的工夫!你問我作什麼?可有什麼事?”兆貴見四下沒人,因道:“方才瓊二爺把小的喊去,叫我趕來告知爺的。
說是蘇家的兩位小姐,不知到哪裡去了,房間裡箱籠隻隻都空,萬豐的折子卻撂在抽屈裡面,不但把存着的錢都抽空了,并且還支用過五千銀子。
”秦珍聽說,不禁氣得目瞪口呆,因道:“這可不是做了放白鴿的嗎?你可聽說他們兩個是什麼時候走的?”兆貴道:“鋪子裡人說,還是前兒竈神老爺上天的那晚走的,因為爺和瓊大爺都有好幾天不曾去,隻道是爺叫他們到那裡去的,所以也不曾留意。
才今日個瓊二爺開進房門去一看,衣服、首飾都不見了,才知道是上了道兒呢。
”秦珍也就無話可說,便教兆貴跟着,同到鋪子裡去。
少不得一番煙塵抖亂,派人出去四下追趕,哪裡還追得轉來?隻好付之一歎!因此一來那爿鋪子也就岌岌可危,收進的帳款都被蘇麗君卷了跑去,這裡欠人的帳都要如數照付。
關礙着自己的牌面,不得不向萬豐去挪些款項來彌縫過去。
倒是秦瓊落得置身度外!因為這爿鋪子,他已早經并歸秦珍。
雖則得着的錢已經化為珠寶被蘇愛君吸收了去,卻也沒得什麼後患,不比秦珍損失了許多現銀,還要替他背上一身債務。
但是按到歸根這一件事,還是沈藕香和石漱芳兩人作成他的。
若使他兩人略放松些,也和婉香一般容得三妻四妾,也不緻于要養着外婦,套上這個圈套呢?如今把這事表過不提。
再說東府裡,自從秦文去世之後,袁夫人也就不問家務,一切都由石漱芳作主,一年以來,要長要短隻都任着漱芳。
帳房裡的金有聲,本來是漱芳的嫡親母舅,所以凡是漱芳開出來的帳,無不照辦。
裡面掌家務的雖是藕香,卻也不敢駁回一字,因此,自從秦文故世下來,東府裡用的錢,竟也不可勝數。
到得年下,愈加不必說了!隻見帳房裡的金有聲,盡拿着萬豐的上單,一張一張的填着數目,發給出去究竟有多少數目,不但作者不知,連秦府裡最高級的主人翁,如:柳夫人、袁夫人等,也都不很明白,隻也是秦府的制度如此,怪不得大家糊塗。
隻因秦文在日,一個兒掌着财權,從不和人商量一句,也不肯把底細告訴一人。
他的意思,以為:婦人、女子的識見,萬萬不及自己;一班子弟,也沒一個懂得世面。
所以,隻把内部分的米鹽瑣屑,以及各房中的衣穿、首飾,親戚家的慶吊賀唁,委托了沈藕香一人,叫他做個内帳房的職務。
要錢用時,隻須開個單子,蓋上一顆藕香的圖書,便向外帳房金有聲去取。
按月隻把帳薄送與秦文一看,隻要内外的收付合符,也就沒得話說,所以,沈藕香的職權,專是管着對内的支出一部,隻算替各房戶裡做一個總管罷了。
至于收入的房租、田息等項,不但藕香無權過問,便是金有聲,也是不經手的,所以,金有聲的職務,也與藕香差不多,隻管秦府裡對外的一部分支出。
要錢用時,隻銷拿着“萬豐”折子去取,或是開出即期的兩聯上單,任便填着數目,付給與人。
這單子的效力,竟和鈔票一般,人家收去時随時可取現銀,所以拿着上單的人,隻在市面上大家通用,并不去取現銀,這也是秦府裡的聲望所緻。
能夠取得一般人的信用,可也不容易呢!至于秦府裡的常年進款,向來都由秦文自己經手,逢年到節,收了來時,就存在“萬豐号”裡,另外立起許多的花名戶頭。
每到年下,酌量數目,拿幾戶做了收付沖帳,一面任他欠着,一面任他存着,所以,這一盤帳除了秦文自己之外,竟沒一人明白。
便是葛雲伯也不十分仔細,隻知道這些花戶都是秦文經手的存款罷了。
究竟哪一戶是秦府的化名,哪一戶是秦文的私己,哪一戶是經手的存款,實在也莫明其妙,所以前兒秦珍問他,他竟回答不出來。
不過内中有幾個戶名,秦文每年拿來做沖帳的,大約就是秦府的“公衆進款”,每年計算,大約總可抵沖得過,所以葛雲伯并不着急。
不道自從秦文故後,秦府裡的帳面竟是隻有支出,并無存進。
當初還道:“因文老的喪事,府裡要用錢的去處正多”,所以也不留意。
直到今年:“秋節”過後,不想凡是秦文經手存着的戶頭,竟也一個個的
他姊妹兩個,本是氣同道合,凡事都預先商量妥了,方才照着計劃施行出去,把這兩位纨袴公子玩弄在股掌之中。
他的主意,是要秦珍把些銀派還秦瓊,然後再由蘇愛君把秦瓊的現銀吸收了來,一面既把這爿鋪子給了自己,自然可以拿着鋪子的名義,向錢莊裡去支用款項,等到時機成熟,弄着了幾萬銀子,他兩姊妹便自席卷而去,任他這爿鋪子開着也好,倒閉也好,橫豎不是自己的牌面,少不得有這兩位纨#公子擔着肩子。
這些計劃,都是蘇麗君的深謀老算。
愛君為着自己的利益,自然照計而行,隻可笑秦珍一個四十來歲的人,卻被這兩個女孩子蒙在鼓裡,一些也不曾觑破,心裡還想:“如果麗君養得一個男孩子下來,那便名正言順的可以娶回家去,不怕藕香拈醋拒絕的了。
”卻不知道他的三個月娠,也是子虛烏有。
到得年底,秦府裡正忙着過年,秦珍剛自西正院出來,打算到萬豐裡去,迎面碰着兆貴鬼鬼祟祟上來,低聲道:“爺可往鋪子裡去?”秦珍道:“這會子我哪裡來的工夫!你問我作什麼?可有什麼事?”兆貴見四下沒人,因道:“方才瓊二爺把小的喊去,叫我趕來告知爺的。
說是蘇家的兩位小姐,不知到哪裡去了,房間裡箱籠隻隻都空,萬豐的折子卻撂在抽屈裡面,不但把存着的錢都抽空了,并且還支用過五千銀子。
”秦珍聽說,不禁氣得目瞪口呆,因道:“這可不是做了放白鴿的嗎?你可聽說他們兩個是什麼時候走的?”兆貴道:“鋪子裡人說,還是前兒竈神老爺上天的那晚走的,因為爺和瓊大爺都有好幾天不曾去,隻道是爺叫他們到那裡去的,所以也不曾留意。
才今日個瓊二爺開進房門去一看,衣服、首飾都不見了,才知道是上了道兒呢。
”秦珍也就無話可說,便教兆貴跟着,同到鋪子裡去。
少不得一番煙塵抖亂,派人出去四下追趕,哪裡還追得轉來?隻好付之一歎!因此一來那爿鋪子也就岌岌可危,收進的帳款都被蘇麗君卷了跑去,這裡欠人的帳都要如數照付。
關礙着自己的牌面,不得不向萬豐去挪些款項來彌縫過去。
倒是秦瓊落得置身度外!因為這爿鋪子,他已早經并歸秦珍。
雖則得着的錢已經化為珠寶被蘇愛君吸收了去,卻也沒得什麼後患,不比秦珍損失了許多現銀,還要替他背上一身債務。
但是按到歸根這一件事,還是沈藕香和石漱芳兩人作成他的。
若使他兩人略放松些,也和婉香一般容得三妻四妾,也不緻于要養着外婦,套上這個圈套呢?如今把這事表過不提。
再說東府裡,自從秦文去世之後,袁夫人也就不問家務,一切都由石漱芳作主,一年以來,要長要短隻都任着漱芳。
帳房裡的金有聲,本來是漱芳的嫡親母舅,所以凡是漱芳開出來的帳,無不照辦。
裡面掌家務的雖是藕香,卻也不敢駁回一字,因此,自從秦文故世下來,東府裡用的錢,竟也不可勝數。
到得年下,愈加不必說了!隻見帳房裡的金有聲,盡拿着萬豐的上單,一張一張的填着數目,發給出去究竟有多少數目,不但作者不知,連秦府裡最高級的主人翁,如:柳夫人、袁夫人等,也都不很明白,隻也是秦府的制度如此,怪不得大家糊塗。
隻因秦文在日,一個兒掌着财權,從不和人商量一句,也不肯把底細告訴一人。
他的意思,以為:婦人、女子的識見,萬萬不及自己;一班子弟,也沒一個懂得世面。
所以,隻把内部分的米鹽瑣屑,以及各房中的衣穿、首飾,親戚家的慶吊賀唁,委托了沈藕香一人,叫他做個内帳房的職務。
要錢用時,隻須開個單子,蓋上一顆藕香的圖書,便向外帳房金有聲去取。
按月隻把帳薄送與秦文一看,隻要内外的收付合符,也就沒得話說,所以,沈藕香的職權,專是管着對内的支出一部,隻算替各房戶裡做一個總管罷了。
至于收入的房租、田息等項,不但藕香無權過問,便是金有聲,也是不經手的,所以,金有聲的職務,也與藕香差不多,隻管秦府裡對外的一部分支出。
要錢用時,隻銷拿着“萬豐”折子去取,或是開出即期的兩聯上單,任便填着數目,付給與人。
這單子的效力,竟和鈔票一般,人家收去時随時可取現銀,所以拿着上單的人,隻在市面上大家通用,并不去取現銀,這也是秦府裡的聲望所緻。
能夠取得一般人的信用,可也不容易呢!至于秦府裡的常年進款,向來都由秦文自己經手,逢年到節,收了來時,就存在“萬豐号”裡,另外立起許多的花名戶頭。
每到年下,酌量數目,拿幾戶做了收付沖帳,一面任他欠着,一面任他存着,所以,這一盤帳除了秦文自己之外,竟沒一人明白。
便是葛雲伯也不十分仔細,隻知道這些花戶都是秦文經手的存款罷了。
究竟哪一戶是秦府的化名,哪一戶是秦文的私己,哪一戶是經手的存款,實在也莫明其妙,所以前兒秦珍問他,他竟回答不出來。
不過内中有幾個戶名,秦文每年拿來做沖帳的,大約就是秦府的“公衆進款”,每年計算,大約總可抵沖得過,所以葛雲伯并不着急。
不道自從秦文故後,秦府裡的帳面竟是隻有支出,并無存進。
當初還道:“因文老的喪事,府裡要用錢的去處正多”,所以也不留意。
直到今年:“秋節”過後,不想凡是秦文經手存着的戶頭,竟也一個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