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回 畫錦堂琴邊飛竹笛 洗翠亭月下放荷燈
關燈
小
中
大
幹人上了樓梯,到月台上往下一望,見樓下四面走廊上的燈都累累挂着,甚是好看。
進了冰蘭月洞門,那留餘春山房也點齊了燈。
打山上望下去,見滿園的燈火,高高下下和螢火一般。
那洗翠亭和兩座橋亭在水中央,就像燈船似的。
看看便都走下山坡,穿過假山洞,打九曲石橋往洗翠亭來,早遠遠聞見一派的茉莉花和建蘭等香氣。
一路上池面風來,又有些荷花香甚是清爽,大家都說有趣。
走上亭子見早有許多丫頭們伺候着。
六面回廊上點滿了琉璃串子燈,簾子都卷起了,窗子也都打開。
裡面中間圓桌上,早擺下了圍碟了,周圍設着十二個磁礅子。
地上擺着兩架電氣風扇,像蝴蝶子一般轉着。
柳夫人等進了亭子,便各散坐。
一會丫頭們請上席,便一圈兒坐下。
是柳夫人第一位,袁夫人第二位。
軟玉次之,蕊珠又次之。
下面便是婉香、藕香、美雲、寶珠、麗雲、绮雲、茜雲、賽兒。
丫頭們斟上酒來,寶珠接了,先送上柳夫人一杯,又依座次各送一杯,大家喝了口。
柳夫人四下看了看,因說道:“說你們镂了四盞西瓜燈,怎麼不見?”婉香笑道:“可不是,費了多少心力才前兒玩了一天,今兒便壞了。
”賽兒因道:“我那盞還好呢,今兒忘拿來送太太瞧。
”柳夫人道:“你們也會的玩,說還放荷花燈來。
今兒這樣好天,咱們忘了,早該喊人做幾十盞來放。
”藕香笑道:“我知道太太高興,備下了。
”因回頭向金雀道:“你瞧去,怎麼還不放過來。
”金雀應着出去。
大家又喝了一巡酒,忽隐隐的聽見笛子鼓闆聲夾着荷花香氣吹将進來。
袁夫人道:“誰家唱戲呢?”美雲聽道:“光景那些女孩子在春聲館唱着玩。
”寶珠、婉香也都側着耳朵細聽,像是兩管笛子在池子兩盡頭吹的樣兒。
婉香因道:“這聲音,怎麼這邊也有那邊也有。
”麗雲道:“想是那邊山石子繞轉來的應聲。
”大家再聽那笛聲,一左一右漸漸從遠近來。
剛在詫異,偶見水流雲在堂那邊窗下,四五盞荷花燈從水裡氽來,漸漸的多起來。
大家都靠到窗楹上來看那燈,一盞一盞的越多了。
散的半池了,卻多遠遠的一堆兒擁着。
剛看着,忽賽兒在那邊窗楹上指道:“你們瞧!這邊的荷花燈更多呢。
”大家來看,見假山腳下多擁着燈。
卻好南風起了,那燈都順水淌來,早有幾盞氽到亭子腳邊柳蔭下躲着随波流動。
也有幾盞一串兒的往橋洞裡氽往那邊的池子裡去了。
再看那邊水流雲在堂的,卻高起了七八盞像龍頭似的。
後面一串兒跟着無數的燈,從水面上走來,剛氽到亭子邊。
忽池心裡打起一陣響鑼鼓來,大家吓了一跳。
定睛看時,那高起的幾盞原來不是水面上的荷燈,卻是一隻彩蓮艇子。
四角跳出四串荷燈,裡面坐着四五個女孩子打鑼鼓。
柳夫人笑說:“這個玩意兒有趣的很。
”藕香笑道:“太太還不見那邊兒又是一隻燈船,拖着荷燈往那個橋洞裡出來了。
”話未畢,果然綠雲深處那邊橋洞裡也劃出一隻船,也打着響鑼鼓。
卻好這邊的船進橋洞去,那邊的船出橋洞來,又漸漸的蕩圓來,剛剛接着這邊進橋去的船後拖的燈。
那鑼鼓漸漸打的緊了,那船便劃快來,兩船首尾相接。
那幾百盞荷燈便蕩成一個圈兒,把洗翠亭圍在中間。
兩隻船穿着橋洞一進一出,穿梭似的比鬧龍船還好看的多。
忽然鑼鼓聲兩船多齊斷了,吹起笛子和笙箫小鎖呐,又夾着琵琶弦索的聲音。
那兩個船不知怎麼一來便頭對頭碰着并行,一會忽又分頭倒回轉去。
那荷燈原是一線兒串英的,這會子都放散了。
那燈便散滿了一池子變成滿天星的形勢。
大家一齊贊好!卻不道那兩隻船自歸自劃出橋洞去,大家也不去留心他,隻看着荷燈。
那船早泊近石橋,兩班女孩子各上了岸,走着吹着望洗翠亭來。
那船早把四角的挂燈也割斷了繩子放在池裡,悄悄的暗搖開去,躲向柳蔭裡去了。
柳夫人等剛看着池裡,猛回頭,見亭子前後兩帶,九曲橋上兩頭走來兩班女樂。
衆人出其不意都笑說:“有趣的很!”便各入席喝了盅酒,聽那女班子在回廊下唱了套小曲。
再去看池裡的燈,卻早一盞也沒有了。
水面上印着一鈎新月,波紋晃着就有幾百個小月子在那裡攢動。
婉香便和蕊珠出來看月,寶珠也跟了出來。
見滿池的月色,真是在水晶宮裡一般。
忽欄杆邊柳蔭裡一個知了咋的叫了一聲,移到别枝上去。
有許多宿鳥都驚了起來,唧唧咄咄的叫個不了。
猛擡頭,見東南角上一片紅光,映的柳梢上和夕陽似的,人臉兒也紅了。
寶珠當是什麼玩意兒,剛要請柳夫人來看。
忽外面一片聲嚷将起來。
人聲鼎沸似的,不知何事,且看下文。
正是: 柳梢月上三更盡,天上霞飛一片來。
進了冰蘭月洞門,那留餘春山房也點齊了燈。
打山上望下去,見滿園的燈火,高高下下和螢火一般。
那洗翠亭和兩座橋亭在水中央,就像燈船似的。
看看便都走下山坡,穿過假山洞,打九曲石橋往洗翠亭來,早遠遠聞見一派的茉莉花和建蘭等香氣。
一路上池面風來,又有些荷花香甚是清爽,大家都說有趣。
走上亭子見早有許多丫頭們伺候着。
六面回廊上點滿了琉璃串子燈,簾子都卷起了,窗子也都打開。
裡面中間圓桌上,早擺下了圍碟了,周圍設着十二個磁礅子。
地上擺着兩架電氣風扇,像蝴蝶子一般轉着。
柳夫人等進了亭子,便各散坐。
一會丫頭們請上席,便一圈兒坐下。
是柳夫人第一位,袁夫人第二位。
軟玉次之,蕊珠又次之。
下面便是婉香、藕香、美雲、寶珠、麗雲、绮雲、茜雲、賽兒。
丫頭們斟上酒來,寶珠接了,先送上柳夫人一杯,又依座次各送一杯,大家喝了口。
柳夫人四下看了看,因說道:“說你們镂了四盞西瓜燈,怎麼不見?”婉香笑道:“可不是,費了多少心力才前兒玩了一天,今兒便壞了。
”賽兒因道:“我那盞還好呢,今兒忘拿來送太太瞧。
”柳夫人道:“你們也會的玩,說還放荷花燈來。
今兒這樣好天,咱們忘了,早該喊人做幾十盞來放。
”藕香笑道:“我知道太太高興,備下了。
”因回頭向金雀道:“你瞧去,怎麼還不放過來。
”金雀應着出去。
大家又喝了一巡酒,忽隐隐的聽見笛子鼓闆聲夾着荷花香氣吹将進來。
袁夫人道:“誰家唱戲呢?”美雲聽道:“光景那些女孩子在春聲館唱着玩。
”寶珠、婉香也都側着耳朵細聽,像是兩管笛子在池子兩盡頭吹的樣兒。
婉香因道:“這聲音,怎麼這邊也有那邊也有。
”麗雲道:“想是那邊山石子繞轉來的應聲。
”大家再聽那笛聲,一左一右漸漸從遠近來。
剛在詫異,偶見水流雲在堂那邊窗下,四五盞荷花燈從水裡氽來,漸漸的多起來。
大家都靠到窗楹上來看那燈,一盞一盞的越多了。
散的半池了,卻多遠遠的一堆兒擁着。
剛看着,忽賽兒在那邊窗楹上指道:“你們瞧!這邊的荷花燈更多呢。
”大家來看,見假山腳下多擁着燈。
卻好南風起了,那燈都順水淌來,早有幾盞氽到亭子腳邊柳蔭下躲着随波流動。
也有幾盞一串兒的往橋洞裡氽往那邊的池子裡去了。
再看那邊水流雲在堂的,卻高起了七八盞像龍頭似的。
後面一串兒跟着無數的燈,從水面上走來,剛氽到亭子邊。
忽池心裡打起一陣響鑼鼓來,大家吓了一跳。
定睛看時,那高起的幾盞原來不是水面上的荷燈,卻是一隻彩蓮艇子。
四角跳出四串荷燈,裡面坐着四五個女孩子打鑼鼓。
柳夫人笑說:“這個玩意兒有趣的很。
”藕香笑道:“太太還不見那邊兒又是一隻燈船,拖着荷燈往那個橋洞裡出來了。
”話未畢,果然綠雲深處那邊橋洞裡也劃出一隻船,也打着響鑼鼓。
卻好這邊的船進橋洞去,那邊的船出橋洞來,又漸漸的蕩圓來,剛剛接着這邊進橋去的船後拖的燈。
那鑼鼓漸漸打的緊了,那船便劃快來,兩船首尾相接。
那幾百盞荷燈便蕩成一個圈兒,把洗翠亭圍在中間。
兩隻船穿着橋洞一進一出,穿梭似的比鬧龍船還好看的多。
忽然鑼鼓聲兩船多齊斷了,吹起笛子和笙箫小鎖呐,又夾着琵琶弦索的聲音。
那兩個船不知怎麼一來便頭對頭碰着并行,一會忽又分頭倒回轉去。
那荷燈原是一線兒串英的,這會子都放散了。
那燈便散滿了一池子變成滿天星的形勢。
大家一齊贊好!卻不道那兩隻船自歸自劃出橋洞去,大家也不去留心他,隻看着荷燈。
那船早泊近石橋,兩班女孩子各上了岸,走着吹着望洗翠亭來。
那船早把四角的挂燈也割斷了繩子放在池裡,悄悄的暗搖開去,躲向柳蔭裡去了。
柳夫人等剛看着池裡,猛回頭,見亭子前後兩帶,九曲橋上兩頭走來兩班女樂。
衆人出其不意都笑說:“有趣的很!”便各入席喝了盅酒,聽那女班子在回廊下唱了套小曲。
再去看池裡的燈,卻早一盞也沒有了。
水面上印着一鈎新月,波紋晃着就有幾百個小月子在那裡攢動。
婉香便和蕊珠出來看月,寶珠也跟了出來。
見滿池的月色,真是在水晶宮裡一般。
忽欄杆邊柳蔭裡一個知了咋的叫了一聲,移到别枝上去。
有許多宿鳥都驚了起來,唧唧咄咄的叫個不了。
猛擡頭,見東南角上一片紅光,映的柳梢上和夕陽似的,人臉兒也紅了。
寶珠當是什麼玩意兒,剛要請柳夫人來看。
忽外面一片聲嚷将起來。
人聲鼎沸似的,不知何事,且看下文。
正是: 柳梢月上三更盡,天上霞飛一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