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卷 二、萬彥齋封翁二事
關燈
小
中
大
人急,疑必有他故,勸衆暫歸,俟三日後再議,衆始散。
族長獨至公家,密詢諸夫人,得其故喜曰:“此亦大善事,今秋必捷〖必捷,猶言必中也。
〗。
然擅盜祠中物,不小懲〖懲,音澄。
(易經)小懲而大誡。
(按)小懲,薄罰也。
〗,人将效尤〖(左傳)尤而效之。
(按)效尤,猶言學樣也。
〗。
”遂集族人而告以盜抵之故。
且曰是宜暫革出祠,秋期伊迩〖秋期,鄉試期也。
伊,語助辭。
迩,近也。
〗,俟泥金報後〖(盧氏雜記)唐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附家報中,報登科之喜。
(按)此句謂中舉開報也。
〗,準其複入,衆皆曰諾。
公夷然不以介意,及秋果捷,領鹿鳴宴歸〖新舉人領宴,謂鹿鳴宴,義本詩經,呦呦鹿鳴章。
〗。
族長為之開宴慶賀。
公後官通州學正;生二子,次即荔門方伯,人以為好周人急之報。
《其二》 萬彥齋先生鄉貢後〖(宋史選舉志)升于州縣曰鄉貢。
(按)世謂中舉為鄉貢,本此。
〗,偕同伴赴公車〖(漢書光武紀)韶舉賢良方正,遣詣公車。
(按)世以上京會試,為赴公車,本此。
〗。
至山左某邑〖山左,即山東。
〗,同行陸以甯,病弗能興,衆皆暫留旅寓以待,越兩日,病益重,延醫診視,勢難即痊,衆以試期迫,争欲先行,并邀公。
公毅然〖毅然,決斷貌。
〗曰:“以一病夫委之旅店,而無一人視醫藥,是速之死也,我此行不過藉計偕〖(漢書武帝紀)征吏民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令其計偕。
(注)計者,上計簿吏也,郡國每歲遣詣京師,令所征之人與俱來也。
(按)世謂進京會試,為計偕。
〗,以瞻仰帝京,本無意功名,諸君請去,我當留以俟其愈。
”陸聞之不自安,力勸公與衆偕行,公堅不可,遂獨留求醫煎藥,晨夕守視者二旬。
陸病竟不起,臨終執公手曰:“我與君雖同裡〖音翰,門也。
〗,素非深交,蒙君厚恩,深逾滄海〖逾,音俞,過也。
〗。
此生已矣,審有輪回,當丐冥司為君子,以報大德。
”言已奄然而逝。
時二人旅資已罄〖罄,音慶,盡也。
〗,乃盡典衣裘以殓,複念陸家貧子幼,若不乘便攜歸,恐他日歸榇未易〖榇,音趁,棺也。
〗,因寄榇于旅店,而身自步行丐食入都,訪至同行者寓,時試期已過,衆怪其來遲,複見公衣敝履穿,面目黧黑〖黧,音離,黃黑色也,此句出戰國策。
〗,憐而詢之,公具以别後事告,且謀所以歸陸榇者曰,幸諸君念公車一日之雅〖猶言念同伴進京之情。
〗,使得正首邱〖(禮記)狐死正首邱,仁也,(按)世稱歸葬故土,為正首邱,義本此。
〗,九原有知〖九原,猶言九泉,謂地下也。
〗,定圖銜結〖銜,銜環,結,結草,(續齊諧記)楊寶年九歲,見一黃雀堕地,寶懷歸,采黃花飼之,毛羽威乃去,是夕夢銜白環四枚以與寶。
(左傳宣公十五年)輔氏之役魏顆見老人結草以抗杜回,杜回踬而颠,故獲之,夜夢之曰,餘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君之治命,餘是以報,(按)銜結,總言報恩也。
〗。
衆感其義,鹹踴躍解囊〖踴躍,音勇月,樂從貌。
〗。
複謀之常郡,同上公車者,得數十金畀公,公出都日步行丐食如故,不妄動一文。
抵旅舍以所得金,陳于柩前呼陸而告曰:“以某某之惠,得金若幹,俾我護君以歸,君而有知,盍〖何不也。
〗偕我行?”遂攜其榇以返。
及抵家尚餘十餘金,以與陸之妻子。
越數載,夏日,公偶與戴朱二友登城晚眺,公家即在城下,忽見一人揮扇急行,直入公家,戴指謂公曰:“彼非陸以甯乎?”公視之信,忘其已死也,亟呼之,朱後至聞而駭曰:“陸久死安得來?”公頓悟複谛審〖谛,音帝,谛審,細視也。
〗,已入公門,急與二友下城蹤迹之〖蹤迹之,猶言追尋其蹤迹也。
〗。
甫及門,家僮迎報夫人将坐蓐〖蓐,音辱,坐蓐,婦人臨産之謂。
〗。
亟歸視之,子已堕地,貌酷似陸,始憬然悟城上所見果陸也〖憬,音炯,憬然,悟貌。
〗。
蓋将踐約投生,故現形以示因果之不爽耳! 少長,聰慧絕人。
旋成進士,入詞部觀政〖謂點禮部主事。
〗,即荔門方伯雲。
坐花主人曰:“天下惟真豪傑〖(孟子注)豪傑,有過人之才智者也。
〗能為度外事。
若彥齋先生所為,豈區區小廉曲謹者所能哉?夫盜名至辱也,而不以為羞;進士至榮也,而不以為急,惟孳孳焉救災恤難之是務〖孳,音咨,孳孳,不倦貌。
〗,非真仁者之勇乎?!而造物者亦即如其量以報之〖惟天造化萬物,故稱天為造物。
〗。
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世人每藉口曰,吾力弗能為也,觀彥齋先生事,庶其聞風興起哉?”
族長獨至公家,密詢諸夫人,得其故喜曰:“此亦大善事,今秋必捷〖必捷,猶言必中也。
〗。
然擅盜祠中物,不小懲〖懲,音澄。
(易經)小懲而大誡。
(按)小懲,薄罰也。
〗,人将效尤〖(左傳)尤而效之。
(按)效尤,猶言學樣也。
〗。
”遂集族人而告以盜抵之故。
且曰是宜暫革出祠,秋期伊迩〖秋期,鄉試期也。
伊,語助辭。
迩,近也。
〗,俟泥金報後〖(盧氏雜記)唐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附家報中,報登科之喜。
(按)此句謂中舉開報也。
〗,準其複入,衆皆曰諾。
公夷然不以介意,及秋果捷,領鹿鳴宴歸〖新舉人領宴,謂鹿鳴宴,義本詩經,呦呦鹿鳴章。
〗。
族長為之開宴慶賀。
公後官通州學正;生二子,次即荔門方伯,人以為好周人急之報。
《其二》 萬彥齋先生鄉貢後〖(宋史選舉志)升于州縣曰鄉貢。
(按)世謂中舉為鄉貢,本此。
〗,偕同伴赴公車〖(漢書光武紀)韶舉賢良方正,遣詣公車。
(按)世以上京會試,為赴公車,本此。
〗。
至山左某邑〖山左,即山東。
〗,同行陸以甯,病弗能興,衆皆暫留旅寓以待,越兩日,病益重,延醫診視,勢難即痊,衆以試期迫,争欲先行,并邀公。
公毅然〖毅然,決斷貌。
〗曰:“以一病夫委之旅店,而無一人視醫藥,是速之死也,我此行不過藉計偕〖(漢書武帝紀)征吏民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令其計偕。
(注)計者,上計簿吏也,郡國每歲遣詣京師,令所征之人與俱來也。
(按)世謂進京會試,為計偕。
〗,以瞻仰帝京,本無意功名,諸君請去,我當留以俟其愈。
”陸聞之不自安,力勸公與衆偕行,公堅不可,遂獨留求醫煎藥,晨夕守視者二旬。
陸病竟不起,臨終執公手曰:“我與君雖同裡〖音翰,門也。
〗,素非深交,蒙君厚恩,深逾滄海〖逾,音俞,過也。
〗。
此生已矣,審有輪回,當丐冥司為君子,以報大德。
”言已奄然而逝。
時二人旅資已罄〖罄,音慶,盡也。
〗,乃盡典衣裘以殓,複念陸家貧子幼,若不乘便攜歸,恐他日歸榇未易〖榇,音趁,棺也。
〗,因寄榇于旅店,而身自步行丐食入都,訪至同行者寓,時試期已過,衆怪其來遲,複見公衣敝履穿,面目黧黑〖黧,音離,黃黑色也,此句出戰國策。
〗,憐而詢之,公具以别後事告,且謀所以歸陸榇者曰,幸諸君念公車一日之雅〖猶言念同伴進京之情。
〗,使得正首邱〖(禮記)狐死正首邱,仁也,(按)世稱歸葬故土,為正首邱,義本此。
〗,九原有知〖九原,猶言九泉,謂地下也。
〗,定圖銜結〖銜,銜環,結,結草,(續齊諧記)楊寶年九歲,見一黃雀堕地,寶懷歸,采黃花飼之,毛羽威乃去,是夕夢銜白環四枚以與寶。
(左傳宣公十五年)輔氏之役魏顆見老人結草以抗杜回,杜回踬而颠,故獲之,夜夢之曰,餘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君之治命,餘是以報,(按)銜結,總言報恩也。
〗。
衆感其義,鹹踴躍解囊〖踴躍,音勇月,樂從貌。
〗。
複謀之常郡,同上公車者,得數十金畀公,公出都日步行丐食如故,不妄動一文。
抵旅舍以所得金,陳于柩前呼陸而告曰:“以某某之惠,得金若幹,俾我護君以歸,君而有知,盍〖何不也。
〗偕我行?”遂攜其榇以返。
及抵家尚餘十餘金,以與陸之妻子。
越數載,夏日,公偶與戴朱二友登城晚眺,公家即在城下,忽見一人揮扇急行,直入公家,戴指謂公曰:“彼非陸以甯乎?”公視之信,忘其已死也,亟呼之,朱後至聞而駭曰:“陸久死安得來?”公頓悟複谛審〖谛,音帝,谛審,細視也。
〗,已入公門,急與二友下城蹤迹之〖蹤迹之,猶言追尋其蹤迹也。
〗。
甫及門,家僮迎報夫人将坐蓐〖蓐,音辱,坐蓐,婦人臨産之謂。
〗。
亟歸視之,子已堕地,貌酷似陸,始憬然悟城上所見果陸也〖憬,音炯,憬然,悟貌。
〗。
蓋将踐約投生,故現形以示因果之不爽耳! 少長,聰慧絕人。
旋成進士,入詞部觀政〖謂點禮部主事。
〗,即荔門方伯雲。
坐花主人曰:“天下惟真豪傑〖(孟子注)豪傑,有過人之才智者也。
〗能為度外事。
若彥齋先生所為,豈區區小廉曲謹者所能哉?夫盜名至辱也,而不以為羞;進士至榮也,而不以為急,惟孳孳焉救災恤難之是務〖孳,音咨,孳孳,不倦貌。
〗,非真仁者之勇乎?!而造物者亦即如其量以報之〖惟天造化萬物,故稱天為造物。
〗。
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世人每藉口曰,吾力弗能為也,觀彥齋先生事,庶其聞風興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