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十四·祥異
關燈
小
中
大
至八月又十五日,适符“八月十五晡”之謠也。
吾友王子若茂才在福州親見其事。
◎龍鬥 丙子七月廿五日,蘇州胥門外雙橋茶亭頭,有兩龍相鬥,風雨大作,覆舟者無算,染坊架上布皆飛上天。
◎風暴 嘉慶丁醜六月十三,漢口鎮大江中忽起風暴,飄蕩大小船一千餘隻,死者無算。
戊寅二月十六日,即于大江原處漂沒大鹽船十七隻。
其月二十二日垂晚,湖南嶽州府東三十裡城臨矶陡起大風暴,一時人力難施,沉溺糧艘十七隻,并淹斃運丁水手男女數百人。
巡撫巴公奏聞,奉旨豁免。
一月之内,兩遇風暴,且同是十七隻,亦奇。
◎大木 嘉慶丁醜六月十七,蘇州元妙觀雷擊,三清殿西北隅大柱碎裂無餘。
有葑門外道士遊觀其下,同時擊死。
未幾,地方官吏及紳士輩,欲于東西兩彙購大木而重葺之,竟無此料。
其年十一月,常熟福山港口有兩漁船入海捕魚,見水面浮一大木,頭尾甚長。
因言狼山有觀音寺正在興修,如帶往江北,可得善價。
即系纜向北行,堅不可動。
漁人又言曰:“豈有神靈護持耶?吾今帶往江南可乎?”言未畢,木即向南,頃刻抵岸矣。
其木長八丈九尺四寸,圍圓二丈有餘。
地方紳士備價購之,始得興修。
此木之所來亦奇。
歸湘帆少府曰:“噫,天豈以此木将出,因而震其柱欤?抑殿之不宜毀,特遺此木以成之欤?不先不後,适當其時。
然則需材之世,不患無材;而抱材者,亦不患不見用于世也。
” ◎老鹳 吳門有潘姓者,居胥門内之來遠橋。
家有老鹳巢于庭樹,聞其聲,頗類人言,似言某處有藏金。
乃于後園掘地,果得之,自此緻富。
道光壬午六月,潘姓失火,老鹳庭樹亦俱燒死。
◎蛟與龍鬥 嘉慶戊寅五月廿七日,蘇州婁門外有地名龍墩者,元和縣所轄。
忽出一蛟與龍鬥,冰雹大作,狂風拔木,雨下如注者一兩時。
拖壞民房廬舍五十餘家,失去男女數人。
有一人随風而飛,為龍所攫,背上爪痕顯然。
從空落下,卻不死。
有一家失去米五十石,亦随風飛去,數十裡内,并無一粒堕者。
又一家船四隻、牛一頭,與船坊牛棚一齊上天,不知所往。
先是龍墩地方有地一塊,不積霜雪,不生草木。
有以青草擲其地,次日必焦枯如焚。
所謂蛟者,即起于此處。
蛟之形似狗而大,初起時,有黑龍自東飛來,與蛟鬥良久。
旋有白龍從北來,如佐黑龍者,逾時而去。
其近處居民俱所親見也。
◎塵霾 嘉慶廿三年四月八日酉初刻,京城忽有暴風自東南來,俄頃之間,塵霾四塞,室中燃燭,始能識辨,其象甚異。
聖心震惕,因降旨:近京之馬蘭峪、古北口、天津府等處,遍行查訪。
據馬蘭關總兵官慶惠奏:是日酉初南風,不過塵霾幛翳,旋有迅雷陣雨,傾盆而已。
據古北口總兵官徐锟奏:是日酉初西南風,其色黑黃,聞有雷聲,風氣即散,小有陣雨,未能及寸。
據天津長蘆鹽政嵩年奏:是日酉初,并無塵霾,室中明亮。
北風大作,雨勢滂霈,自宵達旦,亦無雷聲。
又據山東巡撫陳預奏:是日酉初,無風雨。
至初九日卯寅時,大雨竟日,極為深透。
合觀各處奏報,情節不同。
古人所謂“千裡不同風”,是其明驗也。
◎黑雲 嘉慶己卯三月十八日,山東臨清州城東有黑雲三四團,自東南而至西北,白晝晦冥有一二時。
次年七月某日,臨清城外三四裡許有一井,井中出黑氣一條,其長徑天,上沖雲際,一晝夜而滅。
◎龍見 是年五月初八日,有龍見于洞庭東山,須角畢露,凡十三條,觀者如堵。
須臾,油雲四塞,大雨如注,龍亦不複見矣。
是日一雨,至六月、七月、八月皆無雨。
高田幹涸,農民苦之。
八月初,大府尚為祈雨。
◎蟾蜍 嘉慶己卯八月,河決,開封、蘭陽一帶,皆成巨浸。
先是十日前,有大蟾蜍數千百頭,随小蟾蜍幾十萬,自北而南,若遷徙狀,人莫知其故。
蟾蜍大者至四五六尺不等。
亦是奇事。
◎火球 庚辰四月初,江蘇織造府旗杆鬥上忽有火球兩個,升上落下,更餘便起,四更時息,如是者五六夜。
撫軍知之,差巡捕官往視,果然。
先一月前,浒墅關雷擊旗杆,并擊漏稅房庭柱牆壁。
與火球之異,不過相距二十餘日耳。
◎群鼠渡江 案《明史稿》:神宗四十五年江南鼠異,自五月下旬起,千萬成群,銜尾渡江而南。
嘉慶庚辰五月,瓜州、儀征一帶,亦群鼠渡江。
上年四、五月間,河南開封府黑岡口一帶,先有群鼠渡黃河。
或言鼠屬子水位,此水也。
又六月廿六日,許州東北鄉地震,倒塌瓦房九千一百餘間,草房一萬六千九百四十餘間,壓死男婦四百三十餘口,被壓受傷者五百九十餘名。
見邸報。
時州刺史為膚施張芥航先生,其公子杜園為餘言之甚悉。
◎暢春園虎 嘉慶庚辰五月廿七日,京師雷雨夜作,暢春園虎圈之虎,忽逃其一。
次早有中貴人三在前湖看荷花,卒遇之,虎食其一,兩人躍入水中獲免。
越五日,奉旨命三額驸殺虎。
翰林編修吳慈鶴紀以詩雲:“太液蓮開白于雪,三人曉起看花入。
涼風吹鬓巾袖香,池邊駭見于菟出。
兩人急躍清池裡,一人已為虎所餌。
至尊頻蹙催賜金(有旨,賞銀五十兩與死者),一半殘骸付妻子。
黑河猛将行如風,長槍大槊何豪雄。
虎知當死伏不動,翻身一箭穿其胸。
萬夫挢舌軍吏賀,此勇真能不膚挫。
籲嗟乎!期門羽林盡如此,太白槍安敢起。
” ◎六月雪 辛巳八月餘往邗上,得偏報,雲探得督憲差官從北回南,于六月十六日路過山東西大道陰平地方。
是日天氣奇冷異常,下雪五六寸不等,兖州府濟甯一帶皆然。
◎雞異 辛巳秋,蘇、松一帶有雞異者甚多。
一雞兩翅上俱生爪,到處皆然。
前人謂之雞距,有五爪者皆飛上天。
又常熟東河下有雞生子,中有小蛇一條如蚯蚓而動。
又餘居之南顧家灣有雌雞變雄,作高聲啼。
又徐市農家有雄雞變雌,生子不已。
更可異者,江陰有一家雄雞一隻重五六斤,忽不鳴不食,若有病者。
其家殺之以佐盤飧,剖腹,中有小人一個,長二三寸許,頭面手足皆具。
◎南方丙丁北方壬癸 道光二年九月十八日,廣東省太平門外大災,焚燒一萬五千餘戶,洋行十一家,以及各洋夷館與夷人貨物,約計值銀四千餘萬兩,俱為煨燼。
先是四、五月間,蘇州有謠言不用洋錢,銷毀至數百萬枚。
此或其先聲耶?是年直隸、山東發水,被災者八十餘州縣。
北方壬癸,南方丙丁,似有定數雲。
◎巨蟒 道光壬午五月十七日午刻,上海縣城内忽狂風拔木,白晝晦冥,大雨霹靂轟然而來,滿城人無不驚駭。
是時學宮左右風雨尤甚,有魁星閣最高,屋梁瓦石皆飛上天。
見火龍一條從閣下蜿蜒而起,鬥入雲中,拖坍民房、樓觀、寺廟數千餘間,直至城外,向東南入海而去。
是日黃浦客商漁戶等船四百餘号,漂沒者三十餘隻。
亦見有黑龍四條追逐火龍,逾時而沒。
後聞學中老門鬥言,魁星閣下向有大蟒一頭,其長數丈。
每于春夏之交,蟠據閣之絕頂,仰天吸露,已有年矣。
此火龍者,或即其化身耶? ◎環雲 丁亥九月初六日,天日晴和。
交未刻,忽見日傍有暈一重,須臾,暈左右又加兩重如連環然。
須臾,連環上又加一小重,日在三環之中,而外又加一大環環之。
其光如火焰有五色,正貫于日之正中。
千百條白氣俱向東北,未起酉止。
是年十月十三午刻亦如之,日光之外又生兩暈,亦如連環然。
日之正中,大環貫之,直圈于兩連環之外,其向亦在東北。
其大環四角有耳,如小月狀,兩明兩暗,至酉而散。
不知是何祥也。
吾友王子若茂才在福州親見其事。
◎龍鬥 丙子七月廿五日,蘇州胥門外雙橋茶亭頭,有兩龍相鬥,風雨大作,覆舟者無算,染坊架上布皆飛上天。
◎風暴 嘉慶丁醜六月十三,漢口鎮大江中忽起風暴,飄蕩大小船一千餘隻,死者無算。
戊寅二月十六日,即于大江原處漂沒大鹽船十七隻。
其月二十二日垂晚,湖南嶽州府東三十裡城臨矶陡起大風暴,一時人力難施,沉溺糧艘十七隻,并淹斃運丁水手男女數百人。
巡撫巴公奏聞,奉旨豁免。
一月之内,兩遇風暴,且同是十七隻,亦奇。
◎大木 嘉慶丁醜六月十七,蘇州元妙觀雷擊,三清殿西北隅大柱碎裂無餘。
有葑門外道士遊觀其下,同時擊死。
未幾,地方官吏及紳士輩,欲于東西兩彙購大木而重葺之,竟無此料。
其年十一月,常熟福山港口有兩漁船入海捕魚,見水面浮一大木,頭尾甚長。
因言狼山有觀音寺正在興修,如帶往江北,可得善價。
即系纜向北行,堅不可動。
漁人又言曰:“豈有神靈護持耶?吾今帶往江南可乎?”言未畢,木即向南,頃刻抵岸矣。
其木長八丈九尺四寸,圍圓二丈有餘。
地方紳士備價購之,始得興修。
此木之所來亦奇。
歸湘帆少府曰:“噫,天豈以此木将出,因而震其柱欤?抑殿之不宜毀,特遺此木以成之欤?不先不後,适當其時。
然則需材之世,不患無材;而抱材者,亦不患不見用于世也。
” ◎老鹳 吳門有潘姓者,居胥門内之來遠橋。
家有老鹳巢于庭樹,聞其聲,頗類人言,似言某處有藏金。
乃于後園掘地,果得之,自此緻富。
道光壬午六月,潘姓失火,老鹳庭樹亦俱燒死。
◎蛟與龍鬥 嘉慶戊寅五月廿七日,蘇州婁門外有地名龍墩者,元和縣所轄。
忽出一蛟與龍鬥,冰雹大作,狂風拔木,雨下如注者一兩時。
拖壞民房廬舍五十餘家,失去男女數人。
有一人随風而飛,為龍所攫,背上爪痕顯然。
從空落下,卻不死。
有一家失去米五十石,亦随風飛去,數十裡内,并無一粒堕者。
又一家船四隻、牛一頭,與船坊牛棚一齊上天,不知所往。
先是龍墩地方有地一塊,不積霜雪,不生草木。
有以青草擲其地,次日必焦枯如焚。
所謂蛟者,即起于此處。
蛟之形似狗而大,初起時,有黑龍自東飛來,與蛟鬥良久。
旋有白龍從北來,如佐黑龍者,逾時而去。
其近處居民俱所親見也。
◎塵霾 嘉慶廿三年四月八日酉初刻,京城忽有暴風自東南來,俄頃之間,塵霾四塞,室中燃燭,始能識辨,其象甚異。
聖心震惕,因降旨:近京之馬蘭峪、古北口、天津府等處,遍行查訪。
據馬蘭關總兵官慶惠奏:是日酉初南風,不過塵霾幛翳,旋有迅雷陣雨,傾盆而已。
據古北口總兵官徐锟奏:是日酉初西南風,其色黑黃,聞有雷聲,風氣即散,小有陣雨,未能及寸。
據天津長蘆鹽政嵩年奏:是日酉初,并無塵霾,室中明亮。
北風大作,雨勢滂霈,自宵達旦,亦無雷聲。
又據山東巡撫陳預奏:是日酉初,無風雨。
至初九日卯寅時,大雨竟日,極為深透。
合觀各處奏報,情節不同。
古人所謂“千裡不同風”,是其明驗也。
◎黑雲 嘉慶己卯三月十八日,山東臨清州城東有黑雲三四團,自東南而至西北,白晝晦冥有一二時。
次年七月某日,臨清城外三四裡許有一井,井中出黑氣一條,其長徑天,上沖雲際,一晝夜而滅。
◎龍見 是年五月初八日,有龍見于洞庭東山,須角畢露,凡十三條,觀者如堵。
須臾,油雲四塞,大雨如注,龍亦不複見矣。
是日一雨,至六月、七月、八月皆無雨。
高田幹涸,農民苦之。
八月初,大府尚為祈雨。
◎蟾蜍 嘉慶己卯八月,河決,開封、蘭陽一帶,皆成巨浸。
先是十日前,有大蟾蜍數千百頭,随小蟾蜍幾十萬,自北而南,若遷徙狀,人莫知其故。
蟾蜍大者至四五六尺不等。
亦是奇事。
◎火球 庚辰四月初,江蘇織造府旗杆鬥上忽有火球兩個,升上落下,更餘便起,四更時息,如是者五六夜。
撫軍知之,差巡捕官往視,果然。
先一月前,浒墅關雷擊旗杆,并擊漏稅房庭柱牆壁。
與火球之異,不過相距二十餘日耳。
◎群鼠渡江 案《明史稿》:神宗四十五年江南鼠異,自五月下旬起,千萬成群,銜尾渡江而南。
嘉慶庚辰五月,瓜州、儀征一帶,亦群鼠渡江。
上年四、五月間,河南開封府黑岡口一帶,先有群鼠渡黃河。
或言鼠屬子水位,此水也。
又六月廿六日,許州東北鄉地震,倒塌瓦房九千一百餘間,草房一萬六千九百四十餘間,壓死男婦四百三十餘口,被壓受傷者五百九十餘名。
見邸報。
時州刺史為膚施張芥航先生,其公子杜園為餘言之甚悉。
◎暢春園虎 嘉慶庚辰五月廿七日,京師雷雨夜作,暢春園虎圈之虎,忽逃其一。
次早有中貴人三在前湖看荷花,卒遇之,虎食其一,兩人躍入水中獲免。
越五日,奉旨命三額驸殺虎。
翰林編修吳慈鶴紀以詩雲:“太液蓮開白于雪,三人曉起看花入。
涼風吹鬓巾袖香,池邊駭見于菟出。
兩人急躍清池裡,一人已為虎所餌。
至尊頻蹙催賜金(有旨,賞銀五十兩與死者),一半殘骸付妻子。
黑河猛将行如風,長槍大槊何豪雄。
虎知當死伏不動,翻身一箭穿其胸。
萬夫挢舌軍吏賀,此勇真能不膚挫。
籲嗟乎!期門羽林盡如此,太白槍安敢起。
” ◎六月雪 辛巳八月餘往邗上,得偏報,雲探得督憲差官從北回南,于六月十六日路過山東西大道陰平地方。
是日天氣奇冷異常,下雪五六寸不等,兖州府濟甯一帶皆然。
◎雞異 辛巳秋,蘇、松一帶有雞異者甚多。
一雞兩翅上俱生爪,到處皆然。
前人謂之雞距,有五爪者皆飛上天。
又常熟東河下有雞生子,中有小蛇一條如蚯蚓而動。
又餘居之南顧家灣有雌雞變雄,作高聲啼。
又徐市農家有雄雞變雌,生子不已。
更可異者,江陰有一家雄雞一隻重五六斤,忽不鳴不食,若有病者。
其家殺之以佐盤飧,剖腹,中有小人一個,長二三寸許,頭面手足皆具。
◎南方丙丁北方壬癸 道光二年九月十八日,廣東省太平門外大災,焚燒一萬五千餘戶,洋行十一家,以及各洋夷館與夷人貨物,約計值銀四千餘萬兩,俱為煨燼。
先是四、五月間,蘇州有謠言不用洋錢,銷毀至數百萬枚。
此或其先聲耶?是年直隸、山東發水,被災者八十餘州縣。
北方壬癸,南方丙丁,似有定數雲。
◎巨蟒 道光壬午五月十七日午刻,上海縣城内忽狂風拔木,白晝晦冥,大雨霹靂轟然而來,滿城人無不驚駭。
是時學宮左右風雨尤甚,有魁星閣最高,屋梁瓦石皆飛上天。
見火龍一條從閣下蜿蜒而起,鬥入雲中,拖坍民房、樓觀、寺廟數千餘間,直至城外,向東南入海而去。
是日黃浦客商漁戶等船四百餘号,漂沒者三十餘隻。
亦見有黑龍四條追逐火龍,逾時而沒。
後聞學中老門鬥言,魁星閣下向有大蟒一頭,其長數丈。
每于春夏之交,蟠據閣之絕頂,仰天吸露,已有年矣。
此火龍者,或即其化身耶? ◎環雲 丁亥九月初六日,天日晴和。
交未刻,忽見日傍有暈一重,須臾,暈左右又加兩重如連環然。
須臾,連環上又加一小重,日在三環之中,而外又加一大環環之。
其光如火焰有五色,正貫于日之正中。
千百條白氣俱向東北,未起酉止。
是年十月十三午刻亦如之,日光之外又生兩暈,亦如連環然。
日之正中,大環貫之,直圈于兩連環之外,其向亦在東北。
其大環四角有耳,如小月狀,兩明兩暗,至酉而散。
不知是何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