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志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穆。
應圖功臣配享廟廷,各配所事之廟,以位次為序。
以太子為亞獻,親王為終獻,或并用親王。
或以太尉為亞獻,光祿卿為終獻。
其月則停時享。
儀阙。
朝享儀 大定十一年十一月,郊祀前一日,朝享太廟。
齋戒如親郊。
享前三日,太廟令帥其屬,掃除廟之内外。
點檢司于廟之前約度,設兵衛旗幟。
尚舍于南神門之西設馔幔十一,南向,以西為上。
殿中監帥尚舍,陳設大次殿。
又設小次于阼階下,稍南,西向。
又設皇帝拜褥位殿上,版位稍西。
又設黃道褥于廟門之内外,自玉辂至升辇之所,又自大次至東神門。
又設七祀位一于殿下橫街之北,西街之西,東向,配享功臣位于殿下道東,橫街之南,西向,北上。
前二日,大樂令設宮縣之樂于庭中,四方各設編鐘三、編磬三。
東方編鐘起北,編磬間之,東向。
西方編磬起北,編鐘間之,西向。
南方編磬起西,編鐘間之,北方編鐘起西,編磬間之,俱北向。
設特磬、大鐘、穀鐘共十二,于編縣之内,各依辰位。
樹路鼓、路鼗于北縣之内,道之左右。
晉鼓一,在其後稍南。
植建鼓、鞞鼓、應鼓于四隅,建鼓在中,鞞鼓在左,應鼓在右,置柷敔于縣内,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西。
立舞表于酂綴之間。
設登歌之樂于殿上前楹間,金鐘一在東,太磬一在西,俱北向。
柷一在金鐘北稍西,敔一在玉磬北稍東。
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東西相向。
琴瑟在前。
其匏竹者立于階間,重行北向。
諸工人各位于縣後。
前一日,太廟令開室,奉禮郎帥其屬,設神位于每室内北墉下。
各設黼扆一、莞席一、缫席二、次席二、紫绫厚褥一、紫绫蒙褥一、曲幾一、直幾一。
又設皇帝版位于殿東間門内,西向。
又設飲福位于東序,西向。
又設亞終獻位于殿下橫街之北稍東,西向。
助祭親王宗室使相位在亞終獻之後,助祭宗室位在橫街之南,西向。
奉瓒官、奉瓒盤官、進爵酒官、奉爵官等又在其南,奉匜槃巾篚官位于其後。
七祀獻官位在奉爵官之南,助奠讀祝奉罍洗爵洗等官位于其後。
司尊彜官位在七祀獻官之南,亞終獻司罍洗爵洗奉爵酒官等又在其南,并西向,北上。
大禮使位于西階之西稍南,與亞終獻相對。
太尉、司徒,助祭宰相位在大禮使之南,侍中、執政官又在其南,禮部尚書、太常卿、太仆卿、光祿卿、功臣獻官在西,舉冊、光祿丞、太常博士又在其西,功臣助奠罍洗爵洗等官位于功臣獻官之後。
又設監祭禦史位二于西階下,俱東向,北上。
奉禮郎、太廟令、太官令、太祝、宮闱令、祝史位于亞獻終獻奉爵酒官之南,薦笾豆簠簋官、薦俎齋郎又在太祝、奉禮郎之南。
太廟丞、太官丞各位于令後。
協律郎位二,一于殿上前楹間,一于宮縣之西北,俱東向。
大樂令于登歌樂縣之北,大司樂于宮縣之北,良醞令于酌尊所,俱北向。
又設助祭文武群官位于橫街之南,東向北上。
又設光祿卿陳牲位于東神門外橫街之東,西向,以南為上。
設廪犧令位于牲西南,北向。
諸太祝位于牲東,各當牲後,祝史各陪其後,俱西向。
設禮部尚書省牲位于牲前稍北,又設禦史位于禮部尚書之西,俱南向。
禮部帥其屬,設祝冊案于室戶外之右。
司尊彜帥其屬,設尊彜之位于室戶之左,每位斝彜一、黃彜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罍二,各加勺、幂、坫為酌尊。
又設瓒槃爵坫于篚,置于始祖尊彜所。
又設壺尊二、太尊二、山罍四,各有坫、幂,在殿下階間,北向西上,設而不酌。
七祀功臣每位設壺尊二于座之左,皆加幂、坫于内,酌尊加勺,皆藉以席。
奉禮郎設祭器,每位四簋在前,四簠次之,次以六醿,次以六鉶,笾豆為後。
左十有二笾,右十有二豆,皆濯而陳之,藉以席。
笾豆加以巾,蓋于内。
笾一、豆二、簠一、簋一、并俎四,設于每室馔幔内。
又設禦洗二于東階之東。
又設亞終獻罍洗于東橫街下東南,北向,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
又設亞終獻爵洗于罍洗之西,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并坫。
執巾罍巾篚各位于其後。
享日醜前五刻,太常卿帥執事者,設燭于神位前及戶外。
光祿卿帥其屬,入實笾豆。
笾之實,魚鱐、糗餌、粉餈、乾棗、形鹽、鹿脯、榛實、乾裛、桃、菱、芡、栗,以序為次。
豆之實,芹菹、筍菹、葵菹、菁菹、韭菹、酏食、魚醢、兔醢、豚拍、鹿臡、醓醢、糁食,以序為次。
又鉶實以羹,加芼滑,登實以大羹,簠實以稻粱,簋實以黍稷,粱在稻前,稷在黍前。
良醞令入實尊彜。
斝彜、黃彜實以郁鬯,犧尊、象尊、著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用香藥酒),各加坫、勺、幂。
殿下之尊罍,壺尊、太尊、山罍,内除山罍上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加幂、坫。
太廟令帥其屬,設七祀功臣席褥于其次,每位各設莞席一、碧绡褥一,又各設版位于其座前,又笾豆簠簋各二、俎一。
每位次各設壺尊二于神座之右,北向,玄酒在西。
良醞令以法酒實尊如常,加勺、幂,置爵于尊下,加坫。
光祿卿實馔。
左二笾,栗在前,鹿脯次之。
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
俎實以羊熟,簠簋實以黍稷。
太廟令又設七祀燎柴,及開瘗坎于西神門外之北。
太府監陳異寶、嘉瑞、伐國之寶,戶部陳諸州歲貢,金為前列,玉帛次之,餘為後,皆于宮縣之北,東西相向,各藉以席。
凡祀神之物,當時所無者則以時物代之。
省牲器:前一日未後,廟所禁行人。
司尊彜、奉禮郎及執事者,升自西階以俟。
少頃,諸太祝與廪犧令,以牲就位。
禮直官、贊者引禮部尚書、光祿卿丞詣省牲位,立定。
禮直官引禮部尚書,贊引者引禦史,入就西階升,遍視滌濯。
訖,執事者皆舉幂曰:“潔。
”俱降,就省牲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
”次引禮部尚書侍郎稍前,省牲訖,退複位。
次引光祿卿丞出班,巡牲一匝。
光祿丞西向曰:“充。
”曰:“備。
”廪犧令帥諸太祝巡
應圖功臣配享廟廷,各配所事之廟,以位次為序。
以太子為亞獻,親王為終獻,或并用親王。
或以太尉為亞獻,光祿卿為終獻。
其月則停時享。
儀阙。
朝享儀 大定十一年十一月,郊祀前一日,朝享太廟。
齋戒如親郊。
享前三日,太廟令帥其屬,掃除廟之内外。
點檢司于廟之前約度,設兵衛旗幟。
尚舍于南神門之西設馔幔十一,南向,以西為上。
殿中監帥尚舍,陳設大次殿。
又設小次于阼階下,稍南,西向。
又設皇帝拜褥位殿上,版位稍西。
又設黃道褥于廟門之内外,自玉辂至升辇之所,又自大次至東神門。
又設七祀位一于殿下橫街之北,西街之西,東向,配享功臣位于殿下道東,橫街之南,西向,北上。
前二日,大樂令設宮縣之樂于庭中,四方各設編鐘三、編磬三。
東方編鐘起北,編磬間之,東向。
西方編磬起北,編鐘間之,西向。
南方編磬起西,編鐘間之,北方編鐘起西,編磬間之,俱北向。
設特磬、大鐘、穀鐘共十二,于編縣之内,各依辰位。
樹路鼓、路鼗于北縣之内,道之左右。
晉鼓一,在其後稍南。
植建鼓、鞞鼓、應鼓于四隅,建鼓在中,鞞鼓在左,應鼓在右,置柷敔于縣内,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西。
立舞表于酂綴之間。
設登歌之樂于殿上前楹間,金鐘一在東,太磬一在西,俱北向。
柷一在金鐘北稍西,敔一在玉磬北稍東。
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東西相向。
琴瑟在前。
其匏竹者立于階間,重行北向。
諸工人各位于縣後。
前一日,太廟令開室,奉禮郎帥其屬,設神位于每室内北墉下。
各設黼扆一、莞席一、缫席二、次席二、紫绫厚褥一、紫绫蒙褥一、曲幾一、直幾一。
又設皇帝版位于殿東間門内,西向。
又設飲福位于東序,西向。
又設亞終獻位于殿下橫街之北稍東,西向。
助祭親王宗室使相位在亞終獻之後,助祭宗室位在橫街之南,西向。
奉瓒官、奉瓒盤官、進爵酒官、奉爵官等又在其南,奉匜槃巾篚官位于其後。
七祀獻官位在奉爵官之南,助奠讀祝奉罍洗爵洗等官位于其後。
司尊彜官位在七祀獻官之南,亞終獻司罍洗爵洗奉爵酒官等又在其南,并西向,北上。
大禮使位于西階之西稍南,與亞終獻相對。
太尉、司徒,助祭宰相位在大禮使之南,侍中、執政官又在其南,禮部尚書、太常卿、太仆卿、光祿卿、功臣獻官在西,舉冊、光祿丞、太常博士又在其西,功臣助奠罍洗爵洗等官位于功臣獻官之後。
又設監祭禦史位二于西階下,俱東向,北上。
奉禮郎、太廟令、太官令、太祝、宮闱令、祝史位于亞獻終獻奉爵酒官之南,薦笾豆簠簋官、薦俎齋郎又在太祝、奉禮郎之南。
太廟丞、太官丞各位于令後。
協律郎位二,一于殿上前楹間,一于宮縣之西北,俱東向。
大樂令于登歌樂縣之北,大司樂于宮縣之北,良醞令于酌尊所,俱北向。
又設助祭文武群官位于橫街之南,東向北上。
又設光祿卿陳牲位于東神門外橫街之東,西向,以南為上。
設廪犧令位于牲西南,北向。
諸太祝位于牲東,各當牲後,祝史各陪其後,俱西向。
設禮部尚書省牲位于牲前稍北,又設禦史位于禮部尚書之西,俱南向。
禮部帥其屬,設祝冊案于室戶外之右。
司尊彜帥其屬,設尊彜之位于室戶之左,每位斝彜一、黃彜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罍二,各加勺、幂、坫為酌尊。
又設瓒槃爵坫于篚,置于始祖尊彜所。
又設壺尊二、太尊二、山罍四,各有坫、幂,在殿下階間,北向西上,設而不酌。
七祀功臣每位設壺尊二于座之左,皆加幂、坫于内,酌尊加勺,皆藉以席。
奉禮郎設祭器,每位四簋在前,四簠次之,次以六醿,次以六鉶,笾豆為後。
左十有二笾,右十有二豆,皆濯而陳之,藉以席。
笾豆加以巾,蓋于内。
笾一、豆二、簠一、簋一、并俎四,設于每室馔幔内。
又設禦洗二于東階之東。
又設亞終獻罍洗于東橫街下東南,北向,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
又設亞終獻爵洗于罍洗之西,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并坫。
執巾罍巾篚各位于其後。
享日醜前五刻,太常卿帥執事者,設燭于神位前及戶外。
光祿卿帥其屬,入實笾豆。
笾之實,魚鱐、糗餌、粉餈、乾棗、形鹽、鹿脯、榛實、乾裛、桃、菱、芡、栗,以序為次。
豆之實,芹菹、筍菹、葵菹、菁菹、韭菹、酏食、魚醢、兔醢、豚拍、鹿臡、醓醢、糁食,以序為次。
又鉶實以羹,加芼滑,登實以大羹,簠實以稻粱,簋實以黍稷,粱在稻前,稷在黍前。
良醞令入實尊彜。
斝彜、黃彜實以郁鬯,犧尊、象尊、著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用香藥酒),各加坫、勺、幂。
殿下之尊罍,壺尊、太尊、山罍,内除山罍上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加幂、坫。
太廟令帥其屬,設七祀功臣席褥于其次,每位各設莞席一、碧绡褥一,又各設版位于其座前,又笾豆簠簋各二、俎一。
每位次各設壺尊二于神座之右,北向,玄酒在西。
良醞令以法酒實尊如常,加勺、幂,置爵于尊下,加坫。
光祿卿實馔。
左二笾,栗在前,鹿脯次之。
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
俎實以羊熟,簠簋實以黍稷。
太廟令又設七祀燎柴,及開瘗坎于西神門外之北。
太府監陳異寶、嘉瑞、伐國之寶,戶部陳諸州歲貢,金為前列,玉帛次之,餘為後,皆于宮縣之北,東西相向,各藉以席。
凡祀神之物,當時所無者則以時物代之。
省牲器:前一日未後,廟所禁行人。
司尊彜、奉禮郎及執事者,升自西階以俟。
少頃,諸太祝與廪犧令,以牲就位。
禮直官、贊者引禮部尚書、光祿卿丞詣省牲位,立定。
禮直官引禮部尚書,贊引者引禦史,入就西階升,遍視滌濯。
訖,執事者皆舉幂曰:“潔。
”俱降,就省牲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
”次引禮部尚書侍郎稍前,省牲訖,退複位。
次引光祿卿丞出班,巡牲一匝。
光祿丞西向曰:“充。
”曰:“備。
”廪犧令帥諸太祝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