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本紀第五

關燈
毀之。

     三月丙寅朔,高麗遣使賀受尊号。

     四月戊戌,追降景宣皇帝為豐王。

    以佥書宣徽院事張哲為橫賜高麗使,宿直将軍溫敦斡喝為橫賜夏國使。

    六月乙未,參知政事納合椿年薨。

    以禮部尚書耶律守素等為賀宋生日使。

    八月癸卯,始置登聞院。

    甲寅,罷上京留守司。

     九月乙醜,以宿直将軍仆散烏裡黑為夏國生日使。

    戊子,罷護駕軍,置龍翔虎步軍。

    罷尚書省文資令史出為外官。

    是秋,中都、山東、河東蝗。

    十月壬寅,命會甯府毀舊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

    丁未,禁賣古器入他境。

    乙卯,初鑄銅錢。

    十一月辛未,以侍衛親軍副指揮使高助不古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己亥,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纥石烈良弼為參知政事。

     三年正月壬戌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丙寅,子矧思阿不死,殺太醫副使謝友正及其乳母等。

    丁醜,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己卯,杖右谏議大夫楊伯雄。

     二月壬辰朔,都城及京兆初置錢監。

    甲午,遣使檢視随路金銀銅鐵冶。

     三月辛酉朔,司天奏日食,侯之不見。

    命自今遇日食,面奏,不須頒告。

    辛巳,以兵部尚書蕭恭等為賀宋生日使。

    四月丙辰,樞密副使烏古論當海罷,以北京留守張晖為樞密副使。

    六月壬辰,蝗入京師。

     七月庚申,封子廣陽為滕王。

    甲申,以右丞相蕭玉為司徒,尚書左丞蔡松年為右丞相,右丞耶律安禮為左丞,參知政事纥石烈良弼為右丞,左宣徽使敬嗣晖、吏部尚書李通為參知政事。

    九月己未,太白經天。

    甲子,滕王廣陽薨。

    庚午,以宿直将軍阿魯保為夏國生日使。

    丁醜,以教坊提點高存福為高麗生日使。

    辛巳,遷中都屯軍二猛安于南京,遣吏部尚書李惇等分地安置。

    十月戊戌,诏尚書省:“凡事理不當者,許詣登聞檢院投狀,院類奏覽訖,付禦史台理問。

    ” 十一月辛酉,以工部尚書蘇保衡等為賀宋正旦使。

    癸亥,诏有司勤政安民。

    癸未,尚書左丞耶律安禮罷。

    參知政事李通以憂制,起複如故。

    诏左丞相張浩、參知政事敬嗣晖營建南京宮室。

    十二月乙卯,以樞密副使張晖為尚書左丞。

    歸德尹緻仕高召和式起為樞密副使。

     四年正月丙辰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上朝太後于壽康宮。

    丁巳,禦史大夫高桢薨。

    庚申,更定私相越境法,并論死。

    辛酉,罷鳳翔、唐、鄧、颍、蔡、鞏、洮、膠西諸榷場,置場泗州。

    辛未,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二月己醜,以左宣徽使許霖為禦史大夫。

    丁未,修中都城。

    造戰船于通州。

    诏谕宰臣以伐宋事。

    調諸路猛安謀克軍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籍之,雖親老丁多亦不許留侍。

     三月丙辰朔,遣兵部尚書蕭恭經畫夏國邊界。

    遣使分詣諸道總管府督造兵器。

    四月辛醜,命增山東泉水、畢括兩營兵士廪給。

    庚戌,诏諸路舊貯軍器并緻于中都。

    時方建宮室于南京,又中都與四方所造軍器材用皆賦于民,箭翎一尺至千錢,村落間往往椎牛以供筋革,至于烏鵲狗彘無不被害者。

    辛亥,尚書左丞張晖、禦史大夫許霖罷。

    以大興尹徒單貞為樞密副使。

    以秘書監王可道等為賀宋生日使。

    八月,诏諸路調馬,以戶口為差,計五十六萬餘匹,富室有至六十匹者,仍令戶自養飼以俟。

    己卯,尚書右丞相蔡松年薨。

     九月,以翰林待制完顔達紀為高麗生日使,宿直将軍加古撻懶為夏國生日使。

    十月乙亥,獵于近郊,觀造船于通州。

    賜尚書右丞纥石烈良弼、樞密副使徒單貞佩刀入宮。

    十一月甲辰,以翰林侍講學士施宜生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乙卯,宋遣使告母韋氏哀。

    甲子,太白晝見。

    乙醜,以左副點檢大懷忠等為宋吊祭使。

    乙亥,太醫使祁宰上疏谏伐宋,殺之。

     五年正月庚辰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乙未,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二月壬子,宋遣使獻母後遣留物。

    丁卯,太白晝見。

    辛未,河東、陝西地震,鎮戎、德順軍大風,壞廬舍,人多壓死。

    甲戌,遣引進使高植、刑部郎中海狗分道監視所獲盜賊,并淩遲處死,或鋸灼去皮截手足。

    仍戒屯戍千戶謀克等,後有獲者,并處死,總管府官亦決罰。

     三月辛巳,東海縣民張旺、徐元等反,遣都水監徐文、步軍指揮使張弘信、同知大興尹事李惟忠、宿直将軍蕭阿窊率舟師九百,浮海讨之,命之曰:“朕意不在一邑,将試舟師耳。

    ”庚子,以司徒判大宗正事蕭玉為禦史大夫,司徒如故,尚書右丞纥石烈良弼為左丞,橫海軍節度使緻仕劉長言起為右丞。

     四月庚戌,昭妃蒲察阿裡忽有罪賜死。

    甲寅,宿州防禦使耶律翼使宋失體,杖二百,除名。

    甲戌,太白晝見。

    六月,徐文等破賊張旺、徐元,東海平。

     七月辛巳,诏東海縣徐元、張旺诖誤者,并釋之。

    壬午,以張弘信被命讨賊,稱疾逗遛萊州,與妓樂飲燕,杖之二百。

    癸卯,遣使簽諸路漢軍。

    八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辛亥,命榷貨務并印造鈔引庫起赴南京。

    己巳,樞密副使徒單貞罷,以太子少保徒單永年為樞密副使。

    辛未,谒山陵,見田間獲者,問其豐耗,以衣賜之。

     九月己卯,還宮。

    十月庚午,遣護衛完顔普連等二十四人督捕山東、河東、河北、中都盜賊。

    籍諸路水手得三萬人。

    十一月乙酉,以濟南尹仆散烏者等為賀宋正旦使。

    尚書右丞劉長言罷。

    命親軍司以所掌付大興府。

    置左右骁騎都副指揮使,隸點檢司。

    步軍都副指揮使,隸宣徽院。

     十二月癸醜,禁中都、河北、山東、河南、河東、京兆軍民綱捕禽獸及畜養雕隼者。

    戊辰,禁朝官飲酒,犯者死,三國人使燕飲者罪。

     六年正月甲戌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醜,判大宗正徒單貞、益都尹京、安武軍節度使爽、金吾衛上将軍阿速飲酒,以近屬故,杖貞七十,餘皆杖百。

    壬午,上将如南京,以司徒、禦史大夫蕭玉為大興尹,司徒如故。

    樞密副使徒單永年罷,以都點檢纥石烈志甯為樞密副使。

    己醜,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巳,命參知政事李通谕宋使徐度等曰:“朕昔從梁王軍,樂南京風土,常欲巡幸。

    今營繕将畢功,期以二月末先往河南。

    帝王巡守,自古有之。

    以淮右多隙地,欲校獵其間,從兵不逾萬人。

    況朕祖宗陵廟在此,安能久于彼乎。

    汝等歸告汝主,令有司宣谕朕意,使淮南之民無懷疑懼。

    ”庚子,诏自中都至河南府所過州縣調從獵騎士二千。

    辛醜,殺蒲察阿虎疊女義察。

    義察,慶宜公主出,幼鞠宮中,上屢欲納之,太後不可。

    至是,以罪殺之。

     二月乙巳,杖衛王襄之妃及左宣徽使許霖。

    甲寅,以參知政事李通為尚書右丞。

    己未,禁扈從縱獵擾民。

    庚申,征諸道水手運戰船。

    癸亥,發中都。

    丙寅,次安肅州。

    三月己卯,改河南北邙山為太平山,稱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