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十六 列傳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元行欽,本幽州劉守光之愛将。
守光之奪父位也,令行欽攻大恩山,又令殺諸兄弟。
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圍山州,守光困蹙,令行欽于山北募兵,以應契丹。
時明宗為将,攻行欽于山北,與之接戰,矢及明宗馬鞍,既而以勢迫來降。
明宗憐其有勇,奏隸為假子,後因從征讨,恩禮特隆。
常臨敵擒生,必有所獲,名聞軍中。
莊宗東定趙、魏,選骁健置之麾下,因索行欽,莊宗不得已而遣之。
時有散指揮都頭,名為散員,命行欽為都部署,賜姓,名紹榮。
莊宗好戰,勇于大敵,或臨陣有急兵,行欽必橫身解鬥翼衛之。
莊宗營于德勝也,與汴軍戰于潘張,王師不利,諸軍奔亂。
莊宗得三四騎而旋,中野為汴軍數百騎攢槊攻之,事将不測,行欽識其幟,急馳一騎,奮劍斷二矛,斬一級,汴軍乃解圍,翼莊宗還宮。
莊宗因流涕言曰:「富貴與卿共之。
」自是寵冠諸将,官至檢校太傅、忻州刺史。
及莊宗平梁,授武甯軍節度使。
嘗因内宴群臣,使相預會,行欽官為保傅,當地褥下坐。
酒酣樂作,莊宗叙生平戰陣之事,因左右顧視,曰:「紹榮安在?」所司奏雲:「有敕,使相預會,紹榮散官,殿上無位。
」莊宗徹會不怿。
翌日,以行欽為同平章事,由是不宴百官于内殿,但宴武臣而已, 三年,行欽喪婦。
莊宗有所愛宮人生皇子者,劉皇後心忌之,會行欽入侍,莊宗勞之曰:「紹榮喪婦複娶耶!吾給爾婚财。
」皇後指所忌宮人謂莊宗曰:「皇帝憐紹榮,可使為婦。
」莊宗難違所請,微許之。
皇後即命紹榮謝之,未退,肩輿已出。
莊宗心不怿,佯不豫者累日,業已遣去,無如之何。
及貝州軍亂,趙在禮入魏州,莊宗方擇将,皇後曰:「小事不勞大将,促紹榮指揮可也。
」乃以行欽為鄴都行營招撫使,領騎二千進讨。
洎至鄴城,攻之不能下,退保于澶州。
未幾,諸道之師稍集,複進軍于鄴城之南。
及明宗為帥,領軍至鄴,行欽來谒于軍中,拜起之際,誤呼萬歲者再,明宗驚駭,遏之方止。
既而明宗營于城西,行欽營于城南。
三月八日夜,明宗為亂軍所迫,惟行欽之軍不動,按甲以自固。
明宗密令張虔钊至行欽營,戒之曰:「且堅壁勿動,計會同殺亂軍,莫錯疑誤。
」行欽不聽,将步騎萬人棄甲而退。
自知失策,且保衛州,因誣奏明宗曰:「鎮師已入賊軍,終不為國使。
」明宗既劫出鄴城,令人走馬上章,申理其事,言:「臣且于近郡聽進止。
」莊宗覽奏釋然曰:「吾知紹榮妄矣。
」因令白從訓與明宗子繼璟至軍前,欲令見明宗,行欽絷繼璟于路。
明宗凡奏軍機,拘留不達,故旬日之間,音驿斷絕。
及莊宗出成臯,知明宗在黎陽,複令繼璟渡河召明宗,行欽即殺之,仍勸班師。
四月一日,莊宗既崩,行欽引皇後、存渥,得七百騎出師子門,将之河中就存霸,沿路部下解散,從者數騎而已。
四日,至平陸縣界,為百姓所擒,縣令裴進折其足,檻車以獻。
明宗即位,诏削奪行欽在位官爵,斬于洛陽。
夏魯奇,字邦傑,青州人也。
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将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
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單廷珪、元行欽,時稱骁勇,魯奇與之鬥,兩不能解,将十皆釋兵縱觀。
幽州平,魯奇功居多。
梁将劉鄩在洹水,莊宗深入緻師,鄩設伏于魏縣西南葭蘆中。
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餘,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
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
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餘人。
烏德兒等被擒,魯奇傷痍遍體,自是莊宗尤憐之,曆磁州刺史。
中都之戰,汴人大敗,魯奇見王彥章,識之,單馬追及,槍拟其頸;彥章顧曰:「爾非餘故人乎?」即擒之以獻。
莊宗壯之,賞絹千匹。
《九國志·趙庭隐傳》:王彥章守中都,庭隐在其軍中。
及彥章敗,庭隐為莊宗所獲,将以就戮,大将夏魯奇奏曰:「此矬也,其材可用。
」遂釋之。
梁平,授鄭州防禦使。
四年,授河陽節度使。
天成初,移鎮許州,加同平章事。
魯奇性忠義,尤通吏道,撫民有術。
及移鎮許田,孟州之民,萬衆遮道,斷?登卧轍,五日不發。
父老詣阙請
守光之奪父位也,令行欽攻大恩山,又令殺諸兄弟。
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圍山州,守光困蹙,令行欽于山北募兵,以應契丹。
時明宗為将,攻行欽于山北,與之接戰,矢及明宗馬鞍,既而以勢迫來降。
明宗憐其有勇,奏隸為假子,後因從征讨,恩禮特隆。
常臨敵擒生,必有所獲,名聞軍中。
莊宗東定趙、魏,選骁健置之麾下,因索行欽,莊宗不得已而遣之。
時有散指揮都頭,名為散員,命行欽為都部署,賜姓,名紹榮。
莊宗好戰,勇于大敵,或臨陣有急兵,行欽必橫身解鬥翼衛之。
莊宗營于德勝也,與汴軍戰于潘張,王師不利,諸軍奔亂。
莊宗得三四騎而旋,中野為汴軍數百騎攢槊攻之,事将不測,行欽識其幟,急馳一騎,奮劍斷二矛,斬一級,汴軍乃解圍,翼莊宗還宮。
莊宗因流涕言曰:「富貴與卿共之。
」自是寵冠諸将,官至檢校太傅、忻州刺史。
及莊宗平梁,授武甯軍節度使。
嘗因内宴群臣,使相預會,行欽官為保傅,當地褥下坐。
酒酣樂作,莊宗叙生平戰陣之事,因左右顧視,曰:「紹榮安在?」所司奏雲:「有敕,使相預會,紹榮散官,殿上無位。
」莊宗徹會不怿。
翌日,以行欽為同平章事,由是不宴百官于内殿,但宴武臣而已, 三年,行欽喪婦。
莊宗有所愛宮人生皇子者,劉皇後心忌之,會行欽入侍,莊宗勞之曰:「紹榮喪婦複娶耶!吾給爾婚财。
」皇後指所忌宮人謂莊宗曰:「皇帝憐紹榮,可使為婦。
」莊宗難違所請,微許之。
皇後即命紹榮謝之,未退,肩輿已出。
莊宗心不怿,佯不豫者累日,業已遣去,無如之何。
及貝州軍亂,趙在禮入魏州,莊宗方擇将,皇後曰:「小事不勞大将,促紹榮指揮可也。
」乃以行欽為鄴都行營招撫使,領騎二千進讨。
洎至鄴城,攻之不能下,退保于澶州。
未幾,諸道之師稍集,複進軍于鄴城之南。
及明宗為帥,領軍至鄴,行欽來谒于軍中,拜起之際,誤呼萬歲者再,明宗驚駭,遏之方止。
既而明宗營于城西,行欽營于城南。
三月八日夜,明宗為亂軍所迫,惟行欽之軍不動,按甲以自固。
明宗密令張虔钊至行欽營,戒之曰:「且堅壁勿動,計會同殺亂軍,莫錯疑誤。
」行欽不聽,将步騎萬人棄甲而退。
自知失策,且保衛州,因誣奏明宗曰:「鎮師已入賊軍,終不為國使。
」明宗既劫出鄴城,令人走馬上章,申理其事,言:「臣且于近郡聽進止。
」莊宗覽奏釋然曰:「吾知紹榮妄矣。
」因令白從訓與明宗子繼璟至軍前,欲令見明宗,行欽絷繼璟于路。
明宗凡奏軍機,拘留不達,故旬日之間,音驿斷絕。
及莊宗出成臯,知明宗在黎陽,複令繼璟渡河召明宗,行欽即殺之,仍勸班師。
四月一日,莊宗既崩,行欽引皇後、存渥,得七百騎出師子門,将之河中就存霸,沿路部下解散,從者數騎而已。
四日,至平陸縣界,為百姓所擒,縣令裴進折其足,檻車以獻。
明宗即位,诏削奪行欽在位官爵,斬于洛陽。
夏魯奇,字邦傑,青州人也。
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将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
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單廷珪、元行欽,時稱骁勇,魯奇與之鬥,兩不能解,将十皆釋兵縱觀。
幽州平,魯奇功居多。
梁将劉鄩在洹水,莊宗深入緻師,鄩設伏于魏縣西南葭蘆中。
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餘,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
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
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餘人。
烏德兒等被擒,魯奇傷痍遍體,自是莊宗尤憐之,曆磁州刺史。
中都之戰,汴人大敗,魯奇見王彥章,識之,單馬追及,槍拟其頸;彥章顧曰:「爾非餘故人乎?」即擒之以獻。
莊宗壯之,賞絹千匹。
《九國志·趙庭隐傳》:王彥章守中都,庭隐在其軍中。
及彥章敗,庭隐為莊宗所獲,将以就戮,大将夏魯奇奏曰:「此矬也,其材可用。
」遂釋之。
梁平,授鄭州防禦使。
四年,授河陽節度使。
天成初,移鎮許州,加同平章事。
魯奇性忠義,尤通吏道,撫民有術。
及移鎮許田,孟州之民,萬衆遮道,斷?登卧轍,五日不發。
父老詣阙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