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回石青陽團結西南孫中山宣言北伐

關燈
擔綦重,用兵之際,吏治财政,動受牽掣,所以苦吾父老兄弟者甚至。

    然存正統于将絕,樹革命之模型,吾父老子弟所有造于國者亦甚大,當此全國鼎沸之日,吾父老子弟,尤當蹈厲奮發,為民前驅,掃除軍閥,實現民治,在此一舉,其各勉旃!毋忽。

    九月五日。

     最近數十年來,中國受列強帝國主義之侵略,漸淪于次殖民地,而滿洲政府仍牢守其民族之特權階級,與君主之專制政治,中國人民雖欲自救,其道無由,文乃率導同志,緻力革命,以肇建中華民國,爾來十有三年矣。

    原革命之目的,在實現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以獨立自由于大地之上,此與帝國主義,如水火之不相容。

    故帝國主義,遂與軍閥互相勾結,以為反動。

    軍閥既有帝國主義為之後援,乃悍然蔑視國民,破壞民國,而無所忌憚。

    革命黨人與之為殊死戰,而大多數人民,仍守其不問國事之習,坐視不為之所,于是革命黨人,往往勢孤而至于蹉跌。

    十三年來,革命所以未能成功,其端實系于此。

    廣東與革命關系最深,其革命擔負亦最重,元年以來,國事未甯,廣東人民亦不能得一日之安。

    九年之冬,粵軍返旆,宜若得所借手,以完革命之志事,而曾不須臾,典兵者已為北洋軍閥所勾引,遂以有十一年六月之叛亂。

    至十二年正月,借滇、桂諸軍之力,僅得讨平,然除孽猶蜂聚于東江,新附複反側于肘腋。

    曹锟、吳佩孚遂乘間抵隙,嗾贛軍入寇北江一帶。

    西江南路亦同時嘯起,廣州一隅,幾成坐困。

    文率諸軍,四圍沖擊,雖所向摧破,莫能為患。

    然轉輸供億,苦我廣東父老昆弟至矣。

    軍事既殷,軍需自繁,羅掘多方,猶不能給,于是病民之諸捐雜稅,繁然并起。

    其結果人民生活,受其牽掣,物價日騰,生事日艱。

    夫革命為全國人民之責任,而廣東人民所負擔為獨多,此已足緻廣東人民之不平矣。

    而間有驕兵悍将,不修軍紀,為暴于民,貪官污吏,托名籌饷,因緣為利,馴緻人民生命自由财産,無所保障,交通為之斷絕,廛市為之雕敗,此尤足令廣東人民歎息痛恨,而革命政府所由彷徨夙夜,莫知所措者也。

    廣東人民身受痛苦,對于革命政府,漸形失望,而在商民為尤然。

    殊不知革命主義為一事,革命進行方法又為一事。

    革命主義,革命政府始終盡力,以求貫徹,革命進行方法,則革命政府,不憚因應環境以求适宜。

    廣東今日此等現狀,乃革命進行方法未善,有以使然,于革命主義無與。

    若以現狀之未善,而謗及于主義之本身,以反對革命政府之存在,則革命政府,為擁護其主義計,不得不謀壓此等反對企圖,而使之消滅。

    三十餘年來,文與諸同志實行革命主義,不恤與舉世為敵,微特滿洲政府之淫威,不足撄吾懷抱,即舉世之讪笑咒詛,以大逆無道等等惡名相加,亦夷然不以為意,此廣東人民所尤稔知者也。

    故為廣東人民計,為商民計,莫若擁護革命政府,實行革命主義,同時與革命政府,協商改善革命之進行方法。

    蓋前此大病,在人民守其不問國事之習,不與革命政府合作,而革命政府為存在計,不得不以強力取資于人民,政府與人民之間,遂生隔膜。

    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張,以求與人民合作,特鄭重明白宣布如左:(一)在最短時期内,悉調各軍,實行北伐。

    (二)以廣東付之廣東人民,實行自治。

    廣州市政廳克日改組,市長付之民選,以為全省自治之先導。

    (三)現在一切苛捐雜稅,悉數蠲除,由民選官吏另訂稅則。

    以上三者,革命政府已決心實行,廣東人民,當知關于革命之進行方法,革命政府不難徇人民之意向,從事改組。

    惟我廣東人民,對于革命之主義,當以熱誠扶助革命政府,使之早日實現,庶幾政府人民,同心同德,以當大敵。

    十三年來未就之緒,于以告成。

    中華民國實嘉賴之。

     各省人民,聽說中山誓師北伐,都延頸盼望,巴不得革命軍早到。

    正是: 大地幹戈無了日,萬民端望義師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毒蛇螫手,壯士斷腕。

    民國成立,經十餘年,而民困益甚者,無他,革命之功,未能徹底,猶之毒蛇噬人,手已螫而腕不忍斷,浸假且毒蔓全身,不可救藥也。

    讀孫先生北伐宣言及布告,所謂不忍黩武,而不得不用兵之苦衷,胥剖晰明白,人民無不愛和平,知北伐之目的端在和平,當無不憬悟奮起,共襄義師者,北伐成功,基于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