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效癡人二生說夢 遇才妓三友聯詩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挹香一夢醒來,不勝驚奇,又将詩意細參,依然不解。
甫黎明起身梳洗,正欲往拜林處訴其事,恰巧拜林來,挹香大喜,請入書房。
拜林道:“我昨得一怪夢。
”挹香道:“得非遇見潇湘妃子乎?”拜林大驚道,“如何與我夢相同,難道冊子果同你一處見的?”挹香遂把昨日之夢細述一遍。
二人正在詳察那姻緣薄上的詩,忽葉仲英遞來一信,啟視之,上寫着: 吳中才妓謝慧瓊風雅宜人,豔名久噪,門前車馬如雲。
弟聞之不勝豔羨,意欲邀請二兄同訪。
謹于今晨候駕至舍,共作尋芳之侶。
勿卻是荷。
挹香笑道:“如何他知你在此?但他前日侃侃勸我,何今日亦自入其黨耶?”于是二人便至仲英家談論了一回,啜茗畢,同往慧瓊家來。
原來這慧瓊原籍珠溪人氏,年方十七,才貌兼全,色藝為一時之冠,芳名有遠近之譽。
這也是紅顔薄命的招牌,不必說他。
但心性十分古怪,雖溷迹青樓,絕無脂粉之氣,凡遇客來,無非以琵琶一曲,詩賦幾章,博幾兩銀子度日。
欲選一可意人,了其終身大事。
這日正在芳心輾轉,忽鸨母走來道:“今日我兒有喜事到了。
”慧瓊道:“有何喜事,母親如此快活?”鸨母道:“外邊有三個與你一樣标緻的公子,說是特來訪你。
皆年輕俊雅,勿任着自己性子怠慢。
”慧瓊見說,觸了自己心事,即整衣出,見三人豐英姿超俗,甚覺歡喜。
拜林等見慧瓊冉冉如仙子臨凡,袅袅如嫦娥離月,乃一齊上前相見,各叙姓名。
慧瓊輕開檀口,款吐莺聲道:“久欽各位乃當今名士,一代騷人。
賤妾風塵薄命,得蒙枉顧,何幸如之!”挹香道:“久慕芳名,思一見而未得。
今幸此位仲兄挈仆登高,得能一晤,足慰生平。
”慧瓊見是仲英邀來的,便看了仲英一眼道:“仲英公子乃少年英俊,賤妾青樓薄植,豈足置貴人胸臆?”仲英道:“芳卿慧心蘭質,自是離群絕類,每欲追随芳躅,奈俗事猬集,不果如願。
今幸相逢,确是天緣福湊。
相對芳姿,心神俱醉,不識芳卿其将何以發放我耶?” 慧瓊紅垂羞靥,俯首不言。
拜林笑謂仲英道:“仲弟忒煞情急了。
” 仲英道:“韶華滿眼,春色惱人,雨魄雲魂,能無飛蕩耶!”說着三人一齊大笑。
正是: 風流原有種,慧性況多才。
兩意相憐惜,春光費主裁。
大家正在诙諧之際,隻見鸨母走來道:“酒席已排在松風小憩,女兒可請公子們一齊去飲酒。
”原來這松風小憩乃慧瓊的書室,一帶斑竹欄幹,碧紗窗恰對着遠山。
四壁圖畫,滿架琴書。
三人坐定,啜茗焚香,各人入席,舉杯談笑。
仲英道:“久聞芳卿妙擅琵琶,當此良辰美景,願請一奏。
不才雖非知音,願以洞箫相和。
未識芳卿以為然否?”慧瓊笑道:“賤妾雖性喜琵琶,但愚如膠柱,僅堪擊缶。
公子藝精蘭史,技越王喬,青樓下技隻怕不可并奏。
”挹香接口道:“不遇知音不與彈。
遇知音如仲兄者,尚有待乎?瓊姐不必過謙,我等當洗耳恭聽。
”慧瓊笑了一聲,徐将寶鴨添香,然後四弦入抱,半面遮羞,嘈嘈切切,錯雜彈來。
仲英吹箫和之,聲調清亮,音韻悠然。
果然吹彈得清風徐至,枝鳥徐啼,悄然曲盡而尚袅餘音。
挹香拍掌大贊道:“琵琶之妙,真不減浔陽江上聲也。
”彈罷,仲英道:“我來說個酒令,要《詩經》二句,湊并頭花一朵,能說則飲,不能則罰。
”拜林、挹香齊道:“請先說。
”
甫黎明起身梳洗,正欲往拜林處訴其事,恰巧拜林來,挹香大喜,請入書房。
拜林道:“我昨得一怪夢。
”挹香道:“得非遇見潇湘妃子乎?”拜林大驚道,“如何與我夢相同,難道冊子果同你一處見的?”挹香遂把昨日之夢細述一遍。
二人正在詳察那姻緣薄上的詩,忽葉仲英遞來一信,啟視之,上寫着: 吳中才妓謝慧瓊風雅宜人,豔名久噪,門前車馬如雲。
弟聞之不勝豔羨,意欲邀請二兄同訪。
謹于今晨候駕至舍,共作尋芳之侶。
勿卻是荷。
挹香笑道:“如何他知你在此?但他前日侃侃勸我,何今日亦自入其黨耶?”于是二人便至仲英家談論了一回,啜茗畢,同往慧瓊家來。
原來這慧瓊原籍珠溪人氏,年方十七,才貌兼全,色藝為一時之冠,芳名有遠近之譽。
這也是紅顔薄命的招牌,不必說他。
但心性十分古怪,雖溷迹青樓,絕無脂粉之氣,凡遇客來,無非以琵琶一曲,詩賦幾章,博幾兩銀子度日。
欲選一可意人,了其終身大事。
這日正在芳心輾轉,忽鸨母走來道:“今日我兒有喜事到了。
”慧瓊道:“有何喜事,母親如此快活?”鸨母道:“外邊有三個與你一樣标緻的公子,說是特來訪你。
皆年輕俊雅,勿任着自己性子怠慢。
”慧瓊見說,觸了自己心事,即整衣出,見三人豐英姿超俗,甚覺歡喜。
拜林等見慧瓊冉冉如仙子臨凡,袅袅如嫦娥離月,乃一齊上前相見,各叙姓名。
慧瓊輕開檀口,款吐莺聲道:“久欽各位乃當今名士,一代騷人。
賤妾風塵薄命,得蒙枉顧,何幸如之!”挹香道:“久慕芳名,思一見而未得。
今幸此位仲兄挈仆登高,得能一晤,足慰生平。
”慧瓊見是仲英邀來的,便看了仲英一眼道:“仲英公子乃少年英俊,賤妾青樓薄植,豈足置貴人胸臆?”仲英道:“芳卿慧心蘭質,自是離群絕類,每欲追随芳躅,奈俗事猬集,不果如願。
今幸相逢,确是天緣福湊。
相對芳姿,心神俱醉,不識芳卿其将何以發放我耶?” 慧瓊紅垂羞靥,俯首不言。
拜林笑謂仲英道:“仲弟忒煞情急了。
” 仲英道:“韶華滿眼,春色惱人,雨魄雲魂,能無飛蕩耶!”說着三人一齊大笑。
正是: 風流原有種,慧性況多才。
兩意相憐惜,春光費主裁。
大家正在诙諧之際,隻見鸨母走來道:“酒席已排在松風小憩,女兒可請公子們一齊去飲酒。
”原來這松風小憩乃慧瓊的書室,一帶斑竹欄幹,碧紗窗恰對着遠山。
四壁圖畫,滿架琴書。
三人坐定,啜茗焚香,各人入席,舉杯談笑。
仲英道:“久聞芳卿妙擅琵琶,當此良辰美景,願請一奏。
不才雖非知音,願以洞箫相和。
未識芳卿以為然否?”慧瓊笑道:“賤妾雖性喜琵琶,但愚如膠柱,僅堪擊缶。
公子藝精蘭史,技越王喬,青樓下技隻怕不可并奏。
”挹香接口道:“不遇知音不與彈。
遇知音如仲兄者,尚有待乎?瓊姐不必過謙,我等當洗耳恭聽。
”慧瓊笑了一聲,徐将寶鴨添香,然後四弦入抱,半面遮羞,嘈嘈切切,錯雜彈來。
仲英吹箫和之,聲調清亮,音韻悠然。
果然吹彈得清風徐至,枝鳥徐啼,悄然曲盡而尚袅餘音。
挹香拍掌大贊道:“琵琶之妙,真不減浔陽江上聲也。
”彈罷,仲英道:“我來說個酒令,要《詩經》二句,湊并頭花一朵,能說則飲,不能則罰。
”拜林、挹香齊道:“請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