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石老幫主是何等精明幹練,一見肖承遠小俠蹤迹不見,風姑娘愕在一旁,便知道事情出了意外,上前說道:“肖小俠人在何處?”
風姑娘低頭不語,伸手遞過一張字條。
石老幫主一看,認出是肖小俠的筆迹,上面潦草地寫着幾行字,證明寫此條時,落筆匆匆,時間緊迫。
上面寫着:“巫峽猿啼,五鬼住所,臨行倉促,且此行極為險惡,未便邀請老幫主和風姐姐、薛姐姐同行,謹留柬緻意七日後如能再來萬縣,則親仇已報,快慰衷腸,兼程拜候奇門大俠,并與老幫主風姐姐、薛姐姐歡聚,臨柬書不盡言” 石老幫主一看就在方才自己一下樓與奇門劍客相會之際,肖小俠一定有了新的線索發現,而單身追蹤去了。
老幫主轉眼再看風姑娘臻首低垂,神情黯然不快。
知道姑娘為了肖小俠單身獨往,而放心不下,再則,肖小俠如此飄然而去,姑娘心裡也難免有些不受用。
石老幫主輕輕地撫着風姑娘,慈祥無限地說道:“五鬼出現巫峽,定然必有所恃,肖小俠之心存俠骨仁腸,不願以個人親仇而牽涉他人,豪氣幹雲,獨身前往,用心之至善與良苦,風兒!我等應有所體諒!” 風姑娘微擡臻首,搖搖頭,星目竟自珠淚含眶,半響無語。
薛姑娘站在身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風姐姐!承弟弟這樣不聲不響地留柬而去,未免有些對人決絕太甚,是不是?此去巫峽并沒有多遠,我們和伯父一同前往,找他理論,相機也可以助他一手,好不好?” 女孩兒家究竟是聲息相通,薛明霞姑娘這一番話,正好說到姑娘心坎裡。
當下秀眉一掀,看了站在身旁的石老幫主一眼。
石幫主也不禁微微她歎喟一聲,心裡暗道:“風兒是如何的冷面無情、鐵石心腸,玉面羅刹的名号在青龍幫裡誰不畏懼三分,如今柔腸婉轉,蕙質蘭心,充滿了女孩兒家的優美氣質,‘情’字力量,其大也無窮。
” 當下便對何雲風姑娘點點頭說道:“水道入川,路經巫峽,如此事不宜遲,我們就此動身。
” 何雲鳳姑娘微微一翹嘴角,笑意才生,突然樓梯上咯咯有人上來。
姑娘一擦眼角,霍地一旋身,見是奇門劍客祖孫二人。
向老莊主上前問道:“敢是這樓上又出了什麼事?” 石老幫主笑道:“同行入川之人,有事先走一步,未能引見于當面。
” 風姑娘卻在一旁搶着問道:“向伯父!此去巫峽如何走法?” 奇門劍客訝然答道:“長江三峽為入川必經之險,極易尋得,侄女此時忽然提起巫峽,莫非是與你同來之人已去巫峽” 鳳姑娘點點頭說道:“他有一老友居于巫峽之上,日前來函相邀,此刻想是應約而去。
侄女兒不識巫峽路程,這才動問向伯父!” 奇門劍客聞言呵呵大笑,說道:“風姑娘!賢侄女!如果你不是欺騙伯父,那與你同來之人行為有詐。
巫峽天險,如今又加人險,十年前有兩位隐迹江湖老魔頭擇居巫峽之上。
除了水路舟船相安無事之外,閑雜人等難得進入巫峽兩側山峰一步。
他若說是這兩個老魔頭是他的老友,難免其中有詐。
” 風姑娘因為不願意說出肖小俠尋仇入川的事,才随意撤了一個謊,沒想到剛一說謊就被奇門劍客問住。
姑娘又不擅于說謊,頓時憋住啞口無言,羞得滿臉通紅。
石老幫主知道風姑娘話出無心,連忙接過來問道:“這兩位老魔頭不知道是誰?” 向老莊主說道:“這兩個都是數十年前武林中提而生畏的人物,石老弟也當能記憶得起。
” 石老幫主搖搖頭說道:“川中人物,向少往來,數十年前的高人,也就難以記起了。
” 奇門劍客說道:“這兩個老怪物入川,也不過是十年前之事。
昔日名震江湖,井非局限于四川。
石老弟應該記得雪面追魂和環眼黑煞的名号。
” 這雪面追魂與環眼黑煞的名号剛一出口,石老幫主和風姑娘都不住齊聲的“呀”了起來。
石老幫主的臉上頓時變色,鳳姑娘也頓然焦急失常。
奇門劍客向老莊主連忙問道:“石老弟還記得這兩個脾氣古怪的老魔頭麼?” 事實上雪面追魂與環眼黑煞兩怪,隐迹江湖已經數十年之久,奇門劍客當然也無從得知就在不久以前,鳳姑娘曾經和兩老怪正式的交過手。
石老幫主隻微微淡笑一下,答道:“當然記得,他們兩位曾以不可一世的怪功,震懾武林。
丐幫前代名人淩龍霄,卅六招降魔杖法,威鎮武林,鮮少敵手,尚在兩老怪手下走不了十招,這等事,武林之中無不記憶猶新,小弟如何不記得?” 奇門劍客點頭說道:“當時武林之中,确隻有淩龍霄曾經硬接老怪十招,丐幫也由此而躍登江南各幫之首。
如此說來石老弟和同來之人确與兩位老怪有舊,此人莫非丐幫現任幫主雪地飄風宋老化子?” 風姑娘急切地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容日後再向伯父詳告,如今事情十分緊急,侄女等就要告辭了。
” 石老幫主也深知道女兒此時心情焦急,而黑白兩老怪如果真的在巫峽之下,肖小俠單身獨往,一旦碰上,仍是難讨得好處,此事實不容久耽,便拱拱手說道:“我們老弟兄倆久不見面,理應把臂深談,剪燭西窗,無奈目前已刻不容緩,隻好暫行告辭,待小弟自巫峽回來,再話别後。
” 奇門劍客一見石老幫主父女都是眉帶愁意,連站在一旁的薛姑娘都是焦急之情濫于外,知道巫峽之行關系甚大,而石老幫主既然對于巫峽實情未便說明,想是定有難言之隐,自是不便探問。
便才拱手說道:“如此老哥哥就不便深留,此去巫峽,原極易尋找。
但是,四川境内,老哥哥較為熟悉,命青兒伴同前往,沿途也好有個使喚。
我就在莊内靜待石老弟的佳音,說不定老哥哥尚有一事,還要仰仗石老弟義伸授手,石老幫主一見奇門劍客立意要孫兒向青相送,也就不再堅辭,拱手說道:“此行實是緊急,老哥哥有何差使,回來-命就是。
”說着便帶着風姑娘薛姑娘和向青,直向巫峽奔去。
何雲風姑娘禀性要強,雖然心裡懸念着肖小俠的行蹤,并不願意流露在顔面之上一路上還展開眉尖,和向青随意地談笑着。
風姑娘看見向青肩上帶着一隻小猴子,深褐色的毛,光澤可愛,咕溜地一對火眼,更顯得分外精神,極讨人喜愛。
風姑娘随意逗着問道:“青侄想是對這隻猴子極為鐘愛,所以長途跋涉,也攜帶着随身不高。
” 向青輕輕地笑了一笑,眨眨眼睛說道:“風姑姑!有一句古詩你還記得否?說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渡萬重山’。
” 風姑娘點點頭說道:“這是李白的一首詩,青侄你問它則甚?” 向青笑道:“侄兒仿佛聽說這首詩正是太白乘舟穿過三峽時所寫,除了叙述三峽水流湍急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說明三峽兩岸猴子多。
” 風姑娘是人中之風,不僅武學精絕,文章詞話也多博覽,詩歌曲譜俱下過功夫。
不過對于太白這句詩是否當年就是叙述舟經三峽的情況,一時既記它不起,又無從查考,同時也奇怪向青此時如何突然提起這首詩來。
當時風姑娘隻好坦率地說道:“太白這句:“兩岸猿聲啼不住,是否就是描述三峽風光,一時倒是記憶不起,不過,‘巫峽猿啼’乃為騷人墨客所稱道,所以三峽猴子多,想來是實情。
” 向青笑道:“侄兒隻是跟風姑娘說笑的,侄兒久住川中,焉有不知道三峽情形之理。
隻是近來聽說情形有些變化,尤其是巫峽夾岸峭壁懸岩之處,山徑俱無,即使身負絕頂輕功,也難能登臨巫峽臨江處絕頂。
據說是有人故設艱難,平空懸岩,使人無法立足。
……” 何雲風姑娘笑道:“巫峽既為雪面追魂和環跟黑煞所占,自然無别人敢在巫峽夾岸弄些玄虛了。
青侄大可不必如此發愁,黑白二怪憑功力行走之處,諒來我們亦可走過。
” 向青搖頭說道:“除非淩空虛渡,否則絕難上得巫峽兩岸夾岸的峭壁。
黑白兩怪雖有暗徑,這暗徑無人知曉,可是,卻瞞不過牲畜。
” 向青說着用手摸着肩上的小猴子,接着說道:“巫峽上多的是猴子,這條暗徑隻有猴子知道。
與其到時無路摸索,倒何妨借重猴子呢?” 何雲風姑娘這才明了向青為何要攜帶猴子同行的原因。
向青年齡不大,可是處處能處心積慮,極具機智,倒是極為難得。
何雲風姑娘心裡頓時倒是存了一點私心,等到将來巫峽事畢,回到萬縣,能在向家莊上小住,一定要傳授幾手功夫給向青。
姑娘這一點私心,差一點毀了一個武林奇葩的燦爛前程,這卻是後話,此處不表。
石老幫主-行趕到巫峽時,棄舟登岸。
曆經三峽,此時才探覺三峽風光天生而成,處處無不是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峽中江流湍急,兩岸卷起浪堆如雪,水聲如雷,舟行似箭。
熟練舟子點撥之間,瞬息十丈開外,險則險矣,險中更有奇觀,令人甘願冒粉身碎骨沉澱江流之險,乘輕舟順流而下,亦人生之大觀。
溯流而上的船隻,則情形迥然有變,全憑纖夫兩岸拉纖而行,哼呵之聲,彼起此落,又配合兩岸猿啼,又别有令人心動的景色,令人感觸萬千了。
兩岸峭臂壁懸岩,青天一線,令人有仰面不知所止的感覺。
峭壁懸岩常年無人足迹,青紫一色,分不清是厚苔抑是矮松。
更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峭壁懸岩之上,竟然還有人蹤。
石老幫主停足在纖道上,仰首打量迎面的石壁,半響才回頭對風姑娘說道:“風兒!你覺得這堵石壁有何異之處否?” 鳳姑娘微微一笑說道:“巫峽猿啼為人所皆知,可是此處猿啼稀少,不無可異之處。
” 石老幫主笑道:“此處猿蹤倒有,稀少是可疑之一;其行蹤鬼祟,似為人所豢熟,為可疑之二。
” 正說着話時,在十丈遠近有一個石隙的地方,有一隻褐色老猿單腳踩着石隙,前爪正在抓緊一叢矮草,貼着石壁而站。
這裡的人都是身具武功,目力神銳的人物,一眼就看出這隻老猿正睜着一雙火跟金睛,朝着這邊打量。
那種注意入神的情形,絕不是一般猿猴看見人時所應有的現象。
何雲風姑娘正待說話時,突然身旁人影一掠,疾如閃電樣,勁射而過。
這條人影輕功極具火候,這一掠之勢,竟遠達五六丈之遙,剛剛一停腳之勢,何雲風姑娘立即認出是薛明霞姑娘。
薛明霞剛一收落身形隻見她右手一擡,一點寒星脫手而出。
薛明霞起勢掠身,停身發暗罪,卻是快如一瞬間的事,而且出手的暗器,是姑娘掠身而起時,順手從地上拾起來的石子。
左掌心扣足幾成真力,脫手而出,何異于勁弓疾矢,快如閃電流星。
可是,饒是薛姑娘身手如此了得,出手如此迅速,但見石壁上濺起一陣碎石飛舞,留下一點白痕,那隻老猿卻不知去向。
以薛姑娘如此突然發難的情形而言,即使是一個武林高手,如此懸足攀手貼壁而立,也斷然難逃薛姑娘迎面飛石之擊,區區一個老猿罷了,為何有此能耐一閃而逝? 何雲風姑娘早就飄身落到薛姑娘身邊,說道:“薛妹妹!這隻老猿去得情形可疑,我們不妨前去仔細勘察一下。
” 薛明霞也深知那隻老猿有異,才遽然發動,出手飛石,不料一招落空,深覺愧疚。
又一聽風姐姐之言,才覺得憑自己的身手,方才一擊之間,決不緻于連一隻山居老猿都未能擊中,其中必有值得人玩味的原因。
此時石老幫主和向青也都縱身來到,老幫主對石壁仔細打量一下以後,便笑着對向青說道:“青兒攜來小猿猴,想必性已通靈,可否就此一試。
” 因為老猿猴站的石隙,離人站的地方約摸五六丈遠,下臨江流,高達廿丈開外。
人若去時,隻有沿着石壁間生的小叢草,逐步前往。
以在場的各人功力而言,即使是向青,也能輕而易舉的橫過這段石壁,到達石隙之前但是,石老幫主深思熟慮,覺得如果萬一石隙之中,果真有意外之變,何必在正敵未遇之前,冒此危險。
向青似乎很明了石老幫主的用意,輕輕地從肩上抱下小猴子,笑着對老幫主說道:“石爺爺!這隻猴子不僅通靈,而且一身功力,普通會武功的人,未必就能比得過他,你看!……”說着雙手一松,小猴子從向青手中像是一點煙塵一閃而出,隻在石壁的草叢上,約略地停了一下,接連兩三點,就到了石隙旁邊,忽然,身形一折,霍地不見了。
何雲風姑娘首先高興起來,抓住薛姑娘的手臂叫道:“薛妹妹!你看!石隙上分明是一個可以藏身的石洞,這就難怪了。
” 薛明霞才稍減愧意,感激地看了何雲風一眼。
突然,向青叫道:“不好!小祿兒遇到勁敵了。
” 何雲風姑娘一驚,問道:“誰是小祿兒?” 向青忽忙答道:“就是方才那隻小猴子。
” 何雲風姑娘傾耳一聽,果然隐隐約約有吱吱之聲。
鳳姑娘突然伸手一攔向青,說道: “你等着。
” 三個字剛一出口,嬌軀起處,衣袂飄風,人似脫弩之箭倏然而起,向上拔起四丈多高。
人在空中,長袖稍稍一展,身轉平行,頓化“七禽身法”,飄然向石隙之中落去。
鳳姑娘這一招淩空絕學,不僅看得向青發呆,就連石老幫主也深深覺得女兒的功力正是與日俱增,較之前些時光,又不知要精進幾許。
石老幫主心裡一寬慰,不僅中止了自己跟上去的心意,更阻止了薛明霞姑娘和向青跟過去的行動。
老幫主微笑道:“巫峽為黑白二老怪所占,果如事實,則石隙老猿不過是守護的眼線而已,風兒此去斷無礙處,且等風兒回來再作商量,我等全往,徒增彼此牽挂之心。
” 薛姑娘一聽極以為是,同時石老幫主愛女之德,關心之切,決不低于自己,如若衆人同去,以功力而言無人能勝過鳳姐姐,真個徒增牽挂。
石老幫主話雖如此說法,心裡卻是懸念着愛女鳳姑娘,不期而然墊起雙腳,翹望着石隙。
幾次,老幫主都要躍身過去,看個明白,可是,自己又說話在先,不好動腳。
其實薛明霞姑娘和向青,又何嘗不是暗結愁腸,空捏着一把冷汗。
正是大家都在惜惴不安之際,忽然,石隙裡閃出一人,左手一晃輕扯着壁上的小草叢,左腳尖點住石隙,迎風一式“單扯揚旗”,向這邊揮手。
三個人都不禁悶聲而出的松吐了一口氣。
石老幫主首先朗聲問道:“風兒!找到小祿兒嗎?裡面情形如何?”
石老幫主一看,認出是肖小俠的筆迹,上面潦草地寫着幾行字,證明寫此條時,落筆匆匆,時間緊迫。
上面寫着:“巫峽猿啼,五鬼住所,臨行倉促,且此行極為險惡,未便邀請老幫主和風姐姐、薛姐姐同行,謹留柬緻意七日後如能再來萬縣,則親仇已報,快慰衷腸,兼程拜候奇門大俠,并與老幫主風姐姐、薛姐姐歡聚,臨柬書不盡言” 石老幫主一看就在方才自己一下樓與奇門劍客相會之際,肖小俠一定有了新的線索發現,而單身追蹤去了。
老幫主轉眼再看風姑娘臻首低垂,神情黯然不快。
知道姑娘為了肖小俠單身獨往,而放心不下,再則,肖小俠如此飄然而去,姑娘心裡也難免有些不受用。
石老幫主輕輕地撫着風姑娘,慈祥無限地說道:“五鬼出現巫峽,定然必有所恃,肖小俠之心存俠骨仁腸,不願以個人親仇而牽涉他人,豪氣幹雲,獨身前往,用心之至善與良苦,風兒!我等應有所體諒!” 風姑娘微擡臻首,搖搖頭,星目竟自珠淚含眶,半響無語。
薛姑娘站在身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風姐姐!承弟弟這樣不聲不響地留柬而去,未免有些對人決絕太甚,是不是?此去巫峽并沒有多遠,我們和伯父一同前往,找他理論,相機也可以助他一手,好不好?” 女孩兒家究竟是聲息相通,薛明霞姑娘這一番話,正好說到姑娘心坎裡。
當下秀眉一掀,看了站在身旁的石老幫主一眼。
石幫主也不禁微微她歎喟一聲,心裡暗道:“風兒是如何的冷面無情、鐵石心腸,玉面羅刹的名号在青龍幫裡誰不畏懼三分,如今柔腸婉轉,蕙質蘭心,充滿了女孩兒家的優美氣質,‘情’字力量,其大也無窮。
” 當下便對何雲風姑娘點點頭說道:“水道入川,路經巫峽,如此事不宜遲,我們就此動身。
” 何雲鳳姑娘微微一翹嘴角,笑意才生,突然樓梯上咯咯有人上來。
姑娘一擦眼角,霍地一旋身,見是奇門劍客祖孫二人。
向老莊主上前問道:“敢是這樓上又出了什麼事?” 石老幫主笑道:“同行入川之人,有事先走一步,未能引見于當面。
” 風姑娘卻在一旁搶着問道:“向伯父!此去巫峽如何走法?” 奇門劍客訝然答道:“長江三峽為入川必經之險,極易尋得,侄女此時忽然提起巫峽,莫非是與你同來之人已去巫峽” 鳳姑娘點點頭說道:“他有一老友居于巫峽之上,日前來函相邀,此刻想是應約而去。
侄女兒不識巫峽路程,這才動問向伯父!” 奇門劍客聞言呵呵大笑,說道:“風姑娘!賢侄女!如果你不是欺騙伯父,那與你同來之人行為有詐。
巫峽天險,如今又加人險,十年前有兩位隐迹江湖老魔頭擇居巫峽之上。
除了水路舟船相安無事之外,閑雜人等難得進入巫峽兩側山峰一步。
他若說是這兩個老魔頭是他的老友,難免其中有詐。
” 風姑娘因為不願意說出肖小俠尋仇入川的事,才随意撤了一個謊,沒想到剛一說謊就被奇門劍客問住。
姑娘又不擅于說謊,頓時憋住啞口無言,羞得滿臉通紅。
石老幫主知道風姑娘話出無心,連忙接過來問道:“這兩位老魔頭不知道是誰?” 向老莊主說道:“這兩個都是數十年前武林中提而生畏的人物,石老弟也當能記憶得起。
” 石老幫主搖搖頭說道:“川中人物,向少往來,數十年前的高人,也就難以記起了。
” 奇門劍客說道:“這兩個老怪物入川,也不過是十年前之事。
昔日名震江湖,井非局限于四川。
石老弟應該記得雪面追魂和環眼黑煞的名号。
” 這雪面追魂與環眼黑煞的名号剛一出口,石老幫主和風姑娘都不住齊聲的“呀”了起來。
石老幫主的臉上頓時變色,鳳姑娘也頓然焦急失常。
奇門劍客向老莊主連忙問道:“石老弟還記得這兩個脾氣古怪的老魔頭麼?” 事實上雪面追魂與環眼黑煞兩怪,隐迹江湖已經數十年之久,奇門劍客當然也無從得知就在不久以前,鳳姑娘曾經和兩老怪正式的交過手。
石老幫主隻微微淡笑一下,答道:“當然記得,他們兩位曾以不可一世的怪功,震懾武林。
丐幫前代名人淩龍霄,卅六招降魔杖法,威鎮武林,鮮少敵手,尚在兩老怪手下走不了十招,這等事,武林之中無不記憶猶新,小弟如何不記得?” 奇門劍客點頭說道:“當時武林之中,确隻有淩龍霄曾經硬接老怪十招,丐幫也由此而躍登江南各幫之首。
如此說來石老弟和同來之人确與兩位老怪有舊,此人莫非丐幫現任幫主雪地飄風宋老化子?” 風姑娘急切地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容日後再向伯父詳告,如今事情十分緊急,侄女等就要告辭了。
” 石老幫主也深知道女兒此時心情焦急,而黑白兩老怪如果真的在巫峽之下,肖小俠單身獨往,一旦碰上,仍是難讨得好處,此事實不容久耽,便拱拱手說道:“我們老弟兄倆久不見面,理應把臂深談,剪燭西窗,無奈目前已刻不容緩,隻好暫行告辭,待小弟自巫峽回來,再話别後。
” 奇門劍客一見石老幫主父女都是眉帶愁意,連站在一旁的薛姑娘都是焦急之情濫于外,知道巫峽之行關系甚大,而石老幫主既然對于巫峽實情未便說明,想是定有難言之隐,自是不便探問。
便才拱手說道:“如此老哥哥就不便深留,此去巫峽,原極易尋找。
但是,四川境内,老哥哥較為熟悉,命青兒伴同前往,沿途也好有個使喚。
我就在莊内靜待石老弟的佳音,說不定老哥哥尚有一事,還要仰仗石老弟義伸授手,石老幫主一見奇門劍客立意要孫兒向青相送,也就不再堅辭,拱手說道:“此行實是緊急,老哥哥有何差使,回來-命就是。
”說着便帶着風姑娘薛姑娘和向青,直向巫峽奔去。
何雲風姑娘禀性要強,雖然心裡懸念着肖小俠的行蹤,并不願意流露在顔面之上一路上還展開眉尖,和向青随意地談笑着。
風姑娘看見向青肩上帶着一隻小猴子,深褐色的毛,光澤可愛,咕溜地一對火眼,更顯得分外精神,極讨人喜愛。
風姑娘随意逗着問道:“青侄想是對這隻猴子極為鐘愛,所以長途跋涉,也攜帶着随身不高。
” 向青輕輕地笑了一笑,眨眨眼睛說道:“風姑姑!有一句古詩你還記得否?說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渡萬重山’。
” 風姑娘點點頭說道:“這是李白的一首詩,青侄你問它則甚?” 向青笑道:“侄兒仿佛聽說這首詩正是太白乘舟穿過三峽時所寫,除了叙述三峽水流湍急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說明三峽兩岸猴子多。
” 風姑娘是人中之風,不僅武學精絕,文章詞話也多博覽,詩歌曲譜俱下過功夫。
不過對于太白這句詩是否當年就是叙述舟經三峽的情況,一時既記它不起,又無從查考,同時也奇怪向青此時如何突然提起這首詩來。
當時風姑娘隻好坦率地說道:“太白這句:“兩岸猿聲啼不住,是否就是描述三峽風光,一時倒是記憶不起,不過,‘巫峽猿啼’乃為騷人墨客所稱道,所以三峽猴子多,想來是實情。
” 向青笑道:“侄兒隻是跟風姑娘說笑的,侄兒久住川中,焉有不知道三峽情形之理。
隻是近來聽說情形有些變化,尤其是巫峽夾岸峭壁懸岩之處,山徑俱無,即使身負絕頂輕功,也難能登臨巫峽臨江處絕頂。
據說是有人故設艱難,平空懸岩,使人無法立足。
……” 何雲風姑娘笑道:“巫峽既為雪面追魂和環跟黑煞所占,自然無别人敢在巫峽夾岸弄些玄虛了。
青侄大可不必如此發愁,黑白二怪憑功力行走之處,諒來我們亦可走過。
” 向青搖頭說道:“除非淩空虛渡,否則絕難上得巫峽兩岸夾岸的峭壁。
黑白兩怪雖有暗徑,這暗徑無人知曉,可是,卻瞞不過牲畜。
” 向青說着用手摸着肩上的小猴子,接着說道:“巫峽上多的是猴子,這條暗徑隻有猴子知道。
與其到時無路摸索,倒何妨借重猴子呢?” 何雲風姑娘這才明了向青為何要攜帶猴子同行的原因。
向青年齡不大,可是處處能處心積慮,極具機智,倒是極為難得。
何雲風姑娘心裡頓時倒是存了一點私心,等到将來巫峽事畢,回到萬縣,能在向家莊上小住,一定要傳授幾手功夫給向青。
姑娘這一點私心,差一點毀了一個武林奇葩的燦爛前程,這卻是後話,此處不表。
石老幫主-行趕到巫峽時,棄舟登岸。
曆經三峽,此時才探覺三峽風光天生而成,處處無不是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峽中江流湍急,兩岸卷起浪堆如雪,水聲如雷,舟行似箭。
熟練舟子點撥之間,瞬息十丈開外,險則險矣,險中更有奇觀,令人甘願冒粉身碎骨沉澱江流之險,乘輕舟順流而下,亦人生之大觀。
溯流而上的船隻,則情形迥然有變,全憑纖夫兩岸拉纖而行,哼呵之聲,彼起此落,又配合兩岸猿啼,又别有令人心動的景色,令人感觸萬千了。
兩岸峭臂壁懸岩,青天一線,令人有仰面不知所止的感覺。
峭壁懸岩常年無人足迹,青紫一色,分不清是厚苔抑是矮松。
更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峭壁懸岩之上,竟然還有人蹤。
石老幫主停足在纖道上,仰首打量迎面的石壁,半響才回頭對風姑娘說道:“風兒!你覺得這堵石壁有何異之處否?” 鳳姑娘微微一笑說道:“巫峽猿啼為人所皆知,可是此處猿啼稀少,不無可異之處。
” 石老幫主笑道:“此處猿蹤倒有,稀少是可疑之一;其行蹤鬼祟,似為人所豢熟,為可疑之二。
” 正說着話時,在十丈遠近有一個石隙的地方,有一隻褐色老猿單腳踩着石隙,前爪正在抓緊一叢矮草,貼着石壁而站。
這裡的人都是身具武功,目力神銳的人物,一眼就看出這隻老猿正睜着一雙火跟金睛,朝着這邊打量。
那種注意入神的情形,絕不是一般猿猴看見人時所應有的現象。
何雲風姑娘正待說話時,突然身旁人影一掠,疾如閃電樣,勁射而過。
這條人影輕功極具火候,這一掠之勢,竟遠達五六丈之遙,剛剛一停腳之勢,何雲風姑娘立即認出是薛明霞姑娘。
薛明霞剛一收落身形隻見她右手一擡,一點寒星脫手而出。
薛明霞起勢掠身,停身發暗罪,卻是快如一瞬間的事,而且出手的暗器,是姑娘掠身而起時,順手從地上拾起來的石子。
左掌心扣足幾成真力,脫手而出,何異于勁弓疾矢,快如閃電流星。
可是,饒是薛姑娘身手如此了得,出手如此迅速,但見石壁上濺起一陣碎石飛舞,留下一點白痕,那隻老猿卻不知去向。
以薛姑娘如此突然發難的情形而言,即使是一個武林高手,如此懸足攀手貼壁而立,也斷然難逃薛姑娘迎面飛石之擊,區區一個老猿罷了,為何有此能耐一閃而逝? 何雲風姑娘早就飄身落到薛姑娘身邊,說道:“薛妹妹!這隻老猿去得情形可疑,我們不妨前去仔細勘察一下。
” 薛明霞也深知那隻老猿有異,才遽然發動,出手飛石,不料一招落空,深覺愧疚。
又一聽風姐姐之言,才覺得憑自己的身手,方才一擊之間,決不緻于連一隻山居老猿都未能擊中,其中必有值得人玩味的原因。
此時石老幫主和向青也都縱身來到,老幫主對石壁仔細打量一下以後,便笑着對向青說道:“青兒攜來小猿猴,想必性已通靈,可否就此一試。
” 因為老猿猴站的石隙,離人站的地方約摸五六丈遠,下臨江流,高達廿丈開外。
人若去時,隻有沿着石壁間生的小叢草,逐步前往。
以在場的各人功力而言,即使是向青,也能輕而易舉的橫過這段石壁,到達石隙之前但是,石老幫主深思熟慮,覺得如果萬一石隙之中,果真有意外之變,何必在正敵未遇之前,冒此危險。
向青似乎很明了石老幫主的用意,輕輕地從肩上抱下小猴子,笑着對老幫主說道:“石爺爺!這隻猴子不僅通靈,而且一身功力,普通會武功的人,未必就能比得過他,你看!……”說着雙手一松,小猴子從向青手中像是一點煙塵一閃而出,隻在石壁的草叢上,約略地停了一下,接連兩三點,就到了石隙旁邊,忽然,身形一折,霍地不見了。
何雲風姑娘首先高興起來,抓住薛姑娘的手臂叫道:“薛妹妹!你看!石隙上分明是一個可以藏身的石洞,這就難怪了。
” 薛明霞才稍減愧意,感激地看了何雲風一眼。
突然,向青叫道:“不好!小祿兒遇到勁敵了。
” 何雲風姑娘一驚,問道:“誰是小祿兒?” 向青忽忙答道:“就是方才那隻小猴子。
” 何雲風姑娘傾耳一聽,果然隐隐約約有吱吱之聲。
鳳姑娘突然伸手一攔向青,說道: “你等着。
” 三個字剛一出口,嬌軀起處,衣袂飄風,人似脫弩之箭倏然而起,向上拔起四丈多高。
人在空中,長袖稍稍一展,身轉平行,頓化“七禽身法”,飄然向石隙之中落去。
鳳姑娘這一招淩空絕學,不僅看得向青發呆,就連石老幫主也深深覺得女兒的功力正是與日俱增,較之前些時光,又不知要精進幾許。
石老幫主心裡一寬慰,不僅中止了自己跟上去的心意,更阻止了薛明霞姑娘和向青跟過去的行動。
老幫主微笑道:“巫峽為黑白二老怪所占,果如事實,則石隙老猿不過是守護的眼線而已,風兒此去斷無礙處,且等風兒回來再作商量,我等全往,徒增彼此牽挂之心。
” 薛姑娘一聽極以為是,同時石老幫主愛女之德,關心之切,決不低于自己,如若衆人同去,以功力而言無人能勝過鳳姐姐,真個徒增牽挂。
石老幫主話雖如此說法,心裡卻是懸念着愛女鳳姑娘,不期而然墊起雙腳,翹望着石隙。
幾次,老幫主都要躍身過去,看個明白,可是,自己又說話在先,不好動腳。
其實薛明霞姑娘和向青,又何嘗不是暗結愁腸,空捏着一把冷汗。
正是大家都在惜惴不安之際,忽然,石隙裡閃出一人,左手一晃輕扯着壁上的小草叢,左腳尖點住石隙,迎風一式“單扯揚旗”,向這邊揮手。
三個人都不禁悶聲而出的松吐了一口氣。
石老幫主首先朗聲問道:“風兒!找到小祿兒嗎?裡面情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