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霹靂劍仇九峰勾結了烈火頭陀,前在括蒼山青龍幫總壇尋仇。
他滿懷得意,以為從此定可快意恩仇,夷平青龍幫。
萬沒有料到,他兩人一舉一動,都落在一個人的眼裡,當仇九峰與烈火頭陀狂笑一陣,飛奔離去後,從二十丈外的一棵大樹上飄然落下一個人來,打量了一下烈火追魂彈燃燒的痕迹,當下冷笑一聲,展袖騰身,疾如飄風閃電,從荒郊田野中,稍閃即逝。
這人是誰?與青龍幫有何關連?她正是被那當今武林三位前輩異人中的昆侖二子救往昆侖絕頂,傳授絕世奇學,因禍得福的藍玉珍姑娘。
藍玉珍姑娘自從被清虛子救回昆侖絕頂,服食下千年何首烏,不僅内傷痊愈,而且借靈藥之力,增長内家修為,達數倍以上。
清虛子又不惜耗費本身真元,替姑娘打通奇經八脈,玄關之竅。
清虛子認為,姑娘内功基礎紮得極為穩固,而降魔劍法七十二式,也足以鎮懾武林,加上姑娘由肖小俠那裡學來的“蒼虛缥缈步”,更是神妙無比,以姑娘目前的功力修為,武林中能望其項背者,已寥寥可數。
清虛子略一盤算,決定傳授姑娘“以氣馭劍”的上乘劍術。
劍擊之道,奧妙無窮,端看使劍人本身之功力如何而定。
上乘劍術,能“以氣馭劍”,劍與心相通,使劍人能憑本身真氣,逼使寶劍脫手飛行,百步之内,傷人劍下。
但是使劍人如果沒有精湛絕頂的内家功力,真氣不繼,劍毀人傷。
這是最不易修練的上乘功夫。
中乘劍術,人劍合一,人随劍舞,劍護人身,五十步之内,人到劍到,銳不可當。
至于一招一式的劈、砍、紮、削、刺、點……這又是次一等的功夫。
劍本是百兵之祖,其奧妙變化之多,難究其奧秘。
不過像世俗所說:白光一道,百裡飛行,取人首級……之類的說法,其源出何處,這就不敢妄言矣。
昆侖清虛子決心傳授藍玉珍姑娘“以氣馭劍”的劍術,藍姑娘真是又驚又喜,睜大着一雙明眸望着清虛子,半晌說不出話來。
清虛子神色嚴肅無比,語氣沉凝地說道:“劍擊之道,在于精、氣、神之純而不雜,專而不歧,意動則神至,神至則功行,若要深入劍擊之門徑,凝神一志最為要緊。
昆侖三月必須心無旁骛,在一個“專”字上來下工夫。
” 藍玉珍凝神靜聽,恭謹嚴肅之情,溢于言表。
清虛子接着又說道:“以氣馭劍完全紮根于深厚的内功修為,珍兒内家功力,本極深厚,禀賦又佳。
來昆侖絕頂又服食千年何首烏,内功已臻上乘境界,隻是用之于以氣馭劍,尚欠火候,明日起必須再下苦功從頭練起。
” 藍玉珍姑娘内心不由微微一驚,她知道清虛子所言決非虛語。
以她目前的深厚内功,尚須從頭練起,這以氣馭劍之功力,其難練之處可想而知。
翌日清晨,清虛子攜着藍玉珍,轉到昆侖絕頂之峰,忽又盤旋回折,走到一個懸岩處。
懸岩正中分裂為二,有一道寬約五寸的石隙。
清虛子指着那道石隙說道:“這裡是昆侖絕頂三大奇景之一,名叫一線泉。
珍兒!你來看。
” 藍玉珍姑娘随着清虛子手指處看去,乍看時,但覺石隙深不可測,黑洞洞的看不見任何景色。
清虛子笑道:“凝神看下去。
” 姑娘此時的内功,眼神已犀利如電,即使在黑暗中,五十步之内,亦可洞察秋毫。
可是此刻對着這個石隙,卻是不能看清底細,這石隙之深,也就可以想見。
當下姑娘果真凝神仔細地看下去,漸漸終于發現石隙深處,有一道白色閃動的微光,并已隐約聽到滴滴瀝瀝的聲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石隙深處,就是昆侖絕頂的一線泉在流動。
清虛子似已洞察她的心情,微笑着說道:“這一線泉的流水,是昆侖絕頂之陰,千年積雪偶有溶化穿過石隙,而成昆侖絕頂的奇景。
” 語聲微微一頓又說道:“這道流泉,其寒逾冰,有一股純陰之氣。
從石隙之中,直沖霄漢。
在月白風清之夜,可以看到在昆侖絕頂有一道白氣上升。
珍兒!如果你能夠吸取這股天地鐘靈之氣,輔助你的内功吐納,對于以氣馭劍的修練,大有裨益。
” 藍玉珍這才知道清虛子引導自己到這一線泉來的原因,内心不禁升起一陣感激之意,激蕩得情緒波動不已。
清虛子此時一反平常那種玩笑不拘的态度,嚴謹異常。
指點藍玉珍姑娘在石隙之旁盤足跌坐,凝神專一,内視清明,開始做最基本的吐納氣功。
清虛子在一旁詳細的解說,不斷的指點着說道:“凝神閉目,舌尖上舐,牙齒輕接,鼻息調勻,吐濁納清……” 對于這些基本調息吐納行功的功夫,藍玉珍自然是熟悉自如,便按照要訣做去。
可是,不到一盞熱茶的時分,漸漸感到一股寒氣直侵體内,竟然抵擋不住。
心神不由一分,真氣立感不凝,立即越發感覺到寒氣内侵。
忽然聽到清虛子在身後低喝道:“趕緊凝神一志,我助你。
” 話聲中,食指一伸,點位姑娘的“命門”穴,姑娘頓時感覺到一股灼人心腑的熱流,從“命門”上沖“百會”,轉而直流心髒,下達“丹田”。
姑娘知道這是清虛子用他那種深厚絕倫的真元,幫助她行功,哪裡還敢怠慢?立即凝神斂氣,靜坐吐納。
漸漸内視清明,進入了渾然忘我的境界。
直到功行一大周天醒來,東方旭日已是光芒萬丈,昆侖絕頂下,一片雲海,藍玉珍姑娘長噓一口氣,起身回頭時,清虛子已經不知去向。
藍姑娘目睹朝陽乍起的昆侖絕頂,氣象萬幹,胸襟為之壯闊無限。
一時豪興大發,想試試自己奇遇以來,功力究竟精進到何種程度?順手一撤腰中“聚瑩神劍”,隻聽得铮然一聲,龍吟震耳,“聚瑩”神兵頓時光芒四射,在朝陽的照耀下,刺人眼睛。
玉珍姑娘微微一振手中神劍,櫻唇微啟,一聲清嘯破雲而起,降魔劍法第卅二式“懾伏群魔”,長劍一劃弧形,青光暴灣七八尺,姑娘嬌軀頓起空中,人似旋風一轉。
但見她,人似巧燕掠空,劍如神龍飛舞,為昆侖絕頂上,又憑添了一刹那間的奇觀。
玉珍姑娘一見自已在微一作勢之間,降魔劍法的威力,也不知道增大了多少倍,芳心的喜悅,簡直是無以言喻。
姑娘淩空一收身勢,俏生生地凝立在昆侖絕頂,撫摸着“聚瑩神劍”,芳心中突然想起心上人--神功無敵的承哥哥。
姑娘心中暗忖道:“待我練成以氣馭劍的絕技以後,再和承哥哥雙雙行道江湖,掃蕩群魔,成為武林中最令人羨慕的神仙眷……” 想到這裡,姑娘不禁玉面泛霞,嬌羞無限,而心裡卻是像塗着一層蜜糖般的甜蜜蜜的,卻又忍不住自己輕啐了一口,笑着自語道:“瞧你這丫頭瘋了。
” 姑娘正在心神分馳,沉思在未來甜美的遠境裡,手中“聚瑩寶劍”忽然一震,竟脫手飛出。
姑娘蓦地一驚,趕緊回神手急抓,已經遲了,“聚瑩寶劍”化作一道青光閃電流星般地朝峰下飛去。
玉珍姑娘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即盡力一撲,張臂蹬腿,身化穿雲靈燕,循着“聚瑩”神劍飛下去的方向,朝峰下疾撲而下。
藍玉珍姑娘此時的輕功,雖然還沒有到達淩空武虛的境界,亦絕非一般武林高手所能望其項背,如此盡力一撲,何異于流星趕月,一閃之間,疾降廿多丈,穿雲破霧而下。
這正是姑娘情急之舉,昆侖絕頂此時本是晨霧迷蒙,雲海一片,再好的神力,也難透視廿丈。
姑娘如此朝下疾撲,穿雲而下,眼前突現一堵龐大的岩石,正迎着姑娘下降之勢,巍然矗立。
以藍玉珍姑娘向下疾撲的速度而言,撞上這堵大岩石,就是鐵鑄的羅漢也必撞成碎片,何況是血肉之軀的人。
幸而藍姑娘反應機敏,在霍然一驚之下,立即氣凝丹田,雙掌疾忙中全力推出一掌,用以緩阻身軀下降之勢。
隻聽得“轟隆”“嘩啦”一陣巨響,掌風擊在岩石上,震蕩起深谷共鳴,碎石飛舞,方圓十數丈之内,石塊如雨而下。
藍姑娘也驚魂甫定的站在岩石之上,圓睜着星眼,半晌說不上話來。
若不是危急千鈞一發,自己全力施為,藍姑娘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掌力會有如此的雄厚。
可是,驚喜又是一瞬間的事,藍姑娘頓時又想起“聚瑩寶劍”無端脫手飛出不知事出何因,萬一神劍遺失,日後何以面對恩師清昙神尼?想當年清昙神尼仗聚瑩神劍,以七十二式降魔劍法,威鎮武林,懾伏群魔。
如今武林中人。
不管是黑白兩道,一見“聚瑩”神劍,都有幾分敬畏之意。
如果此劍真的在自己手中失去,藍玉珍日後何以為人?” 玉珍姑娘芳心一急,便凝神運目向四周仔細打量。
此時,日出三丈,昆侖絕頂之峰,雲霧漸消,景物漸顯。
但見匍生矮松,叢生野竹,怪石猙獰之間,遍生着雜花石草。
綠的青翠欲滴,紅的嬌豔迎人,把這昆侖絕頂點綴得如同巧織的天然綿繡一般。
隻有距離藍玉珍姑娘所站的岩石約有五六丈遠地方,有一塊圓見丈的巨石,紫暗暗的周圍寸草隻木不生。
這塊紫色的巨石上,還冒着騰騰的熱氣。
藍玉珍姑娘覺得有異,便留神仔細看去,隻見那巨石中間,有一個小臉盆大的圓洞,那股騰騰上升的熱氣,便是從這個圓洞裡冒出來的。
在如此深山絕頂,高可接天的山峰上,居然有這種直冒深氣的地方,這在年輕的藍玉珍姑娘看來,不能不視為亘古未聞的怪事。
姑娘意念一動,立即從岩石上展臂騰空,直向那塊紫色的巨石上落去。
正當她身形飄然下落的時候,忽聞一聲叱喝像是清虛子的聲音,姑娘立即感覺到衣領一緊,被人一把抓住,四肢絲毫用不上力量,就象被老鷹攫住的小雞一樣,挾住飛行,橫越過紫色巨石,飄然落到一叢匍生的矮松旁邊。
藍玉珍姑娘感到背上一松,回過頭來一看,正是清虛子負手而立的站在身後,姑娘趕緊回過身來行禮。
清虛子微微一笑道:“我要是遲來一步,那就要遺憾終身了。
珍兒!你随我過來。
” 說着攜着姑娘的手,緩步穿過矮松,越過野竹,停在紫色巨石的邊緣,姑娘頓時感覺到一陣熱氣烤人。
清虛子笑着指點着前面前那塊紫色巨石,說道:“一線泉之外,還有兩大奇觀就是面前這塊紫石,和紫石中間的圓鍋。
” 清虛子指着紫石中間那個圓洞,接着說道:“珍兒!你可曾聽說過,在千丈地下有一種離合真火,可以熔化一切世間最堅固的東西。
這塊紫色巨石的下面,正是離合真火的出口,是天意,抑或是前輩異人以悲天憫人之心懷所為,蓋上這塊“烏金石”,以遏阻離合真火的沖出。
” 這真是藍姑娘聞所未聞的事,地下還有離合真火,竟還有這麼龐大的烏金石?玉珍姑娘聽入神了,把丢劍的事,都忘記在一邊。
清虛子接着又說道:“烏金石中間的圓洞,那是前輩異人蓋好烏金石之後,特地留下這樣一個神鍋,借離合之火,來鍛鑄神兵寶刃。
這個神鍋火力太強,近數百年來,從沒有人敢用過,漸漸地已經沒有人知道昆侖絕頂有如此神奇怪異鍛鑄神兵的神鍋了。
” 姑娘不禁驚訝的“啊”了一聲。
清虛子說道:“這神鍋還有一宗奇突之處,就是吸力特别大,四五十丈周圍之内,任何金鐵之類的物件,隻要稍一脫離掌握,便自動被神鍋吸去。
” 如果在幾個時辰以前,清虛子如此說來,姑娘會覺得這是不可置信的神奇之談,可是,如今姑娘不僅相信,也更大驚失色,上前一步,拉住清虛子的大袖,惶然說道:“師父!你老人家說這神鍋能吸進五十丈以内的金鐵物件嗎?” 清虛子注視了藍姑娘半晌,微感訝意地問道:“珍兒方才淩空疾撲,莫不是聚瑩劍已經脫手遺失?” 藍玉珍姑娘此刻已經忍不住嬌靥蒼白,珠淚盈眶欲滴,把方才在昆侖絕頂練劍的經過,一一禀告了清虛子。
清虛子凝聽了一會兒,點頭微笑道:“珍兒不必焦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聚瑩神劍被神鍋吸去,也許是你的福份,現在随我回去再說。
” 藍玉珍姑娘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清虛子究竟有什麼玄奧訣竅,能把失去的聚瑩寶劍,再取回來。
清虛子似是很高興地,飄風閃電般的轉回到住處,從後洞取出一個長約兩尺的石盒子,放在地上,笑吟吟地對藍!”娘說道:“珍兒!你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以氣馭劍的功夫,完全靠自己内功真元,馭劍飛行,用來搏擊。
真元不足,内力不厚,都不足練成。
但是如果沒有一把合乎心意的寶劍,也必然減低了威力,和增長了練習的時間。
” 清虛子說着,打開地上的石盒子,示意藍玉珍姑娘一看,原來是一付鑄劍的模型。
清虛子笑道:“我一直就想利用烏金石上的神鍋鍛煉鑄制一把較短的寶劍,專練以氣馭劍的功夫,可是一直沒有尋到好材料,今天……” 清虛子望着藍玉珍姑娘充滿了驚奇惶惑的眼睛,慈祥而又安撫着說道:“珍兒!你的聚瑩劍,是一把神兵,如今在神鍋裡熔煉,誠屬可惜!可是,如果利用這些熔汁再鑄一柄,不僅神兵依舊,而目更能配合你練成以氣馭劍的功夫,你道這是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說罷呵呵大笑。
藍姑娘雖然心痛恩師清昙神尼的聚瑩寶劍的被熔,但是,如今能另鑄一把,而且更适宜用于以氣馭劍的功夫,一舉兩得,真是因禍而得福。
姑娘怔怔地望着清虛子,小嘴微微地張着,竟說不上話來。
眼神裡充滿了驚奇、興奮、感激的色彩。
清虛子神色倏然一肅,又說道:“這是天意福緣,望你好自為之。
” 說着從地上拿起鑄劍的石模,挽着藍姑娘的手說道:“如今事不宜遲,快随為師的回到神鍋旁邊鑄制神劍。
” 藍姑娘此時已是滿心欣喜,滿臉神采飛揚地向清虛子,仰頭說道:“師父!你老人家真好!” 清虛子呵呵大笑,大袖一拂,人像白雲出岫,飄然而起,悠悠而行,直向昆侖絕頂神鍋之處而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藍姑娘此刻的心情,也是喜氣洋洋,柳腰一擰,身化“秋風飄葉”,衣袂迎風飄
他滿懷得意,以為從此定可快意恩仇,夷平青龍幫。
萬沒有料到,他兩人一舉一動,都落在一個人的眼裡,當仇九峰與烈火頭陀狂笑一陣,飛奔離去後,從二十丈外的一棵大樹上飄然落下一個人來,打量了一下烈火追魂彈燃燒的痕迹,當下冷笑一聲,展袖騰身,疾如飄風閃電,從荒郊田野中,稍閃即逝。
這人是誰?與青龍幫有何關連?她正是被那當今武林三位前輩異人中的昆侖二子救往昆侖絕頂,傳授絕世奇學,因禍得福的藍玉珍姑娘。
藍玉珍姑娘自從被清虛子救回昆侖絕頂,服食下千年何首烏,不僅内傷痊愈,而且借靈藥之力,增長内家修為,達數倍以上。
清虛子又不惜耗費本身真元,替姑娘打通奇經八脈,玄關之竅。
清虛子認為,姑娘内功基礎紮得極為穩固,而降魔劍法七十二式,也足以鎮懾武林,加上姑娘由肖小俠那裡學來的“蒼虛缥缈步”,更是神妙無比,以姑娘目前的功力修為,武林中能望其項背者,已寥寥可數。
清虛子略一盤算,決定傳授姑娘“以氣馭劍”的上乘劍術。
劍擊之道,奧妙無窮,端看使劍人本身之功力如何而定。
上乘劍術,能“以氣馭劍”,劍與心相通,使劍人能憑本身真氣,逼使寶劍脫手飛行,百步之内,傷人劍下。
但是使劍人如果沒有精湛絕頂的内家功力,真氣不繼,劍毀人傷。
這是最不易修練的上乘功夫。
中乘劍術,人劍合一,人随劍舞,劍護人身,五十步之内,人到劍到,銳不可當。
至于一招一式的劈、砍、紮、削、刺、點……這又是次一等的功夫。
劍本是百兵之祖,其奧妙變化之多,難究其奧秘。
不過像世俗所說:白光一道,百裡飛行,取人首級……之類的說法,其源出何處,這就不敢妄言矣。
昆侖清虛子決心傳授藍玉珍姑娘“以氣馭劍”的劍術,藍姑娘真是又驚又喜,睜大着一雙明眸望着清虛子,半晌說不出話來。
清虛子神色嚴肅無比,語氣沉凝地說道:“劍擊之道,在于精、氣、神之純而不雜,專而不歧,意動則神至,神至則功行,若要深入劍擊之門徑,凝神一志最為要緊。
昆侖三月必須心無旁骛,在一個“專”字上來下工夫。
” 藍玉珍凝神靜聽,恭謹嚴肅之情,溢于言表。
清虛子接着又說道:“以氣馭劍完全紮根于深厚的内功修為,珍兒内家功力,本極深厚,禀賦又佳。
來昆侖絕頂又服食千年何首烏,内功已臻上乘境界,隻是用之于以氣馭劍,尚欠火候,明日起必須再下苦功從頭練起。
” 藍玉珍姑娘内心不由微微一驚,她知道清虛子所言決非虛語。
以她目前的深厚内功,尚須從頭練起,這以氣馭劍之功力,其難練之處可想而知。
翌日清晨,清虛子攜着藍玉珍,轉到昆侖絕頂之峰,忽又盤旋回折,走到一個懸岩處。
懸岩正中分裂為二,有一道寬約五寸的石隙。
清虛子指着那道石隙說道:“這裡是昆侖絕頂三大奇景之一,名叫一線泉。
珍兒!你來看。
” 藍玉珍姑娘随着清虛子手指處看去,乍看時,但覺石隙深不可測,黑洞洞的看不見任何景色。
清虛子笑道:“凝神看下去。
” 姑娘此時的内功,眼神已犀利如電,即使在黑暗中,五十步之内,亦可洞察秋毫。
可是此刻對着這個石隙,卻是不能看清底細,這石隙之深,也就可以想見。
當下姑娘果真凝神仔細地看下去,漸漸終于發現石隙深處,有一道白色閃動的微光,并已隐約聽到滴滴瀝瀝的聲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石隙深處,就是昆侖絕頂的一線泉在流動。
清虛子似已洞察她的心情,微笑着說道:“這一線泉的流水,是昆侖絕頂之陰,千年積雪偶有溶化穿過石隙,而成昆侖絕頂的奇景。
” 語聲微微一頓又說道:“這道流泉,其寒逾冰,有一股純陰之氣。
從石隙之中,直沖霄漢。
在月白風清之夜,可以看到在昆侖絕頂有一道白氣上升。
珍兒!如果你能夠吸取這股天地鐘靈之氣,輔助你的内功吐納,對于以氣馭劍的修練,大有裨益。
” 藍玉珍這才知道清虛子引導自己到這一線泉來的原因,内心不禁升起一陣感激之意,激蕩得情緒波動不已。
清虛子此時一反平常那種玩笑不拘的态度,嚴謹異常。
指點藍玉珍姑娘在石隙之旁盤足跌坐,凝神專一,内視清明,開始做最基本的吐納氣功。
清虛子在一旁詳細的解說,不斷的指點着說道:“凝神閉目,舌尖上舐,牙齒輕接,鼻息調勻,吐濁納清……” 對于這些基本調息吐納行功的功夫,藍玉珍自然是熟悉自如,便按照要訣做去。
可是,不到一盞熱茶的時分,漸漸感到一股寒氣直侵體内,竟然抵擋不住。
心神不由一分,真氣立感不凝,立即越發感覺到寒氣内侵。
忽然聽到清虛子在身後低喝道:“趕緊凝神一志,我助你。
” 話聲中,食指一伸,點位姑娘的“命門”穴,姑娘頓時感覺到一股灼人心腑的熱流,從“命門”上沖“百會”,轉而直流心髒,下達“丹田”。
姑娘知道這是清虛子用他那種深厚絕倫的真元,幫助她行功,哪裡還敢怠慢?立即凝神斂氣,靜坐吐納。
漸漸内視清明,進入了渾然忘我的境界。
直到功行一大周天醒來,東方旭日已是光芒萬丈,昆侖絕頂下,一片雲海,藍玉珍姑娘長噓一口氣,起身回頭時,清虛子已經不知去向。
藍姑娘目睹朝陽乍起的昆侖絕頂,氣象萬幹,胸襟為之壯闊無限。
一時豪興大發,想試試自己奇遇以來,功力究竟精進到何種程度?順手一撤腰中“聚瑩神劍”,隻聽得铮然一聲,龍吟震耳,“聚瑩”神兵頓時光芒四射,在朝陽的照耀下,刺人眼睛。
玉珍姑娘微微一振手中神劍,櫻唇微啟,一聲清嘯破雲而起,降魔劍法第卅二式“懾伏群魔”,長劍一劃弧形,青光暴灣七八尺,姑娘嬌軀頓起空中,人似旋風一轉。
但見她,人似巧燕掠空,劍如神龍飛舞,為昆侖絕頂上,又憑添了一刹那間的奇觀。
玉珍姑娘一見自已在微一作勢之間,降魔劍法的威力,也不知道增大了多少倍,芳心的喜悅,簡直是無以言喻。
姑娘淩空一收身勢,俏生生地凝立在昆侖絕頂,撫摸着“聚瑩神劍”,芳心中突然想起心上人--神功無敵的承哥哥。
姑娘心中暗忖道:“待我練成以氣馭劍的絕技以後,再和承哥哥雙雙行道江湖,掃蕩群魔,成為武林中最令人羨慕的神仙眷……” 想到這裡,姑娘不禁玉面泛霞,嬌羞無限,而心裡卻是像塗着一層蜜糖般的甜蜜蜜的,卻又忍不住自己輕啐了一口,笑着自語道:“瞧你這丫頭瘋了。
” 姑娘正在心神分馳,沉思在未來甜美的遠境裡,手中“聚瑩寶劍”忽然一震,竟脫手飛出。
姑娘蓦地一驚,趕緊回神手急抓,已經遲了,“聚瑩寶劍”化作一道青光閃電流星般地朝峰下飛去。
玉珍姑娘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即盡力一撲,張臂蹬腿,身化穿雲靈燕,循着“聚瑩”神劍飛下去的方向,朝峰下疾撲而下。
藍玉珍姑娘此時的輕功,雖然還沒有到達淩空武虛的境界,亦絕非一般武林高手所能望其項背,如此盡力一撲,何異于流星趕月,一閃之間,疾降廿多丈,穿雲破霧而下。
這正是姑娘情急之舉,昆侖絕頂此時本是晨霧迷蒙,雲海一片,再好的神力,也難透視廿丈。
姑娘如此朝下疾撲,穿雲而下,眼前突現一堵龐大的岩石,正迎着姑娘下降之勢,巍然矗立。
以藍玉珍姑娘向下疾撲的速度而言,撞上這堵大岩石,就是鐵鑄的羅漢也必撞成碎片,何況是血肉之軀的人。
幸而藍姑娘反應機敏,在霍然一驚之下,立即氣凝丹田,雙掌疾忙中全力推出一掌,用以緩阻身軀下降之勢。
隻聽得“轟隆”“嘩啦”一陣巨響,掌風擊在岩石上,震蕩起深谷共鳴,碎石飛舞,方圓十數丈之内,石塊如雨而下。
藍姑娘也驚魂甫定的站在岩石之上,圓睜着星眼,半晌說不上話來。
若不是危急千鈞一發,自己全力施為,藍姑娘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掌力會有如此的雄厚。
可是,驚喜又是一瞬間的事,藍姑娘頓時又想起“聚瑩寶劍”無端脫手飛出不知事出何因,萬一神劍遺失,日後何以面對恩師清昙神尼?想當年清昙神尼仗聚瑩神劍,以七十二式降魔劍法,威鎮武林,懾伏群魔。
如今武林中人。
不管是黑白兩道,一見“聚瑩”神劍,都有幾分敬畏之意。
如果此劍真的在自己手中失去,藍玉珍日後何以為人?” 玉珍姑娘芳心一急,便凝神運目向四周仔細打量。
此時,日出三丈,昆侖絕頂之峰,雲霧漸消,景物漸顯。
但見匍生矮松,叢生野竹,怪石猙獰之間,遍生着雜花石草。
綠的青翠欲滴,紅的嬌豔迎人,把這昆侖絕頂點綴得如同巧織的天然綿繡一般。
隻有距離藍玉珍姑娘所站的岩石約有五六丈遠地方,有一塊圓見丈的巨石,紫暗暗的周圍寸草隻木不生。
這塊紫色的巨石上,還冒着騰騰的熱氣。
藍玉珍姑娘覺得有異,便留神仔細看去,隻見那巨石中間,有一個小臉盆大的圓洞,那股騰騰上升的熱氣,便是從這個圓洞裡冒出來的。
在如此深山絕頂,高可接天的山峰上,居然有這種直冒深氣的地方,這在年輕的藍玉珍姑娘看來,不能不視為亘古未聞的怪事。
姑娘意念一動,立即從岩石上展臂騰空,直向那塊紫色的巨石上落去。
正當她身形飄然下落的時候,忽聞一聲叱喝像是清虛子的聲音,姑娘立即感覺到衣領一緊,被人一把抓住,四肢絲毫用不上力量,就象被老鷹攫住的小雞一樣,挾住飛行,橫越過紫色巨石,飄然落到一叢匍生的矮松旁邊。
藍玉珍姑娘感到背上一松,回過頭來一看,正是清虛子負手而立的站在身後,姑娘趕緊回過身來行禮。
清虛子微微一笑道:“我要是遲來一步,那就要遺憾終身了。
珍兒!你随我過來。
” 說着攜着姑娘的手,緩步穿過矮松,越過野竹,停在紫色巨石的邊緣,姑娘頓時感覺到一陣熱氣烤人。
清虛子笑着指點着前面前那塊紫色巨石,說道:“一線泉之外,還有兩大奇觀就是面前這塊紫石,和紫石中間的圓鍋。
” 清虛子指着紫石中間那個圓洞,接着說道:“珍兒!你可曾聽說過,在千丈地下有一種離合真火,可以熔化一切世間最堅固的東西。
這塊紫色巨石的下面,正是離合真火的出口,是天意,抑或是前輩異人以悲天憫人之心懷所為,蓋上這塊“烏金石”,以遏阻離合真火的沖出。
” 這真是藍姑娘聞所未聞的事,地下還有離合真火,竟還有這麼龐大的烏金石?玉珍姑娘聽入神了,把丢劍的事,都忘記在一邊。
清虛子接着又說道:“烏金石中間的圓洞,那是前輩異人蓋好烏金石之後,特地留下這樣一個神鍋,借離合之火,來鍛鑄神兵寶刃。
這個神鍋火力太強,近數百年來,從沒有人敢用過,漸漸地已經沒有人知道昆侖絕頂有如此神奇怪異鍛鑄神兵的神鍋了。
” 姑娘不禁驚訝的“啊”了一聲。
清虛子說道:“這神鍋還有一宗奇突之處,就是吸力特别大,四五十丈周圍之内,任何金鐵之類的物件,隻要稍一脫離掌握,便自動被神鍋吸去。
” 如果在幾個時辰以前,清虛子如此說來,姑娘會覺得這是不可置信的神奇之談,可是,如今姑娘不僅相信,也更大驚失色,上前一步,拉住清虛子的大袖,惶然說道:“師父!你老人家說這神鍋能吸進五十丈以内的金鐵物件嗎?” 清虛子注視了藍姑娘半晌,微感訝意地問道:“珍兒方才淩空疾撲,莫不是聚瑩劍已經脫手遺失?” 藍玉珍姑娘此刻已經忍不住嬌靥蒼白,珠淚盈眶欲滴,把方才在昆侖絕頂練劍的經過,一一禀告了清虛子。
清虛子凝聽了一會兒,點頭微笑道:“珍兒不必焦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聚瑩神劍被神鍋吸去,也許是你的福份,現在随我回去再說。
” 藍玉珍姑娘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清虛子究竟有什麼玄奧訣竅,能把失去的聚瑩寶劍,再取回來。
清虛子似是很高興地,飄風閃電般的轉回到住處,從後洞取出一個長約兩尺的石盒子,放在地上,笑吟吟地對藍!”娘說道:“珍兒!你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以氣馭劍的功夫,完全靠自己内功真元,馭劍飛行,用來搏擊。
真元不足,内力不厚,都不足練成。
但是如果沒有一把合乎心意的寶劍,也必然減低了威力,和增長了練習的時間。
” 清虛子說着,打開地上的石盒子,示意藍玉珍姑娘一看,原來是一付鑄劍的模型。
清虛子笑道:“我一直就想利用烏金石上的神鍋鍛煉鑄制一把較短的寶劍,專練以氣馭劍的功夫,可是一直沒有尋到好材料,今天……” 清虛子望着藍玉珍姑娘充滿了驚奇惶惑的眼睛,慈祥而又安撫着說道:“珍兒!你的聚瑩劍,是一把神兵,如今在神鍋裡熔煉,誠屬可惜!可是,如果利用這些熔汁再鑄一柄,不僅神兵依舊,而目更能配合你練成以氣馭劍的功夫,你道這是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說罷呵呵大笑。
藍姑娘雖然心痛恩師清昙神尼的聚瑩寶劍的被熔,但是,如今能另鑄一把,而且更适宜用于以氣馭劍的功夫,一舉兩得,真是因禍而得福。
姑娘怔怔地望着清虛子,小嘴微微地張着,竟說不上話來。
眼神裡充滿了驚奇、興奮、感激的色彩。
清虛子神色倏然一肅,又說道:“這是天意福緣,望你好自為之。
” 說着從地上拿起鑄劍的石模,挽着藍姑娘的手說道:“如今事不宜遲,快随為師的回到神鍋旁邊鑄制神劍。
” 藍姑娘此時已是滿心欣喜,滿臉神采飛揚地向清虛子,仰頭說道:“師父!你老人家真好!” 清虛子呵呵大笑,大袖一拂,人像白雲出岫,飄然而起,悠悠而行,直向昆侖絕頂神鍋之處而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藍姑娘此刻的心情,也是喜氣洋洋,柳腰一擰,身化“秋風飄葉”,衣袂迎風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