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起舞蓮花劍

關燈
“很好,你如果估惡不俊,要找葛某的話,随時在東海頭候教。

    ” 大家隻看到東海釣鳌客那支八尺長的釣竿,抵在老壽星右腋,卻不知老壽星真氣被破,洩去了一大半。

     綠鷹島主秦鎮海大聲道: “兩位放着兩派強敵,自己人卻打得認真起來,好了,現在該兄弟上場了,少林寺哪一位大和尚請下場賜教?” 監寺長老慈慧看出綠鷹島主秦鎮海貌相陰沉,隻怕練有旁門陰功,這就開口道: “大通,你去接他幾招。

    ” 大通主持達摩院,是覺慧方丈座下首徒。

    達摩院是少林寺主持全寺弟子傳授拳藝的單位,不單是第三代弟子的授藝工作,就是第二代弟子通字輩的修進研習也由該院負責。

     因此主持達摩院的人,必須武功精純,通曉七十二藝,才能勝任。

    (通曉,不是精通,少林七十二藝,沒有一個人能全會的。

    ) 大通躬身領命,朝綠鷹島主,合十一禮,說:“秦島主要如何賜教?” 綠鷹島主陰陰笑道:“大師傅的意思呢?” 大通道:“貧僧悉随島主尊便。

    ” 綠鷹島主微哼道:“既然如此,兄弟那就領教大師傅的拳掌功夫好了。

    ” 綠鷹島主秦鎮海為東海三十六島之首,一身武功,出入螳螂、鷹爪兩派,加以變化,自成家數,為黑道上少數高手之一,尤其他的左手,在練武之時,就自斷左腕,聘請名技師替他裝上了一隻鋼爪,不但不畏兵刃,而且在爪端裝有機簧,系以細煉,可在七步之内,發爪傷人。

     另外右手大袖之中,另有七隻飛爪,淬過奇毒,舉手投足,可傷人于百步之内,名之為“袖底爪”。

    最厲害的是他七支飛爪之中,又暗藏了毒針,發出飛爪之時,毒針也會随時射出,令人防不勝防。

     就因平日很少使用,故而江湖上知道的人并不多。

    他的兵刃,原是一支百煉精鋼的三尺鷹爪,可以鎖拿敵人兵器,插在綠袍束腰帶上,但他既說不使兵刃,當然不準備使用這支鷹爪了。

     大通合十當胸,說道:“那就請秦島主賜教了。

    ” 綠鷹島主連身上一件寬大的綠袍都沒有脫下,隻是抱抱拳說道:“兄弟那就有僭了。

    ” 他果然不愧一島之主,氣度從容,左手大袖一揮,身形微蹲,右手五指如鈎,屈時上揚,使的是一招“牧野鷹揚”,綠鷹島“飛鷹十三勢”的起首式,口中說了聲:“請。

    ” 大通左掌如刀,右掌當胸,也說了聲“請!” 他“請”字堪堪出口,綠鷹島主人影業已撲起,一閃而至,勾曲右爪閃電般抓到,左手大袖迎面拂下,一道勁風,幾乎令人窒息。

     大通身子斜側,使了一招“彌陀掌”的“開門見佛”,雙手左右一分,右手随着橫削,“一葦渡江”,身子向左閃去,一個輕旋,到了秦鎮海身後,再一記“頂心時”,右時突出,攻向他後心。

     秦鎮海身如飄風,跟着旋出,右爪疾落,向大通右腕扣去,左手大袖又由下而上,使了一記“流雲飛袖”,朝大通腹胸之間逆拂而上。

     他左手鋼爪不肯輕易展露,但一手“流雲飛袖”,确實練到了十二成火候,一拂之際,雖是一隻衣袖,卻匹練飛卷,勁氣如潮,縱是一點袖角,也足可傷人,武功稍差之士,根本無法破解。

     瞬息之間,兩入已拼搏了七八個照面,大通拳掌雜使,有的出自“彌陀掌”,有的出自“伏虎拳”。

     秦鎮海也是右手螳螂爪和鷹爪功夾雜使用,左手使的一直是“流雲飛袖”兩人同樣都沒把真正的武功施展出來,但任是如此,兩條人影倏進倏退,起落如飛,爪影掌風,随着人影飄忽,迅捷如風。

     旁觀的人但見一灰一綠兩條人影,此起彼落,愈打愈快,幾乎像糾纏在一起。

     激戰之中,突聽秦鎮海大喝一聲,左手一記“流雲飛袖”朝大通右肩拂出。

    大通右手化掌迅向外格,秦鎮海左手一振,從衣袖中伸出一隻鋼爪,依然朝他肩頭抓來。

     大通掌緣碰到他鋼骨上,隐隐生痛,才知他左手竟是一隻鐵手,急忙後退了一步。

     秦鎮海口中發出大笑,“奪”的一聲,他鋼爪竟然脫離鐵骨飛出,朝大通當胸急射而至!大通不防他鐵爪還能脫手飛出,心頭一驚,急忙向旁閃出。

     秦鎮海又是一聲大笑,右手擡起,三隻飛爪又激射而出,人也同時雙足一點,縱身撲起,右手五指箕張,左手鋼爪如鈎,朝大通當頭撲落。

     他雖然隻打出三隻飛爪,但大通已經窮于應付,因為三隻飛爪的來勢,和秦鎮海撲來的人,速度相同,他既要對付飛爪,又要對付撲來的人,尤其對方左手的鋼爪,可發可收,更須注意。

    一時再也不加思索,腳下後退一步,左手一記“劈空掌”,朝前劈出,把三隻飛爪一齊震飛出去,身子下蹲,使了一個仆步,右手握拳,呼的一聲,朝上直搗過去。

     大通這一掌,使出了少林寺佛門上乘功夫“光明拳”來,但聽蓬然一聲,拳風如濤不偏不倚擊在淩空飛撲而來的綠鷹島主秦鎮海的胸口之上。

     “光明拳”創自釋迦牟尼,為佛門第一神功,少林寺七十二藝之首,深具降魔威力,佛經上說:“如來舉金臂,屈五輪指,為光明拳,決一切癡膜,到一切功德岸。

     大通雖在倉猝之際使出,但這一記力道,豈同小可?隻聽綠鷹島主秦鎮海口中悶哼一聲,一個人應拳淩空直飛出去兩丈開外,才砰然一聲仰跌地上,再也不動了。

     大通雙手合十垂手低念了句:“阿彌陀佛”。

     正待退下,蜘蛛島主朱化龍手持鋼叉,尖聲喝道: “呔,和尚給我站住,讓本島主來會會你。

    ” 随着話聲,大步行出。

     紫陽道長:“玉虛,你去接替少林大通師傅吧!” 玉虛道人恭聲領命,飄然走出,稽首道:“這一場該由敝派接替,貧道奉陪朱島主了。

    ” 朱化龍粗擴的尖笑道:“好哇,咱們就在兵刃上見個高低”。

     手中鋼叉向空中一振,發出一陣震懾人的當當之聲,喝道:“你準備好了麼?” 玉虛乃是紫陽道長的首徒,劍上造詣極深,眼看蜘蛛島主一身打扮,就充滿了怪異,心知是左道之士,緩緩拔劍在手,當胸一立,左手稽首道:“朱島主請賜教好了。

    ” 朱化龍口中應了聲:“好。

    ” 人影倏進,鋼叉左右揮舞,出手之間,就一連攻出了五招,但見叉影左右亂閃,确是快速已極。

     玉虛卻并不理會,隻是斜退半步,立胸長劍随手揮起,左胸前劃了一個圓圈,說也奇怪,他長劍緩緩劃了個圈子,正好在身前劃起了一道防線,把對方鋼叉一齊摒諸門外,再也攻不進來。

     朱化龍口中哼了一聲,鋼叉又啷啷作響,這回他隻是在空中對着玉虛連續發叉,卻并未真的攻出,未到中途,便自收回,接着又朝前發出,未到半途,又收了回去。

     這樣連續發過五叉,突然舉足跨上一步,這一步跨得又大又快,手中鋼叉閃電般直奔玉虛前胸。

     原來方才他連續的又發又收,是在提聚全身功力,這一叉上,含蘊了他極強的内力,才沖刺過來。

     玉虛長劍一圈,又劃起一道弧形劍光,朝前推出。

     但聽“當”的一聲大震,玉虛封出的一劍,竟然未能擋得住對方這一擊,腳下浮動,斜退了兩步。

     朱化龍一擊得手,身形疾進,鋼叉一聲不響,疾刺而進,接連刺出一十三叉,而這一十三叉發于瞬息之間,直到最後一叉,才發出一片震耳的啷啷之聲。

     玉虛道人始終以不變應萬變,一支劍柔若無力,劃着弧形,從身左往身右,再從身右往身左,看去不着絲毫力道,實則如挽如推,每一劍上所蘊的真力,何止千鈞? 兩人一個急驟如風,一片殺機,一個緩慢如拖,盡力化解。

    一個叉光如雪,記記都是毒辣招式,一個劍劃弧形,每一劍都含蓄不盡。

     這一戰,連接不斷的打出五十餘招,依然誰也勝不了誰。

     朱化龍打得心頭火發,口中發出一聲尖嘯,突然淩空躍起三丈來高,身子一到半空,就縮成一團,鋼叉對準玉虛,快速無比的垂直朝他頭頂刺下。

     這一下正是黑蜘蛛朱化龍的成名絕技“蜘蛛功”,一個人縮成一團,當真和蜘蛛無異,那支鋼叉頂在他如鼓的大腹之中,而且陷入腹中足有一尺來深。

     玉虛看他朝頭頂垂直刺下,來勢奇快,急忙仰首向空,舉起長劍,使了一招“三花聚頂”,劍光圈動,一連劃出三朵花,冉冉升起。

     說時遲,那時快,朱化龍大腹頂着鋼叉已到玉虛頭頂,劍叉甫交,朱化龍大肚用力一彈,鋼叉受到他腹内真氣的震發,突然加強下刺之力,但聽“當”“當”“當”三聲金鐵大震,玉虛劃出的三朵劍花悉被他鋼叉震散,連同長劍都被震蕩開去,玉虛道人猛吃一驚,急急地往後疾退出去數步之多。

     但朱化龍刺出的鋼叉也因接連受到三朵劍花的震蕩,也全被震散,成了強弩之未,一團人影落到了地上。

     朱化龍腳尖甫一落地,一團人影又複彈身而起,朝玉虛當頭撲來。

     玉虛長劍一揮,又是“當”的一聲,把鋼叉架開。

     哪知朱化龍卻趁着他劍上反彈之力,一個人再次騰空而起,這回因是從他劍上彈起的,一個黑團一下長高到四丈左右,身子一弓,四腳縮攏,大肚頂着鋼叉,又朝玉虛頭上垂直撲攻下來。

     玉虛一連兩次揮劍封架,都反而被他震退,心中對朱化龍的撲攻,已經有了戒備,這次又看他垂直撲下,忽然雙手抱劍當胸,身子緩緩蹲下,在身子蹲下的同時,雙手抱着的長劍,卻緩緩從胸間升起,漸漸超過頭頂。

     這一式正是武當“兩儀劍法”中的“玉笏朝天”,以意行氣,氣貫劍尖。

     雙方動作,一快一慢,等到朱化龍叉先人後,落到玉虛頭頂之際,玉虛直豎的長劍也正好舉到頭頂。

     這回顯然和上兩回不同,上兩回玉虛揮出長劍,和鋼叉交擊,發出來的是金鐵交鳴的“當”然大響。

     這回玉虛并沒揮出長劍,隻是長劍直豎,劍尖對準了鋼叉的叉尖,兩尖相接,但聽“叮”的一聲響,緊接着又是“嗤”的一聲,好像是利刃刺破了天空所發出來的破空異響! “嗤”聲甫起,但聽身在半空的朱化龍忽然大叫一聲,一個肉團骨碌碌翻着筋鬥,從上空跌墜下來,砰然一聲,摔倒地上,隻見他從胸間黑衣中滲出一縷鮮血,業已死去。

     原來玉虛道人這一招“玉笏朝天”,劍尖含蘊了他數十年潛修默練的真氣,劍尖和叉尖接觸,真氣從劍尖進發,化成了一縷劍氣,朝朱化龍穿心而過。

     他練了幾十年劍,一直無法透劍而出的劍氣,在這一緊要關頭,居然一擊成功了,練成了武當派最上乘的劍氣功夫。

     玉虛道人幾乎連自己都不敢相信,會在此時發出劍氣來,一時自然喜不自勝,手捧長劍,怔立當場。

     紫陽道長含笑道:“玉虛,你總算在危急關頭,使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