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無心縱魔
關燈
小
中
大
他老人家一定會先往滇境哀牢山,邀約獨腳鬼王尚志,短時之内,雲崖還不緻發生事故,而韋兄内傷如不即時治療,寒毒侵人内腑,以後更難治愈。
” 一面說着,一面取出本門解藥,給韋松服下三粒。
韋松感激地說道:“小弟心急如焚.實難久留,療祛寒毒,可以在途中籍逆天大法治愈。
唉!可惜小弟尚有一盒‘返魂丹’失落在令師兄手中,否則,服用一粒,内毒也就不足畏了。
’ 馬玉龍想了一會,道:“那麼,韋兄請在此地略侯片刻,待小弟去向二師兄素取返魂凡,然後一同上路,師父的後事,有兩位師兄,盡可照料。
” 韋松道。
“似此使馬兄連師父亡禮也不能兼顧,豈不更令小弟不安。
” 馬玉龍凄然笑道:“韋兄傷在家師之手,小弟這樣做,也算代家師表示一分歉疚之意,盡禮事小,盡義事大,有何不可。
”于是,匆匆離洞而去。
韋松見他一片誠意,倒不便拒絕,想了想,隻好坐在石洞中,一邊等候馬玉龍,一邊閉目默運真氣,法除寒毒。
過了頓飯時刻,内腑寒毒已驅去大半,韋松微微松了一口氣,睜開眼來,卻見馬玉龍早已返來.正滿含憂慮在洞外搓手相待。
韋松起身問道:“馬兄,有什麼事嗎?” 馬玉龍頓頓腳,恨聲道:“唉!師門不幸,竟會有這等不顧父母的兒子,父傷母危,兩位師兄竟會離家遠行,連話也不留下一句。
” 韋松微笑道:“既然他們都不在家,馬兄還是暫時留在這兒料理令師後事要緊,小弟自覺傷勢已好了大半,沒有返魂丹,一時也無妨礙的。
” 馬玉龍目中閃着異樣光芒,道:“韋兄知道他們去了哪兒?說出來,徒增小弟愧疚。
” 韋松訝道:“他們去了哪兒?” 馬玉龍長歎一聲,道:“昨日萬毒教護法歐陽雙煞,将一盆返魂香送來九華山,求得師父一塊‘鬼頭令’,兩位師兄,竟會領他們趕往滇境-一” 韋松駭然一驚,道:“鬼頭令是什麼?” 馬玉龍道:“那是當年祖師和獨腳鬼王尚志巫山追魂婆顔青娥,三人合設信物,見令如見本人,歐陽雙煞如果用那塊鬼頭令搬清二鬼出山,江湖中轉眼便是一場腥風血雨。
” 韋松心頭一震,脫口道:“這怎麼辦?” 馬玉龍道:“小弟已經囑令莊中人暫存家師遺體,事勢已急,咱們隻有立即動身,追往滇境哀牢山,如能及時趕到,或可化解一場巨禍。
” 韋松點點頭,忽然心中一動,忙道:“歐陽雙煞和令師祖都已先後前往滇境哀牢山,咱們腳程再快,也無法在他們之前趕到,小弟倒想到一個方法,或可事半而功倍。
” 馬玉龍問道:“韋兄有何妙計,快說出來聽聽。
” 韋松道:“依小弟猜測,無論雙煞或令師祖,誰到了滇境,邀得獨腳鬼王出山,仍将轉赴巫山,去邀約巫山追魂婆顔青娥,對不對?” 馬玉龍連連點頭道:“那是自然。
” 韋松道:“如此,咱們何必舍近求遠,假如馬兄知道顔青娥在巫山隐居之地,咱們索性先趕到巫山去,以逸待勞,豈不更好?” 馬玉龍沉吟片刻,道:“此計雖妙,但卻有一點須要顧慮的事。
” 韋松道:“馬兄但說無妨。
” 馬玉龍揚目道:“小弟雖然聽說過追魂婆顔青娥的居所,但隻是耳聞家師述及,那已經是多年之前的事了。
何況,自從黃山一戰,師祖敗後,他們三人使再沒有見過面,五十年來音訊不通,誰知她現在是不是仍在巫山?如果她也跟師租一樣,離開巫山另尋了隐居之處,咱們豈不耍撲空了?” 韋松笑道:“這有什麼要緊,祁連鬼叟可以離開祁連,巫山追魂婆可以離開巫山.難道哀牢山獨腳鬼王就不會離開哀牢山嗎?大家都是抱定一試的心情,且看誰的運氣好罷了。
” 馬玉龍也忍不住笑道:“這麼說,咱們就先往巫山試試吧!” 兩人說走就走,當時便聯袂離開了九華山 巫山,地當蜀鄂之交,西承翟塘,東迤西際,十二峰崇立并列,一衣帶水,穿流其間,千回百轉,驚險天成。
晨間,宿霧未散,氤氲彌漫山腰,群山宛如飄浮海上。
這天一早,旭日初升,韋松和馬玉龍但已趕到巫山。
他們起初各以一匹健壯耐苦的小川馬代步,穿林透谷,地勢越走越險,坐騎反而成了累贅,于是,索性棄馬徒步攀峭壁,登陡崖.倒覺爽快了許多。
從辰至巳,整整走了一個時辰,兩人已進入荒蕪人迹的亂山叢中。
韋松重傷初愈,體力顯已疲憊,額上隐見汗迹。
馬玉龍見了,含笑停步,指着遠處一座奇峰,道:“追魂婆的居所,據聞系在一座形如筆尖的山頂,韋兄請看,很可能就是那兒了,咱們略歇一會,再走吧。
” 韋松順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果見一座高山,尖峭挺拔,直沖霄漢.半截山頭,兀自隐在雲霧以上,無法望見,不禁精神一振.道:“既然不遠,索性再趕一程,到山下再歇息也不遲。
” 馬玉龍關切地望了他一眼,倒也不便直說他業已疲乏,點點頭,當先探路,但腳下卻慢了許多。
兩人踏行在亂草怪石之中,全無路徑可循,舉足落足,都須提住真氣,随時準備縱躍而起.神情自極呆滞。
正行之間,突然聽得一聲低沉的嘯音,起自身後。
兩人同感一驚,方一扭頭回顧,卻覺那嘯音其速如電,快得令人難以形容,刹時已從他們身側十餘丈處,一掠而過。
馬玉龍和韋松功力都非等閑,但這時竟連那嘯音是人是鳥是獸都沒有看清楚,餘音搖曳,已遠遠消逝在前面密林中。
馬玉龍愕然道:“似此快速身法,如果是人,其絕世輕功隻怕舉世無人能與匹敵?” 韋松也點頭道:“既有嘯音随行,大約乃是武林高人,馬兄看會不會就是顔老前輩呢?” 馬玉龍搖頭道:“小弟也僅聞追魂婆之名,從未一見,但巫山之中,除了她老人家,尚未聽說過另有什麼武林高人隐居,假如真的是人,八成使是她了。
” 韋松不由劍眉微皺,道;“咱們都與她無一面之緣,冒
” 一面說着,一面取出本門解藥,給韋松服下三粒。
韋松感激地說道:“小弟心急如焚.實難久留,療祛寒毒,可以在途中籍逆天大法治愈。
唉!可惜小弟尚有一盒‘返魂丹’失落在令師兄手中,否則,服用一粒,内毒也就不足畏了。
’ 馬玉龍想了一會,道:“那麼,韋兄請在此地略侯片刻,待小弟去向二師兄素取返魂凡,然後一同上路,師父的後事,有兩位師兄,盡可照料。
” 韋松道。
“似此使馬兄連師父亡禮也不能兼顧,豈不更令小弟不安。
” 馬玉龍凄然笑道:“韋兄傷在家師之手,小弟這樣做,也算代家師表示一分歉疚之意,盡禮事小,盡義事大,有何不可。
”于是,匆匆離洞而去。
韋松見他一片誠意,倒不便拒絕,想了想,隻好坐在石洞中,一邊等候馬玉龍,一邊閉目默運真氣,法除寒毒。
過了頓飯時刻,内腑寒毒已驅去大半,韋松微微松了一口氣,睜開眼來,卻見馬玉龍早已返來.正滿含憂慮在洞外搓手相待。
韋松起身問道:“馬兄,有什麼事嗎?” 馬玉龍頓頓腳,恨聲道:“唉!師門不幸,竟會有這等不顧父母的兒子,父傷母危,兩位師兄竟會離家遠行,連話也不留下一句。
” 韋松微笑道:“既然他們都不在家,馬兄還是暫時留在這兒料理令師後事要緊,小弟自覺傷勢已好了大半,沒有返魂丹,一時也無妨礙的。
” 馬玉龍目中閃着異樣光芒,道:“韋兄知道他們去了哪兒?說出來,徒增小弟愧疚。
” 韋松訝道:“他們去了哪兒?” 馬玉龍長歎一聲,道:“昨日萬毒教護法歐陽雙煞,将一盆返魂香送來九華山,求得師父一塊‘鬼頭令’,兩位師兄,竟會領他們趕往滇境-一” 韋松駭然一驚,道:“鬼頭令是什麼?” 馬玉龍道:“那是當年祖師和獨腳鬼王尚志巫山追魂婆顔青娥,三人合設信物,見令如見本人,歐陽雙煞如果用那塊鬼頭令搬清二鬼出山,江湖中轉眼便是一場腥風血雨。
” 韋松心頭一震,脫口道:“這怎麼辦?” 馬玉龍道:“小弟已經囑令莊中人暫存家師遺體,事勢已急,咱們隻有立即動身,追往滇境哀牢山,如能及時趕到,或可化解一場巨禍。
” 韋松點點頭,忽然心中一動,忙道:“歐陽雙煞和令師祖都已先後前往滇境哀牢山,咱們腳程再快,也無法在他們之前趕到,小弟倒想到一個方法,或可事半而功倍。
” 馬玉龍問道:“韋兄有何妙計,快說出來聽聽。
” 韋松道:“依小弟猜測,無論雙煞或令師祖,誰到了滇境,邀得獨腳鬼王出山,仍将轉赴巫山,去邀約巫山追魂婆顔青娥,對不對?” 馬玉龍連連點頭道:“那是自然。
” 韋松道:“如此,咱們何必舍近求遠,假如馬兄知道顔青娥在巫山隐居之地,咱們索性先趕到巫山去,以逸待勞,豈不更好?” 馬玉龍沉吟片刻,道:“此計雖妙,但卻有一點須要顧慮的事。
” 韋松道:“馬兄但說無妨。
” 馬玉龍揚目道:“小弟雖然聽說過追魂婆顔青娥的居所,但隻是耳聞家師述及,那已經是多年之前的事了。
何況,自從黃山一戰,師祖敗後,他們三人使再沒有見過面,五十年來音訊不通,誰知她現在是不是仍在巫山?如果她也跟師租一樣,離開巫山另尋了隐居之處,咱們豈不耍撲空了?” 韋松笑道:“這有什麼要緊,祁連鬼叟可以離開祁連,巫山追魂婆可以離開巫山.難道哀牢山獨腳鬼王就不會離開哀牢山嗎?大家都是抱定一試的心情,且看誰的運氣好罷了。
” 馬玉龍也忍不住笑道:“這麼說,咱們就先往巫山試試吧!” 兩人說走就走,當時便聯袂離開了九華山 巫山,地當蜀鄂之交,西承翟塘,東迤西際,十二峰崇立并列,一衣帶水,穿流其間,千回百轉,驚險天成。
晨間,宿霧未散,氤氲彌漫山腰,群山宛如飄浮海上。
這天一早,旭日初升,韋松和馬玉龍但已趕到巫山。
他們起初各以一匹健壯耐苦的小川馬代步,穿林透谷,地勢越走越險,坐騎反而成了累贅,于是,索性棄馬徒步攀峭壁,登陡崖.倒覺爽快了許多。
從辰至巳,整整走了一個時辰,兩人已進入荒蕪人迹的亂山叢中。
韋松重傷初愈,體力顯已疲憊,額上隐見汗迹。
馬玉龍見了,含笑停步,指着遠處一座奇峰,道:“追魂婆的居所,據聞系在一座形如筆尖的山頂,韋兄請看,很可能就是那兒了,咱們略歇一會,再走吧。
” 韋松順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果見一座高山,尖峭挺拔,直沖霄漢.半截山頭,兀自隐在雲霧以上,無法望見,不禁精神一振.道:“既然不遠,索性再趕一程,到山下再歇息也不遲。
” 馬玉龍關切地望了他一眼,倒也不便直說他業已疲乏,點點頭,當先探路,但腳下卻慢了許多。
兩人踏行在亂草怪石之中,全無路徑可循,舉足落足,都須提住真氣,随時準備縱躍而起.神情自極呆滞。
正行之間,突然聽得一聲低沉的嘯音,起自身後。
兩人同感一驚,方一扭頭回顧,卻覺那嘯音其速如電,快得令人難以形容,刹時已從他們身側十餘丈處,一掠而過。
馬玉龍和韋松功力都非等閑,但這時竟連那嘯音是人是鳥是獸都沒有看清楚,餘音搖曳,已遠遠消逝在前面密林中。
馬玉龍愕然道:“似此快速身法,如果是人,其絕世輕功隻怕舉世無人能與匹敵?” 韋松也點頭道:“既有嘯音随行,大約乃是武林高人,馬兄看會不會就是顔老前輩呢?” 馬玉龍搖頭道:“小弟也僅聞追魂婆之名,從未一見,但巫山之中,除了她老人家,尚未聽說過另有什麼武林高人隐居,假如真的是人,八成使是她了。
” 韋松不由劍眉微皺,道;“咱們都與她無一面之緣,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