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化身示情
關燈
小
中
大
謂“調虎離山”,所謂“東海之行”,全是子虛的了。
她這般費盡心機,臨事忽然改變主意,放棄了三聖島奪書之舉,為了什麼?還是為了一個奇妙的“情’字。
韋松怅然歎一聲,心神一松,迷迷糊糊跌坐在林子盡頭,四望曠野,荒叢一片,許久許久才迸出一句話。
“真是一個奇女子!” 至于“奇”在何處?事至如今,到底是敵是友?這些問題,連他也分辨不出了。
口回回 第三天,韋松如約兼程趕到了黃山。
傲嘯山莊自從“字内一君”康一葦重創花月娘之後,聲譽鵲起,隐隐已有中原武林盟主的威勢。
是以黃山在近,武林人物進出川流不絕。
韋松在行近三口鎮附近時,早已輕而易舉打聽出傲嘯山莊的所在,徑自邁步登山繞過天都峰,一列巍峨有如宮殿般的莊院,業已呈現眼簾。
他生平不願失信于人,仰看天色,日已薄暮,連忙加快了步子,決心在日暮之前登門求見,以符三日之約。
可是,當他一路飛馳穿林越澗抵達莊院門前,卻發現情形有些不符。
在他想象中,傲嘯山莊既已譽滿武林,沿途少不得總有康一葦門下守望巡邏,遇陌生人登山時,必定盤查來因,然後通知莊主決定是否接見,哪知他一路行來,直抵莊門,途中竟未發現明樁暗卡,也無一人盤問留難。
傲嘯山莊莊門前,是一座高聳入雲的石牌坊,牌上镂着“傲嘯山莊’四個金字,向裡進,便是層節的巍峨房舍,建築雖然富麗堂皇,卻并無院牆或守望警戒之人。
韋松滿腹疑雲,昂首闊步,從石牌坊下經過,偶一掠目,見牌坊下設有一張小桌,上書“來賓留名處’五個字,桌上有筆硯、名簿,卻并無人影。
他霍然在桌案前停步,心想道:“似此情景,大不近常情,莫非康一葦故意托大慢客,明知自己今日将到,做出這等簡慢之态,存心想侮辱我麼?” 心裡雖有些不悅,但卻極力忍住,信手翻開桌上“留名簿”,觸目所及,不禁一驚,翻開簿上前頁,已有兩行墨迹猶新的字,寫着:“少林寺第二十一代掌門住持了塵。
” “青城派第十六代掌門人乙真。
” 韋松驚忖道:少林了塵大師和青城乙真道長,都是被萬毒教“迷魂神水”所害的人,幸得自己以“返魂丹”解救,遣返本派,誓要糾合武林正道,合力對付萬毒教,他們怎會突然來到傲嘯山莊?而且和我同一天到達? 他想了一陣,難以猜透,于是,提起筆來,也在“留名簿”上寫道:“南嶽門人韋松!” “松”字剛落下最後一筆,忽聽一個冷冷的聲音從身後道;“你還算得上是南嶽門下嗎?” 韋松駭然一震,握首筆卻不轉身,傲然道:“閣下這話什麼意思?” 那冷冷的聲音接口道:“姓韋的叛師欺欺祖,投靠萬毒教,天下人所共知,這兒是什麼所在?竟敢以虛言相欺,隻怕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 韋松面向桌案,連頭也沒回,也冷冷道:“閣下孤陋寡聞,妄論是非,令人可笑。
” 那冷冷的聲音叱道:“姓韋的,怎的不敢回過頭來?” 韋松聳聳肩頭,緩緩将筆放回桌上,一面冷漠答道:“就憑閣下鬼鬼祟祟行徑,姓韋的還不屑一顧!” 話聲未落,蓦聞身後一聲暴喝,一縷勁風,直向他腰際卷到-一韋松一身修為,已俨然當今高手,聞風辨位,并不回顧,玄門隐形罡氣迅即凝聚後腰,迎着那襲來的勁風一漲一震。
隻聽身後一聲悶哼,那襲來勁風直被罡氣閃彈得反擊過去,一個人登登登向後連退了七八步,接着,一陣粗重的喘息聲。
韋松心裡暗笑,這才緩緩回過身來。
但一見之下,倒不禁有些後悔,原來那人隻不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此時正立在一丈以外,面色蒼白,右手低垂,顯然已被罡氣震傷。
那少年身穿皂色長衫,眉目清秀,目注韋松,頗有惱恨之意。
韋松笑問道:“小兄弟,你是傲嘯山莊什麼人?” 少年重重哼了一聲,竟沒有回答他的話,怨毒地瞪了一眼,轉身徑向莊中奔去。
韋松好生沒趣,讪讪地聳聳肩頭,心想道:傲嘯山莊的人,孤傲怪僻,行徑詭異,這種人居然成了武林翹楚,今天倒要挫挫你們的驕氣。
心意一動,向後退了兩步,凝目向那“傲嘯山莊”四字望了一眼,蓦地擡臂揚指,淩空揮灑。
石坊之上,應手響起一陣“沙沙’之聲,石屑紛落。
頃刻間,”傲嘯山莊”四字側邊,又現出了四個大字,刻的是;“僞善之家!” 刻完字,韋松心中悶氣洩去大半,忍不住仰天大笑不已。
倏忽,一聲蒼勁的冷笑,道:“好狂的小輩!” 韋松循聲反顧,隻見入莊路口上,不知何時已并肩立着五個人。
五人之中,他一眼能認出四個,那是少林掌門了塵大師、青城掌門乙真道長、“追魂學究”金豪和剛在不久前偷襲自己,反被震傷的儒衫少年。
正中一個錦衣魁梧老人約莫有五十左右,國字臉,長髯拂胸,氣宇軒昂,眉目之間,透射着一股威武氣概。
韋松雖然不認識他,但從他形态威儀,已不難料想,此人必是号稱‘宇内一君’的康一葦了。
他笑容一斂,卻故作冷漠地向了塵大師和乙真道長遙遙一拱手,道:“二位老前輩可好? 不想竟在此巧遇。
” 了塵大師和乙真道長同時側身還禮道:“多承少俠關顧解毒之情,我等尚未拜謝厚恩。
” 語氣雖客氣,臉上卻流露出極不自然的笑容。
韋松傲然笑道:“區區藥物,何足言謝,晚輩并
她這般費盡心機,臨事忽然改變主意,放棄了三聖島奪書之舉,為了什麼?還是為了一個奇妙的“情’字。
韋松怅然歎一聲,心神一松,迷迷糊糊跌坐在林子盡頭,四望曠野,荒叢一片,許久許久才迸出一句話。
“真是一個奇女子!” 至于“奇”在何處?事至如今,到底是敵是友?這些問題,連他也分辨不出了。
口回回 第三天,韋松如約兼程趕到了黃山。
傲嘯山莊自從“字内一君”康一葦重創花月娘之後,聲譽鵲起,隐隐已有中原武林盟主的威勢。
是以黃山在近,武林人物進出川流不絕。
韋松在行近三口鎮附近時,早已輕而易舉打聽出傲嘯山莊的所在,徑自邁步登山繞過天都峰,一列巍峨有如宮殿般的莊院,業已呈現眼簾。
他生平不願失信于人,仰看天色,日已薄暮,連忙加快了步子,決心在日暮之前登門求見,以符三日之約。
可是,當他一路飛馳穿林越澗抵達莊院門前,卻發現情形有些不符。
在他想象中,傲嘯山莊既已譽滿武林,沿途少不得總有康一葦門下守望巡邏,遇陌生人登山時,必定盤查來因,然後通知莊主決定是否接見,哪知他一路行來,直抵莊門,途中竟未發現明樁暗卡,也無一人盤問留難。
傲嘯山莊莊門前,是一座高聳入雲的石牌坊,牌上镂着“傲嘯山莊’四個金字,向裡進,便是層節的巍峨房舍,建築雖然富麗堂皇,卻并無院牆或守望警戒之人。
韋松滿腹疑雲,昂首闊步,從石牌坊下經過,偶一掠目,見牌坊下設有一張小桌,上書“來賓留名處’五個字,桌上有筆硯、名簿,卻并無人影。
他霍然在桌案前停步,心想道:“似此情景,大不近常情,莫非康一葦故意托大慢客,明知自己今日将到,做出這等簡慢之态,存心想侮辱我麼?” 心裡雖有些不悅,但卻極力忍住,信手翻開桌上“留名簿”,觸目所及,不禁一驚,翻開簿上前頁,已有兩行墨迹猶新的字,寫着:“少林寺第二十一代掌門住持了塵。
” “青城派第十六代掌門人乙真。
” 韋松驚忖道:少林了塵大師和青城乙真道長,都是被萬毒教“迷魂神水”所害的人,幸得自己以“返魂丹”解救,遣返本派,誓要糾合武林正道,合力對付萬毒教,他們怎會突然來到傲嘯山莊?而且和我同一天到達? 他想了一陣,難以猜透,于是,提起筆來,也在“留名簿”上寫道:“南嶽門人韋松!” “松”字剛落下最後一筆,忽聽一個冷冷的聲音從身後道;“你還算得上是南嶽門下嗎?” 韋松駭然一震,握首筆卻不轉身,傲然道:“閣下這話什麼意思?” 那冷冷的聲音接口道:“姓韋的叛師欺欺祖,投靠萬毒教,天下人所共知,這兒是什麼所在?竟敢以虛言相欺,隻怕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 韋松面向桌案,連頭也沒回,也冷冷道:“閣下孤陋寡聞,妄論是非,令人可笑。
” 那冷冷的聲音叱道:“姓韋的,怎的不敢回過頭來?” 韋松聳聳肩頭,緩緩将筆放回桌上,一面冷漠答道:“就憑閣下鬼鬼祟祟行徑,姓韋的還不屑一顧!” 話聲未落,蓦聞身後一聲暴喝,一縷勁風,直向他腰際卷到-一韋松一身修為,已俨然當今高手,聞風辨位,并不回顧,玄門隐形罡氣迅即凝聚後腰,迎着那襲來的勁風一漲一震。
隻聽身後一聲悶哼,那襲來勁風直被罡氣閃彈得反擊過去,一個人登登登向後連退了七八步,接着,一陣粗重的喘息聲。
韋松心裡暗笑,這才緩緩回過身來。
但一見之下,倒不禁有些後悔,原來那人隻不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此時正立在一丈以外,面色蒼白,右手低垂,顯然已被罡氣震傷。
那少年身穿皂色長衫,眉目清秀,目注韋松,頗有惱恨之意。
韋松笑問道:“小兄弟,你是傲嘯山莊什麼人?” 少年重重哼了一聲,竟沒有回答他的話,怨毒地瞪了一眼,轉身徑向莊中奔去。
韋松好生沒趣,讪讪地聳聳肩頭,心想道:傲嘯山莊的人,孤傲怪僻,行徑詭異,這種人居然成了武林翹楚,今天倒要挫挫你們的驕氣。
心意一動,向後退了兩步,凝目向那“傲嘯山莊”四字望了一眼,蓦地擡臂揚指,淩空揮灑。
石坊之上,應手響起一陣“沙沙’之聲,石屑紛落。
頃刻間,”傲嘯山莊”四字側邊,又現出了四個大字,刻的是;“僞善之家!” 刻完字,韋松心中悶氣洩去大半,忍不住仰天大笑不已。
倏忽,一聲蒼勁的冷笑,道:“好狂的小輩!” 韋松循聲反顧,隻見入莊路口上,不知何時已并肩立着五個人。
五人之中,他一眼能認出四個,那是少林掌門了塵大師、青城掌門乙真道長、“追魂學究”金豪和剛在不久前偷襲自己,反被震傷的儒衫少年。
正中一個錦衣魁梧老人約莫有五十左右,國字臉,長髯拂胸,氣宇軒昂,眉目之間,透射着一股威武氣概。
韋松雖然不認識他,但從他形态威儀,已不難料想,此人必是号稱‘宇内一君’的康一葦了。
他笑容一斂,卻故作冷漠地向了塵大師和乙真道長遙遙一拱手,道:“二位老前輩可好? 不想竟在此巧遇。
” 了塵大師和乙真道長同時側身還禮道:“多承少俠關顧解毒之情,我等尚未拜謝厚恩。
” 語氣雖客氣,臉上卻流露出極不自然的笑容。
韋松傲然笑道:“區區藥物,何足言謝,晚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