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回 小結全文 群醜悉殲霹靂火 情聯五友 歸舟同隐洞天莊
關燈
小
中
大
笑應道:&ldquo我和二嫂正商量西洞庭鬥法之事。
平妹你也修道多年,清-三生舊侶,劫後重逢,自應稍微叙闊。
我說來奉陪如何?&rdquo說罷,便上前去。
蘊華道:&ldquo二位三弟妹請先前行,我問完和尚遭劫之事就來。
&rdquo 寶玲知母親想令自己跟蹤查探的必是此人,見蘊華緩步招待,忙趕上去。
正要低聲詢問,蘊華搖手示意,先問二女此行經過,随用傳聲說道:&ldquo你這位新嬸娘和你三叔也是夙世情侶,但她為人外和内剛,心傲怕羞。
你三嬸雖為她用盡心思,苦心相勸,她還在進退兩難。
你們言動禮節,必須留意,萬一有什不周之處;她一害羞為難,不肯和我們一同回去,有多可惜,你三嬸也不疼你們了。
&rdquo 二女忙打手式問故,才知清-前生轉世以前,偶因一句戲言,與西藏派教主淩渾打賭。
投生時恰是淩渾護送,知他還有一段情緣未了;女的累世修為,人又極好,意欲成全。
便将他靈智封閉,生在一個流宦蘇州的世族家内;前生愛妻還未遇見,忽因虎邱遊春,見一個美女,便是那少婦平良箴。
清-幼有大志,過目不忘,讀書十行俱下,十歲便有神童之譽。
素來不喜女色,也不樂進取,從小好道。
到十七歲上,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年逾弱冠,尚未訂親。
以前做媒的人甚多,均經拒絕;可是心頭上老覺着有一個最親熱的女人影子,隻是想她不起。
這日忽遇良箴,平日視女色如糞土的人,認為男女居室人生至穢,不知怎的竟會一見傾心?中間連經波折,好容易清-才得訪出良箴,乃同堂至友之妹;剛相識不久,雙方也有了情愫,次娴忽然尋來。
前生愛妻,劫後重逢,人又回複了靈智,備悉前因,自無話說。
無如雙方情孽糾纏,良箴又是文君早寡,清-愛戀數年;眼看好事将成,忽踐夙世鴛盟,自是兩難。
良箴也不久被神尼渡去,隻令帶發修行,不為剃度,庵在虎邱山側。
清-婚後,私往平家尋訪,人已不見,空自相思。
成道以後,次娴才知細底,埋怨清-何不早說?随即趕往吳門将人尋到,三次相勸:請效二女同歸,共修仙業。
良箴以夙世孽冤,身己早嫁;前對清-,雖覺對方情真意厚,并無當爐之念。
本是清-誤會,何況他室有賢妻!好生為難,堅執不允。
但和次娴卻成了至交姊妹,親逾骨肉。
次娴正想,前生兒女已都轉世,再轉一劫,便證仙業。
不過丈夫情癡,想多此素心人同共晨夕,修道方勤,并無兒女之私。
再四苦勸,良箴總覺礙難;又以乃師禅功雖深,無甚法術,自己年紀較長,容華非昔,隻容清-随來相見,不與同歸。
次娴方想良箴性情溫婉,功到自成,總可感動;那知未次回山,忽奉師命,再有三年便須轉世。
心想良箴也是情重的人,法力又淺,一同轉世,諸多可慮;多此三年假夫妻,反使傷心。
便和清-商量,轉托小寒山二女向靈嬌仙府女仙陳文玑,先求得一枚藍田玉實,親身送去;再令清-獨往,攜其同歸,自己借故拂袖而去。
良箴剛服玉實,性更溫柔;因感次娴情義;清-癡心,本來已有允意,隻是羞于出口,想等次娴再來面允。
不料良箴剛一婉言推謝,自覺這類話已說過多次,對方從未見怪,竟會一怒而去,次娴也永不再來。
不知二人轉劫,想起前事,甚是傷心。
一賭氣,便在庵中孤身獨修;如非神尼遺命,早已落發。
一晃多年,這日良箴偶然對鏡,見自己容光煥發,美豔如仙,知是靈藥返老駐顔之功。
暗付:次娴對我實是真好!如說為拒婚負氣,也不應一面不見;莫非真個夫妻情厚,心志如一,連朋友也不要了。
越想越覺可疑,有心尋去一問;又因法力有限,師父化前再三叮囑,如無好友相伴,孤身萬不可出門。
素來膽小,又不知對方住處,如何走法? 經此一來,多年清靜的道心忽被勾動。
正在思潮起伏,次娴、蘊華忽同尋來;良箴這才得知上次清-為恐别離傷心,故作不情,使其用功清修,轉世再同來迎。
不禁大為感動;無如成見未消,還在礙難。
不料次娴去後,清-在船上默用玄機占算,得知西洞庭妖黨已有不少妖人到達,惟恐有失,忙趕了來。
次爛、蘊華因想二人久别重逢,必有話說,假托往遊虎邱,各自避去。
良箴則不好意思,又以昔年清-分手時話太決裂,想起身世,覺得雙方清厚,有話理應明言,胡再不謀?越想越傷心。
托故去往後園,暗中遁走。
清-自瞞不過,暗用傳聲告知次娴,令其追趕。
自将庵門封閉,把良箴應用心愛之物一齊帶上,然後隐形追去,随在身側,卻不露面。
事有湊巧,良箴一時負氣,心料清-必要追來,回顧次娴、蘊華趕到,清-不見,心方一恨!誰知二女剛剛趕上,将其攔住,一同下降;勸說沒有幾句,便遇妖黨天童山神仙八怪中的餘孽汪和、汪秀由空中路過,發現三女,意欲攝走。
次娴、蘊華暗受清-傳聲,将機就計,一照面,便假裝冷不防被邪法困住。
良箴自覺不該負氣,連累二女,同受其害,正在悔恨。
次娴再拿話一引,說:&ldquo我姊妹十分情厚,便無清-鐘情,也不舍你一人在外。
我夫妻為你用盡心機,姊姊偏是不肯,如今反為妖人所困。
意欲以全力和二嫂保你出困,不知能否如願?清-因素信你,此時必在庵中-等;否則以他法力,妖人何足為慮!萬一轉敗為勝,姊姊可能随我夫妻同行麼?&rdquo 良箴自不過意,脫口答道:&ldquo七哥癡情,我非不知;七嫂厚愛,我更感謝。
無如薄柳之姿,好些難言。
既蒙你夫妻盛意,如能出困,以後無不遵命。
&rdquo話方說完,一幢金霞已将二妖裡住,連聲也未出便即了帳!随見清-飛來。
為了妖人死得太快,良箴看出破綻;但已不能反悔,隻得答應與清-夫妻一同歸去。
因清-前生行七,故此等稱呼。
三人談了一陣,因明日便是正日,本想回船一行,等齊、彭、孫諸人回船,同往洞庭飛去,正是時候;不料巧助空曉,免去大難。
令賢、寶玲正聽得有興頭上,忽聽清-呼喚,趕上一問。
清-說:&ldquo西洞庭鬥法已經開始,因内有兩個強敵,率了同黨還未到來,不宜先往。
可将這包裡帶回船去,告知吳桐,就在當地停船,不必開入太湖。
各位叔伯嬸娘,如有人回,請在明日午後起身,趕往莫厘峰,便不誤事。
我們四人明日黃昏後始往應敵,現往天平、鄧尉諸山一遊,事完再回船去。
&rdquo 蘊華接口笑道:&ldquo天平無甚意思,元墓梅花早已過時,我不想去了。
&rdquo 良箴道:&ldquo二嫂不去,多麼掃興,我們也都回船去吧。
&rdquo 清-道:&ldquo說得好好,如何又改?二嫂還是去吧!&rdquo 蘊華原想李氏夫妻三人再世重逢,必有話說,又想先通知毓桐等一聲,聞言隻得罷了。
齊、孫二女領命,接過包裡匆勿飛回,見船停在橫泾左近。
上船一問,才知齊良、彭勃途中遇到一位前輩女仙;得知敵勢頗盛,為恐有失,己先往莫厘峰趕去。
孫同康夫妻遊杭未回,二女年輕喜事,把話說完便想起身。
被吳桐強行勸阻,說: &ldquo大師伯行時,曾說明日之事十分兇險,吩咐轉告二位師妹,最好不去。
就去,也要在明日午後起身,萬不可早。
四師叔必快回來,何不在船上略進飲食,等過今晚,明早見了四叔師嬸,請示之後再走?&rdquo 二女素孝,令賢尤其不肯違背父命;又想起空曉贈寶時所說之言,去了也隻旁觀,不能出手,便止前念,并勸寶玲後去。
初意的期将到,同康夫妻必要先回;那知等到次日傍午,均無影蹤。
令賢還好,寶玲早忍不住幾次催走。
吳桐事前原奉齊良之命,說孫同康夫妻在西湖北高峰追一敵人,已先趕住西洞庭。
所遇女仙,乃神尼芬陀門人楊瑾;往蘇州省親,途中路遇齋、彭二人。
奉有機宜,說齊、孫二女持有空曉所贈天星球、歸元-,到時必能成功;但是早去無用,并還有害,最好在午時左近起身。
見時已近午,寶玲堅執欲往,吳桐也說不再強勸。
二女随同起身,往太湖飛去。
剛一飛過胥口,便見三萬六千頃的太湖巨浸呈現腳底,碧波浩瀚,渺無際涯;那七十二峰,峰巒起伏,宛如無數翠玉屏風,羅列湖上。
加上雲白天青,日麗風和;把袂淩虛,憑臨下界,越令人心曠神怡,眼界為寬,二女俱都高興非常。
那鬥法之處,名為莫厘峰,實是峰後另一荒山。
洞庭諸峰大部地脈膏腴,山石靈秀;獨此一山景物荒寒,寸草不生,中隔洪流,水勢特急。
故老相傳,下有蛟龍窟宅;時有暴風雷雨起自山中,隔水遙望,整座山頭均為為雲霧籠罩,雷電交鳴。
水這面卻是風日晴美,平波無驚,即此己是駭怪。
中間曾有膽大山民前往探險,見當地全山皆石,不見寸土;内有一條深谷,峭壁之下地廣百丈,下有深潭,水色如墨。
壁間更有兩洞,離地頗高,洞前各有凸崖平出。
崖前兩峰對峙,玲珑峭拔,宛如朵雲撐空,自地升起;再進便為峰崖所阻,不能飛渡。
山民方想入洞探看,忽聽洞中異聲洪烈;宛如風雷暴發,地底也震撼起來,不敢停留,連忙跑回。
剛出谷口,便起狂風。
已顧身後,沙石驚飛;塵霧影裡,似有鱗甲影子閃動,不由亡魂皆冒,鼠竄而回。
二次再去,又見谷中石峰上,盤着一段金鱗閃閃的怪物,不見首尾,又吓得逃了回來,由此無人敢去。
傳說既久,怪話越多,所以全山荒涼,并無人家。
這次鬥法,五友中的郝子美惟恐誤傷山民,特意選此冷僻之區,二女早聽說過。
因所聞知是在西山一帶,并未去過;及至飛近西山上空,盤空下視,隻見嶽列峰羅,由空下望,隻有低昂大小之分,不知何處才是。
湖面上風帆點點,漁歌互唱,山中人家均在栽培果樹;到處安靜幽蔽景象,不見一點争鬥形迹。
心中奇怪,二女便往西山隐形下降;本意想尋山民,打聽莫厘峰所在。
望見側面現出一片山崖,崖腳有一大崖;崖前似有一道青光,一閃即隐。
心想連日各位尊長均說此行兇險,二女隻可旁觀,尚須謹慎,出手不得;以免照顧不到,為敵所傷等語。
昨日三叔伯令送包裡回船時,神情可疑;吳師兄又再三勸阻,唯恐我們贍大多事,不特所說時間不對,連地點也是假的,否則怎會尋他不見? 心念才動,微聞對面破空之聲;日光之下,下面洞口又有兩道遁光,一閃不見。
二女知已飛入洞内,暗忖這一會,前後至少已有三人飛進,事情無此巧法,莫要就在這裡。
原命未申之交起身來此,所說如真,此時尚早,反正尋他不見,何不前往一探?略一商量,便往崖前飛去。
到地一看,洞上刻有&ldquo第九洞天&rdquo四個大字,才知那地方竟是道籍相傳的林屋洞入口。
二女久聞此洞素為仙靈隐迹之所,洞有三門,洞會一穴;中有石室、銀房、金庭、玉柱等靈景。
當周朝時,吳王阖闾曾命靈威丈人入探,在洞中得判三卷素書;待了七十日,将副冊帶出。
本意想渡吳王成道,嗣見吳王執迷不悟,借故退隐,潛入洞中修煉,道成仙去。
古今學道之士,連同好遊的人,入洞前往查探的不知多少。
無如那洞,自從靈威丈人隐居,惟恐吳王命人尋他,前半洞徑多已封閉,變易形态。
洞口一帶又仄又低,約有三裡多長;險仄難行,遍地泥污,幽腐之氣觸鼻難聞,更有蛇獸潛伏其内,不能再進。
洞中岐路又多,雖有幾個深入的,不是糧盡路險,無法前行;便是誤走古昔靈威丈人曾經封閉的正面入口,遇到石壁阻路,以為到了盡頭,廢然而退。
二女聽父師老輩說,兩和-谷洞,均經前古列仙封閉,無路可通;隻丙洞環有一條形如螺旋的仄徑,可以通行,并還可以繞到-谷洞後全庭廣場。
再往前走,一路可通長沙巴陵湖,一路可通琅琊東武縣。
此外大小洞徑甚多,東吳名山大多通連,最廣大的地方,竟達數百畝方圓。
其中千萬年來所積成的鐘乳石筍,多發奇光;照得當地明如白晝,景物雄奇瑰麗,不可方物。
雙方如在洞中鬥法,決不緻驚動俗人耳目,并使誤傷。
昭此情事,分明就在洞内鬥法;惟恐自己年輕犯險,借故支開,不令前往。
窦玲便和令賢商量,定要入内一探。
令賢卻主慎重,說:&ldquo空曉所贈之寶關系勝敗,假如不令我二人前往,必有話說。
再者,三叔向無虛言,又是尊長;不許參加,盡可說明,何須支吾?此洞素為仙靈窟宅,适見遁光隻有一道,似是旁門中人;焉知不是原居洞中的主人由外新回?我們不過人地生疏,此時尚早,還是照着三叔所說,飛空查看,必能尋到。
&rdquo 寶玲固執不聽。
令賢一想:也許不到時候,雙方還未出手,故此不見蹤迹;本不須忙,這等道家有名勝地,就便遊玩一回也好。
便同飛進。
見那洞口高才五尺,寬僅丈許,遍地污濕,其滑如油,前途黑沉沉的,也不知有多深。
遁光過處,蝙蝠亂飛,一陣陣的冷風對面吹來,電氣甚重。
從來所見洞府,無一處是這樣昏黑污穢情景;如非先見遁光飛人,決不相信内裡會有傳說中的那樣靈境仙迹。
洞徑又多險峻仄狹,有的地方僅能側肩低頭而過。
前行的三數裡,地勢漸寬,但也無甚奇處,濕泥地底還有蛇獸盤伏之迹。
再往前走,便到盡頭,那地方乃是一間四五丈高大的石室。
二女本是循徑前行,途中并未見歧路,一賭氣放出遁光一看;三面俱是石壁,隻盡頭處壁上有一偏斜裂縫,寬隻尺許,為壁間石塊所掩,不近前留神細看,決看不出内裡可以通入。
寶玲知是入口,嫌内中黑暗,意欲就此飛進,被令賢勸上,仍舊隐身同飛。
果似一條彎曲狹仄的洞徑,地勢卻逐漸往下降去。
方覺氣悶,隐聞風濤之聲遠遠傳來,同時人也飛向前去。
眼前倏地一亮,不禁大為驚奇!原來外面乃是一座極高大的洞室,四壁上下,鐘乳林立。
雖不似往日所聞那麼雄奇瑰麗,卻也少見;尤妙是那些鐘乳多能發光,亮晶晶的。
二女又是由暗入明,越覺全洞光明,無異白畫。
恻耳一聽,前聞水聲似在對面高的五六丈的鐘乳林後。
忙飛過去一看,對面壁上竟挂着一片寬約三丈、高約二大的大瀑布。
下面是一片畝許大的池塘,三面均是鐘乳、石筍包圍,不近前看不出來,水也不往鐘乳林外流出。
二女正找途徑,忽發見水光映處,瀑布裡面似乎中空;才知對面乃是洞門,被瀑布水簾遮住。
又發現地上池中,散落不少碎晶鐘乳,似剛斬斷碎落不久;心中一動,忙同穿瀑而入。
裡面果是極整齊的大圓門,石質已是晶玉,料将到達,奇景靈區就在前面,心中大為驚喜。
那洞門竟有數十丈長短,二女還未飛完,便見前面越發光明。
等到飛出,眼界立時大寬;原來那地方,正是丙洞後面廣場,與前聞師父之言一般無二,隻有過之。
地質宛如整片晶玉,其高數十丈,廣約十倍,鐘乳更多。
有的宛如天花寶蓋,纓絡流蘇,自頂下垂;有的宛如玉榭瓊林,仙雲朵朵,靈芝九葉,自地突起。
五光十色,照得滿洞齊閃霞光,光怪陸離,氣象萬千。
巧在有疏有密,并不聚在一處;地又廣大,異态殊形,不可方物。
二女正贊:&ldquo這好地方,照着洞外鐘乳斷裂情景,怎會無人?&rdquo初見這等夢想不到之奇,正自徘徊指點,一路觀賞過去;忽見前面由頂上懸個大片水晶彩幕,精光霞煥,耀眼生花,景更雄奇。
因前面鐘乳林立,瓊樹高矗,近地一段三四丈全被遮住;二女方想走過,忽有人傳聲低語道:&ldquo你兩姊妹休再前進!左數第七株芝形鐘乳頂上藏有一個玉匣,外觀不見,可守候在那裡。
如聽雷聲,速用飛劍朝上一掃,禁法便破。
玉匣内有道書,暫不能開,可由原路退出。
到離前洞不遠的鳥形怪石之後,有一石縫,已被泥土堵塞,穿進裡許,往左一拐,便是-谷洞金庭旁邊的丹瓊室。
入門之後,先用禁法封洞,自在裡面用飛劍開玉匣;匣中道書,立時出現。
共是上下兩冊、三十六頁玉牒,你二人各分一冊,務要記熟。
&rdquo &ldquo這時,有一怪人尋來,向你讨書;不問用什麼方法,或軟或硬,不可答話,隻記你的。
等到記住全文,那等十四張上一道靈符,便是制那怪人的道法。
你們如法施為,準備定當,才和他說;如肯聽命,令其降服,随同回到洞天莊,當助他免劫成道。
否則,再待個把時辰,道書字迹已逐漸隐去;除求你二人傅授保護,他不久便遭劫難,勢非降服不可。
你再命他引路,仍在丙洞廣場,晶幕台面尋路穿出,便可到達鬥法之處的石洞外面。
不過強敵甚多,你二人到後必須留意,暫時不可現身。
等到時機,自有傳聲吩咐;再将空曉所贈法寶取出施為,便成功了。
&rdquo &ldquo還有那怪人,修煉千年,法力甚高;性雖暴烈,貌相兇醜,但極忠義。
你隻見他兩手交胸下拜,便是甘心降順,永無背叛,無須再加防範。
我此時正将他絆住,先前還有四個觊觎他的人,多是修道之士;聽他今日出世,靈威丈人所留素書副冊,禁法快失靈效,聞風趕來。
隻有一個妖黨已被我們除去,餘人也自見面,談得頗好。
自知尚有難處,無此福緣;隻請将來轉行傳授,現和我連成一起,正将怪人絆住,你們速即依言行事去罷。
&rdquo 二女聽出是五叔郝子美的口音,不禁大喜!忙尋到鐘乳一看,果然形如靈芝,高約兩丈;意态生動,晶光閃閃,作深紫色。
頂上平垣,隻有九根尺許長的晶須挺立,空無一物。
待不片刻,忽聞遠遠雷聲,忙指飛劍齊頂面掃除。
九點紫色星光閃處,晶須不見;當中現出一槽,中間放着一塊兩尺來長、寬約尺許、厚約三寸的青玉,水晶也似表裡通明,内隐現朱文符篆。
二女恐怪人趕回,忙即取出,向外飛遁;尋到所說之處,由一泥士閉塞的石縫中,穿通過去。
令賢心細,将那夾縫走完,仍用泥土行法堵塞。
再尋到丹瓊室中一看,乃是一間質如紅玉的石洞,廣隻五丈;中有銀床枕頭、丹爐玉幾之類,通體光潔,時聞果香。
忙把入口封閉,就室中青玉案上,将玉匣放好;下拜通誠,求古仙人默佑。
拜罷起身,見玉質堅兩溫潤,知是寶玉;方恐毀損,那知劍光剛往上一落,&ldquo-&rdquo的一聲,玉便裂成上下兩片。
内中現出三十六葉玉牒,比隻厚不了多少,面上并還附有一張綠柬。
大意是說: &ldquo此是靈威丈人所留素書副冊,連同另外一部道書,均被漢仙人綠毛真人劉根得去。
後來道成飛升,期前将另一部道書連同仙劍法寶,藏在包山寺後毛公壇下,留待守洞靈猿轉世來取。
素書副冊原書,已早化去,真人特用玉牒抄錄全文,加以批注;用仙法封禁,藏在鐘乳之上,留贈有緣。
得到的人,務須在兩個時辰以内将它記全;否則出現不久,字迹全隐。
&rdquo &ldquo那怪人本是異類修成,為其天賦惡質,性卻靈警非常;自知夙孽太重,早晚必遭慘劫,再三苦求真人解救。
真人知他向道心誠,以前為惡,全出無心,非他本心所願;意欲成全,故意堅執不允。
怪人名叫昊角,本是天地戾氣所鐘,平日向善去惡,全出強制:苦求不允,眼看劫運将臨,隻剩了三日夜的生命,便應形神消滅,不由激怒,犯了一兇野天性,欲以全力拚命。
被真人将他禁閉在丙洞一座鐘乳結成的小峰洞内,略示玄機,留下幾句偈話,便即離去。
&rdquo &ldquo自漢唐以來,雖有不少修士入居,為了仙法神妙,誰也看不出藏有怪人和那一部素書。
昊角始而暴怒如狂,無奈身被困住,無法逃遁;後來人性漸退,想起難期早過,忽然省悟真人好意,便在裡面虔修。
最後些年更悟出芝頂藏有道書,如能得到,立可修成正果。
去年禁法失效,走了出來,又發現真人所遺偈語;得知隻有三日壽命,除非将書得到,用以禦劫修為,離洞必死。
偏生禁法威力絕大,休說取書,連想走進,都要受傷,隻得耐心等候時機。
不久書主人也必尋來,取書以後,可速記下,将來仙業有望&hellip&hellip&rdquo 等情。
二女看完大喜,重又拜謝。
因知為時無多,便各分去一冊,互相用心默記。
好在字數不過七千餘言,所有靈符古篆均有批注,極容易記。
正在高興,那知才記了不到一半,便聽門外怒吼之聲。
回臉一看,正是一個怪人,生得大頭扁臉,獅鼻掀唇,一張闊口,兩排紅牙;一雙
平妹你也修道多年,清-三生舊侶,劫後重逢,自應稍微叙闊。
我說來奉陪如何?&rdquo說罷,便上前去。
蘊華道:&ldquo二位三弟妹請先前行,我問完和尚遭劫之事就來。
&rdquo 寶玲知母親想令自己跟蹤查探的必是此人,見蘊華緩步招待,忙趕上去。
正要低聲詢問,蘊華搖手示意,先問二女此行經過,随用傳聲說道:&ldquo你這位新嬸娘和你三叔也是夙世情侶,但她為人外和内剛,心傲怕羞。
你三嬸雖為她用盡心思,苦心相勸,她還在進退兩難。
你們言動禮節,必須留意,萬一有什不周之處;她一害羞為難,不肯和我們一同回去,有多可惜,你三嬸也不疼你們了。
&rdquo 二女忙打手式問故,才知清-前生轉世以前,偶因一句戲言,與西藏派教主淩渾打賭。
投生時恰是淩渾護送,知他還有一段情緣未了;女的累世修為,人又極好,意欲成全。
便将他靈智封閉,生在一個流宦蘇州的世族家内;前生愛妻還未遇見,忽因虎邱遊春,見一個美女,便是那少婦平良箴。
清-幼有大志,過目不忘,讀書十行俱下,十歲便有神童之譽。
素來不喜女色,也不樂進取,從小好道。
到十七歲上,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年逾弱冠,尚未訂親。
以前做媒的人甚多,均經拒絕;可是心頭上老覺着有一個最親熱的女人影子,隻是想她不起。
這日忽遇良箴,平日視女色如糞土的人,認為男女居室人生至穢,不知怎的竟會一見傾心?中間連經波折,好容易清-才得訪出良箴,乃同堂至友之妹;剛相識不久,雙方也有了情愫,次娴忽然尋來。
前生愛妻,劫後重逢,人又回複了靈智,備悉前因,自無話說。
無如雙方情孽糾纏,良箴又是文君早寡,清-愛戀數年;眼看好事将成,忽踐夙世鴛盟,自是兩難。
良箴也不久被神尼渡去,隻令帶發修行,不為剃度,庵在虎邱山側。
清-婚後,私往平家尋訪,人已不見,空自相思。
成道以後,次娴才知細底,埋怨清-何不早說?随即趕往吳門将人尋到,三次相勸:請效二女同歸,共修仙業。
良箴以夙世孽冤,身己早嫁;前對清-,雖覺對方情真意厚,并無當爐之念。
本是清-誤會,何況他室有賢妻!好生為難,堅執不允。
但和次娴卻成了至交姊妹,親逾骨肉。
次娴正想,前生兒女已都轉世,再轉一劫,便證仙業。
不過丈夫情癡,想多此素心人同共晨夕,修道方勤,并無兒女之私。
再四苦勸,良箴總覺礙難;又以乃師禅功雖深,無甚法術,自己年紀較長,容華非昔,隻容清-随來相見,不與同歸。
次娴方想良箴性情溫婉,功到自成,總可感動;那知未次回山,忽奉師命,再有三年便須轉世。
心想良箴也是情重的人,法力又淺,一同轉世,諸多可慮;多此三年假夫妻,反使傷心。
便和清-商量,轉托小寒山二女向靈嬌仙府女仙陳文玑,先求得一枚藍田玉實,親身送去;再令清-獨往,攜其同歸,自己借故拂袖而去。
良箴剛服玉實,性更溫柔;因感次娴情義;清-癡心,本來已有允意,隻是羞于出口,想等次娴再來面允。
不料良箴剛一婉言推謝,自覺這類話已說過多次,對方從未見怪,竟會一怒而去,次娴也永不再來。
不知二人轉劫,想起前事,甚是傷心。
一賭氣,便在庵中孤身獨修;如非神尼遺命,早已落發。
一晃多年,這日良箴偶然對鏡,見自己容光煥發,美豔如仙,知是靈藥返老駐顔之功。
暗付:次娴對我實是真好!如說為拒婚負氣,也不應一面不見;莫非真個夫妻情厚,心志如一,連朋友也不要了。
越想越覺可疑,有心尋去一問;又因法力有限,師父化前再三叮囑,如無好友相伴,孤身萬不可出門。
素來膽小,又不知對方住處,如何走法? 經此一來,多年清靜的道心忽被勾動。
正在思潮起伏,次娴、蘊華忽同尋來;良箴這才得知上次清-為恐别離傷心,故作不情,使其用功清修,轉世再同來迎。
不禁大為感動;無如成見未消,還在礙難。
不料次娴去後,清-在船上默用玄機占算,得知西洞庭妖黨已有不少妖人到達,惟恐有失,忙趕了來。
次爛、蘊華因想二人久别重逢,必有話說,假托往遊虎邱,各自避去。
良箴則不好意思,又以昔年清-分手時話太決裂,想起身世,覺得雙方清厚,有話理應明言,胡再不謀?越想越傷心。
托故去往後園,暗中遁走。
清-自瞞不過,暗用傳聲告知次娴,令其追趕。
自将庵門封閉,把良箴應用心愛之物一齊帶上,然後隐形追去,随在身側,卻不露面。
事有湊巧,良箴一時負氣,心料清-必要追來,回顧次娴、蘊華趕到,清-不見,心方一恨!誰知二女剛剛趕上,将其攔住,一同下降;勸說沒有幾句,便遇妖黨天童山神仙八怪中的餘孽汪和、汪秀由空中路過,發現三女,意欲攝走。
次娴、蘊華暗受清-傳聲,将機就計,一照面,便假裝冷不防被邪法困住。
良箴自覺不該負氣,連累二女,同受其害,正在悔恨。
次娴再拿話一引,說:&ldquo我姊妹十分情厚,便無清-鐘情,也不舍你一人在外。
我夫妻為你用盡心機,姊姊偏是不肯,如今反為妖人所困。
意欲以全力和二嫂保你出困,不知能否如願?清-因素信你,此時必在庵中-等;否則以他法力,妖人何足為慮!萬一轉敗為勝,姊姊可能随我夫妻同行麼?&rdquo 良箴自不過意,脫口答道:&ldquo七哥癡情,我非不知;七嫂厚愛,我更感謝。
無如薄柳之姿,好些難言。
既蒙你夫妻盛意,如能出困,以後無不遵命。
&rdquo話方說完,一幢金霞已将二妖裡住,連聲也未出便即了帳!随見清-飛來。
為了妖人死得太快,良箴看出破綻;但已不能反悔,隻得答應與清-夫妻一同歸去。
因清-前生行七,故此等稱呼。
三人談了一陣,因明日便是正日,本想回船一行,等齊、彭、孫諸人回船,同往洞庭飛去,正是時候;不料巧助空曉,免去大難。
令賢、寶玲正聽得有興頭上,忽聽清-呼喚,趕上一問。
清-說:&ldquo西洞庭鬥法已經開始,因内有兩個強敵,率了同黨還未到來,不宜先往。
可将這包裡帶回船去,告知吳桐,就在當地停船,不必開入太湖。
各位叔伯嬸娘,如有人回,請在明日午後起身,趕往莫厘峰,便不誤事。
我們四人明日黃昏後始往應敵,現往天平、鄧尉諸山一遊,事完再回船去。
&rdquo 蘊華接口笑道:&ldquo天平無甚意思,元墓梅花早已過時,我不想去了。
&rdquo 良箴道:&ldquo二嫂不去,多麼掃興,我們也都回船去吧。
&rdquo 清-道:&ldquo說得好好,如何又改?二嫂還是去吧!&rdquo 蘊華原想李氏夫妻三人再世重逢,必有話說,又想先通知毓桐等一聲,聞言隻得罷了。
齊、孫二女領命,接過包裡匆勿飛回,見船停在橫泾左近。
上船一問,才知齊良、彭勃途中遇到一位前輩女仙;得知敵勢頗盛,為恐有失,己先往莫厘峰趕去。
孫同康夫妻遊杭未回,二女年輕喜事,把話說完便想起身。
被吳桐強行勸阻,說: &ldquo大師伯行時,曾說明日之事十分兇險,吩咐轉告二位師妹,最好不去。
就去,也要在明日午後起身,萬不可早。
四師叔必快回來,何不在船上略進飲食,等過今晚,明早見了四叔師嬸,請示之後再走?&rdquo 二女素孝,令賢尤其不肯違背父命;又想起空曉贈寶時所說之言,去了也隻旁觀,不能出手,便止前念,并勸寶玲後去。
初意的期将到,同康夫妻必要先回;那知等到次日傍午,均無影蹤。
令賢還好,寶玲早忍不住幾次催走。
吳桐事前原奉齊良之命,說孫同康夫妻在西湖北高峰追一敵人,已先趕住西洞庭。
所遇女仙,乃神尼芬陀門人楊瑾;往蘇州省親,途中路遇齋、彭二人。
奉有機宜,說齊、孫二女持有空曉所贈天星球、歸元-,到時必能成功;但是早去無用,并還有害,最好在午時左近起身。
見時已近午,寶玲堅執欲往,吳桐也說不再強勸。
二女随同起身,往太湖飛去。
剛一飛過胥口,便見三萬六千頃的太湖巨浸呈現腳底,碧波浩瀚,渺無際涯;那七十二峰,峰巒起伏,宛如無數翠玉屏風,羅列湖上。
加上雲白天青,日麗風和;把袂淩虛,憑臨下界,越令人心曠神怡,眼界為寬,二女俱都高興非常。
那鬥法之處,名為莫厘峰,實是峰後另一荒山。
洞庭諸峰大部地脈膏腴,山石靈秀;獨此一山景物荒寒,寸草不生,中隔洪流,水勢特急。
故老相傳,下有蛟龍窟宅;時有暴風雷雨起自山中,隔水遙望,整座山頭均為為雲霧籠罩,雷電交鳴。
水這面卻是風日晴美,平波無驚,即此己是駭怪。
中間曾有膽大山民前往探險,見當地全山皆石,不見寸土;内有一條深谷,峭壁之下地廣百丈,下有深潭,水色如墨。
壁間更有兩洞,離地頗高,洞前各有凸崖平出。
崖前兩峰對峙,玲珑峭拔,宛如朵雲撐空,自地升起;再進便為峰崖所阻,不能飛渡。
山民方想入洞探看,忽聽洞中異聲洪烈;宛如風雷暴發,地底也震撼起來,不敢停留,連忙跑回。
剛出谷口,便起狂風。
已顧身後,沙石驚飛;塵霧影裡,似有鱗甲影子閃動,不由亡魂皆冒,鼠竄而回。
二次再去,又見谷中石峰上,盤着一段金鱗閃閃的怪物,不見首尾,又吓得逃了回來,由此無人敢去。
傳說既久,怪話越多,所以全山荒涼,并無人家。
這次鬥法,五友中的郝子美惟恐誤傷山民,特意選此冷僻之區,二女早聽說過。
因所聞知是在西山一帶,并未去過;及至飛近西山上空,盤空下視,隻見嶽列峰羅,由空下望,隻有低昂大小之分,不知何處才是。
湖面上風帆點點,漁歌互唱,山中人家均在栽培果樹;到處安靜幽蔽景象,不見一點争鬥形迹。
心中奇怪,二女便往西山隐形下降;本意想尋山民,打聽莫厘峰所在。
望見側面現出一片山崖,崖腳有一大崖;崖前似有一道青光,一閃即隐。
心想連日各位尊長均說此行兇險,二女隻可旁觀,尚須謹慎,出手不得;以免照顧不到,為敵所傷等語。
昨日三叔伯令送包裡回船時,神情可疑;吳師兄又再三勸阻,唯恐我們贍大多事,不特所說時間不對,連地點也是假的,否則怎會尋他不見? 心念才動,微聞對面破空之聲;日光之下,下面洞口又有兩道遁光,一閃不見。
二女知已飛入洞内,暗忖這一會,前後至少已有三人飛進,事情無此巧法,莫要就在這裡。
原命未申之交起身來此,所說如真,此時尚早,反正尋他不見,何不前往一探?略一商量,便往崖前飛去。
到地一看,洞上刻有&ldquo第九洞天&rdquo四個大字,才知那地方竟是道籍相傳的林屋洞入口。
二女久聞此洞素為仙靈隐迹之所,洞有三門,洞會一穴;中有石室、銀房、金庭、玉柱等靈景。
當周朝時,吳王阖闾曾命靈威丈人入探,在洞中得判三卷素書;待了七十日,将副冊帶出。
本意想渡吳王成道,嗣見吳王執迷不悟,借故退隐,潛入洞中修煉,道成仙去。
古今學道之士,連同好遊的人,入洞前往查探的不知多少。
無如那洞,自從靈威丈人隐居,惟恐吳王命人尋他,前半洞徑多已封閉,變易形态。
洞口一帶又仄又低,約有三裡多長;險仄難行,遍地泥污,幽腐之氣觸鼻難聞,更有蛇獸潛伏其内,不能再進。
洞中岐路又多,雖有幾個深入的,不是糧盡路險,無法前行;便是誤走古昔靈威丈人曾經封閉的正面入口,遇到石壁阻路,以為到了盡頭,廢然而退。
二女聽父師老輩說,兩和-谷洞,均經前古列仙封閉,無路可通;隻丙洞環有一條形如螺旋的仄徑,可以通行,并還可以繞到-谷洞後全庭廣場。
再往前走,一路可通長沙巴陵湖,一路可通琅琊東武縣。
此外大小洞徑甚多,東吳名山大多通連,最廣大的地方,竟達數百畝方圓。
其中千萬年來所積成的鐘乳石筍,多發奇光;照得當地明如白晝,景物雄奇瑰麗,不可方物。
雙方如在洞中鬥法,決不緻驚動俗人耳目,并使誤傷。
昭此情事,分明就在洞内鬥法;惟恐自己年輕犯險,借故支開,不令前往。
窦玲便和令賢商量,定要入内一探。
令賢卻主慎重,說:&ldquo空曉所贈之寶關系勝敗,假如不令我二人前往,必有話說。
再者,三叔向無虛言,又是尊長;不許參加,盡可說明,何須支吾?此洞素為仙靈窟宅,适見遁光隻有一道,似是旁門中人;焉知不是原居洞中的主人由外新回?我們不過人地生疏,此時尚早,還是照着三叔所說,飛空查看,必能尋到。
&rdquo 寶玲固執不聽。
令賢一想:也許不到時候,雙方還未出手,故此不見蹤迹;本不須忙,這等道家有名勝地,就便遊玩一回也好。
便同飛進。
見那洞口高才五尺,寬僅丈許,遍地污濕,其滑如油,前途黑沉沉的,也不知有多深。
遁光過處,蝙蝠亂飛,一陣陣的冷風對面吹來,電氣甚重。
從來所見洞府,無一處是這樣昏黑污穢情景;如非先見遁光飛人,決不相信内裡會有傳說中的那樣靈境仙迹。
洞徑又多險峻仄狹,有的地方僅能側肩低頭而過。
前行的三數裡,地勢漸寬,但也無甚奇處,濕泥地底還有蛇獸盤伏之迹。
再往前走,便到盡頭,那地方乃是一間四五丈高大的石室。
二女本是循徑前行,途中并未見歧路,一賭氣放出遁光一看;三面俱是石壁,隻盡頭處壁上有一偏斜裂縫,寬隻尺許,為壁間石塊所掩,不近前留神細看,決看不出内裡可以通入。
寶玲知是入口,嫌内中黑暗,意欲就此飛進,被令賢勸上,仍舊隐身同飛。
果似一條彎曲狹仄的洞徑,地勢卻逐漸往下降去。
方覺氣悶,隐聞風濤之聲遠遠傳來,同時人也飛向前去。
眼前倏地一亮,不禁大為驚奇!原來外面乃是一座極高大的洞室,四壁上下,鐘乳林立。
雖不似往日所聞那麼雄奇瑰麗,卻也少見;尤妙是那些鐘乳多能發光,亮晶晶的。
二女又是由暗入明,越覺全洞光明,無異白畫。
恻耳一聽,前聞水聲似在對面高的五六丈的鐘乳林後。
忙飛過去一看,對面壁上竟挂着一片寬約三丈、高約二大的大瀑布。
下面是一片畝許大的池塘,三面均是鐘乳、石筍包圍,不近前看不出來,水也不往鐘乳林外流出。
二女正找途徑,忽發見水光映處,瀑布裡面似乎中空;才知對面乃是洞門,被瀑布水簾遮住。
又發現地上池中,散落不少碎晶鐘乳,似剛斬斷碎落不久;心中一動,忙同穿瀑而入。
裡面果是極整齊的大圓門,石質已是晶玉,料将到達,奇景靈區就在前面,心中大為驚喜。
那洞門竟有數十丈長短,二女還未飛完,便見前面越發光明。
等到飛出,眼界立時大寬;原來那地方,正是丙洞後面廣場,與前聞師父之言一般無二,隻有過之。
地質宛如整片晶玉,其高數十丈,廣約十倍,鐘乳更多。
有的宛如天花寶蓋,纓絡流蘇,自頂下垂;有的宛如玉榭瓊林,仙雲朵朵,靈芝九葉,自地突起。
五光十色,照得滿洞齊閃霞光,光怪陸離,氣象萬千。
巧在有疏有密,并不聚在一處;地又廣大,異态殊形,不可方物。
二女正贊:&ldquo這好地方,照着洞外鐘乳斷裂情景,怎會無人?&rdquo初見這等夢想不到之奇,正自徘徊指點,一路觀賞過去;忽見前面由頂上懸個大片水晶彩幕,精光霞煥,耀眼生花,景更雄奇。
因前面鐘乳林立,瓊樹高矗,近地一段三四丈全被遮住;二女方想走過,忽有人傳聲低語道:&ldquo你兩姊妹休再前進!左數第七株芝形鐘乳頂上藏有一個玉匣,外觀不見,可守候在那裡。
如聽雷聲,速用飛劍朝上一掃,禁法便破。
玉匣内有道書,暫不能開,可由原路退出。
到離前洞不遠的鳥形怪石之後,有一石縫,已被泥土堵塞,穿進裡許,往左一拐,便是-谷洞金庭旁邊的丹瓊室。
入門之後,先用禁法封洞,自在裡面用飛劍開玉匣;匣中道書,立時出現。
共是上下兩冊、三十六頁玉牒,你二人各分一冊,務要記熟。
&rdquo &ldquo這時,有一怪人尋來,向你讨書;不問用什麼方法,或軟或硬,不可答話,隻記你的。
等到記住全文,那等十四張上一道靈符,便是制那怪人的道法。
你們如法施為,準備定當,才和他說;如肯聽命,令其降服,随同回到洞天莊,當助他免劫成道。
否則,再待個把時辰,道書字迹已逐漸隐去;除求你二人傅授保護,他不久便遭劫難,勢非降服不可。
你再命他引路,仍在丙洞廣場,晶幕台面尋路穿出,便可到達鬥法之處的石洞外面。
不過強敵甚多,你二人到後必須留意,暫時不可現身。
等到時機,自有傳聲吩咐;再将空曉所贈法寶取出施為,便成功了。
&rdquo &ldquo還有那怪人,修煉千年,法力甚高;性雖暴烈,貌相兇醜,但極忠義。
你隻見他兩手交胸下拜,便是甘心降順,永無背叛,無須再加防範。
我此時正将他絆住,先前還有四個觊觎他的人,多是修道之士;聽他今日出世,靈威丈人所留素書副冊,禁法快失靈效,聞風趕來。
隻有一個妖黨已被我們除去,餘人也自見面,談得頗好。
自知尚有難處,無此福緣;隻請将來轉行傳授,現和我連成一起,正将怪人絆住,你們速即依言行事去罷。
&rdquo 二女聽出是五叔郝子美的口音,不禁大喜!忙尋到鐘乳一看,果然形如靈芝,高約兩丈;意态生動,晶光閃閃,作深紫色。
頂上平垣,隻有九根尺許長的晶須挺立,空無一物。
待不片刻,忽聞遠遠雷聲,忙指飛劍齊頂面掃除。
九點紫色星光閃處,晶須不見;當中現出一槽,中間放着一塊兩尺來長、寬約尺許、厚約三寸的青玉,水晶也似表裡通明,内隐現朱文符篆。
二女恐怪人趕回,忙即取出,向外飛遁;尋到所說之處,由一泥士閉塞的石縫中,穿通過去。
令賢心細,将那夾縫走完,仍用泥土行法堵塞。
再尋到丹瓊室中一看,乃是一間質如紅玉的石洞,廣隻五丈;中有銀床枕頭、丹爐玉幾之類,通體光潔,時聞果香。
忙把入口封閉,就室中青玉案上,将玉匣放好;下拜通誠,求古仙人默佑。
拜罷起身,見玉質堅兩溫潤,知是寶玉;方恐毀損,那知劍光剛往上一落,&ldquo-&rdquo的一聲,玉便裂成上下兩片。
内中現出三十六葉玉牒,比隻厚不了多少,面上并還附有一張綠柬。
大意是說: &ldquo此是靈威丈人所留素書副冊,連同另外一部道書,均被漢仙人綠毛真人劉根得去。
後來道成飛升,期前将另一部道書連同仙劍法寶,藏在包山寺後毛公壇下,留待守洞靈猿轉世來取。
素書副冊原書,已早化去,真人特用玉牒抄錄全文,加以批注;用仙法封禁,藏在鐘乳之上,留贈有緣。
得到的人,務須在兩個時辰以内将它記全;否則出現不久,字迹全隐。
&rdquo &ldquo那怪人本是異類修成,為其天賦惡質,性卻靈警非常;自知夙孽太重,早晚必遭慘劫,再三苦求真人解救。
真人知他向道心誠,以前為惡,全出無心,非他本心所願;意欲成全,故意堅執不允。
怪人名叫昊角,本是天地戾氣所鐘,平日向善去惡,全出強制:苦求不允,眼看劫運将臨,隻剩了三日夜的生命,便應形神消滅,不由激怒,犯了一兇野天性,欲以全力拚命。
被真人将他禁閉在丙洞一座鐘乳結成的小峰洞内,略示玄機,留下幾句偈話,便即離去。
&rdquo &ldquo自漢唐以來,雖有不少修士入居,為了仙法神妙,誰也看不出藏有怪人和那一部素書。
昊角始而暴怒如狂,無奈身被困住,無法逃遁;後來人性漸退,想起難期早過,忽然省悟真人好意,便在裡面虔修。
最後些年更悟出芝頂藏有道書,如能得到,立可修成正果。
去年禁法失效,走了出來,又發現真人所遺偈語;得知隻有三日壽命,除非将書得到,用以禦劫修為,離洞必死。
偏生禁法威力絕大,休說取書,連想走進,都要受傷,隻得耐心等候時機。
不久書主人也必尋來,取書以後,可速記下,将來仙業有望&hellip&hellip&rdquo 等情。
二女看完大喜,重又拜謝。
因知為時無多,便各分去一冊,互相用心默記。
好在字數不過七千餘言,所有靈符古篆均有批注,極容易記。
正在高興,那知才記了不到一半,便聽門外怒吼之聲。
回臉一看,正是一個怪人,生得大頭扁臉,獅鼻掀唇,一張闊口,兩排紅牙;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