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鑄大錯紫心裝癡癫
關燈
小
中
大
他一面尋思,一面向前走,已離那人藏身之處不到一丈,忽又見到大路那一邊塵頭滾滾,大概有七八騎之多,來勢絕快。
就在他向遠處瞥視之際,忽又發現大路中心有個錦盒,白色的錦緞在陽光下閃閃生輝。
趙嶽楓心中一動,忖道:“此盒必是受傷跳馬之人慌急中掉下,不知藏着什麼物事,待我撿起來收好,免得被追兵見到,停下來搜索。
” 當下走過去撿起那個白色錦盒,正要揣在懷中,樹叢中忽然傳出一聲低叱道:“放下!” 趙嶽楓怔了一下,還未講話,樹叢内之人又匆急喝道:“混蛋,快放下!” 趙嶽楓便是泥人也有土性,不覺大為生氣,心想我是一片好心想替你藏起這個錦盒,免得追兵查出你藏在路邊,反而招來辱罵…… 一路氣把錦盒丢回原處,徑自走開一旁。
片刻間煙塵滾滾沖到,共有七騎之多,俱是兇悍大漢,身上鞍上都帶着兵刃。
領頭的那個紅面大漢蓦地舉手,七騎一齊勒疆,登時響起一片馬嘶蹄踏之聲,這七人騎術都甚是佳妙,居然硬生生煞住驟急去勢,齊齊整整地停在那個錦盒之前。
一個青衣大漢跳下地,撿起那個錦盒,大聲道:“咱們可以交差啦!” 在那紅面大漢左側的一個黑衣漢子冷冷道:“隻怕未必廠紅面大漢已伸手掠過錦盒,瞅他一眼,道:“郁兄有何高見?” 姓郁的黑衣漢子道:“恐怕隻是個空盒子!”紅面大漢把錦盒搖一搖,盒内咯咯有聲,當下道:“也許隻放一塊石子,哼,這等緩兵之計對付别人還可,拿來對付咱們,未免可笑得緊!”當下托在掌中,揭開盒蓋。
盒蓋一開,隻見紅光一閃,接着砰地一響,幾個大漢都同時哎地一叫。
紅面大漢恨恨摔掉那個錦盒,迅快在面上一抹,再攤開手掌時,巨大手掌中有七八枚細如牛毛的金針。
其餘被金針傷了的人可沒有他的本事,連忙運氣閉住穴道,那姓郁的大漢子也是傷者之一。
隻有最後面的一個兇悍大漢和地上的青衣大漢沒有受傷。
這兩個未傷的人連忙過去幫忙,找尋金針打中之處,設法拔出來。
紅面大漢怒聲道:“早晚抓到這兩個小子,須得剝皮拆骨,方解我心頭之恨!” 趙嶽楓看了那紅面大漢舉掌一抹,便即将釘入面上的七八枚金針盡行起出,知道他是仗着精湛内功聚力掌上,硬吸下來。
這等功力造詣實在十分驚人,不禁暗暗詫異,登時對這一幹人的來曆生出好奇之心。
那紅面大漢環目一睜,光芒閃閃,先掃瞥路邊的趙嶽楓一眼,接着端在鞍坐,閉起雙目。
趙嶽楓曉得他正以練就的耳力查聽敵蹤,心想那個藏在樹叢中之人與他相距不過尋丈,如果不曉得趕緊屏住呼吸,勢必查聽出來。
他本來對那藏在樹叢中之人有點不滿,但這時卻無端生出暗助之心,當即默運神功,口中吐出一股幼細如線的真氣,暗襲那紅面大漢。
他此舉不能傷人,卻能妨礙對方查聽。
因此那紅面大漢查聽了一陣,毫無所得,睜開眼睛。
這時其餘四個受傷之人已經把身上金針拔掉。
姓郁的黑衣漢子道:“沈堂主可曾查聽出可疑怔兆?” 那被稱為沈堂主的紅面大漢點點頭,道:“有是有,不過……” 趙嶽楓一聽這大漢被稱為堂主,登時記起陰風崖鐵柱宮來,暗自忖道:“這個姓沈的從未見過,不知是何來曆,武功甚是不凡,若然真是鐵柱宮手下,那麼縱然不是四奇,也必是七煞無疑!” 他這刻可不想與這些人纏上,當下開步往前走。
耳中隻聽那群兇悍大漢各自議論,其中一個沉濁嗓子道:“咱們須得立刻兼程追趕,若是萬一被那兩個小子逃出掌心,這口氣難消倒是小事,那枚盤龍飛鳳章奪不回來,别說羞見天下英雄,上頭怪罪下來,更是難當!沈堂主以為如何?” 紅面大漢冷笑一聲,道:“我若不能在兩日之内抓回那兩個小子,從此改名換姓!” 趙嶽楓失驚忖道:“盤龍飛風章是峨嵋派鎮山之寶,峨嵋派掌門人的信物,這批人馬難道是峨嵋派的麼?”他不禁停住腳步,又忖道:“這姓沈的口氣好大,不過剛才我擾亂他視聽,以緻查不出敵人就在咫尺之内,若然因此令緻峨嵋派失去重寶,我這罪過就太大了!” 于是轉身走回去,那一幹人馬這時都瞪大眼睛望着這個打扮得樸素老實的青年人。
紅面大漢哈哈一笑道:“朋友去而複轉,敢是有所見教?”另一個大漢咕味道:“這厮膽子不小呢!” 趙嶽楓拱拱手,道:“在下聽見諸位的話,因知必是追蹤早先兩騎之人,那兩騎發生了一件事,想必有助諸位追蹤……” 姓沈的紅面大漢意外地睜大雙眼,道:“什麼事?” 趙嶽楓道:“在未說出以前,在下有一件事請教。
那就是在下仿佛聽見過盤龍飛鳳章之名,方才可是提及這幾個字?” 那七騎之中一個粗豪大漢應聲道:“小子你真外行,這盤龍飛鳳章就是峨嵋派的鎮山之寶,你若曾在江湖行走,應當聽過這件寶物名稱!” 趙嶽楓心道:“我難道還不知道?隻是要查明你們是否是峨嵋派之人,才有此一問!” 當下道:“然則諸位乃是峨嵋派的高手了?” 在紅面大漢身側那個姓郁的黑衣漢子搶着道:“總算你有點眼力,不錯,我們正是峨嵋派的人……” 趙嶽楓懷疑地指一指紅面大漢,道:“但他為何被稱為堂主?” 姓郁的道:“這位沈兄外号是藏劍堂堂主,所以我們都管叫他堂主。
” 這話答得蠻有道理,趙嶽楓颔首道:“這就是了!剛才兩騎之中,其一跳入那邊樹叢之内……”他底下的話尚未說完,已有一名大漢躍到樹叢後面,接着叫道:“這兒隻有一個……” 當即又有兩名大漢躍下馬撲過去,眨眼間便從樹叢内扛出一人。
衆騎都圍攏觀看,趙嶽楓遙遙望了一眼,便趁他們無暇旁顧之際,悄悄上路。
他施展開腳程,片刻工夫已經出去七八裡路。
跟着隐匿在一片樹林内。
果然過了不久,蹄聲大作,三騎并辔馳來,正是剛才七騎中的三個。
這三騎馳過後老大一會兒工夫,又馳了回來。
趙嶽楓心中暗笑,忖道:“他們退出老遠,然不見我的蹤迹,所以趕回去報告,卻不知那個堂主還派不派人追趕?” 于是他繼續坐在林内,過了半晌,無意中記起那個從樹叢内被扛出來的人左頰上好像有一顆朱砂痣,忽然想到峨嵋派有個姓尹名仲的新起名手,以前聽峨嵋派的淩霄道姑說過,也是左頰上有粒朱砂痣。
當時據淩霄道姑說,這房仲乃是峨嵋派甚有希望的新秀,她還請大家日後加以照拂,所以趙嶽楓印象甚深。
這念頭一泛起腦海,頓時又記起當他問及盤龍飛鳳章時,答話的大漢隻說此章乃是峨嵋重主,并非說敝派或我峨嵋派,再者姓郁的搶着承認是峨嵋派,又說姓沈的紅面大漢是藏劍堂堂主,種種迹象,都極可疑。
何況他行走江湖多年,從未聽過什麼藏劍堂堂主的外号…… 他頓時五内如火焚,突然跳起身,沖出林外,直向回路趕去。
不久,已到達剛才出事之處,但人影已杳。
不過他們沒有往回走卻是毫無疑問,趙嶽楓跺跺腳,忖道:“要是被擒之人真是房仲,而對頭又是陰風崖之人,我這個滔天大錯真不知如何彌補?房仲若然因此而死,更是萬人莫贖的恨事……” 這一想更加焦急,放開腳步,沿着大道奔去,這時路上行人不少,他可以問出那七騎去向,但也有壞處,便是他本想潛行追上之後,暗中偵察營救。
然而大白天這麼一問,人人側目,蹤迹豈能隐藏? 走了二三十裡,得知對方從岔道折向北走,尋迹追去,走出不遠,忽見道旁有一間屋字外面擊着一區白驢。
這事本來引不起他的注意,但白驢左側立着一方木牌,牌上貼着一張寫滿墨字的牌子。
他一眼望去,恰恰見到開頭寫着:“此驢有日行千裡之腳程”這一句,不覺停住腳步。
仔細一看、全文寫着的是:“此驢有日行千裡之腳程,誠罕世駿物,今待善價而沽之。
” 趙嶽楓大喜想道:“原來此驢要賣。
隻不知日行千裡這句話是真是假?” 屋門忽然呀地打開,一個尖銳的嗓子傳出來,道:“買驢子麼?” 趙嶽楓道:“這木牌上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屋子裡尖銳的聲音道:“當然是真
就在他向遠處瞥視之際,忽又發現大路中心有個錦盒,白色的錦緞在陽光下閃閃生輝。
趙嶽楓心中一動,忖道:“此盒必是受傷跳馬之人慌急中掉下,不知藏着什麼物事,待我撿起來收好,免得被追兵見到,停下來搜索。
” 當下走過去撿起那個白色錦盒,正要揣在懷中,樹叢中忽然傳出一聲低叱道:“放下!” 趙嶽楓怔了一下,還未講話,樹叢内之人又匆急喝道:“混蛋,快放下!” 趙嶽楓便是泥人也有土性,不覺大為生氣,心想我是一片好心想替你藏起這個錦盒,免得追兵查出你藏在路邊,反而招來辱罵…… 一路氣把錦盒丢回原處,徑自走開一旁。
片刻間煙塵滾滾沖到,共有七騎之多,俱是兇悍大漢,身上鞍上都帶着兵刃。
領頭的那個紅面大漢蓦地舉手,七騎一齊勒疆,登時響起一片馬嘶蹄踏之聲,這七人騎術都甚是佳妙,居然硬生生煞住驟急去勢,齊齊整整地停在那個錦盒之前。
一個青衣大漢跳下地,撿起那個錦盒,大聲道:“咱們可以交差啦!” 在那紅面大漢左側的一個黑衣漢子冷冷道:“隻怕未必廠紅面大漢已伸手掠過錦盒,瞅他一眼,道:“郁兄有何高見?” 姓郁的黑衣漢子道:“恐怕隻是個空盒子!”紅面大漢把錦盒搖一搖,盒内咯咯有聲,當下道:“也許隻放一塊石子,哼,這等緩兵之計對付别人還可,拿來對付咱們,未免可笑得緊!”當下托在掌中,揭開盒蓋。
盒蓋一開,隻見紅光一閃,接着砰地一響,幾個大漢都同時哎地一叫。
紅面大漢恨恨摔掉那個錦盒,迅快在面上一抹,再攤開手掌時,巨大手掌中有七八枚細如牛毛的金針。
其餘被金針傷了的人可沒有他的本事,連忙運氣閉住穴道,那姓郁的大漢子也是傷者之一。
隻有最後面的一個兇悍大漢和地上的青衣大漢沒有受傷。
這兩個未傷的人連忙過去幫忙,找尋金針打中之處,設法拔出來。
紅面大漢怒聲道:“早晚抓到這兩個小子,須得剝皮拆骨,方解我心頭之恨!” 趙嶽楓看了那紅面大漢舉掌一抹,便即将釘入面上的七八枚金針盡行起出,知道他是仗着精湛内功聚力掌上,硬吸下來。
這等功力造詣實在十分驚人,不禁暗暗詫異,登時對這一幹人的來曆生出好奇之心。
那紅面大漢環目一睜,光芒閃閃,先掃瞥路邊的趙嶽楓一眼,接着端在鞍坐,閉起雙目。
趙嶽楓曉得他正以練就的耳力查聽敵蹤,心想那個藏在樹叢中之人與他相距不過尋丈,如果不曉得趕緊屏住呼吸,勢必查聽出來。
他本來對那藏在樹叢中之人有點不滿,但這時卻無端生出暗助之心,當即默運神功,口中吐出一股幼細如線的真氣,暗襲那紅面大漢。
他此舉不能傷人,卻能妨礙對方查聽。
因此那紅面大漢查聽了一陣,毫無所得,睜開眼睛。
這時其餘四個受傷之人已經把身上金針拔掉。
姓郁的黑衣漢子道:“沈堂主可曾查聽出可疑怔兆?” 那被稱為沈堂主的紅面大漢點點頭,道:“有是有,不過……” 趙嶽楓一聽這大漢被稱為堂主,登時記起陰風崖鐵柱宮來,暗自忖道:“這個姓沈的從未見過,不知是何來曆,武功甚是不凡,若然真是鐵柱宮手下,那麼縱然不是四奇,也必是七煞無疑!” 他這刻可不想與這些人纏上,當下開步往前走。
耳中隻聽那群兇悍大漢各自議論,其中一個沉濁嗓子道:“咱們須得立刻兼程追趕,若是萬一被那兩個小子逃出掌心,這口氣難消倒是小事,那枚盤龍飛鳳章奪不回來,别說羞見天下英雄,上頭怪罪下來,更是難當!沈堂主以為如何?” 紅面大漢冷笑一聲,道:“我若不能在兩日之内抓回那兩個小子,從此改名換姓!” 趙嶽楓失驚忖道:“盤龍飛風章是峨嵋派鎮山之寶,峨嵋派掌門人的信物,這批人馬難道是峨嵋派的麼?”他不禁停住腳步,又忖道:“這姓沈的口氣好大,不過剛才我擾亂他視聽,以緻查不出敵人就在咫尺之内,若然因此令緻峨嵋派失去重寶,我這罪過就太大了!” 于是轉身走回去,那一幹人馬這時都瞪大眼睛望着這個打扮得樸素老實的青年人。
紅面大漢哈哈一笑道:“朋友去而複轉,敢是有所見教?”另一個大漢咕味道:“這厮膽子不小呢!” 趙嶽楓拱拱手,道:“在下聽見諸位的話,因知必是追蹤早先兩騎之人,那兩騎發生了一件事,想必有助諸位追蹤……” 姓沈的紅面大漢意外地睜大雙眼,道:“什麼事?” 趙嶽楓道:“在未說出以前,在下有一件事請教。
那就是在下仿佛聽見過盤龍飛鳳章之名,方才可是提及這幾個字?” 那七騎之中一個粗豪大漢應聲道:“小子你真外行,這盤龍飛鳳章就是峨嵋派的鎮山之寶,你若曾在江湖行走,應當聽過這件寶物名稱!” 趙嶽楓心道:“我難道還不知道?隻是要查明你們是否是峨嵋派之人,才有此一問!” 當下道:“然則諸位乃是峨嵋派的高手了?” 在紅面大漢身側那個姓郁的黑衣漢子搶着道:“總算你有點眼力,不錯,我們正是峨嵋派的人……” 趙嶽楓懷疑地指一指紅面大漢,道:“但他為何被稱為堂主?” 姓郁的道:“這位沈兄外号是藏劍堂堂主,所以我們都管叫他堂主。
” 這話答得蠻有道理,趙嶽楓颔首道:“這就是了!剛才兩騎之中,其一跳入那邊樹叢之内……”他底下的話尚未說完,已有一名大漢躍到樹叢後面,接着叫道:“這兒隻有一個……” 當即又有兩名大漢躍下馬撲過去,眨眼間便從樹叢内扛出一人。
衆騎都圍攏觀看,趙嶽楓遙遙望了一眼,便趁他們無暇旁顧之際,悄悄上路。
他施展開腳程,片刻工夫已經出去七八裡路。
跟着隐匿在一片樹林内。
果然過了不久,蹄聲大作,三騎并辔馳來,正是剛才七騎中的三個。
這三騎馳過後老大一會兒工夫,又馳了回來。
趙嶽楓心中暗笑,忖道:“他們退出老遠,然不見我的蹤迹,所以趕回去報告,卻不知那個堂主還派不派人追趕?” 于是他繼續坐在林内,過了半晌,無意中記起那個從樹叢内被扛出來的人左頰上好像有一顆朱砂痣,忽然想到峨嵋派有個姓尹名仲的新起名手,以前聽峨嵋派的淩霄道姑說過,也是左頰上有粒朱砂痣。
當時據淩霄道姑說,這房仲乃是峨嵋派甚有希望的新秀,她還請大家日後加以照拂,所以趙嶽楓印象甚深。
這念頭一泛起腦海,頓時又記起當他問及盤龍飛鳳章時,答話的大漢隻說此章乃是峨嵋重主,并非說敝派或我峨嵋派,再者姓郁的搶着承認是峨嵋派,又說姓沈的紅面大漢是藏劍堂堂主,種種迹象,都極可疑。
何況他行走江湖多年,從未聽過什麼藏劍堂堂主的外号…… 他頓時五内如火焚,突然跳起身,沖出林外,直向回路趕去。
不久,已到達剛才出事之處,但人影已杳。
不過他們沒有往回走卻是毫無疑問,趙嶽楓跺跺腳,忖道:“要是被擒之人真是房仲,而對頭又是陰風崖之人,我這個滔天大錯真不知如何彌補?房仲若然因此而死,更是萬人莫贖的恨事……” 這一想更加焦急,放開腳步,沿着大道奔去,這時路上行人不少,他可以問出那七騎去向,但也有壞處,便是他本想潛行追上之後,暗中偵察營救。
然而大白天這麼一問,人人側目,蹤迹豈能隐藏? 走了二三十裡,得知對方從岔道折向北走,尋迹追去,走出不遠,忽見道旁有一間屋字外面擊着一區白驢。
這事本來引不起他的注意,但白驢左側立着一方木牌,牌上貼着一張寫滿墨字的牌子。
他一眼望去,恰恰見到開頭寫着:“此驢有日行千裡之腳程”這一句,不覺停住腳步。
仔細一看、全文寫着的是:“此驢有日行千裡之腳程,誠罕世駿物,今待善價而沽之。
” 趙嶽楓大喜想道:“原來此驢要賣。
隻不知日行千裡這句話是真是假?” 屋門忽然呀地打開,一個尖銳的嗓子傳出來,道:“買驢子麼?” 趙嶽楓道:“這木牌上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屋子裡尖銳的聲音道:“當然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