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的微笑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八般兵刃,如護法武士保護神道。
厲書和伊蓮娜都被吓住了,他們從沒見過這麼可怕的雕像,一個接着一個,底部緊緊相連着,幾乎像排隊買火車票。
楊謀拉長鏡頭粗粗估算了一下,兩排雕像加起來至少有一百八十尊。
“這是什麼地方?” 葉蕭總算追到了頂頂身邊,茫然地掃視周圍。
大道兩邊是開闊地,滿地都是茂密的野草,點綴着大樹和灌木,外面則是厚厚的圍牆。
他摸了摸旁邊的雕像,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渾身披挂着精美的甲胄,手裡握着巨大的斧頭,像執行斬首任務的劊子手。
“也許是陵墓!”身後的孫子楚回答,情緒分外激動,“看啊,這些道路兩邊的妖魔鬼怪,像不像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神道呢?” “對,清東陵的神道兩邊,也有許多石雕的文臣武将,還有馬匹駱駝等神獸,它們都是保衛陵墓的。
” 但這裡的雕像顯然更精美,數量也更密集,而且全都朝向大門,宛如整齊向前的隊列,而不是左右兩排面對面。
八個人穿過妖魔鬼怪間的石道,向前走了一二百米,眼前又出現了第二道大門。
大門兩邊連接着高大的石牆,黑色牆體上布滿青苔,大約有三四米的高度。
中間的石門上有着複雜精美的雕刻,從大象到觀音到武士一應俱全,像飓風中的波浪在門廊上起伏。
石門的最頂上,雕刻着一尊雙翼神像,頭部伸出尖尖的鳥嘴,面目猙獰地俯視着他們。
神像左手拿着一把寶劍,右手舉着一把戰錘,劍與錘交叉在胸前,身後的翅膀展開,威風凜凜地守衛着大門。
葉蕭注意到大門兩邊的圍牆頂部,有高低錯落的牆垛和箭眼,明顯是城牆似的防禦工事。
“濃郁的中南半島佛教風格,雕像裡還有印度教神和婆羅門僧侶,應該比素可泰遺址更古老。
” 孫子楚走到最前面,小心翼翼地觸摸石門的細緻雕刻,表面光滑的質感讓他心頭狂跳,難道又是一次偉大的發現? 這回是他第一個走進石門,頂頂和葉蕭緊随其後,楊謀依舊走在最後。
當大家走過第二道大門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瞠目結舌地目睹着這古老的奇迹。
“GOD!” 伊蓮娜第一個呼喚起神的名字,她相信自己看到了東方的神話。
神話——神話般的大門,神話般的廣場,再到神話般的高塔,包括他們這段神話般的經曆。
頂頂使勁揉了揉眼睛,前方展開一個巨大的廣場,地面鋪滿了長條石闆,隻有茂密的青草從石頭縫隙間長出,起碼有好幾個足球場大。
而在這廣場的中央,聳立着一個規模驚人的建築,那高大的塔頂遮擋着陽光,将陰影覆蓋到他們身上。
難以形容這建築的樣子,粗看就像叢林中的金字塔,也像《指環王》裡的高塔城堡。
表面以黑色和紅色為主,布滿難以計數的複雜雕刻。
在建築上層的中央,高聳着五座黑色寶塔,給人無法抗拒的壓抑感。
而最中心的那座巍峨寶塔,如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尖頂,高高的葫蘆寶頂直插雲霄,正好是逆光觀察的角度,塔尖背後的太陽如神聖的光環,讓底下的所有人頭暈目眩。
頂頂表情呆滞地仰視着中心的寶塔,眼睛裡一片白色的恍惚,宛如沙漠中揚起塵土,吞沒了腦海中的一切。
她的腳下微微一顫,幾乎跌倒在石闆上。
葉蕭手快,拉住她問道:“你怎麼了?” “我……我……我好像是看到了……看到了許多人……還有我……不!” 她猛烈地搖了搖頭,眼前還是無數沙塵,耳畔鳴響某種樂器,清脆而悠遠地穿越廣場。
這巨大的建築離他們約有一百米,此間除了滿地的石闆外别無他物,踏在陰影覆蓋的石頭上,地底的涼氣傳遞到腳心,玉靈不免打了個冷戰。
童建國對她耳語了一聲“别害怕”,勇敢地走到隊伍最前面。
五十七歲的他什麼沒見過?但面對這古老神秘的高塔,小腿肚子還是有些戰栗,那把手槍就藏在褲管裡。
玉靈和頂頂跟在他身後,八個不速之客來到塔基下。
如果遠觀讓人感到自我的渺小,拜倒在地頂禮膜拜,那麼近觀更令人眼花缭亂,無比驚歎古人的鬼斧神工。
孫子楚遊覽過柬埔寨的吳哥窟,但眼前這些建築的景象,竟比“世界第八大奇迹”更壯觀宏大,或許千百年來一直隐藏在群山與叢林深處。
他翻了翻南明地圖,找遍地圖上的每個角落,根本就沒标識過這個地方,難道南明城的居民們也沒發現過嗎? 圍繞建築物底部的是高大台階,全用整塊的黑色石條鋪成。
葉蕭順着石階爬上去,回頭再看身後的七個人,隻有頂頂也跟着他爬上來——就像攀登埃及的金字塔,或中美洲叢林裡的古瑪雅遺迹? 兩人爬了十幾級台階,後面的人也跟上來了。
腳下布滿濕滑的青苔,大家都非常小心,互相手攙着手。
楊謀仍在最後用DV拍攝着,鏡頭顯示建築周圍的輪廓,如果從上往下看是正方形的基座,正與金字塔底部形制相同。
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面積逐漸往上收縮,頂點便矗立着五座寶塔。
頂頂爬上了第一層回廊,全由砂岩石壘砌而成,底部高出地面數米。
回廊本身又有三四米高,他們繞着回廊走了一圈,竟有好幾百米的周長,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
回廊有二重檐拱頂,覆蓋着灰色陶瓦。
内側是精美的雕刻,宛如古代畫廊,遍布兩米多高的浮雕。
“《羅摩衍那》!” 孫子楚興奮地叫起來,他指着浮雕上的人物圖案,正是古印度最著名的梵文史詩——《羅摩衍那》。
他在讀曆史學研究生時,自學過古梵文和巴利文,對印度和東南亞藝術如數家珍。
而眼前波瀾壯闊的浮雕,正是羅摩擊敗羅刹魔王羅波那的場面。
另一幅浮雕是印度神話裡的三十二層地獄和三十七重天堂。
還有毗濕奴令九十二尊阿修羅和八十八尊天神把蛇王婆蘇吉充繩索攪動乳海,以及毗濕奴第八化身黑天戰勝阿修羅班那。
回廊另一邊是古代帝王的場景,有個長相奇特的男子頭戴巨大的王冠,赤足盤腿坐在寶座上。
通過正中的台階,八個人爬到了第二層台基,已距離地面二十多米了,同樣以正方形圍繞建築中心,但周長要比下面小了一圈。
第二層回廊沒有石柱,兩壁分布着葫蘆棂窗,雕刻着許多天神浮雕。
葉蕭和頂頂走在最前面,又繞了整整一圈,穿過至少十座廊門。
這層的四角位置,各有一尊小型寶塔,可惜已遭到嚴重破壞,底部形制酷似西藏的白塔。
繞了一圈又回到正中石階,厲書邊走邊喘着粗氣:“這到底是什麼地方?金字塔還是陵墓?” “金字塔本來就是陵墓!”仔細觀察着浮雕的孫子楚糾正了他,“但這棟建築恐怕不是陵墓,是佛寺或是神廟也可能是祭壇。
” 葉蕭爬上第三層台基,也是最内和最高的那一層。
這段石階竟有十幾米高,要比下面兩層更陡峭險峻,簡直不敢再往下看了。
大家手腳并用攀登上來,或許象征着登天之難。
終于,爬上這巨大建築的頂層,八個人都氣喘籲籲了。
太陽直射到他們頭上,豆大的汗珠紛紛滑落。
這裡已是二十層大樓的高度,宛如一座高大的石頭山丘,在叢林中拔地而起。
伊蓮娜大着膽子向下俯瞰,底下是碧綠的廣場,外面繞着兩圈石牆,那些榕樹和大道兩邊的雕像,全像螞蟻般渺小,果然高處不勝寒。
楊謀把DV鏡頭推向更遠處,下面是一片森林深谷,四周聳立着山峰,将這片森林牢牢地圍困,形成一個典型的盆地結構。
由于山谷錯綜複雜,還有下面覆蓋着的莽莽叢林,根本看不清進來的路在哪兒。
原來在南明城這個大盆地邊上,還隐藏着一個小盆地。
大盆地裡有座二十一世紀的城市,小盆地裡有座公元十三世紀的城市。
大家都累得坐倒在石闆上,在太陽和風中沉默着,“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天上人坐在高塔的頂端。
他(她)正俯瞰世界上所有可憐的人們,也包括這些跑到他(她)眼皮子底下的人。
頂頂第一個仰起頭來,看着建築中央拔起的寶塔,簡直是另一個世界的奇迹! 難以想象人類會建造起這樣的高塔,又是在這樣蠻荒的山谷叢林中,在這樣高大陡峭的金字塔上,又在那
厲書和伊蓮娜都被吓住了,他們從沒見過這麼可怕的雕像,一個接着一個,底部緊緊相連着,幾乎像排隊買火車票。
楊謀拉長鏡頭粗粗估算了一下,兩排雕像加起來至少有一百八十尊。
“這是什麼地方?” 葉蕭總算追到了頂頂身邊,茫然地掃視周圍。
大道兩邊是開闊地,滿地都是茂密的野草,點綴着大樹和灌木,外面則是厚厚的圍牆。
他摸了摸旁邊的雕像,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渾身披挂着精美的甲胄,手裡握着巨大的斧頭,像執行斬首任務的劊子手。
“也許是陵墓!”身後的孫子楚回答,情緒分外激動,“看啊,這些道路兩邊的妖魔鬼怪,像不像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神道呢?” “對,清東陵的神道兩邊,也有許多石雕的文臣武将,還有馬匹駱駝等神獸,它們都是保衛陵墓的。
” 但這裡的雕像顯然更精美,數量也更密集,而且全都朝向大門,宛如整齊向前的隊列,而不是左右兩排面對面。
八個人穿過妖魔鬼怪間的石道,向前走了一二百米,眼前又出現了第二道大門。
大門兩邊連接着高大的石牆,黑色牆體上布滿青苔,大約有三四米的高度。
中間的石門上有着複雜精美的雕刻,從大象到觀音到武士一應俱全,像飓風中的波浪在門廊上起伏。
石門的最頂上,雕刻着一尊雙翼神像,頭部伸出尖尖的鳥嘴,面目猙獰地俯視着他們。
神像左手拿着一把寶劍,右手舉着一把戰錘,劍與錘交叉在胸前,身後的翅膀展開,威風凜凜地守衛着大門。
葉蕭注意到大門兩邊的圍牆頂部,有高低錯落的牆垛和箭眼,明顯是城牆似的防禦工事。
“濃郁的中南半島佛教風格,雕像裡還有印度教神和婆羅門僧侶,應該比素可泰遺址更古老。
” 孫子楚走到最前面,小心翼翼地觸摸石門的細緻雕刻,表面光滑的質感讓他心頭狂跳,難道又是一次偉大的發現? 這回是他第一個走進石門,頂頂和葉蕭緊随其後,楊謀依舊走在最後。
當大家走過第二道大門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瞠目結舌地目睹着這古老的奇迹。
“GOD!” 伊蓮娜第一個呼喚起神的名字,她相信自己看到了東方的神話。
神話——神話般的大門,神話般的廣場,再到神話般的高塔,包括他們這段神話般的經曆。
頂頂使勁揉了揉眼睛,前方展開一個巨大的廣場,地面鋪滿了長條石闆,隻有茂密的青草從石頭縫隙間長出,起碼有好幾個足球場大。
而在這廣場的中央,聳立着一個規模驚人的建築,那高大的塔頂遮擋着陽光,将陰影覆蓋到他們身上。
難以形容這建築的樣子,粗看就像叢林中的金字塔,也像《指環王》裡的高塔城堡。
表面以黑色和紅色為主,布滿難以計數的複雜雕刻。
在建築上層的中央,高聳着五座黑色寶塔,給人無法抗拒的壓抑感。
而最中心的那座巍峨寶塔,如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尖頂,高高的葫蘆寶頂直插雲霄,正好是逆光觀察的角度,塔尖背後的太陽如神聖的光環,讓底下的所有人頭暈目眩。
頂頂表情呆滞地仰視着中心的寶塔,眼睛裡一片白色的恍惚,宛如沙漠中揚起塵土,吞沒了腦海中的一切。
她的腳下微微一顫,幾乎跌倒在石闆上。
葉蕭手快,拉住她問道:“你怎麼了?” “我……我……我好像是看到了……看到了許多人……還有我……不!” 她猛烈地搖了搖頭,眼前還是無數沙塵,耳畔鳴響某種樂器,清脆而悠遠地穿越廣場。
這巨大的建築離他們約有一百米,此間除了滿地的石闆外别無他物,踏在陰影覆蓋的石頭上,地底的涼氣傳遞到腳心,玉靈不免打了個冷戰。
童建國對她耳語了一聲“别害怕”,勇敢地走到隊伍最前面。
五十七歲的他什麼沒見過?但面對這古老神秘的高塔,小腿肚子還是有些戰栗,那把手槍就藏在褲管裡。
玉靈和頂頂跟在他身後,八個不速之客來到塔基下。
如果遠觀讓人感到自我的渺小,拜倒在地頂禮膜拜,那麼近觀更令人眼花缭亂,無比驚歎古人的鬼斧神工。
孫子楚遊覽過柬埔寨的吳哥窟,但眼前這些建築的景象,竟比“世界第八大奇迹”更壯觀宏大,或許千百年來一直隐藏在群山與叢林深處。
他翻了翻南明地圖,找遍地圖上的每個角落,根本就沒标識過這個地方,難道南明城的居民們也沒發現過嗎? 圍繞建築物底部的是高大台階,全用整塊的黑色石條鋪成。
葉蕭順着石階爬上去,回頭再看身後的七個人,隻有頂頂也跟着他爬上來——就像攀登埃及的金字塔,或中美洲叢林裡的古瑪雅遺迹? 兩人爬了十幾級台階,後面的人也跟上來了。
腳下布滿濕滑的青苔,大家都非常小心,互相手攙着手。
楊謀仍在最後用DV拍攝着,鏡頭顯示建築周圍的輪廓,如果從上往下看是正方形的基座,正與金字塔底部形制相同。
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面積逐漸往上收縮,頂點便矗立着五座寶塔。
頂頂爬上了第一層回廊,全由砂岩石壘砌而成,底部高出地面數米。
回廊本身又有三四米高,他們繞着回廊走了一圈,竟有好幾百米的周長,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
回廊有二重檐拱頂,覆蓋着灰色陶瓦。
内側是精美的雕刻,宛如古代畫廊,遍布兩米多高的浮雕。
“《羅摩衍那》!” 孫子楚興奮地叫起來,他指着浮雕上的人物圖案,正是古印度最著名的梵文史詩——《羅摩衍那》。
他在讀曆史學研究生時,自學過古梵文和巴利文,對印度和東南亞藝術如數家珍。
而眼前波瀾壯闊的浮雕,正是羅摩擊敗羅刹魔王羅波那的場面。
另一幅浮雕是印度神話裡的三十二層地獄和三十七重天堂。
還有毗濕奴令九十二尊阿修羅和八十八尊天神把蛇王婆蘇吉充繩索攪動乳海,以及毗濕奴第八化身黑天戰勝阿修羅班那。
回廊另一邊是古代帝王的場景,有個長相奇特的男子頭戴巨大的王冠,赤足盤腿坐在寶座上。
通過正中的台階,八個人爬到了第二層台基,已距離地面二十多米了,同樣以正方形圍繞建築中心,但周長要比下面小了一圈。
第二層回廊沒有石柱,兩壁分布着葫蘆棂窗,雕刻着許多天神浮雕。
葉蕭和頂頂走在最前面,又繞了整整一圈,穿過至少十座廊門。
這層的四角位置,各有一尊小型寶塔,可惜已遭到嚴重破壞,底部形制酷似西藏的白塔。
繞了一圈又回到正中石階,厲書邊走邊喘着粗氣:“這到底是什麼地方?金字塔還是陵墓?” “金字塔本來就是陵墓!”仔細觀察着浮雕的孫子楚糾正了他,“但這棟建築恐怕不是陵墓,是佛寺或是神廟也可能是祭壇。
” 葉蕭爬上第三層台基,也是最内和最高的那一層。
這段石階竟有十幾米高,要比下面兩層更陡峭險峻,簡直不敢再往下看了。
大家手腳并用攀登上來,或許象征着登天之難。
終于,爬上這巨大建築的頂層,八個人都氣喘籲籲了。
太陽直射到他們頭上,豆大的汗珠紛紛滑落。
這裡已是二十層大樓的高度,宛如一座高大的石頭山丘,在叢林中拔地而起。
伊蓮娜大着膽子向下俯瞰,底下是碧綠的廣場,外面繞着兩圈石牆,那些榕樹和大道兩邊的雕像,全像螞蟻般渺小,果然高處不勝寒。
楊謀把DV鏡頭推向更遠處,下面是一片森林深谷,四周聳立着山峰,将這片森林牢牢地圍困,形成一個典型的盆地結構。
由于山谷錯綜複雜,還有下面覆蓋着的莽莽叢林,根本看不清進來的路在哪兒。
原來在南明城這個大盆地邊上,還隐藏着一個小盆地。
大盆地裡有座二十一世紀的城市,小盆地裡有座公元十三世紀的城市。
大家都累得坐倒在石闆上,在太陽和風中沉默着,“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天上人坐在高塔的頂端。
他(她)正俯瞰世界上所有可憐的人們,也包括這些跑到他(她)眼皮子底下的人。
頂頂第一個仰起頭來,看着建築中央拔起的寶塔,簡直是另一個世界的奇迹! 難以想象人類會建造起這樣的高塔,又是在這樣蠻荒的山谷叢林中,在這樣高大陡峭的金字塔上,又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