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明武士

關燈
獰的面具。

     在眼睛的位置開了兩個洞,淩厲駭人的目光,就從這兩個洞裡射出。

     孫子楚想象躲在面具後的臉,究竟會是怎樣一副尊容?是秦皇漢武麾下的年輕武士,還是唐宗宋祖陣前的威武将軍? 他大膽地走到盔甲武士跟前問道:“喂,你是誰?” 随後又跳着後退了一步,提防那家夥鞘中的寶劍。

    聲音在宮殿走廊内回蕩,對方的目光卻又黯淡了下去。

     葉蕭狐疑地上前兩步,小心地摸了摸那盔甲——全是真正的古代鐵甲片,而非電視劇裡道具的皮甲。

     這副盔甲散發着金屬的寒意,仿佛經曆過許多著名戰役,受過無數刀劍弓矢的洗禮。

     “當心啊!” 兩個年輕女子異口同聲地提醒,葉蕭還是摘下了那副鐵盔下的面具——裡面居然是空的! “不存在的騎士!” 孫子楚念出了卡爾維諾著名的小說名稱,一個終日穿着盔甲的歐洲騎士,其實全身的甲胄裡卻空空如也,隻是作為一副盔甲而存在。

     也許,生存在重重盔甲中的,是古代将士不朽的靈魂。

     至于那雙目光逼人的眼睛,則是鑲嵌在面具上的兩隻玻璃珠子。

     “原來不是人啊!” 孫子楚擦了一把冷汗,面具之所以會射出目光,不過是玻璃珠對手電的反光而已。

    他伸手撫摸盔甲,鋼鐵甲片異常沉重,穿在身上起碼有八十斤,再配上各種兵器和裝備,更别說沖鋒打仗了,現代人的體魄恐怕難以勝任。

     他又仔細看了看甲胄形制,從護鼻看有蒙古風格。

    但護心鏡和山字形的铠甲,又很像明朝初期的樣子,特别是護耳的鎖子甲,顯然受到了中東和歐洲的影響。

    孫子楚斷定這是一副明朝盔甲,而從甲片制作工藝來看,則是後人的仿制品。

    但這仿的工藝确實很棒,從規格設計到各種材料,完全按照古書記載手工制作,放在這宮殿的走廊裡,顯得異常威武精美。

     用古代盔甲做裝飾物,在歐洲和日本非常盛行。

    去年葉蕭去英國遊覽倫敦塔,便見到了無數中世紀盔甲。

    但中國式盔甲則極其罕見,就連中國本土也難得見到,要麼就是些粗制濫造的影視道具。

    像眼前這樣的明朝盔甲,即便是後世的複制品,亦是千金難得的寶貝。

     孫子楚繞了這副盔甲一圈,手電上上下下照了個遍,若有所思地撫摸着甲片:“天哪,難道是——” “什麼?” 林君如看到他神經質的樣子,心想他又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了吧? “難道是明朝遺民的後裔,你看這副完全仿真的盔甲,還有這座宮殿的外部形制,全郁是明朝的風格——你們想想為什麼?還有,這座城市叫什麼?” “南明。

    ” “對!‘南明’這兩個字已經說明一切了!”孫子楚越說越興奮,像發現了新大陸,“曆史上也有一個‘南明’政權,就是明朝滅亡以後,明朝的遺老遺少們,擁立南方的明朝親王為君,繼續豎起明朝大旗反抗清軍。

    ” 林君如點了點頭:“我知道啊,鄭成功收複台灣就是為了反清複明。

    ”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年号叫永曆皇帝。

    當清兵追殺到雲南後,他被迫和大臣們逃到了緬甸。

    他在那裡過了一段流亡生涯,最後被緬甸國王送回給清朝。

    漢奸吳三桂親手用弓弦将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絞死在昆明。

    ” “那跟這裡有什麼關系?” “當年,許多不甘心做亡國奴,也不願剃頭留辮子的人,都逃亡到邊境那邊去了。

    當年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

    李定國将軍就是死在異國他鄉的,而他手下的許多部将和士兵們,繼續效忠于大明王朝,在緬甸、泰國、越南等地策劃反清複明。

    ” “反清複明?”林君如不禁又插了一句:“我想起了《鹿鼎記》裡的天地會。

    ” 孫子楚最讨厭别人打斷他:“小姑娘别亂插嘴!在雲南的邊境線外面,就形成了許多漢人部落,他們至今仍然生活在緬甸境内。

    ” “你的意思是——這座城市是南明政權的遺民們,逃亡到泰北叢林中所建的流亡城邦或國家?” 葉蕭依然打斷了他,并替他說出了推理結果。

     “OK!所以這裡才會叫‘南明’,就是為了紀念故國——南方的大明王朝!” 美國人伊蓮娜聽得一頭霧水,雖然學了那麼多年中文,但對中國曆史卻還是一知半解:“What?” 這次是林君如回答道:“這座官殿因此才叫‘南明宮’,這裡才會放上一副明朝的盔甲?” “沒錯。

    ”孫子楚的臉在黑暗中看不清,他伸手搭着高大的盔甲說,“說不定這就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寝宮呢。

    ” 他這麼一說,大家都被唬住了,葉蕭用手電照了照四周,發現右側是一道樓梯。

     宮段内部居然有三層樓! 葉蕭打頭走上樓梯,其餘三人緊跟在後面,小心翼翼地來到樓上。

     手電光線掃射之處,又是一條深深的走廊,但要比二樓低矮些。

    兩邊都是一扇扇房門,孫子楚試着推了一扇,卻緊鎖着打不開。

    他這麼一路推過去,仿佛在推阿裡巴巴的藏寶洞,心底确信這是明朝最後的江山,說不定還藏着永曆皇帝最後的财寶。

     突然,一扇大門被他推開了。

     四人都屏住呼吸,小心地朝門裡看去。

    外面的光線照射進來,刺痛了他們的眼睛。

     這是個非常寬敞的辦公室,不再是樓下那些陰森的密室了。

    雖然玻璃窗上有許多灰塵,但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葉蕭快步走到窗前,從高處俯瞰腳下的廣場。

    但站在下面擡頭看時,卻未發現宮殿上部有窗,看來做過隐蔽處理。

     在這裡看下去的感覺,與在底下仰望完全不同。

    這是古代帝王檢閱群臣的角度,是君臨天下南面而治的氣派。

    廣場如巨大的地毯鋪在腳下,兩邊的現代建築和古希臘大廈,像兩尊護法神左右對峙。

    視線越過廣場外的朱雀大道,是那綠得紮眼的“中央公園”。

    甚至還能看到公園對面,是一大片三四層樓高的房子。

    從這個角度正面看出去,沒有比這宮殿更高的建築了。

    再遠就是城市正南面的群山,旅行團便是從那個方向,進入這神秘的死亡空城。

     站在南明城的地理與政治甚至宗教的中心,葉蕭心底不斷浮起某種幻影,被腳下的宮殿慢慢地引出——不,他輕輕吐出一口氣,熱氣融化在模糊的玻璃上,宛如一團白色的濃霧。

     “GOD,這裡真是豪華啊!” 伊蓮娜驚訝地看着這間辦公室,足有一百多平方米,腳下鋪着最離級的進口木地闆,牆上貼着繪金圖案的牆紙。

    天花闆也做成了中國式的“藻井”,富麗堂皇描龍繪鳳,宛如故宮太和殿的規格。

     在辦公室右側,擺放着一套沙發和茶幾。

    雖然布滿灰塵,林君如還是一屁股坐了下去。

    這可是非洲水牛皮的沙發,在美國買一套起碼要二十萬美元,想想坐在那麼多美元上面也值了。

     牆上挂着一幅中國水墨畫,一枝梅花孤獨地在雪中綻放。

    孫子楚站在下面看傻了,因為他居然發現了石濤的署名! 從這幅畫的内容和氣質,以及裝裱材質等方面來說,都确實是明末清初的年代,更何況石濤和尚那獨特的畫風。

    若真是石濤真迹,最高可拍賣到數千萬元!又想起對“南明”二字的推理——石濤和尚乃是明朝王室後代,因國破家亡才遁入空門。

    而這畫上的梅花,正應了“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之聯。

    由“南明宮”來收藏這樣的傑作,實在是最合适不過了。

     林君如離開水牛皮沙發,來到寬大無朋的辦公桌前。

    這台